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國語大學自主招生
1、參加上外的自主招生需要什么條件?
參加上外的自主招生需要什么條件?我百度查了下,有些文章提到需要全國一二等獎之類的,請問是嗎?。我是上海本地的。
2、關于上海外國語大學的自主招生
我今年剛拿了上外的校薦表,想咨詢一下歷屆自主招生取得成功的前輩上外自招考的內容和難易程度。最好還能介紹一下怎么復習、復習什么、重點放哪里比較合理——
3、關于上海外國語大學自主招生考試的一些問題
你所要參加的不是自主招生,而是上外的小語種考試,不過這個必須是學校推薦你才能參加。現在你是要好好學習,另外是需要你的家長去打點學校。
下面是北外的三種招生模式,第二種就是我說的那個小語種
我校本科招生分為保送生、非通用語專業提前單獨招生和統招生三種形式。
保送生是在教育部認定的全國16所外國語學校招收具有保送生資格的學生(畢業生的前20%),采取自由報名,參加我校統一組織的入學考試,統一擇優錄取;非通用語種(即小語種)專業招生除北京市生源參加全國統一考試外,其他省市由我校將招生計劃下達相關中學,由中學按我校要求推薦學生參加我校統一考試,提前錄取;統招生是由我校面向各省市全體高考學生公布招生計劃,根據考生填報志愿在規定時間統一錄取。
4、問:哪些大學在重慶開始自主招生?
2011年,全國具有自主招生資格的高校擴大到80所,名單如下:
北京: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天津:
南開大學、天津大學
黑龍江: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
遼寧:
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事大學
吉林:
東北師范大學、吉林大學
上海:
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
江蘇:
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河海大學、江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藥科大學、浙江大學、蘇州大學、南京郵電大學
安徽: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
廈門:
廈門大學
山東:
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湖北: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治大學
廣東:
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重慶:
重慶大學、西南大學
四川:
四川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
陜西:
西安交通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長安大學
甘肅:
蘭州大學
湖南:
湖南大學、中南大學
云南:
云南大學
廣西:
廣西大學
貴州:
貴州大學
1.11月下旬開始
2.由于教育部的影響,各個大學自主招生聯盟的組織正在協調中,會比去年開始的晚一些
準備的材料:
1.高中2年半的大考試成績,要求學校教務處蓋章
2.自薦信,推薦信,
3.獎狀,獲獎證書(如果有的話)復印,網絡報名表打印
自主招生是中國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擴大高校自主權的重要措施。自主招生選拔由高校自行組織,一般由筆試、面試兩部分組成。通過自主招生選拔的考生必須參加高考(07年起上海地區考生通過復旦、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選拔后,高考成績可僅作參考),在高考錄取時可獲得20分或不等的優惠。自從2003年開始,我國就通過實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選拔制度改革,允許部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額,以選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發現的有特殊才能的學生。根據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人數不能超過試自主招生面試點學校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總數的5%。
