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能申請德國留學嗎,40歲能申請德國留學嗎知乎
40歲能申請德國留學嗎,40歲能申請德國留學嗎知乎
我很榮幸能夠為大家解答關于40歲能申請德國留學嗎的問題。這個問題集合囊括了40歲能申請德國留學嗎的各個方面,我將從多個角度給出答案,以期能夠滿足您的需求。
文章目錄列表:
1.去德國留學讀研成績的要求2.留學德國的華人大學生就業情況怎么樣?
3.德國移民四大主要方式詳情
4.我想去德國生活
5.二百分送上~求教德國與法國留學的費用問題~!
去德國留學讀研成績的要求
申請名校是這樣的同學,不是你在國內想得那樣成績越高,德語英語語言考試分數越高,中國大學越好,就越能申請到名校。
總體上外國學生申請成功概率大于德國本國學生。是否成功取決于特定學期學校提供的學習位置和申請學生比率。
不在于分數是否高,在于你的條件是否滿足了對方的申請要求,因為開拒絕信是需要理由的,比如本科專業不吻合(每個學校都是生物專業,不過每個學校的研究方向都不同)。
很可能國內一個名牌大學的學生,成績很棒,語言考試也不錯,但就是沒有理想學校的通知書。也可能一個非常普通的學生就可以被慕尼黑之類的名校錄取。這個看運氣。
建議好好學德語,中國一年德國一年(或者在中國把語言過了)。德語并非很多人說得難學,好好學的人最后也都過關了,周圍德語沒過或者非要讀個兩年才過的感覺都是平時混日子,談戀愛的,也有可能遇到了什么事情(不過這個不屬于多數)。
可以上學橋網絡看看,自己DIY過來。最好別找中介,因為過來以后會遇到很多困難,手續上,中介弄得一來不見得讓你滿意,二來即使都幫你搞定了你到德國人生地不熟自己又沒有操作會抓蝦的。審核部雖然官僚,但絕對不會為合格的申請人。項目合作之類的,最好別考慮。過來之后中國人扎堆你會有失落感的。
PS,慕尼黑生活標準太高,一般中國學生除非家里非常有經濟實力一般都不考慮,邊上學邊讀不是不可能,是時間上不經濟,人壓力也太大了。海德堡房子除了名的難找,大學生入學住房難已經成災很多年了。生物學也有很多其他好學校,柏林的HU FU就可以考慮考慮,成本相對低。還有魯爾區的Bochum,都不錯的。德國這里學校沒有明確排名。不過高項目太多的學校就不用考慮了,資金運作都成問題,這里也不好點破,你往后信息搜集多了自然就會知道了。祝成功!
留學德國的華人大學生就業情況怎么樣?
(1) 德國有哪些大學、都有什么專業?哪些地區大學比較多?
答:海德堡大學(1386)、科隆大學(1388)、萊比錫大學(1409)、羅斯托克大學(1419)、慕尼黑大學(1472)、波恩大學(1786)、哥廷根大學(1737)、波鴻大學(1961)、漢諾威獸醫學院(1778)、亞琛工業大學(1870)、不倫瑞克工業大學(1961)、慕尼黑工業大學(1968)、慕尼黑軍事學院(1973)、基爾大學(1665)、明斯特大學(1780)、薩爾大學(1948)、法蘭克福大學(1914)、斯圖加特大學(1829)、錫根大學(1972)、施佩耶爾管理學院(1947)、多特蒙德大學(1966)、開放大學(1974)、漢堡大學、蒂賓根大學(1477)、維爾茨堡大學(1582)、杜塞爾多夫大學(1965)、柏林工業大學(1879)、呂貝克醫學院、克勞斯塔爾-策勒爾德工業大學(1775)、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1836)、不來梅大學(1971)、杜伊斯堡綜合大學(1972)、馬爾堡大學(1527)、曼海姆大學(1907)、克森大學(1607)、康茨坦茨大學(1966)、卡塞爾綜合大學(1970)、美因茨大學(1477)、弗賴堡大學(1457)、比勒費爾德大學(1969)、奧格斯堡大學(1970)、柏林自由大學(1948)、艾希斯泰特教會大學(1972)、希爾德斯海姆大學(1978)、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1743)、霍恩海姆大學(1818)、洪堡大學、凱澤斯勞騰大學(1970)、奧爾登堡大學(1974)、奧斯納布呂克大學(1970)、帕德博恩大學(1972)、雷根斯堡大學(1962)、特里爾大學(1970)、烏爾姆大學(1967)、伍珀帕爾綜合大學(1972)、烏克蘭自由大學(1921)、帕紹大學(1972)、卡爾斯魯厄大學(1825)等三百多所高等學校(注:校名后的括號內為建校時間)。其中綜合大學(理工大學、師范大學/學院和高等綜合學校)82所, 高等專科學校136所,藝術、音樂院校46所。 德國擁有歐洲第一的國力,其大學的專業設置也應有盡有,可以說申請者希望的任何專業在上述大學均可找到(在一所或多所),最常見的專業如計算機、信息、經濟、機械、管理、建筑、法律、心理、環境、農業、藝術、文學、醫學、生物等。 上述大學絕大多數在經濟發達的西部(前西德),讀書期間打工容易,畢業后文憑吃香,找工作的機會多。
(2) 德國高等院校有幾種類型?
答:德國的高等院校有三種類型。 A:大學(University):是一種學科較多、專業齊全、教學科研并重的綜合性高等院校。 理工大學(Technische University, TU)、師范大學/學院(Padagogische University / Hochschule, PU / PH )和高等綜合學校(Gesamthochschule, GH)均屬同類院校。 其中高等綜合學校(GH)設有綜合大學(Uni)、師范大學/學院(PU / PH)及高等專科學校(PH)等性質的專業和課程。 B:高等專科學校(Fachhochschule, FH):此類大學設有工程、技術、農林、經濟、金融、工商管理、設計等專業,課程偏重于應用。 C:藝術學院和音樂學院,其中包括戲劇學院和**學院等。
(3)德國高等專科學校(PH)與大學(Uni)有什么區別?
