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關條約主要內容,巜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
1、巜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
《馬關條約》主要內容為:
割地: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后因三國干涉還遼而未能得逞,清政府支付3000萬贖遼費)、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賠款: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
通商:中國還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
設廠: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辦廠。
《馬關條約》的簽署標志著甲午中日戰爭的結束,使日本獲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簽約背景
1894年,以朝鮮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向中國請兵為契機,日本派大軍進入朝鮮,并挑起了甲午中日戰爭。中日兩軍在陸上的主要戰役有成歡之戰、平壤之戰、鴨綠江江防之戰、金旅之戰、遼東之戰等,海上的主要戰役有豐島海戰、黃海海戰、威海衛之戰等,日軍基本上節節勝利。
其中清軍在1894年9月平壤之戰和黃海海戰中的相繼失利,使戰局急轉直下,戰場亦由境外轉移到中國境內,而1895年2月威海衛之戰清軍的失敗,更是使北洋水師全軍覆滅,清廷無心戀戰,日本則繼續保持軍事壓力,大有海陸并進直搗京師(今中國北京)之勢。
在這種情況下,清廷早就從1894年10月起便不斷透過歐美列強向日本求和,而到戰爭后期,日本亦認為“日清戰爭不能無限期繼續下去,媾和談判的時機早晚必會成熟”,因此也同意媾和。就這樣,中日兩國最終坐到談判桌上,開始了馬關和談。
來源:百度百科-馬關條約
2、《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馬關條約》條約的主要內容為:①中國承認朝鮮“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實則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制;②中國將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③中國“賠償”日本軍費庫平銀二萬萬兩;④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四地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得派遣領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駐扎,日本輪船得駛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裝貨;⑤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市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其產品免征一切雜稅,享有在內地設棧存貨的便利;⑥日本軍隊暫行占領威海衛,由中國政府每年付占領費庫平銀五十萬兩,在未經交清末次賠款之前日本不撤退占領軍;⑦本約批準互換之后,兩國將戰俘盡數交還,中國政府不得處分戰俘中的降敵分子,立即釋放在押的為日本軍隊效勞的間諜分子,并一概赦免在戰爭中為日本軍隊服務的漢奸分子,免予追究。該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進一步加深,同時它也成為中國近代民族覺醒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3、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
1、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按:《馬關條約》包括《講和條約》11款,《另約》3款,《議訂專條》3款,以及《停戰展期專條》2款。中文本稱“中國”,日文本稱“清國”。
2、根據條約規定,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后因三國干涉還遼而未能得逞)、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中國還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并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辦廠。
3、:《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各帝國主義國家援引片面最惠國待遇,獲得了《馬關條約》中除割地賠款以外中國給予日本的所有特權。它給近代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大大加速了中國半殖民地化進程,加深民族危機。臺灣等大片領土的割讓,進一步破壞了中國主權的完整,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而且還造成了臺灣和大陸難以彌補的隔閡,遺患至今。
4、《馬關條約》的內容有什么?
《馬關條約》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不平等條約之一,是甲午戰爭中日本以苛刻條件強加給中國、使中國喪權辱國的條約。1895年,清政府派直隸總督李鴻章為頭等全權大臣前往日本馬關,與日本全權代表、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和外務大臣陸奧宗光議和。4月17日,簽訂《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又稱《春帆樓條約》)共11款,并附有“另約”和“議訂專條”。主要內容有:1、中國廢絕中朝“宗藩關系”。2、中國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及澎湖列島給日本。3、賠償日本軍費銀二億兩。4、開放重慶、沙市、蘇州和杭州為商埠。5、日本可以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馬關條約》使日本得到巨大的利益,日本靠這筆“賠款”發達了起來。后來在俄、德、法三國的干涉下,日本將遼東半島退還給中國,但中國卻又向日本付了3000萬兩“酬報”銀。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