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戰(zhàn)役,什么叫馬拉松戰(zhàn)役?
1、什么叫馬拉松戰(zhàn)役?
馬拉松戰(zhàn)役,是發(fā)生在公元前490年的一場戰(zhàn)役,是希臘城邦聯(lián)軍抵抗波斯帝國的入侵,最終由雅典領導的希臘聯(lián)軍獲勝。
希波戰(zhàn)爭中的一次戰(zhàn)役。公元前年,波斯軍隊第二次遠征希臘,入侵亞提加半島。雅典軍隊一萬人聯(lián)合盟邦布拉的軍隊一千人,在半島東北部的馬拉松平原,以頑強的斗志和靈活的戰(zhàn)術,擊敗了十倍于己的波斯軍,增強了希臘人抵抗波斯的信心。
馬拉松戰(zhàn)役中,雅典人取得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zhàn)績,終于打敗了敵人,取得了鼓舞全希臘人的勝利,對以后各個戰(zhàn)役有重要的意義。
馬拉松戰(zhàn)役后,希臘各城市國家進一步加強了團結,結成了三十個國家的同盟,并由斯巴達領導,加強了反對波斯帝國的力量。希臘各城邦的實力也進一步增強。
馬拉松戰(zhàn)役可以說是雅典,也可以說是整個希臘第一次靠自己的力量擊退波斯的一場會戰(zhàn),對于希臘文明在之后三個世紀中所達到的光輝無比的成就而言,馬拉松戰(zhàn)役無疑是這一成就的最初的臺階。然而,對于希臘和波斯之間的戰(zhàn)爭而言,馬拉松戰(zhàn)役的勝敗并不具有決定性意義,因為,希波戰(zhàn)爭一直到前449年方始結束。
2、馬拉松戰(zhàn)役是發(fā)生在公元前490年的一場戰(zhàn)役,什么是馬拉松戰(zhàn)役?
公元前490年,波斯帝國國王大流士派軍隊橫渡愛琴海,在雅典郊外的馬拉松平原登陸,向希臘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面對波斯的野蠻侵略,雅典人民處境是很困難的,他們來不及調集大軍,只能一面加強防御,一面派善于長跑的斐力庇第斯到斯巴達去求援。當斯巴達人沒有趕得上在交戰(zhàn)前增援時,雅典人并不氣餒,決心依靠自己的力量抗擊敵人,他們推薦指揮官米太雅得將軍任總司令,率軍隊開赴馬拉松平原作戰(zhàn)。
公元前490年9月12日清晨,米太雅得對雅典士兵作戰(zhàn)前動員說:“雅 典將是永遠保持其自由,還是戴上奴隸的枷鎖,關鍵就在你們身上”。全體將士被保衛(wèi)祖國自由的熱情所鼓舞,決心拼死戰(zhàn)斗。戰(zhàn)斗打響后,雅典軍隊首先在正面發(fā)動佯攻,波斯軍隊立即反攻。雅典軍隊且戰(zhàn)且退,波斯軍.隊緊追不舍,隊伍越拖越長。正當波斯軍隊以為勝利在望的時候,突然,馬拉松南北坡殺聲震天,埋伏在這里的雅典軍隊,象潮水一樣不可阻擋地從山坡上猛沖下來。波斯軍隊毫;無防備,隊伍分散,力量一時無法集中,亂了陣腳,慌忙向海邊退卻。雅典軍隊乘勝追擊,波斯軍隊自相踐踏,遺尸遍地,這一戰(zhàn),波斯官兵死亡六千人,而希臘士兵只犧牲一百九十二人,以雅典的輝煌勝利而告結束。
米太雅得為了讓雅典的人們都享受勝利的喜悅,又派斐力庇第斯去完成這一光榮使命。斐力庇第斯毫不遲疑,帶著滿身的血跡、戰(zhàn)火的硝煙,以最快的速度,驚人的毅力從馬拉松跑回雅典中央廣場。對著盼望的人群,氣喘吁吁,激動地大聲喊道:“大家歡樂吧, 我們勝利了!”說完后就倒在,地上犧牲了。
為了紀念擊敗波斯侵略軍的勝利,發(fā)揚斐力庇第斯的愛國精神,1896年在雅 典舉行的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出現(xiàn)了“馬拉松長跑”。運動員沿著斐力庇第斯當年經過的路線,從馬拉松起跑,到達雅典,全程40公里195米。這就是今天世界各國通用的馬拉松長跑的距離。