大學類別 大學(Uni) 高專(FH) 學校規模 15,000人左右 4,000人左右 (學生人數) 課程設置學科比較齊全, 工科、經濟、企管、社會工作、設計等 入學資格 德國十三年制 德國職業專科中學、高級專科中學 高中畢業 畢業或十三年制高中畢業 學習年限 4~6年 通常為4年 畢業學歷 大學碩士Diplom或Magister 高專碩士Diplom(FH) 攻讀博士 成績優異,可以讀博 畢業后可轉入大學讀博 科學研究 科研與教學并重, 從事一定的應用性研究 強調基礎研究 注:德國的高專(FH)與中國的大學有著本質的不同。
(4)問:德國大學用德語上課還是用英語上課?
答:德國大學一律用德語上課,有的專業(如經濟)到了高年級有不少課用英語上課。 但是,要想被德國大學注冊,必須通過德國水平考試即PNDS(DSH)。 當然,您若讀博士,有些導師可以允許您用英語。 近幾年,歐盟在幾所大學開設了進修班,用英語上課,但招生數量極為有限,而且主 要是針對歐盟內部已有工作經驗的工程師。
(5)問:申請德國大學困難嗎?
答:根據我們以往的經驗,只要申請材料充分,理由恰當,除醫學、法律、建筑學 有些困難外,其它跨專業申請自己喜歡的學科是完全可以的。
(6)問:請德國大學的入學標準是什么?
答:德國大學的入學標準是:在一定的經濟能力,有教育背景(通過正式高考進入 大學,至少讀過一年大學;修滿兩年具備直接入學資格),有一定的德語水平,身體健康, 品德良好。
(7)德國的大學有沒有入學考試?什么是PNDS(DSH)考試?
答:PNDS(DSH)是在德國進行的大學入學語言考試。它與美國留學所要求的TOEFL 考試類似,但這個考試一般是在學生到達德國以后進行的。考試時間是在正式學期開學 之前兩個星期,每年兩次。 除了PNDS(DSH)考試外,德國大學入學沒有任何的文化課或專業課的考試,除 預科外。
(8)要想被德國大學注冊,享受德國大學生的待遇,必須通過PNDS或DSH考試,是嗎?
答:是的。
(9)問:在德國大學期間打工是合法的,是嗎?
答:是的。只要您被德國大學注冊,打工就是合法的,且不論打工收入多少,均不 用納稅。
(10)問:德國大學對申請者有年齡限制嗎?
答:基本上沒有。一般來說在國內讀過一年大學的人,都可以申請入學。當然年齡越輕越具優勢(申請就讀本科的學生,一般在35歲以下較易獲簽)。
(11)問:德國的學費貴嗎?
答:德國的大學全部免費。只需在每個學期開始時交納少量的注冊費,注冊費的 金額為150馬克。這和美國等高昂的學費相比,無疑是一個很大的優勢。這也是為什么 每年有眾多世界各地的學生赴德深造的原因之一。
(12)問:德語水平不好,在德國找工作很困難,是嗎?
答:一般情況是這樣。 在德國,除了官方以外,雖然很多人都會講英語,但日常生活中以講德語為主。因 此,無論做什么工作,都面臨著與說德語的德國人進行交流的問題。不過困難也是暫時 的,只要平時多注意與德國人的交流,多練習德語,那么德語水平提高的很快。
(13)問:在德國每個月的生活費大概是多少?
答:對一個普通的中國學生而言,每個月的生活費約為700馬克左右。當然,在德國居住的時間越長,留學生的經濟條件也會越加改善,每個月的支出也就會有所增加。
(14)問:進入德國以后可以續延簽證嗎?
答:中國學生在駐華領事館通常只獲得三個月的簽證。持這個簽證進入德國以后, 若您通過PNDS(DSH)考試,在辦理完大學入學注冊手續后,可拿學生證到當地移民局續簽。若您沒有通過PNDS(DSH)考試,可拿語言學院的證明在當地移民局續簽。
(15)在德國,中國學生的勤工儉學情況如何?
答:作為西方七國之一和歐洲經濟的火車頭,德國經濟非常發達,但又好似悠閑的國家,一般人一年工作二百天左右,學生每年有四個月的寒暑假期。 外國學生假期里打工的機會非常多,一般打工一個月可以收入3000馬克左右, 周末打工每天可得150馬克左右,節日加班法定雙薪,所以,經濟上比較寬裕。 但是, 較好的工作和工資都是以良好的德語水平為前提的。如果德語水平差, 則只能從事一些簡單的體力勞動,工作的條件以及工資水平也會相對降低。
(16)在德國留學,日常生活可用英語嗎?課余生活及飲食情況如何?
答:可以。 年輕人,有一定修養的老人以及旅館、車站的工作人員都會講英語。 但要想注冊念書,要想融入德國社會,則非學德語不可。 說到課余生活,住在德國的人,去法國、荷蘭、比利時、奧地利、意大利、盧森堡等不需要辦簽證。若靠近邊境,騎自行車出國是常事。除旅行社外,各大學也組織 歐洲各地一日或多日游,而且價格相當便宜。 各地的中國學生會至少在每年春節和中秋節搞活動,中國大使館,當地僑聯也不 時有活動。 飲食方面,除了無處不在的中餐館外,亞洲商店里從中國進口的生活用品,應有盡有,且相對當地物品價廉物美。
(17)德國國家社會環境怎樣?氣候如何?