自主招生六大特別提醒
1、自薦VS校薦
申請方式分為“校薦”和“自薦”兩種。
絕大多數院校同時接受“校薦”和“自薦”。但有少數院校只接受校薦,以2010年的招生簡章來看,就有中央財經大學、同濟大學、北大醫學部等。而中國人民大學更加特殊,指出有“校薦”資格的考生可以任意選擇學校提供的專業,但是“自薦”的考生只能在物理學、化學、人文科學實驗班(國學)、中國革命史與中國******黨史、美術學專業等5個專業中選擇。
據統計,以“校薦”資格申請自主招生獲得通過海選的比例遠大于以“自薦”方式,“校薦”幾乎95%能通過院校的海選,而以“自薦”方式通過海選的比例不超過20%,因此有實力拿到“校薦”資格的考生要盡量爭取拿到心儀院校的“校薦”。需要指出的是,“校薦”并不是學校在推薦信上蓋了章就算是學校推薦,因為所有考生申請的材料都必須經過中學蓋章,只有拿到中學的推薦名額才算是學校的校薦。
附:
2011年“華約”院校自主招生報名人數錄取人數情況
2011年,清華大學、上海交大、中科大、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大、中國人民大學這七所在自主選拔工作中展開合作,共同舉辦“高水平大學自主選拔學業能力測試”簡稱“AAA”測試,這七所院校組成的聯盟俗稱“華約”。
2011年,全國共有10萬余名學生報考,6萬余人獲得初試資格。
招錄情況
清華大學 2011年,有超過1萬名考生報名,5000人獲得筆試資格,1000余人入圍面試,最終1300余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
上海交大 2011年,有超過3萬人報名,1.8萬余人獲得筆試資格。最終有760余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
中國科技大 2011年,有超過1萬人報名考生獲得筆試資格,最終有310余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
南京大學 2011年有2萬余人報名,6000余人獲得筆試資格,最終600余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
浙江大學 2011年有1.3萬余人報名,1000余人獲得面試資格,最終790余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
西安交大 2011年有1萬余人報名,1200人獲得面試資格,最終700余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
中國人大 2011年,有接近2萬人報名,4500余人獲得筆試資格,1400余人獲得面試資格,最終有780余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
以上表格上來得出以下結論:
1.自主招生過關率保持在5%——8%左右。
2.很多院校學生報名人數不斷增加,并且獲得自主選拔資格的人數不斷增加,這對裸分考試的學生來說挑戰性越來越強。
2、如何選擇目標學校
案例:考生晨晨在自主招生中拿到了外經貿20分的加分,而經過了幾個月的學習,成績具備了沖擊人民大學的實力,這時報考外經貿將萬無一失,而放棄人大又心有不甘,于是左右為難。
建議考生和家長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既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能太過保守。具體操作時,可以選擇2所目標院校,一所是與考生平時實力相當的院校;另一所略高于考生的平日實力,并且通過努力是完全能夠得著的院校。
3、如何準備申請材料
申請材料一般包括申請表(報名表)、個人陳述、推薦資料及附屬材料。
(1)申請材料所覆蓋的內容一般有:
①成績
有的高校需要很詳細的從高一至高三期中和期末的成績以及年級排名;
②競賽獎項
只要在高中階段獲獎的都可以為自主招生初審通過增加籌碼;
③作品
好的作品將是申請材料的亮點;如果沒有什么作品的話,也可以談談自己的一些獨特見解,如對教育公平等熱點話題的看法等;
④特長
如果有特長一定要寫上,如竹笛9級,鋼琴9級等。清華大學就非常看重有橋牌、象棋、國際象棋、圍棋等特長的學生;
⑤志向或大學四年規劃
比如北大要求闡述為什么要報考北大;清華要求寫出自己的求學之路等。
(2)注意事項:
① 重點填寫高中階段的表現。對于初中、小學階段的內容,一般不必填寫。
② 加蓋學校公章,而不能僅蓋學校教務處等部門公章。
③ 個人自述及推薦意見的篇幅均以1頁為宜,一般不超過2頁。
④ 附屬材料只要把高中階段能夠反映自己成績的材料附上即可。
⑤ 本著節約原則,建議以黑白印制申請材料。
4、如何寫一篇優秀的自薦信
