2024出國留學人數會增加嗎_2024出國留學人數會增加嗎知乎
好久不見了各位,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討一下關于“2024出國留學人數會增加嗎”的問題。如果你還不了解這方面的內容,那么這篇文章就是為你準備的,請跟我一起來探索一下。
文章目錄列表:
1.中國留學生人數逐年增長原因分析2.每年出國留學人數
3.從百度大數據,看留學行業有哪些趨勢
中國留學生人數逐年增長原因分析
中國留學生人數逐年增長原因分析
全世界最好的大學在美國,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全世界最爛的大學恐怕也在美國。因為在美國注冊一個大學很容易,所謂的美國“文憑工廠”,就是一些非常爛的大學。所以,中國學生及家長在選擇出國留學的時候,不僅要明確出國留學的目的,而且要甄別清楚哪些是真正的大學,哪些是垃圾學校。
在很多學生家長的印象中,中國基礎教育優勢明顯,國內很多在班級排位靠后的學生,到了美國、歐洲的國家,不僅能夠很快適應當地的教育,而且迅速成為非常優秀的學生,最終成功申請進入世界頂尖的大學。其實,在很大程度上,類似的學生只是出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中的一小部分。
中國的學生在海外的實際情況遠遠不如想象的那么好。用比較溫和的說法就是,中國學生在國際學生中處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但是,實際水平甚至還達不到這個程度,有超過半數的中國留學生不能夠按時完成學業。事實上,出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中,真正表現優秀的學生仍是少數。
國際教育專家張炳臣認為,國內學生及家長選擇出國留學依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一方面,是在強烈的攀比心理和虛榮心的驅動下選擇留學;另一方面,則是認為中國的高等教育有問題、不能讀,只能出國讀大學。正是這些誤解或誤讀,使得不少家長盲目地選擇將孩子送往國外留學。
最近幾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呈現出明顯的加速度增長,每年增幅達到20%以上。據了解,2011年到2012年中國留美學生總數即達到了19萬人。在美國的國際學生中,中國留學生已經占到25.4%。
專家表示,中國留學學生人數增長基于三個客觀原因,首先,中美良好的雙邊關系,中美經貿、文化交流日趨密切;其次,美國高校在中國的認知度越來越高;第三,美國院校在中國招生的活動也越來越頻繁。此外,還有一個主觀的原因就是,中國很多學生及家長認為出國受教育就是一件好事。
當前,中國學生及家長必須明白一件事情,對于很多孩子而言,留在中國繼續接受本地化的教育是最好的選擇;而對于一部分孩子來講,走出國門才是更好的選擇。中國教育機構需要做的是幫助學生選擇適合的個人學習道路,而不是一味地送往國外留學。
?
每年出國留學人數
每年出國留學人數70萬人。
在我國每年出國留學留學生數量將近70萬人。國家教育部宣布發布“2021年在我國留學生狀況統計分析”匯報,發布上年最新數據2021年度在我國出國留學留學生數量為66.21萬人,所以每年出國留學人數在70萬左右。
對于準備出國留學的人來說,大家都知道需要通過英語語言測試,也就是雅思考試。達到一定的分數,才有機會實現留學夢想。資料顯示,20世紀80年代以來,教育服務貿易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的重要經濟增長內容,一些國家已經在教育服務貿易中形成了自己的優勢,成為教育服務貿易的凈出口國。
據教育部數據統計
2017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首次突破60萬大關,達到60.84萬人;2018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升至66.21萬人,其中自費留學人數占比達到90%;2019-2020年,我國留學生主要留學國家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留學人數分別達37.3萬人、14.2萬人、14.1萬人、12萬人、12.2萬人。到了2022年,我國外出留學人數突破了80萬。
隨著留學人數的快速增長,留學服務市場產業鏈也逐漸龐大,處于留學服務鏈上的留學中介機構以及后期服務市場業務發展迅速。
在眾多的語培機構中,綜合留學攻略、雅思考試經驗分享,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一家叫做“新航道”集團的語培機構,其在出國考試、前程留學、好輕松考研、錦秋A-Level相關項目上,為無數有著留學夢想的年輕人,提供了更加優質的服務。
每年,新航道前程留學都有大量學子成功進入了哈佛、耶魯、斯坦福、布朗、康奈爾、加州伯克利、倫敦政經、帝國理工等全球頂尖學府。
從百度大數據,看留學行業有哪些趨勢
各國留學趨勢發展預測
1、美國
在未來較短時間內,除非出現重大的政治因素,中國赴美留學的勢頭不會因為簽證政策的調整或者美國其他的關門措施而受到影響。如果這個熱潮一定會退卻的話,反倒可能是因為中國學生和家長更加理性地面對留學這個選擇,或者是因為更加理性地審視自己的“美國夢”。當然,美國院校方面也可能因為財政形勢好轉,或者因為申請人數太多抑或更加嚴格地對待所謂的中國學生誠信問題,使得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的增長勢頭有所放緩甚至下降??傊?,赴美國留學的趨勢可以概括為:
趨勢一:內外因素推動,申請人數持續攀升是大勢所趨。
2012年中國在美留學人數已將近20萬人,預計在一段時間內中國赴美人數還會持續增長。這個預測,除了基于美國的經濟形勢和政策動向,也考慮到中國的經濟轉型期的現狀、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和趨勢以及出國留學的整體態勢。
趨勢二:赴美留學人群繼續分化,美國名校競爭更趨激烈。
基于中國文化和教育傳統,以及留學回國的就業態勢,學生對名校和熱門專業的追捧將更加明顯。
申請的過程其實就是向適合自己的大學或者說好大學進行自我推銷的過程,這可以當做一種市場規律來看待。申請人數多了,大學的入學競爭自然激烈。每所大學的資源終究是有限的,盡管國際學生在美國只占有入學人數的不到5%,但是名校的國際學生遠遠超過這個比例,有的大學甚至達到30%以上,這不得不讓很多美國著名大學持謹慎態度或者提高要求。
趨勢三:低齡化趨勢不可逆轉,赴美讀高中和本科成為重要趨勢。
盡管到目前為止,赴美留學的人群中,仍然是申請研究生以上的占了大多數。但是,以2012年為例,在赴美留學人數增長23%的前提下,研究生申請增長了11%,讀本科增長31%。
趨勢四:留學中介行業生意興隆,留學途徑趨于多樣化。
趁著留學熱,除了教育部批準的合法留學中介機構,也應運而生了一批所謂的留學美國咨詢公司和留美工作室等。
對于選擇留學中介的準留學生及其家庭而言,如何選擇合法的留學服務機構,如何認定其合法性,保障自己的權益,也存在著巨大的挑戰。
2、加拿大
業內專家認為,未來5年,是中國高中學生赴加拿大留學的黃金期。概括起來,赴加拿大留學將呈現如下趨勢:
趨勢一:赴加拿大留學人群逐漸低齡化,這與中國自費出國留學人群的整體構成變化的趨勢是一致的。
從赴加拿大留學的中國學生的構成看,中國學生去加拿大主要是攻讀本科和研究生學位,但近年來到加拿大讀高中的學生也迅速增長。加拿大大學和學院吸收國際學生(包括中國學生)的比例大約是5%-15%,有些院校的國際學生比例只有5%-7%,因此加拿大的院校有相當的容量吸收更多的國際學生。
趨勢二:學生赴加拿大留學區域分布多元化。
盡管,目前中國學生仍青睞三大地區,偏好華人聚集較多的區域,例如BC省、安大略省、魁北克的蒙特利爾(由于采用英語、法語雙語教學,對想留下來發展的學生頗有吸引力)等。但是,隨著移民政策的調整,其他所謂的偏遠地區必定得到學生的歡迎。
趨勢三:赴加拿大留學申請研究生的難度越來越大。
申請加拿大公立大學的研究生競爭非常激烈,這主要是因為申請人數眾多而大學提供的機會有限,另外加拿大的高等教育主要是公立的體系,大學經費狀況相對良好,教育產業化的特征不明顯。
3、英國
從申請2012年入學的情況看,赴英留學的人數并沒有減少,而是有明顯的繼續上升趨勢。從2012年2月中旬開始,英國大學陸續發出“滿位”警告,進入3月份更是警告頻頻?!皾M位”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是熱門院校的熱門專業陸續不再接受新的申請;二是正規課程前的語言課程申請競爭激烈,個別大學甚至連8月開始的語言課程都沒有位置了。而往年到5、6月份甚至7、8月還能申請主課的情況,看來要一去不復返了。
進入2013年入學申請的階段,英國留學從院校方面體現出了三個非常顯著的變化:
第一、對中國申請者在國內的院校排名或者類別提出了要求。比如要求其國內所在院校必須是985或者211,抑或排名在前200之內等等,而它們參考的排名是不同媒體的排名,給一些學生的留英計劃帶來了沖擊。
第二、對中國申請者的在校成績和雅思等語言考試成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大學除了要求申請人所在大學的排名外,還明確了在校成績的要求,比如平均85%甚至平均90%以上。
第三、熱門專業如金融等因競爭激烈而提前滿員或者采用了多輪錄取的方式。讓一些不了解大學錄取動態而申請較晚的學生非常被動?;谟盒5默F行政策,給予想要2013年赴英留學的學生的建議是:盡可能提高英語水平,減少在英國學習英語課程的時間和費用;盡可能早地提交申請,以便獲得進入理想院校和理想專業的最多機會。
4、澳大利亞
因為2009年的私立院校倒閉風波和外部的競爭,如美國和加拿大的競爭,澳大利亞的留學市場一度陷入了低谷,澳大利亞政府和大學進行了反思和一系列的調研,最終確定了相關政策的調整,比如SVP政策,令有意赴澳留學的學生感到鼓舞。
SVP的實施無疑既惠及澳洲的高等教育界,亦方便了海外學生如中國學生辦理學生簽證。但實際上SVP實施的實質不是要降低留學澳洲的門檻和要求,而是要為國際學生提供更為快捷、理想的簽證服務,從而以優質的服務吸引優秀的國際留學生赴澳學習。因此,可以期望通過一系列的政策利好刺激澳洲留學市場的回暖,但并不認為赴澳學生會出現爆發式增長。
以上內容均來自網站,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好了,關于“2024出國留學人數會增加嗎”的話題就講到這里了。希望大家能夠通過我的講解對“2024出國留學人數會增加嗎”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夠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