答:德國國土面積37萬平方公里,有8,000萬居民,人口高度密集。由于資源 缺乏,政府非常重視教育,以開發人的智力資源,故國民素質很高,尤其以辦事認真 嚴謹,一絲不茍著稱。與北美相比,歐洲歷史要悠久得多,德國更出了象黑格爾、貝 多芬、歌德這樣的人類精英, 所以在德國留學所受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品位極高。 這也能解釋世界各地的富家子弟相赴德留學的真正原因。德國是經濟高度發達,社會高度民主, 高福利的國家,社會治安相當好,絕對沒有在美國的那種不安全感。德國大部分地區屬典型的海洋性氣候,類似上海。德國是有名的"綠色國度",境內湖 光山色,非常迷人,其環境保護著稱于世。南部是阿爾貝斯山和森林,有西門子公司, 奔馳汽車公司,寶馬汽車公司等世界大公司。著名的啤酒節每年在慕尼黑舉行。中部丘陵,有著名的魯爾區,法蘭克福機場是歐洲大陸最大的機場。北部平原,有漢堡港和大眾汽車公司等。
(18)能否介紹一下留學德國后的前景和出路?
答:留學德國,不失為人生道路上自身發展的明智選擇。通過三、五年的學習, 獲得高學位后,將有更多更好的機會。其一, 由于有國際化的背景和高度的專業素養,可回國輕易謀取高薪高職位,或可自己一展天下;其二,在歐洲獲得專業工作, 進可以以外資代表身份回國,退可以獲得長期居留;其三、轉向北美發展,在歐洲學 習過程中,或畢業后,以各種方式獲得簽證進入美國的機會遠遠高于中國。 因此在 歐洲學習一、二年再轉往美國、對個人經歷、國際觀念的培養以及前途的選擇,都有 無可比擬的優勢;其四、移民北美,因為有歐洲教育背景、文化和民主熏陶,極易被 美加接收。同時需要指出的是,在德國的外國留學生也有機會移民歐洲,因為根據歐 盟有關部門透露,歐盟執委會已通過一項革命性建議,來自歐盟以外的人士,只要在歐盟居住若干年后,即可獲得綠卡。至于何時執行,何時廢止,不久將會公告。 還需指出:施羅德社會民主黨和綠黨組成的聯合政府在公民權問題上施政方案的要點為:如果父母有一方在德國出生或在14歲以前移民到德國,他們的子女在出生之日就可以自動獲得德國公民權。外國成人在德國住滿8年可以獲得德國公民 權,以前規定要住滿15年。而且德國將允許擁有雙重國籍。
(19)什么是DSH(PNDS)考試?
答:德國的DSH(PNDS)考試如同英語的TOEFL考試,主要為德語能力考核,包括語法、聽力、筆試三方面。語言是否過關,關系到您將來上大學的實際聽說能力,也是您在德國工作的最根本條件。只有通過此考試,才能被德國大學正式注冊。故在德國申請到大學和被大學正式注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申請到大學有德國語言學院出具的400~800課時證書即可,正式被注冊則必須通過DSH(PNDS)考試。
(20)能否概述一下德國大學生的待遇及入學條件?
答:每一位在德國大學就讀的外國學生享受和德國學生一致的免學費待遇!您只需具備兩個基本條件。
(一)、在國內已經讀過一年的大學,不限專業,35歲以下;
(二)、通過德語資格考試,即PNDS(DSH)考試。
只要具備這兩個條件,您就成為一位完整意義上的德國大學生,就可以享受一切德國大學生的待遇。德國大學不受學年限制,有的學生甚至讀上十年八年,且仍享受免學費待遇,學生只需負擔自己的房租、水電費、生活費即可,而這些費用,學生們打打工就很容易地解決,而且往往還有富余,甚至還能掙錢出去旅游。德國法律規定,學生打工每小時的最低保障是15~18馬克.學生在國內旅游還能享受各種半價優惠待遇:火車票半價、門票半價等等。總之,只要取得在德國大學的正式注冊,就能在經濟等方面較輕松地度過大學學習階段,為將來的工作及謀求其它發展打好基礎。
(21)高等專科學校(簡稱高專)和綜合大學(簡稱大學)有什么不同嗎?
答:有區別,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在學校規模上,大學有15000人左右,而高專只有4000人左右;在課程設置上,大學學科比較齊全,而高專重點則放在工科、經濟、企業管理、財會、設計等方面;在學習年限上,大學為4~6年,而高專通常為4年;如若想繼續深造,攻讀博士,大學可直接讀博士,而高專則畢業工作后可在大學讀博士,等等。同時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德國的高等專科學校(高專)不同于中國3年制的“高等專科專科專科學校(大專)”也不同于中國高等學校中設立的兩年制或三年制的“大專班”,因此他們之間在入學條件、課程設置和內容以及畢業后達到的學歷(中國大專畢業不授學位)均有重大的差別。
(22) 請更具體地介紹一下德國高校的學制好嗎?
答:上面已經提到德國高校因類別和專業的不同,規定的學習年限也不同,但一般為4~6個學年,每個學年又分為兩個學期,即冬季學期和夏季學期。也說是說,在大學至少要讀8~12個學期才能完成大學的全部學業。由于綜合大學的必修和選修課程較多,學生往往需要延長1~2年時間方能完成大學的全部學業。
(23)德國的大學課程是怎樣安排的?