(1)個人陳述一定要務實,這也是寫個人陳述最重要的一點。類似于“我是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我樂于助人”、“我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樣的話很空洞,任何人都可以說,就體現不出一個人的閃光點。 如果想要體現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一定不能泛泛而談,盡可能舉例說明。如果參加過社會工作,如志愿者等,都可以寫出來。寫作時要實事求是、條理清晰地書寫,不要用花哨的語言對自己大加贊揚,語言要樸實、誠懇、實事求是。作假是大忌。
(2)個人陳述要分清主次,有所強調。每個申請自主招生考試的學生應該都是很優秀的,都有著豐富、驕人的經歷,但是這些經歷不可能都寫進去,因此就要有所強調,突出自己身上最重要同時也是招生老師最欣賞的能力,去強調那些能夠體現這些能力的經歷。
(3)突出自己的個性。現在的高中畢業生都是90后的學生,有活力、有夢想,視野開闊,性格張揚。在申請材料中老師同樣希望看到時代賦予他們這些青春活力的內涵。
(4)了解申請院校的文化內涵和性格特點。越好的高校越注重考生的秉性與學校文化氛圍的匹配。既然是自主招生,高校更愿意選擇這樣的學生,而且這樣的方式更適合于高校未來發展趨勢。
5、如何準備筆試
自主招生考試的筆試要比高考(論壇)題難,比各類競賽題容易。由于考試時間在一輪考試之后,因此考生只要在學校跟著老師扎扎實實地做好一輪復習即可,此外,可以對熱點話題有所了解,以此來開闊視野,也不至于在評述時無話可說。
6、如何準備面試
自主招生的面試題目靈活多變,不可預測。準備時不必在話題方面花費太多精力。而要在心態、思維、語言表達、禮儀等方面進行準備。
首先,要盡可能讓自己保持一個輕松平和的心態。
其次,多設想一下面試時遭遇突發狀況要如何應對。如出現冷場的情況怎么辦?拿到的話題無話可說怎么辦?自己在語言表達方面存在哪些問題?
另外,禮儀是我們容易忽略的一個方面。比如面帶微笑、認真傾聽別人的話、不要氣勢太剩地搶話等都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7、特別提醒
考生在自主招生考試過程中容易出現以下幾個問題,需要我們注意:
(1)因準備自主招生考試,而耽誤了正常的學習;
(2)沒有通過自主招生考試,或沒有拿到最高級別的加分,感到心情失落;
(3)拿到自主招生加分,過于自滿,放松了學習,結果大意失荊州
2011年“華約”院校自主招生報名人數錄取人數情況
2011年,清華大學、上海交大、中科大、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大、中國人民大學這七所在自主選拔工作中展開合作,共同舉辦“高水平大學自主選拔學業能力測試”簡稱“AAA”測試,這七所院校組成的聯盟俗稱“華約”。
2011年,全國共有10萬余名學生報考,6萬余人獲得初試資格。人數較多的考點:江蘇南京考點6000人,杭州考點5700人,上海考點4300人,北京考點3700人,合肥考點3400人,西安考點3000人,武漢考點2900人,成都考點2700人,鄭州考點2600人,濟南考點2500人,長沙考點2100人,廣州考點2100人。
聯考測試科目:閱讀與寫作(測試時間3小時,滿分200分),其中中文閱讀與寫作占100分,英文閱讀與寫作以及中英文綜合應用占100分。數學(測試時間1.5小時,滿分100分);自然科學(測試時間1.5小時,滿分100分)其中物理占70分,化學占30分。人文與社會(測試時間1.5小時,滿分100分)歷史占40分,政治和地理各占30分。
招錄情況
清華大學 2011年,有超過1萬名考生報名,5000人獲得筆試資格,1000余人入圍面試,與上年保持基本穩定,最終1300余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其中人數較多省份為:北京216人,江蘇101,上海95人,浙江88人,湖北87人。
上海交大 2011年,有超過3萬人報名其中上海近6000人,1.8萬余人獲得筆試資格,其中上海約4000人。最終有760余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其中人數較多的省份為:上海158人,北京69人,湖北60人。此外江浙滬自主 選拔錄取改革試驗計劃共錄取750余人,其中上海545人,江蘇107人,浙江114人。
中國科技大 2011年,有超過1萬人報名考生獲得筆試資格,人數較去年增長50%以上,最終有310余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其中人數較多的省份為:湖北41人,安徽40人,江蘇35人,北京:25人。
