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爾加河上纖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屬于什么流派
1、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屬于什么流派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屬于現實主義流派。
一、介紹
這幅畫是批判現實主義油畫中的杰作。悲劇的氣氛籠罩在狹長的畫幅上,觀眾即使不了解,也會被發生在他面前的氣氛所吸引,全畫以淡綠、淡紫、暗棕色描繪頭上的天空,使氣氛昏暗迷蒙,空間空曠奇特,給人以惆悵、孤苦、無助之感,切實深入到纖夫的心靈深處,亦是畫家心境的真實寫照。
二、創作背景
1869年,正在彼得堡繪畫學院學習的列賓來到涅瓦河河畔游玩,他無意中看到一群黑色的、閃著油光的物體艱難地向前移動。他的好奇心頓起,等到他靠近之后,才發現原來那是一群套著繩索在拉平底貨船的纖夫。纖夫們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形象在列賓的心中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列賓從小就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他對勞動人民的悲慘命運非常熟悉。
但是他沒有想到纖夫們的生活比他印象中的還要悲慘很多倍。從此,列賓就想創作一幅表現纖夫苦役般的勞動景象的作品。1870年夏季,列賓與同班同學華西里耶夫一起來到伏爾加河河畔寫生。列賓的創作激情被觸發了,在隨后3年時間里,他專門到伏爾加河旅行了兩次,他采訪纖夫,和纖夫們交朋友,并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寫生。1873年,《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終于完成了。
2、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猜數字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猜數字”是一道著名的數學智力題。問題描述如下:
兩個人在伏爾加河上運輸貨物,需要通過一條纜繩進行拖拉。纜繩有一定的長度,兩端分別固定在河岸的兩側,并且通過浮筒使得纜繩在水面上漂浮。為了保持平衡,兩個人會站在纜繩上中央相對位置,并用橡皮筏等東西防止自己滑落。現在要求這兩個人交換位置,但是他們之間沒有任何工具可以傳遞,因此必須采取其它方法。于是其中一個人想出了一個方法:他隨身帶了一個小筆記本,先在上面寫下了一個數字,然后把筆記本交給對方,對方也寫下一個數字,然后再交回來。兩個人再把兩個數字相加并將結果除以2,商就是兩個人可以交換位置的距離(即從坐標較小的那個位置向更靠近另一個人的位置移動多少距離)。請問,這個方法是否可行?
答案是:這個方法是可行的。假設兩個人的位置分別在纜繩的左右兩側,設左側的人坐標為A,右側的人坐標為B。則兩人之間的距離為AB。其中一個人隨身帶了一個小筆記本,寫下數字X,并把筆記本給對方寫數字Y。則兩個人之間的距離可以表示為(A+Y+B+X)/2 - (A+X+B+Y)/2 = (Y-X)/2。由此可見,只要對方寫下的數字Y比自己寫下的數字X大或者相等,就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實現二者位置的互換。
3、世界名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作者是誰?
引言:在19世紀30年代,那一個正處于現實畫派的年代,很多人對于繪畫的審美不一,但有一幅畫受到了廣泛的贊許,那就是世界名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它的作者伊利亞.葉菲莫維奇.列賓,更是繪畫界的天才,他也憑借著這幅畫一炮走紅。
一、世界名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在那個時代,資本家占據著俄國的統治,俄國的畫家伊利亞葉菲莫維奇列,看到百姓的痛苦,感到非常的無奈,在一天走過海邊,他看到海邊的船夫拉著船,他們表情和行為舉止都十分的痛苦,甚至還有一些麻木,這就是世界名畫所描述的內容。一群衣衫襤褸的壯漢,拉著巨大的輪船,他們表情麻木,行為舉止非常僵硬,似乎已經向這個世界屈服,伊利亞列賓的,高超畫技讓人們看到了這群衣著破爛的人,靈魂上的痛苦,這幅畫也成了他的成名作。
二、伊利亞葉菲莫維奇列賓
伊利亞他的人生也并不平凡,作為俄國19世紀最偉大的批判現實畫家,他的畫畫技巧可以說是非常的高超,而他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在這群衣著破爛的身上,看見了一個個悲傷的靈魂,而他的身世也十分的不同,或許是曾經遭遇過貧困和艱難,他懂得現實的痛苦,他懂得現實的黑暗,于是這些經歷都成就了他能夠到達現實畫派的頂級端。
三、藝術來源于生活
有很多人覺得那個時期的現實派畫家所畫的畫太過夸張,有一些過于虛假,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并不是,那是資本主義正處于統治最黑暗的時期,他們不講道德,只注重金錢和利益,對于下層人民永遠是剝削,而在日益壓迫的底層,人們逐漸變得麻木和絕望,這種情況下,現實畫派誕生,現實畫派用自己的畫筆直接鮮明的描繪人們的痛苦,來喚醒那個時代的文明,這就是現實畫派,無與倫比的意義。
4、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作者是誰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作者是伊里亞葉菲莫維奇列賓。列賓是俄國非常杰出的批判現實主義畫家,他出生于一個貧苦的家庭,對于繪畫的興趣源自表哥的耳濡目染。《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創作于1870年至1873年。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作者是誰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作者是列賓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畫家伊里亞葉菲莫維奇列賓,這幅油畫是1870年至1873年間創作的。列賓出生于一個貧苦的家庭,他熱愛畫畫,并在1864年考入彼得堡美術學院,代表作品有《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宣傳者被捕》、《意外歸來》等。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畫作內容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中描繪了烈日下一隊蓬首垢面、衣衫簍縷的纖夫拖著沉重的步伐拉著貨船前行,這群人有老有少,每個人都是穿著破爛、面容憔悴,領頭者是一位胡須斑白的老者,中間的少年直起腰想要松一松肩頭的纖繩,每個人物神態不同。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賞析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描繪了一群在伏爾加河畔奮力拉纖的纖夫群像,人物形象憔悴且沉重,反應出俄國纖夫苦難的生活,寄托了列賓對于下層人民群眾悲慘生活的同情,也體現出作者的民主主義革命思想。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