答:大學的課程分為兩個階段:普通階段,通常為四個學期,主要學習基礎課程;專業階段,因專業而異,一般分為4~8個學期,學習專業課程,作畢業論文及畢業設計。學生修完課程,完成畢業論文,通過畢業考試即可獲得相應的學位,如理科、工科、法學和經濟學科的學歷文憑為DIPLOM;人文和社會科學的學歷文憑為MAGISTER;教師、律師、醫生和藥劑師則授“國家考試STAATSEXAMEN證書”;高專的學歷文憑是DIPLOM(FA)。以上文憑均具有同等的"職業鑒定資格"的效力。大學畢業成績優異者,經教授同意,可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24)中國學生要有何種學歷才能取得德國大學的入學資格?
答:按德國有關規定,中國學生申請進入德國大學學習的先決條件是:基礎教育12年高中畢業、正式通過“全國統一高等學校入學考試”(不含成人自學高考或電大等)進入大學(通常為本科)修滿兩年(4個學期)并且成績優良。
(25)對中國學生這種要求的根據是什么?
答:其主要原因是德中兩國的教育體制和學制不同。德國的基礎教育從小學到高中畢業共 13年,而中國才12年;同時,德國高中畢業班的課程內容是為進入大學作準備的,旨在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學生通過高中考試,獲得高中畢業證書,就具備了大學入學資格,一般不須參加“大學入學考試”。此外,德國大學傳統上不設學士學位,學生修完各科學業并通過畢業考試和論文答辨,即可獲得碩士學位。據此,德國高校要求中國學生須先正式考入大學本科學習兩年才能申請直接入學。
(26)如果有學生只受過10年或11年的基礎教育高中畢業并已在大學本科就讀,又有何要求?
答:這種情況下至少要修滿三年才行。
(27)如果想更換專業,對原來的大學還承認嗎?承認多少?
答:如果更換專業方向,選擇全新專業,一般須從頭學起,至于原來的學歷承認多少,則由具體情況定。
(28) 德國大學是否承認中國高等專科學校(大專)或高校大專班的學生?
答:關于中國大專學歷的問題,德國也有明確的規定:低于三年制的中國大專學歷不能被 評為“學術大學”的學歷。也就是說,只有三年的大專畢業生才有資格進入德國大學,兩年制的大專生則不行。也就是說,只有三年的大專畢業生才有資格進入德國大學,兩年制的大專生則不行。如果后者所學的專業課程比較充實,成績優秀,可試申請讀高專的預科班,學習一年通過各科考試,以取得“申請高專入學資格”。但申請能否被接受,則由各州聯邦高專入學資格審核處根據申請者就讀的學校性質、所學專業課程的多少及學習成績等情況而定。 中國高中畢業生未參加“全國統一高考”或參加高考未被大學錄取,是否可以提出申請讀德國的大學? 申請通常會被拒絕。
(29)大學本科讀完一年的學生,如何申請德國大學的入學?
答:如果通過“全國統一高考”已正式進入大學修滿1年,通常可以在申請德國大學某一專業的同時申請先讀大學的預科。經過一年的學習,通過大學入學鑒定考試,即可取得大學入資格。
(30)在德國攻讀博士學位有哪些要求?申請步驟如何呢?
答:申請者應有國內碩士學位,且成績優良,有較強的獨立工作和研究能力。所選課題內容在本領域中應是領先的、獨特的、并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在德國進行研究的必要性。攻讀德國博士學位,要求在大學正式注冊,除獲特許外,必須通過DSH(入學德語考試)。根據不同情況,在開始博士學業(主要是獨立研究工作)之前,尚須補修一些必要的課程。正式申請之前,至關重要的事情是通過各種途徑替自己找好合適的指導教授,即"導師"。 征得其同意后,即辦理具體的申請手續。詳細規定可直接同相關學校的外事處或系辦公室聯系。
(31)對赴德國留學的德語水平有什么要求呢?
答:正式注冊和開始學習之前必須通過在該大學舉行的"外國學生申請大學入學德語考試(DSH)",這是一項有相當難度的語言考試,如果第一次未能通過,則可以半年后復考一次(最多允許考兩次),如果在一所大學最終未能通過DSH,則不允許再在其他學參加此項考試。故在出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盡量打好德語基礎,以便赴德后爭取在短時間內通過此項考試。
(32)德國大學的DSH考試何時舉行?
答:一般均在學期之初。學校寄給申請者入學通知中會寫明DSH舉行的時間和地點。不少大學設有DSH考證前預備班,在申請入學時應附信給外事處詢問能否參加。
(33)申請德國大學困難嗎?
答:根據以往的經驗,只要申請材料充分,理由恰當,除醫學、法律、建筑學有些困難外,其他跨專業申請自己喜歡的學科是完全可以的。
(34)德國大學有語言班嗎?是否收費?
答:多數大學都設有語言班(類似于托福強化班),對申請學生進行德語強化培訓。但不開設初級課程。德語成績越好的人,越容易得到語言班的學習機會。
(35)在德國大學期間打工是合法的嗎?
答:是的。只要是您被德國大學注冊,打工就是合法的,且不論打工收入是多少,均不用納稅。
(36)德國大學對申請者有年齡限制嗎?
答:基本上沒有。一般來說在國內讀過一年大學的人,都可以申請入學。當然年齡越小越具優勢。
(37)未能達到德國大學學歷要求的申請者必須申請讀大學預科嗎?
答:外國學生大學預科,是德國大學特為不能直接進入專業學習的歐盟國家以外的外國留學生開設的專業學習班。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通過“外國學生入學資格鑒定考試”(Feststellungspruefung)取得“大學入學資格”。 如果申請者認為自己在德語和專業方面有把握通過大學"入學資格鑒定考試",經學校同意,也可以不讀預科,而直接申請參加此項考試。
(38)申請讀大學預科要求什么條件?
