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論文
1、關于綠色低碳的議論文 600字
如題 我需要一篇關于綠色低碳的議論文 最好能幫我搜一篇 但是注明!文章里不允許出現人稱或者真實的人名校名一類的。我要的是議論文。
2、關于低碳環保的論文(400字左右)
隨著科技的發展,大多數人都過上了小康生活,除了能保證吃喝,私家車也漸漸多了起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了。
新世紀初,人類為此付出了代價:大量的污氣排放,讓地球大氧層受到了破壞,南極上方大氧層被破壞,出現一個大洞。南、北兩極的冰川陸續融化,威脅到了兩極生物。沒了大氧層的保護,溫室效應也威脅到了全地球。全球變暖,是因為大氧層被破壞,太陽制造出的紫外線射到地球上,使地球變暖……再這樣下去,地球被成為一顆火球!
還有沒有救呢?當然是有的。只要從現在開始,從我們身上開始,用實際行動保護地球,拯救自己——過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主要從衣食住行做起。少買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減少2.5千克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多吃素,減少肉食排出的二氧化碳。選擇小戶型,不過度裝修。少開車,多乘公車,這樣才能減少二氧化碳。
除了這些生活上的必須品可以節省,還有一些節約的小竅門。
洗臉池下面的一根水管可以用一個廢舊桶代替。用好的水順著洞流進桶,水可以用來沖馬桶。
我還用廢瓶蓋做了一個“去鱗器”,將五六個啤酒瓶或飲料瓶蓋,交錯地固定在一塊木板上,留出把手。用這種自創牌“去鱗器”既方便又省錢,真正做到了低碳!
一筒盒裝牛奶,牛奶喝完了該怎么辦呢?第一想到的肯定是扔掉!這可不行,想做到“低碳”,還得學會變身大法!
牛奶盒搖身一變,變臺燈:將牛奶盒臥放,用剪刀剪去飲用口,一個有洞的長方體做好了。在寬面上剪一個洞,放一根水管,在里面放好電線,接通燈泡,把燈泡放在盒子里。用另一個牛奶盒固定在桌上就完成了!
牛奶盒再搖身一變,變儲物盒子。平時常常會弄丟的小東西在盒子里安家再合適不過了。儲物盒子做法也很簡單,任意一面剪一個口子,放得進東西就行了!
牛奶盒十八般武藝之三,變身可愛又美麗的筆筒。首先,把盒子洗凈,然后,用小刀小心翼翼地把盒子的頂部切下,盒子就變成了一個沒蓋的長方體,接下來,你可以用紙包裝,也可以用一些你喜歡的廢袋子上的花紋裝飾一下!
要做到“低碳”很簡單,我相信,誰都可以為地球付出一份力
3、關于低碳生活 健康生態的議論文作文
關于低碳生活 健康生態的議論文作文
4、“低碳生活,從我做起”600字左右小論文
主要寫如何做到低碳生活從我做起?
5、低碳生活從我做起1000字左右的論文
低碳生活,低碳湘鄉
湖南省湘鄉市名民中學 指導老師:周惠梅
145班 黃昱茜
美麗的龍城湘鄉是我們的家園,它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我們最大的財富。珍惜她,保護她。用最健康的生活方式來對待它——低碳生活。低碳生活詮釋了我們對城市家園的熱愛,也是我們對生活的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讓我們改掉原有陳舊的污染大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共同來迎接這充滿綠色,充滿活力,
非常環保、文明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
何為“低碳生活”?簡單的來說,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從而減少對大氣的污染,減緩生態惡化,主要是從節電節氣和回收三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所以通過這三方面,“低碳生活”從而變成現實。
低碳生活要從生活中去探索發現并實踐,其實它離我們很近很近有時只是那么小小的一步之遙而已。
日常生活中,鋪張浪費太多太多,結束浪費,綠色開始!
瞧!當你走出家門時,你是否注意到你家的電燈已全部關閉?是否還有一盞小小的等在角落閃爍?所以每當我們將要離開一個地方時,隨手關燈應該成為我們的習慣!夏天里,天氣很悶很熱,這時的你一定會忍不住打開空調吧!在拿起遙控器時,你會注意嗎?你的溫度是不是停在26℃。26℃是一個合理的室內溫度標準,既節能環保,也有利于人體健康。26℃空調節能可以減少生活碳排放、減輕城市“熱島效應”,延緩地球變暖,低碳不就在你輕輕的一指間。
同學們,你們在使用家里的電器家具時,一定沒有想到,使用方法的不同,為我們節省了太多太多的資源!