3、馬拉松封神之戰(zhàn)
馬拉松封神之戰(zhàn)
公元前490年9月12日,雅典人在愛琴海沿岸的馬拉松平原戰(zhàn)勝入侵的波斯軍隊,取得希波戰(zhàn)爭中希臘(雅典是希臘數(shù)百個城邦之一)的第一場勝利。馬拉松戰(zhàn)役不只是著名的以少勝多之戰(zhàn),萌芽中的希臘民主也因此得以保存下來。奧運會的競技項目之一——馬拉松長跑,也源自這場戰(zhàn)役。
入侵雅典的波斯,經過三代國王的擴張,到大流士一世時,已經是橫跨亞歐非的世界帝國。希臘和波斯隔愛琴海相望,除了希臘本土,不少希臘城邦分布在愛琴海沿岸波斯一側。波斯擴張過程中,將靠近自己這邊的希臘城邦據(jù)為己有,威脅希臘本土。
對于波斯來說,希臘本土眾城邦之一的雅典,只是彈丸之地。那么,波斯為什么要引兵攻伐不起眼的雅典?蕞爾小邦面對世界帝國又是如何取勝的呢?先看看雅典是如何跟波斯結仇的。
第一、波斯偏袒被雅典驅逐的暴君
雅典原來被希庇亞斯家族統(tǒng)治,但希庇亞斯性格偏執(zhí),好殺人。雅典人用武力將其驅逐,然后進行憲政改革,打破某些家族對權力的壟斷,走上民主道路。
被驅逐的希庇亞斯逃到波斯治下的希臘城邦,想說服那里的波斯總督征服雅典,護送自己回國執(zhí)政。波斯總督雖然沒有去打雅典,但決定庇護希庇亞斯。他用命令的口吻讓雅典接受希庇亞斯回國,還威脅說,如果拒不接受,將來就等著挨打吧。走上民主道路的雅典,自然不會再接受暴君回國,所以從此恨上了波斯。
第二、雅典人燒毀波斯神廟
大流士一世統(tǒng)治波斯以來,和治內的希臘人關系逐漸緊張。他為加強統(tǒng)治,加大征稅和勞役力度,還支持強權統(tǒng)治者統(tǒng)治希臘人。希臘人忍無可忍,在公元前499年起義反抗。起義者到希臘本土求援,雅典因為希庇亞斯的事記恨波斯,決定介入,發(fā)兵前往波斯西部的希臘人聚居地。
他們占領當年庇護希庇亞斯的總督府,摧毀神廟,放火焚燒大半個省。這種不敬神靈的行為讓大流士一世暴跳如雷,他向天空射了一支箭,祈禱說,宙斯,容許我向雅典人復仇吧。波斯在公元前494年平定希臘人起義,4年后即發(fā)動戰(zhàn)船600艘,帶著六五萬軍隊開向雅典。
波斯一發(fā)威,希臘本土城邦紛紛稱臣,只有斯巴達承諾幫忙抵抗。雅典徹底沒了朋友,只能用1萬步兵對抗波斯五六萬步、騎聯(lián)合軍隊。然而這種情況下,雅典竟然戰(zhàn)勝了,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雅典士氣旺盛。此次波斯進軍,由被驅逐的希庇亞斯當向導。雅典士兵都是經過訓練的自由民,他們擔心波斯取勝后,希庇亞斯會卷土重來。除此之外,波斯軍隊前往雅典途中,順便把另一個仇家消滅,放火燒城,把俘獲的百姓運回波斯受審。雅典如果被攻破,定會遭受同樣的命運。
這種情況下,雅典士兵勢必拼命保衛(wèi)家園。相反,波斯軍隊的構成非常復雜,多數(shù)是從各被征服地區(qū)臨時調撥的,忠誠度有限,戰(zhàn)斗力也會打折扣。其次,馬拉松地形讓波斯騎兵發(fā)揮不了作用。波斯軍隊登陸的馬拉松平原,被山、沼澤和樹林包圍,面積非常狹小,騎兵根本跑不開,只好退回船上,騰出地方給步兵,兵力一下子減半。
雅典雖然只有步兵,但裝備的是青銅鎧甲和頭盔,以及3米長矛。波斯輕裝步兵持短刀,往往還沒近身,就被雅典長矛刺中。就算近身,也很難刺穿雅典重鎧甲。最后,雅典有針對性布陣,使波斯軍隊陷入重圍。雅典的一位將領曾在波斯軍中服役,對波斯的陣型非常熟悉:他們一般用中路軍做主力對抗,然后用相對弱勢的兩翼包抄。
為了對付這種陣型,雅典也按左中右方式布陣,但他們選擇把重兵放在兩側,中路兵力最弱。所以當兩軍對壘,雅典中路軍敗給波斯中路軍時,兩側重兵卻擊敗相對弱勢的波斯側翼,然后回援中路軍,將波斯大軍圍困起來。雅典用死亡192人的代價,消滅波斯6400人,俘獲戰(zhàn)船7艘。