答:可概括為三條:
1) 申請者具有中國正規大學一年的學歷,成績優良。未考入大學的高中畢業生通常是不能錄取的。
2) 有良好的德語能力,相當于歌德學院(GI)中央中級考試(Zentrale Mittelstufenpruefung)程度。
3) 通過預科入學考試。
(39)大學預科如何分班?學習哪些課程?
答:根據專業方向設有不同種類的補習班,學習內容因學科不同也有所不同。在大學(Uni) 和高專(FH)之間也存在某些差異。
大學預科班必修課:
1)T-Kurs (技術、數學和理科,不含生物學):德語、數學、物理、化學
2)M-Kurs (醫學、生物學):德語、生物、化學、物理、數學
3)W-Kurs(經濟學、社會科學):德語、數學、國民經濟學、企業管理學或 英語、歷史/地理/社會課
4)G-Kurs (文科、藝術、德國語言文學):德語、歷史、德國文學,有的專業 為英語、社會/地理課
5)S-Kurs (語言類不含德語):德語、第二外語、歷史或社會/地理課或德國文學
預科班必修課:
1) Kurs TI(技術和工程類):德語、數學、自然科學、技術制圖或信息學
2) KurW W(經濟類)德語、數學、國民經濟學和企業管理學、信息技術和信息學、英語
3) KursGD(設計藝術類):德語、數學、設計、物理、電腦支持設計
4) KursSW (社會科學類):德語、數學、社會科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信息技術和信息學、英語
5) KursDU (碩士口筆譯專業):德語、第二外語(英語或法語、一般僅設提高班)、第三外語(英語、法語或西班牙語)信息技術和信息學。
(40)如果申請者的學歷符合要求,只是德語水平不夠,可以到大學預科學習德語嗎?
答:不可以。這種情況只能申請讀大學的語言班。
(41)大學預科和大學語言班的學員都能享受大學的學生待遇嗎?
答:大學預科和大學語言班的學員可作為該大學的學生注冊,享受相關待遇。若不能如期通過Feststellungspruefung或DSH,將會失去繼續注冊的資格。
(42)哪些專業屬于“名額限制”范圍?
答:實際上沒有一個絕對的限制范圍,這由聯邦(硬指標)和各州大學(軟指標)視情況而定。一般來說,同外國學生相關的熱門專業有:醫學藥學生物學(包括生物化學、生物技術等)心理學、信息學、建筑學、國民經濟學、企業管理學等等。因此在申請這些專業時,應事先向大學外事處咨詢。
(43)申請材料應何時寄往德國?
答:德國大部分大學受理入學申請截止為:夏季學期:1月15日(4月上旬開學);冬季學期:7月15日(10月上旬開學)。 高專(FH)申請入學截止日期無統一規定,務事先去信詢問。材料備齊后,一般應在受理截止日期前兩個月或更早一些時間寄出為好,因為萬一發現缺少材料,尚可有時間補寄,材料不完整,千萬不要寄出,以免貽誤申請。
(44)何時節能收到入學通知?
答:各大學通常在開學前兩個月寄出入學通知書。插班生收到入學通知的時間較早。 為了爭取時間及時順利的辦理申請護照和簽證,在寄申請材料時應請求大學外事處在受理申請后給你寄一份“入學申請證明”(Antragsbestaetigung 或稱Bewerberbescheinigung):必要時,還可要求注明所申請專業的學習年限(Regelstudienzeit)。
(45)在德國讀大學每月大約需要多少費用?
答:德國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大約是1300馬克。中國學生的平均月支出從總體來看略低于這個水平,因所在的地區和所學的專業不同,每月為1000馬克左右,其中包括房租(學生宿舍)、伙食費、醫療保險費、生活福利費(Sozialgebuehren)、注冊費、學期優惠乘車費(Semesterticket)、書籍、文具、生活用品以及零用等。
(46)德國的哪所大學有計算機軟件方面的雙語專業?
答:Uni. Duisburg 、Uni. Karlsruhe、Uni. Erlangen-Nuernberg 有這樣的專業。
(47)學哪個專業畢業后容易在德找到工作?
答:如果在畢業時拿的是學生簽證,任何一個專業都不容易找到工作。而畢業前想拿到其他簽證,目前只有入籍德國。
(48)大學本科畢業已有工作經驗想去德國進修深造并在短時間內攻下碩士,有什么便捷的途徑嗎?