1、電視、電腦 當您使用電視機時,在不影響視聽的情況下,亮度不要開得太亮,音量盡量關小。另外,不要頻繁開關,對某些無交流關機功能的遙控彩電,關機后遙控接受部分仍然帶電,且指示燈亮著,這將耗費部分電能。電腦、電視待機狀態也很耗電,不用時要及時切掉電源。電腦在“睡眠”模式下電耗降低到一半以下,若關機不拔插頭,照樣有4.8瓦的能耗。
2、功放機 節約用電的辦法主要是減少音量,外接音箱的阻抗不可太小。避免多只音箱開聯使用,盡可能減輕功放的負荷,以達到節電及保護機器的目的。
3、電冰箱 應注意電冰箱內的食物不要推入得太滿、過密,否則會阻礙冷氣流通,造成冰箱不制冷。冰箱內存放的食物也不宜太少,如果冰箱內食品太少,會散失冷氣,浪費電能。電冰箱應盡量減少開門次數和打開門的時間。特別要注意定期給冷凝器除塵,以免影響制冷效果,浪費電能。冰箱四周應有適當通風空間,要遠離熱源,避免陽光直射,及時清除電冰箱結霜。
4、洗衣機 衣物應盡量集中洗滌。洗滌筒內所洗衣物應接近最大洗衣量,減少投放次數,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洗衣機已經使用了3年以上,發現洗滌無力時,應更換或調整洗衣機的電機皮帶,使其松緊適度。每隔一段時間,應在洗衣機需要加油的地方加入潤滑油,保證運轉良好,達到節電的目的。
5、電飯鍋 電飯鍋是耗電功率較大的電炊用具。由于其保溫性能特別好,煮食品時,當鍋里的水開了以后,可切斷電源,利用余熱還可以加熱一段時間。如果飯沒熟透可再一次接通電源。這樣,斷續通電可以節約用電20%到30%左右。
6、電熨斗 使用電熨斗應盡可能將衣物集中熨燙,并根據不同的衣料選擇相對應的溫度控制點。如果您使用的是不能調溫的普通電熨斗,還要掌握好溫度,達到衣料所需溫度時,應立即切斷電源。
7、選擇非電動牙刷將避免近48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8、用節能燈替換60瓦的燈泡,可以將產生的溫室氣體減少4倍;
9、在午休和下班后關掉你的電腦和平板顯示器,將使這些設備造成的排放減少1/3;
10、購買使用節水型淋浴頭,不但每分鐘會節省10公升的水,而且也將洗3分鐘熱水澡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削減到一半。
11、使用傳統的發條鬧鐘,取代電子鬧鐘,每人每天可以節省48克的二氧化碳排放;
原來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奧秘,低碳生活離我們越來越近。
讓低碳走進我們的生活,讓低碳走進我們的家園。讓綠色縈繞滿城,讓歡聲笑語蕩漾在城市上空,低碳讓城市更美好!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低碳生活,低碳湘鄉。低碳走進千萬家,青山綠水滿龍城!
6、以“節能減排 低碳生活”為題的小論文
節能減排 低碳生活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卻有皓月當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山泉清洌,淙淙流瀉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條潔白無瑕的素練,在月光下閃閃發光,多么幽清明凈的自然美啊!