此役之后,為了應對波斯反撲,雅典開始發(fā)展海軍,所以才能在十年后薩拉米灣海戰(zhàn)中再次擊潰波斯。馬拉松戰(zhàn)役因為拯救了民主制度,被后世神化,以此為題材的神話故事流傳開來。其中一個神話還是馬拉松長跑的源頭。雅典取勝后,派一名士兵跑回城報告好消息,因為過于急迫,這個士兵到雅典后只說了一句慶祝吧,雅典得救了,就倒地而亡。
1896年首屆奧運會舉辦時,顧拜旦被這個神話啟發(fā),把傳說中這個士兵奔跑的距離,也就是馬拉松平原到雅典的距離,設置為長跑項目,取名馬拉松。大流士一世攻打雅典雖是為了復仇,但也是波斯擴張的慣性使然。但擴張使軍隊構成復雜,戰(zhàn)斗力下降,以致在馬拉松戰(zhàn)敗,這也驗證了慣性擴張定律。
歷代評價:
這是希臘人第一次在重大交戰(zhàn)中擊敗波斯人。——希羅多德
4、馬拉松戰(zhàn)役發(fā)生在什么期間
公元前492年的春天,波斯又向征服美麗富饒,欣欣向榮的希臘城邦了。波斯派出大批戰(zhàn)艦入侵和他們隔海相望的希臘,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希波戰(zhàn)爭。天有不測風云,波斯的海軍在海上遭到颶風襲擊,300艘戰(zhàn)艦,20000多名海軍官兵全部葬身海底。波斯的陸軍失去海軍的呼應,好像一支獨臂,遭到色雷斯人的襲擊,波斯的統(tǒng)帥也身負重傷。這次侵略希臘的軍事行動不得不半途而廢了。 波斯國王暴跳如雷。第二年,他幻想不戰(zhàn)而降服希臘。他派出使者到希臘各城邦要“水和土”,意思是讓他們臣服歸順波斯。希臘中部和北部的小城邦懼怕波斯帝國的武力,都屈膝投降了。但希臘最大的兩個城邦——雅典和斯巴達豈能低下他們高傲的頭?雅典人把波斯使者從懸崖拋入大海,斯巴達人把使者丟進井里,讓他們自己去取“水和土”。 大流士一生也沒受到這樣的羞辱,他惱羞成怒,他決定派最有經驗的大將軍第二次 格布雷塞拉西
出征希臘。公元前490年,波斯大軍橫渡愛琴海,在雅典郊外的馬拉松平原登陸。處境險惡的雅典,一面緊密動員,加強戒備,一面派當時的長跑能手斐里庇第斯日夜兼程去200多公里遠的斯巴達城邦求助。這位長跑健將以驚人的速度只用了一天多的時間便到達斯巴達。但斯巴達人卻以祖宗規(guī)定,月不圓不能出兵為由拒絕出兵。斐里庇第斯苦苦哀求,但斯巴達人無動于衷,斐里庇第斯無奈,只好趕回馬拉松復命。 雅典人聽到斯巴達人不出兵的消息后,他們并不氣餒,他們立即把全體公民組織起來,甚至奴隸也編入軍隊,趕往馬拉松,占據(jù)有利地形。 按雅典法律,雅典的10位將軍在出征期間應輪流掌握兵權,每人一天。采取重大軍事行動時須事先經過10將軍商量,最后以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原則做出決議。在雅典軍事執(zhí)政官卡利烏斯的主持下召開了軍事會議。會上10位將軍圍繞著是被動防御,還是主動出擊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一位叫米太亞得的將軍主張主動出擊。表決時,5票對5票。執(zhí)政官卡利烏斯支持了米太亞得將軍。為了發(fā)揮米太亞得的指揮才能,其它將軍都自愿放棄自己輪流當總司令的權利,讓米太亞得一人全權指揮這場戰(zhàn)爭。 當時雅典軍隊有一萬人,加上一千援軍,總共不過一萬一千人。而波斯軍隊有10萬人,而且裝備精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米太亞得決定不與敵人硬拚,而是把戰(zhàn)線稍稍拉長,把精銳步兵安排在兩側,正面戰(zhàn)線上的兵力比較薄弱。 