答:德國大學和高考設有“專業進修班”課程,比較適合此類申請者的要求。申請者應為大學本科畢業,獲得學士學位,并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有些專業,凡符合培養目的的要求者,還可以按規定在原專業的基礎上申請新專業。一般修完4個學期的課程,考試合格,即可獲得碩士學位。除個別情況外,通常不能連讀博士學位,授課語言大部分是用德語(通過入學德語水平考試DSH或出具歌德學院的"語言證書"),有的也用英語(提交TOEFL最低550分證明)。
德國移民四大主要方式詳情
#德國移民# 導語德國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移民德國有哪些方法? 在這里為大家整理了德國移民四大主要方式盤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德國移民四大主要方式
一、留學
留學簽證拿的是德國外國人法第16條,畢業之后可以換成18條的工作簽證。之后工作滿兩年,繳滿2年的養老保險之后(養老保險會直接從工資里扣掉),即可申請德國永居,也就是所謂的綠卡。
二、投資移民:成立公司,辦理法人簽證
法人簽證的辦理需要符合德國第21條外國人法條款。該條款要求申請人的公司需要具備地方公眾利益,評估申請人簽證的單位是投資地外管局和商會。
辦理條件:
評估是否符合辦理法人簽證的標準是申請人在國內是否有多年經商經驗,是否有公司,公司和德國或者歐盟是否已經有業務往來。
如果以上問題都不樂觀,法人簽證的成功率則相對很低。
若審批通過之后,法人簽證取得后滿三年,可以拿德國綠卡。
辦理步驟:
1 準備成立公司需要的相關公證文件
2 進行公證
3 開立德國公司帳戶
4 提交法院工商登記
5 準備商業計劃書、財政計劃書、申請人簡歷等
6 德國領館提交簽證申請并面簽
7 取得簽證
三、工作簽證
另外一種辦理方式為申請員工簽證。申請人必須有德國公司做為雇主,員工簽證的辦理要符合德國第18條外國人法條款。該法條要求申請人具有符合德國勞動法的勞動合同,工資符合德國當地標準,申請人的學歷和外語能力也比較優異,員工簽證取得后5年,即可申請德國綠卡。
流程:
1 找到德國雇主
2 準備工作合同、職位描述、職位評估、簡歷、工作證明等文件
3 勞工局審核
4 德國領館提交簽證申請并面簽
5 取得簽證
四、歐盟藍卡簽證
藍卡簽證則是需要符合外國人法第19條,是歐盟國家為了吸引全球范圍的搞技術人才來歐盟就業與生活所引進的工作許可。申請條件為有德國公司作為雇主,并且收入達到稅前年薪50.800歐元,若某稀缺行業,如:自然科學、數學、建筑學、城市規劃交通規劃、工程師、人體醫學(牙醫除外)、IT類等的,年薪可以降至 39.624歐元。藍卡簽證取得后,最快21個月就可以申請德國綠卡。沒有德語能力的話,則是33個月可以申請德國綠卡。
如果條件符合的話,藍卡應該算是能最快取得德國移民身份的方式了,最快21個月就能拿到綠卡,申請步驟和上面員工簽證一樣,區別只是藍卡簽證對于工資及個人條件要求更高。
2.移民德國的福利有哪些
1.?生育福利
生產福利:育齡婦女在懷孕期間及其產后短期間內享受法律保護不被解雇,而且繼續享受工資,夫妻雙方可共同享受福利,可申請總時間長度為3年的育兒時間,且繼續享受部分工資。德國政府對于供養子女的補助力度的確很大,小孩出生時,政府給予約1000 歐元的補助,對于未滿18個月的嬰兒,每個月有約300?歐元的奶粉補助錢。
育兒福利:新的2017年Kindergeld(兒童金),前兩個孩子每個月約192歐元,第三個孩子,每個月約198歐元,第四個孩子223歐元。每個孩子都可以拿到18歲,18歲以后如果要繼續讀書,可以拿到25歲,如果沒讀書也沒找到工作,可以拿到21歲。
2.?職工福利
禁止節假日休息日上班:在勞動保護政策方面,國家法律嚴格規定,禁止招收童工,禁止讓18歲以下的青年工人上夜班,禁止休息日和節假日上班,禁止讓孕婦在產前六周,產后八周上班,除每周休息兩天以外、每個工人每年享受六周帶薪休假。
德國人一年工作187天,休息178天:德國人現在要的不是更多的收入,而是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時間。德國現在的情況是,一年工作187天,休息178天。雙休日102天,再加40多天的帶薪假,還有圣誕節、萬圣節、復活節再休20多天。
企業欠薪,政府先還:在德國,一旦企業拖欠職工的工資,則由政府先支付給員工。企業欠員工多少錢,政府就給職工多少錢,先讓職工回家,接下來就變成了政府和違法企業之間的事。德國政府會出動警察局、檢察院介入欠薪事件。
工資只增不減:在德國,工人工資的變動只能做出有利于工人的決定,即只能加工資,不能減工資,即使企業倒臺了都不能減。假如企業真的破產,那么后一次工資就由政府支付。
職工工傷可得賠償:在工傷事故保險方面,職工無需繳納保險費,一旦發生事故,由保險機構負責提供全部賠償金。另外,一旦出現工傷事故,老板就要賠錢。因此,德國的機器一般都很安全。
3.?社會保障
享受優越的社會保障:在失業保險方面,凡在失業以前三年之內交過至少360天義務保險的工作者即可領取失業保障金。如果你需要撫養子女,你可以領取后工資的68%。如果你不養孩子,也能領取后工資的63%。在養老保險方面,凡年滿65周歲的男性和年滿60周歲的婦女,只需有15年繳納過一半的保險費(相當于七年的保險費),就有權利享受正常養老金,等于后凈工資的2/3,任何人都一樣,總統、總理和小學校園幼兒園阿姨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是后工資的2/3。