相信大家對這首詩都不陌生,這是多么美的一幅圖啊!,可是長久以來,人們為了謀求自身的經濟利益,無休無止的破壞已經使我們生活的地球傷痕累累,環境問題現在是日益突出。廢氣,污水。白色垃圾正籠罩著我們居住的城市,如果繼續任其發展下去,我們就真的只能在詩詞中回憶青山綠水了。所以節能減排,刻不容緩。
那到底怎么才能做到節能減排呢?節能減排有廣義和狹義定義之分,廣義而言,節能減排是指節約物質資源和能量資源,減少廢棄物和環境有害物(包括三廢和噪聲等)排放;狹義而言,節能減排是指節約能源和減少環境有害物排放。總的來說就是要提倡低碳生活。
兩極冰川的融化、生態平衡的破壞、惡劣氣候的頻發、全球荒漠化的加劇,都是因為我們人類過度開發能源加大碳的排放量造成的。汽車數量的急劇膨脹,不分上下班節假日的堵車已經成為諸多城市的頑疾。于是有車成了負擔,駕車是在遭罪,汽車成了惡魔汽車成了災難,人們都在聲討都在謾罵。是汽車造成了碳的大量排放,改變著氣候,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汽車被推到了節能減排的風口浪尖成為眾矢之的。而駕駛汽車發明汽車的不是我們人類自己嗎?給我們帶來方便的同時我們無疑也在自掘墳墓!我們的這種做法其實是飲鴆止渴。所以低碳出行你我人人責任。
外出我們盡量乘坐公共交通不開車減少碳的排放量。坐公交應該成為一種時尚成為一種健康的出行方式。路程近的可以騎自行車或步行,這樣既鍛煉了身體節約了成本、增加情趣、減少出行的時間,又減少了碳的排放量,可謂一石三鳥。是利己利民利國的好事。出行是這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做的事就更多了。
上街買菜盡可能不用塑料袋,可用重復使用的環保無紡布袋。購物也一樣,自己隨身攜帶盛商品的工具,減少使用塑料袋的次數。盡量不要使用筷子一次性杯子、筷子;不需要用電的時候,隨手關掉電源,如果一個小時之內不適用電腦,順手關上主機和顯示器;洗臉、洗手、洗菜、洗澡、洗衣服的水都可以收集起來擦地板、沖廁所、澆花等。淘米水則是很好的去污劑,可以留下來洗碗筷。沾了油的鍋和盤子要先用用過的餐巾紙擦干凈,洗起來節水有方便,還可以少用洗潔精,減少水污染。 每天洗澡用淋浴代替盆浴,節約用水,養成洗完手順便關掉水龍頭的習慣;不要長時間吹空調;在不需要繼續充電時,隨手從插座上拔下充電器……
其實低碳很簡單,只是一舉手一投足的事,其實低碳也很容易只是日常生活中稍加注意就可以了。現在全球都在倡導節能、減排、低碳,而擁有十幾億人口的中國來說節能和低碳對我們意義理大更深遠。節能減排,低碳生活,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我們國家就會擁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留給后人的也將不只是描寫美景的詩詞,而是真正的青山綠水。
7、關于低碳生活的論文5000字
低碳經濟與低碳生活
摘要:本文闡述了低碳經濟與低碳生活的概念和兩者之間的關系。“低碳經濟”是國際社會應對人類大量消耗化
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氣候災害性變化而提出的新概念。“低碳經濟”不僅意味著制造業要加快淘
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產能力,而且意味著引導公眾反思那些浪費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從而充分發
掘消費和生活領域節能減排的巨大潛力。指出“低碳經濟”僅有先進技術的支撐是不夠的,必須依托于“低碳生
活”才能實現減排的目的。而“低碳生活”是一種簡單、簡約、儉樸和可持續的生活方式,要實現“低碳生活”,
宣傳引導和制度保障是缺一不可的。
關鍵詞:環境科學;低碳經濟;低碳生活;可持續消費
1低碳經濟的概念及形成背景
今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的主題定為:“轉變傳統觀念,推行低碳經濟”(“Kick the Habit!
