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美國飛機流程_留學美國飛機流程圖
留學美國飛機流程_留學美國飛機流程圖
非常感謝大家對留學美國飛機流程問題集合的貢獻。我會努力給出簡明扼要的回答,并根據需要提供一些具體實例來支持我的觀點,希望這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新的思路。
文章目錄列表:
1.美國留學芝加哥轉機流程全解析2.去美國留學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3.第一次出國坐飛機流程+注意事項
美國留學芝加哥轉機流程全解析
美國留學芝加哥轉機流程全解析
先澄清轉機幾大誤區
1 出關在終點站 不對! 只要第一站是在美國境內,就一定要在第一站入境出關
2 行李不用拿出來 不對!行李一定要拿出來經過檢查再重新托運
3 不用再次安檢 不對!要,肯定要再次安檢
大多數有經驗的同學,如果不是因為省錢,都是從上海/北京/廣州直達紐約/舊金山/洛杉磯等目的地。而且現在很多直達機票并不比轉機票貴。
很多初次去美國者,總會陰差陽錯地介紹買了轉機票,明明可以直達紐約再坐車的,卻成了到芝加哥、亞特蘭大、舊金山、底特律轉機。這對有轉機經驗的人來說也沒什么,無非是麻煩點慢一點。而對于初次前往的同學,就成了大問題。家長和同學自己都會很緊張。而此時機票一般都不能退了。在此提醒,前往紐約周邊的(東北部各州,大多數高中應該都在此地區吧)又是第一次去,一定買直達票。
也有一些留學目的地非轉機不可的,比如威斯康辛州,科洛拉多州,南部各州等等。
而我有轉機經驗的是在舊金山和芝加哥,芝加哥為最熟,流程路線都可以倒背如流。第一次是被騙去的,后面是因為價錢實在便宜到芝加哥轉機的。而后面又聽說很多人被騙第一次乘轉機。
正式介紹芝加哥轉機流程:
首先要填寫入境I-94白色表格,會引用一篇如何填寫每一項的文章。
填得仔細些,填錯了可以問乘務員再要。需要了解的是填表不必太過認真,只要不錯位,什么大小寫,空格不空格,地址怎么寫,都不要緊,只要名字對,生日對最關鍵。反面不用填,但有幾次我也碰到在排隊時有人讓你在反面抄兩次I-20 上的某個號碼,照做就是。
同時還有海關申報表格,這個更可以大膽填,錯了劃掉即可,只要名字對生日對,后面的選項都選No,問你帶了多少現金或者等值物品就填$100即可,隨意。
國際到達的飛機都是停靠在第5航站樓,下飛機順著人流走,芝加哥有兩個入境大廳A和B,據我的經驗,兩個大廳一定一個人多一個人少,下飛機盡量加快腳步走,先會有一個向下的`自動扶梯,下電梯后A,B兩廳分處左右,如果有警官指示去哪一個,那就只好去,不管排隊人多不多。如果沒人指路,要迅速掃視兩邊哪個人少,人少就往哪個方向,接下去會有兩個隊伍入口(一個是US Citizen,包括持綠卡,另一個是Visitors,大多是人都該進這一隊,別進錯了。進去后排隊,隊伍盡頭會有一個人指引你去幾號窗口,這是窗口后的線上都應該有1到兩個人。走到那個窗口,排在已經等著的人后面。
輪到你之前,包括之前排隊的時候,或者是下飛機前,手里準備好如下:護照,I-20,I-94表格,和海關申報表四件,別的我從沒用到過。
輪到你過移民局,打招呼后一般會問0-3個問題,如實回答即可,可能他會要你出示下一程到達你學校的機票(中國的機場會一起給你的)。改完章還是拿好四件東西,唯一區別就是I-20表格從一大張變成一小張,夾在護照里,如果碰到細心地移民官幫你把那張小卡釘在護照上最好,如果沒有,自己好好保管。海關申報單,護照和I-20仍要放好。這時候走出去,出門左右就有行李車,拿一輛,免費的,緊接著前面就是一排行李轉盤,找到你航班的那一條轉盤,等著,或者由于你排隊時間太長,行李已經等你了。
拿好行李,檢查名字是否對,會有緝毒犬轉來轉去,不要心虛。。。接著向移民局的反方向,就是繼續向前走。就到海關了,海關重點查的是你的行李,入口處有一個官員收你的藍色海關申報表,然后只因你一個方向,紅色通道和綠色通道,如果是綠色(左邊長廊),恭喜你,你20秒內就即將真正踏上美國國土,否則,不好意思,你的行李還需要過X光檢查,推著行李車向前走,到X光機前吧所有行李一次根據指示放上X光機,這比安檢要累很多,因為所有的箱子都要搬一次。
如果有人看了X光對你某個箱子不滿意,要開箱子,你一定不要有任何異議,讓他/她開吧,翻找一會后,如果翻到違禁品,你想辦法對付吧,總之要么裝傻,要么態度好點,反正總挺煩的,說不定還有記錄,肉類,肉制品(包括火腿腸,罐頭)都不要帶,其他零食,包括包裝好的橄欖,榨菜什么的,好像我的箱子被他們翻過看到這些也沒事,這些東西可以酌情帶一些。如果沒事,把箱子關上,你趕快放到車上走人,這時心里一定挺緊張的。推車外出,過一道自動門。
;去美國留學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去美國留學需要辦理以下手續
申請美國學校首先需要選擇合適的學校,然后提交申請材料,包括成績單、推薦信、個人陳述、語言成績等。
獲得錄取通知書如果申請成功,學校會發放錄取通知書。
申請簽證獲得錄取通知書后,需要申請F-1學生簽證。申請材料包括錄取通知書、I-20表格、財務證明、簽證申請費等。
購買機票獲得簽證后,需要購買機票。
辦理保險在美國留學期間,需要購買醫療保險。
安排住宿可以選擇學校宿舍或者租房。
準備行李根據美國的氣候和文化習慣,準備合適的行李。
教育質量高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大學和高等教育體系,可以接受世界一流的教育。
職業發展機會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留學生可以接觸到世界一流的企業和職業機會。
多元文化體驗美國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留學生可以接觸到不同的文化和人群,增長見識。
語言學習機會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留學生可以在美國接觸到最純正的英語,提高語言水平。
人際關系拓展留學生可以結交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建立國際人脈。
第一次出國坐飛機流程+注意事項
對于出國旅游,我們一定選擇的交通工具就是飛機了,那么,很多第一次出國的小伙伴們應該是很緊張的,不知道怎么辦,第一次出國坐飛機要怎么一步步來呢?