社會救濟金:在德國,所有無力自助與無法從其他方面獲助者都能得到社會經濟金。根據社會救濟法,聯邦德國每一個處于此類困境中的居民,無論是德國人還是外國人都可要求提供社會救濟,包括生活費用補助或在如傷殘、疾病或照料等特殊生活狀況中的補助或照應。社會救濟金主要由地方提供。
免費教育:移民德國者的子女可以享受免費教育,德國的免費教育包括幼兒園、小學、中學、甚至到大學(免費政策限于公立學校,上私立大學還是需要交費的)。德國的大學有大量助學金,家庭貧困的學生還可申請助學金。此外,德國沒有高考,孩子獲得德國高中畢業證后,可以選擇攻讀綜合性大學或者就讀于職業學院。德國大學不發教科書,看書的話可以去圖書館,課堂上記筆記,也可以去教授的個人主頁下載講義。德國大學的食堂菜品豐富,分量充足,安全衛生并且便宜。
住房津貼:按照聯邦住房津貼法的規定,住房津貼是對有合法要求者的租金或者由于個人購房而造成的經濟負擔的一種補貼。通過提供住房津貼,使租金和購房負擔不要超過家庭或者單身者的經濟承受能力。住房津貼只向收入比較少的家庭提供。
醫療保險:在德國,醫療保險的覆蓋率基本上是100%,幾乎每個居民都是法定或者私人醫療保險機構的成員。根據德國法律規定,凡不符合參加私人保險者必須強制參加法定醫療保險,保險基金組織不得對投保人進行風險選擇,而保險費則由雇主和雇員方各承擔50%。對符合條件參加法定醫療保險的雇員,其家庭成員可一起享受醫療保險的各種待遇。
我想去德國生活
語言不通將是你一切成功的主要障礙。德國人英語水平還算可以,主要看他在學校里修的是不是英語,有些修法語的還有俄語什么的。這些就難溝通了。
一個月正常生活,房租一家三口,大概在800歐元前后,因為德國政府規定由最低居住面積,好像是每個人平均不能少于12平米,因此你一家三口大概要租至少40平米前后的房子。一般德國公寓都帶洗澡做飯的條件。電很便宜,取暖、水、尤其是熱水很貴。我沒在漢堡呆過,但是那邊的房子應該差不多是這個價格。你一個月最大的花銷基本上就是 房子和保險。你在最貴的超市買菜也不會花太多錢的。保險因為你們是一家人,可以選擇家庭保險,相對便宜。大概一個月80歐元前后(最近是不是有價格變動不清楚)。因此,我覺得你一個月省吃儉用,一家三口每個月1200歐元前后足夠生活的不錯了。
在德國打工不會德語可以說是相當受限制的。很多招工啟事都寫“要流利的德語交流能力”或者“德語是母語”的首要條件。因此,你老婆在那邊找工作很難,除非給當地中國人打工。
你說的,如果一年之內沒有起色,會不會呆不下去。怎么說呢。有這個可能,但是實際上一年之內你如果認識一些中國人或者德國企業,我覺得應該不至于混不下去吧。我知道的就有很多學不下去的留學生都在德國開了自己的公司跑導游呢。生存之道總是有的,但是像我開頭說的,語言是你最大的障礙。
孩子3歲上幼兒園,每個月要交錢,具體多少我解答不了了。我也是聽以前有孩子的同學說的。不過不是很多。孩子的生活環境會更自由,語言上會有優勢。
總的來說,我覺得在德國生活最大的難題就是語言,如果你語言同了。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德國人雖然死板,但是講道理,大都比較理性。如果你給他足夠的理由,他就會認同你。你去政府辦事兒,只要材料全,他一般都不會刁難你。他們對外國人還是比較客氣地。
祝一切順利!
二百分送上~求教德國與法國留學的費用問題~!
美、加、法、英、澳、新、日七國留學費用對比
美國:25萬元/年
學費:公立大學的收費一般低于私立大學。普通私立大學本科課程每年的學費約為1.7萬—2.4萬美元,名牌私立大學則超過3萬美元;公立大學每年學費約為0.9萬—1.4萬美元。
如果就讀研究生課程,法學、醫學、商學和工科專業,私立大學每年的學費約為2.2萬—2.9萬美元,公立大學約為1.3萬—2萬美元;社會科學類專業,私立大學約為1.8萬—2.5萬美元,公立大學約為1.1萬—1.8萬美元;文科類專業,私立大學約為1.7萬—2.4萬美元,公立大學約為0.9萬—1.4萬美元。
生活費:每年約合人民幣8萬元至10萬元。住宿費是“大頭”部分,住校的開銷為每年3000—7500美元,在外租房約為3600—7200美元;書本費為每年500—1000美元;伙食費約為每年2500美元;健康保險費用為每年300—500美元;此外,還有旅行費、交通費等。
綜合來看,去美國留學,每年的留學費用約為3萬美元,折合人民幣25萬元。沒有獎學金的學生申請簽證須提供100萬元人民幣的經濟擔保。
加拿大:10萬—13萬元/年
學費:加拿大各地區的學費標準各不相同,安大略省、哥倫比亞省較高,超過1萬加元,魁北克省較低。從目前的情況看,國際學生就讀工程、電腦、建筑、林業、健康科學等專業的大學課程,每年需支付1.3萬加元以上的學費;社會工作、電訊科學等專業,每年為1.1萬加元;文理學院與音樂專業的學費最便宜,每年約需1萬加元;藥學專業最貴,已漲至1.8萬加元。
研究生課程的學費平均為每年1.3萬加元,MBA的學費高達2.4萬加元,醫科與牙科均超過2.8萬加元,博士研究生的學費約為每年2萬加元。
生活費:加拿大年生活費平均費用是6.5萬元人民幣。其中,書本、文具費每年200—400加元,日常生活費如交通、通信、娛樂、洗衣等一般一年約需800加元。學生若住在學校包一日三餐,住宿及伙食費每年需6000—7000加元;若在校外與人合住,則可節省約1000加元。加拿大的房租較高,水果、蔬菜不很貴,但是買東西要交很多稅。一般來說,未經加工的材料可能沒有稅,粗加工的物品只收省內稅,而大部分生活用品要繳稅。加拿大的衣服非常貴,一雙普通的襪子要合人民幣幾十元錢。此外,在加拿大坐一次公共汽車要2加元。此外,留學生還需交納保健費、醫療保險費等,每年約為1500加元。
綜合來看,在加拿大留學,每年的留學費用至少需2萬—2.5萬加元,相當于10—13萬元人民幣。雖然大大低于美國,但由于加拿大不允許留學生打工,因此有人認為,加拿大是留學費用最高的地方。