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低碳經濟”,是近年來國際社會應對人類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
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氣候災害性變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它的核心是在市場機制基礎上,通過制度框架
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創新,形成明確、穩定和長期的引導和鼓勵,推動提高能效技術、節約能源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和溫室氣體減排技術的開發和運用,并促進整個社會經濟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
模式轉變
進入21世紀,全球油氣資源不斷趨緊,保障能源安全壓力逐漸增大,全球環境容量瓶頸凸現,同時
氣候變化問題也成為有史以來人類面臨的最大的“市場失靈”問題。在此背景下,英國率先提出“低碳經
濟”的概念,并于2003年頒布了《能源白皮書》(英國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現在,歐美發達
國家大力推進以高能效、低排放為核心的“低碳革命”,著力發展“低碳技術”,并對產業、能源、技術、
貿易等政策進行重大調整,以搶占先機和產業制高點。日本作為推動“低碳經濟”的急先鋒,投入巨資致
力于發展“低碳技術”;美國參議院2007年提出了《低碳經濟法案》,美國政府制定了低碳技術開發計
劃。這一切對我國而言,已形成壓力和挑戰。
我國現在正處于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加快推進的階段,基礎設施建設規模龐大,能源需求快速
增長。“高碳經濟”特征突出的現實,成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的一大制約。怎樣走出一條既確保經濟社會快
速發展,又不重復西方發達國家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謀求發展的老路,同時又不盲目讓西方國家牽著鼻子走,
是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
2從技術角度看低碳經濟
保障能源安全和應對氣候變化無疑是“低碳經濟”要實現的最重要的兩個目標。英國所倡導的“低碳
經濟”,是通過制定和實施工業生產、建筑和交通等領域的產品和服務的能效標準和相關政策措施,通過
一系列制度框架和激勵機制促進能源形式、能源來源、運輸渠道的多元化,尤其是對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
源等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實現低能源消耗和低碳排放的目標。最終實現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
放支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2.1新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確定性
從技術創新的角度看,“低碳經濟”的理想形態是充分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風力發電、氫能以及生
物質能技術。一般把太陽能光伏發電、風力發電、氫能等稱為新能源或替代能源,生物質能認為是替代能
源中的可再生能源。
風力發電雖然近年來發展很快,技術有一定程度的突破,但目前它的成本也還是高于煤電、水電。此
外,人們認為風力發電在發電過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碳,而火力發電過程要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因此說風電
不排放二氧化碳,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解。與火力發電相比,風力發電在發電過程中是不排放或很少排放二
氧化碳,但在制造風力發電設備及其維修、維護過程中是一定要排放二氧化碳的,我們不能光比較發電過
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應當比較火力發電和風力發電發出單位電量的全程二氧化碳排放量。所以說,認
為風力發電、電動汽車不污染環境,不排放二氧化碳的觀念首先是不科學的。再比如現階段太陽能發電的
成本是煤電、水電的5-10倍,[1]作為二次能源的氫能,目前離商業化目標還很遠,技術還很不成熟。目
前新能源開發的高成本一方面說明技術不過關,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所謂新能源并不是無污染,也不見得二
氧化碳排放量就低,在沒有進行全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較之前,不能輕言新能源是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能
源。
2.2生物質能技術的實施結果
生物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發展生物質能技術,看似“一石兩鳥”,既解決化石能源緊張的替代和緩解
問題又改善環境。但從目前實施的結果看,它帶來的問題似乎比解決的問題還要多。美國發展生物質能的
新政策出臺后,美國的糧農們紛紛擴大玉米的種植面積,或將種植其他作物的土地也改種為玉米。據統計,
2007年美國玉米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創下1944年來最高紀錄,產出的玉米中多達五分之一被用來生產乙醇汽
油。如此旺盛的需求當然也帶來了價格的上揚,僅2007年一年,美國國內的玉米價格就上漲了50%。[2]此