那么,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些第一次坐飛機的流程和注意事項吧!需要的小伙伴們不要錯過哦!
坐飛機流程
1、定座:
出國人員為保證如期飛行,最好到航空公司售票處當面定座,如你擬乘坐的航班座位已滿,又不可能改變時間,你可申請列為候補,
前兩天下午到售票處購票。
2、購票:
定妥座位后,應按規定期限持護照、簽證、定座單、支票、中國銀行出具的專購買機票用的外匯證明,
自費者還需帶入學通知書復印件,單位介紹信,審核機構證明,中國銀行購票證明(可用人民幣證明)以及外幣等。
自費出國(留學或探親)購買中國民航國際航班機票者,只要在定座時申明是自費出國,即可享受一定折扣。
但如果去美國,加拿大就必須在飛機起飛前21-7天內定座和購票,否則就不能享受折扣,同購票后不能改期或改變航班,否則按退票處理,如因故退票要收50%的退票費,
所以在購票時必須詢問清楚。
寄送行李需知
關于行李
若使用新的行李箱,千萬要記得行李箱特征、顏色及尺寸,否則領取行李時,會茫茫然不知如何找起。各航空公司會提供行李名條,請顧客寫上聯絡地址及電話,一旦遺失,航空公司可按照行李名條,將行李送回。
如果你所使用的行李箱非常大眾化,建議可在行李上貼上醒目的貼紙或是系上一條花色的手帕,以便尋找行李。
1)托運行李:可攜帶托運行李兩件,兩件行李尺寸總和不得超過106英寸(269公分),其中任何一件不得超過62英寸(158公分),每件重量則不得超過70磅(31.75公斤)。
2)手提行李:可攜帶手提行李一件,尺寸不得超過45英寸(158公分),重量不得超過50磅(22.67公斤)。
手提行李中建議包括下列物品:換洗內衣褲一套、旅行支票及現金、護照、I-20、個人通訊錄、個人藥品、紙、筆、乳液、護唇膏、隱形眼鏡藥水、眼鏡、面紙、及打發時間的娛樂用品。男生應攜帶一把刮胡刀,隨時整頓儀容。
機場需知行李托運、換登記牌
您到達機場后,請到出發大廳指定的服務臺憑客票及本人有效身份證件按時辦理乘機和行李交運手續,領取登機牌。飛機離站前30分鐘停止辦理乘機手續。
購買機場建設費
您需在指定柜臺買50元人民幣的機場建設費,8小時內中轉的旅客及12歲以下的兒童憑機票免交機場建設費。您還可自行決定是否購買保險。
注意事項
1、護照要隨身帶,放在安全的地方。什么都可以掉,護照最好別掉,不然會特別麻煩!
2、不管在哪里轉機,沿著transfer的指示燈走。如果已經劃位(換登機牌),牢記自己在幾號GATE就沒問題;如果還未劃位,找到自己航空公司的柜臺進行劃位。
3、飛國外的流程跟國內有點不同,但無非都是要經過建設費、劃位和安檢的步驟。出境需要多一個出境手續,是在劃位(換登機牌)之后,安檢之前,需要核對你是否符合出境要求。
在面對海關前要填一張,中國公民需要用中文填寫。
4、不管出境還是入境都要確定海關人員在你的護照上蓋章,并看清楚時間。如果少了一個章就少了一次出入境記錄,以后會有偷渡嫌疑會非常麻煩。
5、在飛機降落前,需要填入境卡,非美國公民需要再填另一張。
6、如果你比較趕時間,那么下飛機后拿好自己的所有東西,以最快的速度跑去海關(有些國家的入境檢查時間非常長,如果太晚過去就只能排隊等很長時間)。沿著Arrival的指示燈往前走,在visitor的柜臺前等候入境。
7、過關的時候需要拿著你的護照,飛機上填的兩張表,如果是第一次入境需要學校的證明之類的。先左手食指按指紋,再右手食指按指紋,再對攝像頭照相。接著海關人員會向你提問,第一次入境提問的時間會比較長。
不用緊張,一般情況下他們是不能拒絕你入境的。
好了,小編幫助大家了解了這么些,希望對準備要出國的小伙伴們是有用處的,大家出門旅游一定要記得多看,多注意,不要讓自己麻煩也不太麻煩了別才好。
好了,關于“留學美國飛機流程”的討論到此結束。希望大家能夠更深入地了解“留學美國飛機流程”,并從我的解答中獲得一些啟示。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