公元前490年9月12日清晨,大戰(zhàn)前夕,米太亞得對希臘將士做戰(zhàn)斗動員,他說:“雅典是永遠保持自由,還是戴上奴隸的枷鎖,關鍵就在你們。”他激動人心的話語,激勵了士兵們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激戰(zhàn)開始了,希臘士兵在下面發(fā)起進攻,波斯軍隊不知是計,立即反攻。希臘軍隊邊戰(zhàn)邊退,波斯軍隊步步進逼。在千鈞一發(fā)的時刻,埋伏在兩側的士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出,從兩側夾擊波斯軍。波斯軍隊由于追擊希臘人,戰(zhàn)線拉得過長,這時陷入希臘軍隊的包圍,首尾不能相顧,連忙慌忙逃向海邊,想上船逃跑。希臘軍隊尾追至海邊,和波斯軍展開奪取軍艦的戰(zhàn)斗。一位叫基納爾的希臘戰(zhàn)士,他奮不顧身地用手抓住戰(zhàn)船,被敵人砍掉了一只手,他忍住疼痛,用另一只手抓住戰(zhàn)船,終于和戰(zhàn)友們一起奪取了一艘戰(zhàn)船。這場戰(zhàn)役中,波斯人丟下了6400具尸體和7條戰(zhàn)船。雅典人犧牲了192人,其中有執(zhí)政官卡利烏斯和幾位將軍。當天晚上,斯巴達派來的2000名前鋒戰(zhàn)士趕到時,只見月光下尸首遍野的戰(zhàn)場。 米太亞得急于把勝利的消息告訴正在焦急等待的雅典人民,他又選中長跑能手斐里庇得斯去傳送消息。這位長跑能手當時已受了傷,可是,為了讓同胞們早點知道勝利的消息,他拚命奔跑,當他跑到雅典城的中央廣場時,已上氣不接下氣,他激動地喊到:“歡樂吧,雅典人,我們勝利啦!”喊聲剛落,他便一頭裁倒在場,再也沒有醒來。 希波戰(zhàn)爭持續(xù)了將近半個世紀。馬拉松戰(zhàn)役是希臘人和波斯人交鋒的第一仗,這場戰(zhàn)役極大地鼓舞了希臘人為自由和獨立而戰(zhàn)的斗志。 為了紀念這場戰(zhàn)役的勝利和表彰盡職盡力的英雄斐里庇得斯的功績,1896年,雅典人在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規(guī)定了一個新的競賽項目——馬拉松賽跑。距離是馬拉松至雅典的距離,根據(jù)當年斐里庇得斯經過的路線確定為全程40公里又200米。1920年,經過仔細測定又把距離改為42公里又192米。斐里庇得斯的名字和馬拉松戰(zhàn)役將隨著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圣火一代又一代地留存在人間
請?zhí)砑游⑿盘栕稍儯?9071507959
最新更新
- 馬拉松戰(zhàn)役,什么叫馬拉松戰(zhàn)役?
- 馬拉松原指什么,馬拉松是指人名還是地名
- 馬拉松原指,馬拉松賽跑中的馬拉松一詞指的是
- 馬戲團閱讀答案,馬戲團閱讀答案第5段中文工對夫婦怎樣的一悔寫
- 馬戲團私自販賣死獅,安徽一家馬戲團負責人私自出售獅子尸體,多人被判刑,此事如何定性?
- 馬年馬航馬伊琍,上聯(lián):馬年馬航馬伊俐 下聯(lián):失望失聯(lián)失珍惜!橫批:應該是什么
- 馬年春晚,馬年春晚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冷”知識?
- 馬嵬袁枚,馬嵬袁枚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 馬尾海戰(zhàn),福建水師在馬尾海戰(zhàn)中,為什么會全軍覆沒?
- 馬爾泰若曦歷史原型,歷史上的馬爾泰若曦的原型是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