南京大學 2011年有2萬余人報名,6000余人獲得筆試資格,最終600余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其中江蘇293人),北京19人。
浙江大學 2011年有1.3萬余人(其中浙江3000余人)報名,1000余人獲得面試資格,其中浙江150人。最終790余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其中浙江128人,北京43人。
西安交大 2011年有1萬余人報名,1200人獲得面試資格,最終700余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其中河北165人,江蘇103人,湖北87人,河南67人,遼寧56人。北京9人。
中國人大 2011年,有接近2萬人報名,較去年增長100%,4500余人獲得筆試資格,是上年的4倍,1400余人獲得面試資格,最終有780余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其中人數較多的省份為:北京154人,遼寧77人,湖北59人,山東50人,河北50人。
由此可得出以下結論:
1.自主招生過關率保持在5%—8%左右。
2.很多院校學生報名人數不斷增加,并且獲得自主選拔資格的人數不斷增加,這對裸分考試的學生來說挑戰性越來越強。 贊同0| 評論 修改回答
檢舉 | 2011-11-17 18:18 jstuhcg | 十四級
大學自主招生簡章正在等待教育部的審批 要到11月下旬或12月初公布,12月報名,請關注大學本科招生網站。申請后,通過大學初審的一般在2月參加理論考試,成績符合要求的會參加面試。面向全國開展自主招生的在每個省都有名額,至于是否有校薦名額 你要問班主任 或 直接打電話問大學招生部門,這個又不在網上公布。你可根據自己成績 選擇二三所大學申請。
高校自主招生評價標準的相似點
一、所在中學要求
屬于普通中學學生的機會不多,根據高校對中學的要求,可預估自己獲得自主招生資格的可能性
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每所中學的師資力量、辦學條件還是相差較大的,因此,一個學生在哪一所學校求學,是省重點、地區重點,還是一般學校,一定程度決定外界對你的整體素質的評價。由于自主招生高校都是一本院校,因此參加這些高校自主招生的學生主要集中在省重點和地區重點中學。屬于普通中學學生的機會不多,這是現在的客觀現實。
自主招生高校對學生所在中學的要求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有的學校實行學校推薦制或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目前這些學校只把推薦名額給一些好的中學;二是有的高校對申請者實行篩選,會對學校層次和學生成績排名提出建議要求等。根據高校的這種要求,同學們也可評估自己參加自主招生獲得自主招生資格的可能性。
二、學業成績要求
在自主招生體系里,學習成績很重要,不要誤以為高校要招“偏才”和“怪才”
有同學問,自主招生還要看學習成績嗎?你們不是要“偏才”和“怪才”嗎?這其實是一個誤解。
高校在自主招生時,通常會要求學生提供中學平時成績,包括高一、高二重要考試的成績,不僅有絕對分數,還要有你在這個班級或者整個年級里的排名,因為這樣的排名可以反映你的學習能力。
大學會以學生的排名來看他的學習能力是否達到學校的基本要求。比如,有的大學提出,申請者最好是市示范性高中的前50名,區重點的前20名,普通中學的前3名等。在學校審閱學生的材料時,會根據這所學校的總體情況和學生的成績排名,考察學生的學業。比如,如果某所中學往年考進某大學的學生,學業成績位列這所中校的前50%,那么,大學在篩選學生時,就可能會參照這一標準,成績在這所中學50%左右者,入圍這所大學的筆試的希望就很大。
三、競賽獲獎要求
競賽又分為兩類。一類是硬性競賽,也可稱為學科競賽。很多高校的自主招生都向學生提出了五大類學科競賽成績的要求。所謂五大類學科競賽,就是數學、物理、化學、信息科學、生物科學的全國競賽。這與教育部對保送生資格界定所要求的學科競賽成績一致,只是高校的要求相對低一些,比如獲得全國三等獎以上或者省市的二、三等獎。
另一類是軟性競賽,也可稱為非學科綜合能力競賽,比如創新大賽、創業大賽、才藝競賽、辯論賽、演講賽、技能大賽等。這些競賽可以反映出一名同學的綜合素質情況,也受到高校的重視。
2011年“北約”院校自主招生報名人數錄取人數情況
2011年,北京大學(含醫學部)、香港大學、復旦大學、北航、北師大、南開大學、華中科大、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蘭州大學,這13所高校在自主招生中展開合作,很多人稱之為“北約”,每名考生可填報盟內的三所高校。這13所高校中,只有北航、華科以工科為主流,其余的學校都是綜合性的大學。在2011年,全國共有10萬多名學生報名,3萬多名學生獲得筆試資格,聯考設7門學科,理科生考語數外物化五科(每科一小時,滿分100分),文科生考語數外歷政(每科一小時,滿分100分)。復旦大學要求所有學生均參加七科考試(全科)。考試時,語數外三科試卷同時下發,3小時后同時交卷。
