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是什么,馬克思主義是什么?
1、馬克思主義是什么?
1、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
是始終站在人民大眾的立場上,一切為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
2、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
是關于然、社會和人類思維規律的科學認識,是對人類思想成果和社會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
3、馬克思主義基本方法:
是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基礎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
馬克思主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簡稱,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覆蓋了馬克思本人關于未來社會形態科學社會主義的全部觀點和全部學說。
2、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包含兩個組成部分:現代唯物主義和現代科學社會主義。
3、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包含兩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革命理論(即政權理論部分)、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4、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包含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結構設計。第二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運行原理設計。
5、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學說,即人的解放學。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十分嚴整而徹底的世界觀,是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理論,是無產階級根本利益的科學表現。
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已經形成、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斗爭日益尖銳化的時期,國際無產階級領袖和革命導師卡爾·亨利希·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創立的思想體系,無產階級政黨的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
6、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無產階級必須通過暴力革命,粉碎資產階級專政,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并在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的整個歷史時期中鞏固和加強無產階級專政。為了建立和鞏固無產階級專政,必須有共產主義政黨的領導。
7、馬克思主義是在各式各樣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反動思潮、同國際工人運動中各種機會主義、修正主義的反復斗爭中發展和壯大起來的。在第一國際時期,馬克思、恩格斯同蒲魯東派、巴枯寧派、工聯派、拉薩爾派進行了毫不妥協的原則斗爭。
2、馬克思主義是什么
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簡稱,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覆蓋了馬克思本人關于未來社會形態即科學社會主義的全部觀點和全部學說。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
1、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在十九世紀工人運動實踐基礎上創立的理論體系,是工人階級的世界觀,是工人階級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階級解放和人類解放的科學理論。
2、馬克思主義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有機地、高度地統一起來,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哲學。
3、馬克思主義闡明了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支配物質資料的生產、交換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產品分配的規律。
4、馬克思主義為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奠定了理論基礎。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它的任務是研究無產階級解放事業的歷史條件以及這一事業本身的性質,它是最直接又全面指導無產階級和全人類解放斗爭的行動科學。
3、馬克思主義是什么
馬克思主義,英文是Marxism,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簡稱,是關于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的學說。它由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大部分組成,是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繼承和吸收人類關于自然科學、思維科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基礎上于19世紀40年代創立的,并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發展和完善的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覆蓋了馬克思本人關于未來社會形態——科學社會主義的全部觀點和全部學說。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包含兩個組成部分,即為現代唯物主義和現代科學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包含兩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革命理論(即政權理論部分),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馬克思、恩格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研究作為人類社會發展基礎的各個時代的生產關系,尤其是著重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關系,創立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其前身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這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最深刻、最詳細的證明和運用。
它闡明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支配物質資料的生產、交換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產品分配的規律。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商品生產占統治地位,資本主義生產的重要特點是自由雇傭勞動制,工人的勞動力成為商品。勞動力的價值是由維持和再生產勞動力而必須的生活資料的價值決定的。
4、什么是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紀工人運動實踐基礎上而創立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主要以唯物主義角度所編寫而成.馬克思主義理
論體系包括三部分,即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分別是馬克思、恩格斯受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空想社會主義影響,并在此基礎上創立的.
狹義上講是指馬克思、恩格斯的觀點、理論和學說的體系,具體的講是指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哲學的觀點、社會學理論和政治學說.
從廣義上講,馬克思主義不僅指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也包括繼承者對它的發展,即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的馬克思主義.
誕生歷程
馬克思主義在19世紀40年代產生于西歐,當時西歐資本主義已有相當發展。英、法、德3國是其發源地。因為當時英、法,德,等國已經或正在實現產業革命,生產力和科學技術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無產階級已經由自在階級開始向自為階級轉變。英國憲章運動、法國里昂工人起義和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標志著無產階級已經作為獨立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是資本主義矛盾激化和工人運動發展的產物。以《共產黨宣言》的問世為標志 。它吸收和改造了人類思想文化的一切優秀成果,特別是18世紀中葉和19世紀上半葉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論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空想社會主義。此外,法國啟蒙學者的思想和法國復辟時期歷史學家的階級斗爭學說,它也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資料。
19世紀科學技術的新成果,特別是細胞學說的確立,能量守恒和轉化規律的發現、進化論的新發展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自然科學基礎。 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這一歷史使命。
他們按其社會地位而言,原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按其哲學觀點而言,原是唯心主義者;按其政治觀點而言,原是民主主義者。大體上在1842~1844年間,他們積極投身于現實的政治斗爭、工人運動和科學研究,轉變為無產階級知識分子、唯物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從1844年起合著《神圣家庭》《德意志意識形態》,并分別著有《英國工人階級狀況》、《哲學的貧困》等書,闡明無產階級的新世界觀。1848年2月出版的《共產黨宣言》中,第一次對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作了系統的表述,這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在以后他們的畢生活動中,繼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一詞,是在1883年3月馬克思逝世后,才被作為無產階級思想體系的代表而逐步流行起來的。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