外,由于被玉米擠占了種植空間,大豆的供應量減少,價格也開始上漲。因此布什的新能源政策招致了不
少人的批評。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瓊·齊格勒警告說,一些國家將糧食轉化為燃油的做法是一種“反人類罪”,這種做法將加劇全球范圍內的糧食短缺,抬高糧食價格,讓更多貧困人口難以承受。利用糧食作物
轉換成生物燃料的政策對于日益嚴峻的全球糧食短缺問題無疑雪上加霜,必將給世界造成更大規模饑荒。
在中國,2007年豬肉和食用油價格的一路飆升,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飼料價格的上漲,而且糧食
價格飛漲波及的不僅僅是中國。美國的一項能源政策對世界范圍內的食品價格產生這么大的影響,可謂美
國的生物燃料政策的實施客觀上已經形成了全球8億有車一族與20億最貧困人口之間針對糧食展開的較
量。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開發生物質能的計劃并未帶來化石能源緊張問題絲毫的緩解,倒是使新舊問題
相互交織,給人類帶來了更多的困擾。
但這并不意味著技術創新和新能源的發展對于“低碳經濟”不重要,而是我們在推行“低碳經濟”的
同時要倡導“低碳生活”,或者說,“低碳生活”應當是“低碳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3.低碳經濟應與低碳生活相依托
“低碳經濟”的重要含義之一,不僅意味著制造業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產能力,而且
意味著引導公眾反思那些浪費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從而充分發掘消費和生活領域節能減排的巨大
潛力。
在市場經濟體制和觀念下,“低碳經濟”高能效、低能耗技術狀態下的生產仍然是追逐最大利潤,因
此大量生產就是不可避免的,所生產的產品最終一定要想辦法賣出去的,而且是賣的越多越好。大量生產
必然會產生大量污染、大量排碳。單位能耗降低了,但總量大大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不會減少多少
的。舉例來說,通過幾十年的努力小汽車行駛一百千米的耗油量下降了約50%,但小汽車的總量卻增加了
幾十倍,顯而易見的是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增加了許多倍。因此說,“低碳經濟”僅有先進技術的支
撐是不夠的,必須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實現減排的目的。
3.1“低碳生活”是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是一種簡單、簡約和儉樸的生活方式。我們的衣食住行都與二氧化碳排放量乃至于氣候
變化有關,比如一張A4紙的能源含量接近0.1度電,[3]由此也可算出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絕大多
數人的生活能夠采取低排碳的適度消費的方式,那么“低碳經濟”的實現是有可能的,有怎樣的生活方式
就有怎樣的經濟。
“低碳生活”不只是制造業、建筑業中許多節能技術改進的細節,它包括日常生活習慣中許多節能細
節。對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來說,每個人生活習慣中浪費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數量看似微小,一旦以
眾多人口乘數計算,就是巨大的數量。
如今在發達國家,很多人已經接受了由低碳經濟帶來的低碳生活方式,為了過上低碳生活,他們愿意
做出自我犧牲,從關掉暖氣到放棄駕車去上班。今天歐洲人越來越喜歡乘坐火車出行,一個主要原因是乘
高速列車帶來的人均碳排放只有飛機的1/10。
簡約生活,也正成為更多中國人家奉行的生活準則。一些收入早已進人中產階級的市民,也會穿著舊
衣服去早市買便宜青菜,騎自行車出行,使用最老款的手機。煮雞蛋早關一分鐘煤氣、用洗衣服的水沖廁
所、隨手關燈,打印用雙面紙等習慣早已深入到那些最有教養的階層中去,帶來心靈的寧靜。
然而,能夠自覺地在可持續消費價值觀指導下做到適度消費的人是不多的,大量消費依然是社會生活
的主旋律。低碳經濟絕大部分時刻還只是一個概念,低碳生活也只是處在令人尷尬的紙上談兵階段。
在實際生活中,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為代價的“面子消費”、“奢侈消費”的比例太
高。一方面在努力實現“低碳經濟”,一方面又不停地揮霍。這些都是消費主義文化使然。
消費主義文化總是不斷刺激你去換最新款的手機、電視、衣服、鞋子;轟炸般的商業廣告煽動著公眾
一浪高過一浪的消費欲望,把人變成商業利潤的工具。不少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人,用一個月的收入買
一款新式手機或一個名牌皮包眼睛都不眨。中國現在每年平均淘汰近7000多萬部手機,產生著大量的電
子垃圾。[4]不少年輕女性家里堆滿了各種款式的鞋子和皮包,但還是要去買更新的款式。在提倡“低
碳生活”的今天,“能掙會花”的口號不再象征著現代化理念,而象征著一種浪費資源的野蠻消費方式。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生活方式,正走向人類文明的反面,嚴重制約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的
實施,不但污染了生態環境,而且污染了人們的心靈。正是這種無限膨脹的消費欲望造成了世界能源、資
源的緊張。
3.2“低碳生活”要有制度保障
今年6月13日,湖北省首次公示部分省直機關辦公建筑能源審計結果,包括省建設廳、交通廳、發
改委在內的20個省直機關辦公樓,每年每平方米的平均耗電量為80度,是普通民宅的3~4倍。[5]而
在這之前,國務院辦公廳以及湖北省政府都發布了節能降耗建設加以型機關的通知,并且也有一些具體的
要求。不能取得明顯成效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務人員的節能純粹是個人道德、認識的體現,即使有一些具