招錄情況統計
北京大學 2011年有一萬余人報名,其中三分之一的考生獲得筆試資格,1700余人獲取面試資格,最終有1700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其中北京283人,江蘇114人,浙江109人,河北96人,上海87人,黑龍江81人。
香港大學 2011年有800余人進入面試。
復旦大學 2011年江浙滬單考有9000余人參加,其中上海5700人,浙江1800余人,江蘇1516人。有1500人獲得面試資格,其中上海1100人(含300名直推生),浙江、江蘇各200人。最終江浙滬“自主選拔錄 取改革試驗計劃”共錄取693人,其中上海397人,江蘇145人,浙江151人。另外全國通過聯考獲得自主選拔資格的考生有290余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1年有500余人獲得面試資格,最終有478人獲得自主選拔考試資格,其中北京124人。
北京師范大學 2011年有350余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其中北京98人。
南開大學 2011年,有11000余人報名,4500人獲得筆試資格,300人獲得面試資格,另有101名成績特別優秀者免面試直接獲得自主選拔資格,最終有360余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其中天津85人。
武漢大學 2011年共有2.4萬余人(單招省份1.9萬余人,聯考省份 5100余人)報名,較去年增長75%。9500余人獲得筆試資格,其中單招省份6500余人,聯考省份2900余人,較去年增長30%,聯考省份有 270余人(文科100余人,理科170余人)進入面試,最終有540余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其中單考省份340余人,聯考省份200余人。
華中科技大學 2011年單考四省有近10000名考生報名,3400余人獲得筆試資格,最終有530余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聯考省份有4000余人報名,1000余人獲得筆試資格,最終有70余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
中山大學 2011年,聯考有5800人報名,1700人獲得筆試資格,600余人獲得面試資格,最終250余人獲得A類資格,廣東省單考有5500人獲得筆試資格,700余人獲得面試資格,最終400余人獲得A類資格,B類選拔僅6人入圍面試,最終只有一人獲得B類資格。
廈門大學 2011年有近8000名報名,2600余人獲得筆試資格,最終有570余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其中人數較多的省份福建75人,浙江52人,安徽49人,湖北49人,遼寧44人。
山東大學 2011年有1600余人獲得筆試資格,360余人獲得面試資格,山東單考有2500余人獲得筆試資格,近600人獲得面試資格,最終有470余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
四川大學 2011年,有9996人報名,1521人獲得面試資格,“雙特生”有187人報名,13人獲得面試資格,最終有540余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其中四川270余人。
蘭州大學 2011年有2600余人報名,較去年增長100%,1100余人獲得筆試資格,較去年增長70%,最終有460人獲得優惠資格,較去年增長40%,其中山東83人,河南74人,河北71人
5、想知道一些關于自主招生的問題
我的總的成績在學校只能排中上等,但英語成績比較突出,語文和政史地也還好.我想知道像我這種的有可能走上自主招生嗎?(個人比較傾向對外漢語和小語種).此外,還想了解一下華東師大,東北師大,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有在遼寧自主招生的計劃嗎?如果我報了某個大學的自主招生,就意味著要到學校所在地考試嗎?
非常謝謝~!
6、上海外國語大學自主招生有口試
我知道是考語言綜合能力測試和數學,但是語言綜合能力測試里面包括英語口語?我記得之前是不考英語口語的啊?請學長們幫忙回答一下謝謝!