法國:9萬元/年
學費:法國政府每年補貼80%的教育經費,用于改善教學設施及增強師資力量,因而學費比其他歐美國家低。綜合大學的學費因課程的不同而差異較大,每年的學費約為775—4500法郎;公立工科學校的學費約為每年3400法郎;私立工科學校、商業或管理學校的學費則高達2.5萬—10萬法郎。
生活費:住宿有兩種,一種是住學校宿舍,一種是住公寓。學校宿舍一間房間每月房租約700至1000法郎。一間帶衛生間的公寓,巴黎的租金為1500至3000法郎,外省租金為1300至2000法郎。伙食費、交通費每月約為2500—3500法郎;醫療保險費每年約為945—5000法郎,投保后即可享受醫療費用全部報銷待遇。法國是高福利國家,留學生均可申請相當于房租20%—40%的住房補貼。
綜合來看,法國每年的留學費用不超過9萬元人民幣,大大低于美國、英國等國家,而且保證金要求也不高,只需6000美元,折合5萬元人民幣。
但是。近年法國巴黎地區的綜合大學提高了注冊費,文科與工科的注冊費漲后分別在500歐元和900歐元左右,2005年這一趨勢將繼續。
英國:17萬元/年
學費:一般來說,英國高中每年的學習費用公立學校是5000—7000英鎊左右,私立學校每年是9000—1.5萬英鎊之間;英國語言學校每周學費約為100—300英鎊;大學本科課程國際學生的學費約為每年6000—1萬英鎊,理科約為8000英鎊,醫科專業稍高些,約為1.8萬英鎊,其它學科約為6000英鎊;研究生課程的學費約為每年6500—9950英鎊,醫科約為6200—1.7萬英鎊,理科約為8200英鎊,其它約為6300英鎊;全日制MBA課程的學費約為7000—1.15萬英鎊,著名商校則高達2萬英鎊;寄宿制學校的費用約為每年8000—1.4萬英鎊。
生活費:英國一年中約有8個月左右需要開暖氣,燃料費約為1000英鎊;一年的伙食費約為2050英鎊;交通費約為700英鎊;再加上房租等其它費用,一年的生活費用約為6000—7200英鎊,相當于人民幣8萬元至9萬元。在英國讀書時間超過6個月可享受免費醫療保健服務。在英國不同的地區讀書,生活費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居住在倫敦及英國東南部的生活費較高,而在英國北部、北愛爾蘭、威爾士及蘇格蘭則較低。每個學生應預留5000—7000英鎊(看地區而定)以應付一年的基本生活開支,包括住宿、水電、膳食、交通及其它必需費用。就讀私立寄宿學校的學生無需將住宿、膳食和洗衣費用納入預算費用,但是,學生需要向學校核實學費還包含哪些方面。
綜合來看,留學英國每年的費用約為1.5萬英鎊,折合17萬元人民幣。英國留學簽證的經濟擔保為50萬元人民幣。
澳大利亞:10萬—18萬元/年
學費:公立學校的中學每年學費約為6000—8500澳元,私立學校的中學每年學費約為8000—1.5萬澳元。全日制學位課程每年的學費在1萬—2萬澳元之間;醫科課程每年學費約為3萬多澳元,人文學科、經濟學、教育學等每年學費約為1萬—1.3萬澳元,商科每年學費約為1萬—1.4萬澳元,法律每年學費約為2萬澳元。英語語言學校的學費為每周220—320澳元。攻讀碩士或博士每年學費約為1.1萬—1.85萬澳元。
生活費:一般單身學生一年生活開支約為8000—1.2萬澳元,包括衣、食、住、行、醫療及娛樂的開支。住宿花費較大,一年需5000—1萬澳元;住在當地華人家里一年約需4000澳元,若在學校寄宿,一年約需8000澳元。至于食物、服裝、交通等費用,一年也約需5000澳元。根據澳大利亞移民法規定,國際學生必須購買醫療保險,每年的費用為274澳元。
綜合來看,澳大利亞每年的留學費用每年最低折合9萬元人民幣,平均水平在10萬—18萬元之間。由于留學生每周可工作20個小時,因此通過打工能解決大部分生活費問題。
新西蘭:8萬—10萬元/年
學費:公立中學每年學費為8000—9000新西蘭元,專科學院每年的學費約為9000—15000新西蘭元,大學本科約為10000—18500新西蘭元,研究生約為13000—30000新西蘭元。
生活費:一般來說,國際學生每年約需7000—11000新西蘭元的生活費,其中包括住宿、伙食、交通等費用。學生保險費大約每年為500—800新西蘭元。
綜合來看,新西蘭每年的留學費用約為8萬—10萬元人民幣。新西蘭的留學擔保金為30萬元人民幣。
日本:15萬元/年
學費:大學學部(即本科教育),國立大學的學費平均為75萬日元,公立大學86萬日元,私立大學100萬日元;語言學校學費每年需60萬—80萬日元;大學院即研究生院,國立為76萬日元,公立為82萬日元,私立為107萬日元;短期大學,國立為51萬日元,公立為56萬日元,私立為115萬日元。以上都是指第一學年的學費,從第二學年開始,由于無需再繳入學費,所以每年的學費將第一年減少30%。
生活費:日本是高消費國家之一,因此生活費相對較高。每年約為6萬元至7萬元人民幣。其中東京的生活費比其他城市高出很多,每個月的平均支出在10萬—15萬日元之間,其中房費32000日元,飲食費31200日元,車費6000日元,娛樂費7000日元,書籍費5000日元。如果學生在國公立大學申請到學校宿舍,生活費可省下1/5。醫療保險費每年需人民幣100元左右。
綜合來看,留學日本每年的費用約為180萬日元,折合15萬元人民幣。日本允許國際學生打工,因此可幫留學生解決部分生活費用。
參考資料:
/Editor/gyj/gnew1.htm好了,今天關于“40歲能申請德國留學嗎”的話題就到這里了。希望大家通過我的介紹對“40歲能申請德國留學嗎”有更全面、深入的認識,并且能夠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