體的要求,也只是柔性的,沒有一種剛性的制度約束,來催逼他節能。如果政府節能有制度保證,那么公
務人員一旦不節能,就會受到組織、經濟等方面的懲戒,將會極大地推進節能在政府層面的落實。
6月16日《解放日報》報道,上海市將辦公節能措施具體化,如制定了“夏季著清涼裝上班,除外事
禮儀需要外不穿西裝不系領帶”、“辦公樓四樓以下不乘用電梯”、“公務出行拼車、乘用公交車”等規
定,正在將辦公節能措施具體化,并率先在公務人員中推行,這在大方向上應該看作是走向了制度化。如
果這些制度再輔之以懲戒措施,將會更現實化,也便于操作。
全民的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宣傳教育開展以多年,公眾的環保意識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除了道德層面
的教育引導外,還必須有制度的約束。6月1日之前,許多人懷疑“限塑令”的可操作性,但頒布后,還
是得到了廣大市民的理解,并且取得了實效。
總之,“低碳生活”的廣泛實施,,將扼制“高碳經濟”的蔓延,促進“低碳經濟”發展。而實現這
一目標,“低碳生活”的宣傳引導和制度保障是缺一不可的。
參考文獻
[1]吳曉江.戒除嗜好!面向低碳經濟[N].文匯報:2008年6月5日
[2]賴華夏.石油漲價的蝴蝶效應[J].世界環境,2008(2):10
[3]田晨.低碳生活是一種更好的生活方式[J].世界環境,2008(2):31
[4]陳曉鳳.簡約生活[J].自然之友通訊,2008(3):48
[5]毛建國.惟有通過法制催逼政府節能[N].中國青年報,2008年6月17日
8、關于科學發展,低碳生活的論文
發展低碳經濟的意義
當前,氣候變化成為國際社會國別合作與博弈的焦點。發達國家以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挑戰為契機,形成新的執政理念,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加大技術創新投入,以便在未來的產業競爭和新技術革命方面搶占制高點。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國要不要發展以提高碳生產力為標志的低碳經濟,專家態度趨于一致。本文也就此談一些粗淺認識,供大家討論。
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我們不能再以資源、能源高消耗和環境重污染來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了。如果還把GDP作為發展的全部,還以廉價資源或出口退稅換取GDP;如果口袋里的錢多了,但生存的環境惡化了,空氣變臟了,水變黑了,就與發展的本意背離了,就與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相悖了。發展低碳經濟更多的是轉變發展方式,減輕單位GDP的資源和環境代價,通過向自然資源投資來恢復和擴大資源存量,運用生態學原理設計工藝與產業流程來提高資源效率,使發展的成果更好地為人民所共享。
發展低碳經濟,是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途徑。有一種誤解認為,要發展低碳經濟就要拋棄鋼鐵、建材等高耗能的產業,因而不能發展低碳經濟。但我國處于快速工業化和城市化階段,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鋼材(4358,21.00,0.48%)、水泥、電力等的供應保證,這些“高碳”產業是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帶動產業,也無法通過國際市場滿足國內的巨大需求,這些產業的發展有其合理性。要通過發展低碳經濟,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經濟的碳強度,促進我國經濟結構和工業結構優化升級。
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優化能源結構的可行措施。煤多油少氣不足的資源條件,決定了我國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煤炭仍將是主要一次性能源。煤炭屬于“高碳”能源,我國也沒有廉價利用國際油氣等“低碳”能源的條件。發展低碳經濟,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費的碳排放。
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可能路徑。我國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研發和創新能力有限。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也是我國由“高碳”經濟向“低碳”轉型的最大挑戰。近年來,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產業呈快速增加之勢。如果加大投入,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我國可以實現這個領域的跨越式發展。
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開展國際合作、參與國際“游戲規則”制定的途徑。雖然我國工業化享有全球化、制度安排、產業結構、技術革命等后發優勢,但我們不得不接受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規則,不得不在國際分工體系中處于利潤“微笑曲線”下端。發展低碳經濟,不僅可以與發達國家共同開發相關技術,還可以直接參與新的國際游戲規則的討論和制定,以利于我國的中長期發展和長治久安。
望采納。
9、普通純牛奶中含有大量維C嗎?
我在化學書上看到牛奶含有大量維c,但回家看伊利和蒙牛的純牛奶都沒看到有,想問一下這方面的專家到底牛奶中含不含維c
10、關于低碳環保的論文、、
內容關于低碳環保的,要參加全國競賽。原創。600----800字,內容新穎,有創意,最好能結合相關的地理知識。急、、、!!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