7、關于上海外國語大學自主招生的問題
如果有了解的人幫忙回答下哈~
現在都取消小語種的考試了。。我想知道2011年什么時候開始自招嘞?
哪里可以下載到表格啊之類的?
福州能不能分配到它的校薦名額呢?
如果沒有,可以參加自薦么?
需不需要什么特別的條件啊?
有高手的話幫幫我哈。。謝謝!~
問題有點多,所以,先謝謝能夠回答以上問題的人哈~
8、2023自主招生學校有哪些大學
2023年自主招生的大學如下:
1、北京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語言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林業大學。
2、天津
南開大學、天津大學。
3、遼寧
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事大學、東北大學。
4、吉林
吉林大學和東北師范大學。
5、黑龍江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黑龍江大學。
6、上海
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大學。
7、江蘇
南京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河海大學、東南大學、蘇州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師范大學。
8、浙江
浙江大學。
9、安徽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
10、福建
廈門大學、福建大學。
11、山東
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和中國尤氏大學(華東)。
12、河南
鄭州大學。
13、湖北
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14、湖南
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
15、廣東
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16、廣西
廣西大學。
17、貴州
貴州大學。
18、重慶
重慶大學、西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
19、四川
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四川農業大學。
20、云南
云南大學。
21、陜西
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長安大學、西北A&F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北大學。
22、甘肅
蘭州大學。
自主招生需要的條件:
高中階段學習成績優秀、品學兼優、綜合實力強或取得優秀榮譽稱號的的高三畢業生。在一定領域具有學科特長,在各類比賽及競賽中獲得獎勵的考生。高中階段在科技創新、發明方面有突出表現并獲得獎勵的考生
總的來說,一般要求是具有優秀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或在文學、藝術、體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具體體現為奧林匹克競賽獲獎、科創類比賽獲獎。
其他含金量高的學科賽事獲獎、發表刊物文章、科技創新作品、研究性學習活動等,符合條件之一者皆可參加自主招生申請;或綜合素質名列前茅等等。
9、你好,我是江蘇考生,理生,正常情況下分數超過本一10分,我能參加生么學校的自主招生考試呢?
IQ,EQ沒問題,專業希望是金融類的
10、目前國內自主招生的大學有哪些
目前國內自主招生的大學不計其數,比較好的大學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
1、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選“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等。
北京大學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最早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和科學、民主思想,是創建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基地之一。
2、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簡稱“清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A類、“985工程”、“211工程”,入選“2011計劃”、“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為九校聯盟(C9)、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等。
清華大學校園面積442.12公頃,建筑面積287.64萬平方米;設有21個學院、59教學系,開設有82個本科專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0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2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60個;有教職工15772人,在校生53302人。
3、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簡稱“人大”,是教育部直屬高校,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位列國家首批“雙一流”(A類)、“211工程”、“985工程”,為世界大學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亞太國際教育協會、京港大學聯盟成員,入選國家“強基計劃”等。
學校設有35個學院,另設有體育部、繼續教育學院、深圳研究院等;開設本科專業82個;有博士后流動站2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7個;擁有8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8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
4、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2017年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首批北京市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
1952年,由天津大學(原北洋大學)、清華大學、唐山鐵道學院、山西大學、北京工業學院、西北工學院等高校的部分系科組建為北京鋼鐵工業學院;1960年,更名為北京鋼鐵學院;1988年,更名為北京科技大學。
5、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交通運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共建高校,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等。
前身是清政府創辦的北京鐵路管理傳習所,是中國第一所專門培養管理人才的高等學校,是中國近代鐵路管理、電信教育的發祥地。1921年參與合并組建交通大學;1923年更名為北京交通大學;1970年恢復使用“北方交通大學”校名;2003年恢復使用“北京交通大學”校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北京大學
百度百科——清華大學
百度百科——中國人民大學
百度百科——北京科技大學
百度百科——北京交通大學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