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天堂avav_九一在线_在线观看成人黄色_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99久久久久久久久6666_韩日黄色毛片_四虎4545www精品视频

留學指南網

您好,歡迎訪問留學指南網,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公差與配合,公差與配合

2024-03-18 01:17分類: 碩士留學 閱讀:

1、公差與配合

(一)公差與配合的基本概念

1.互換性和公差

所謂零件的互換性,就是從一批相同的零件中任取一件,不經修配就能裝配使用,并能保證使用性能要求,零部件的這種性質稱為互換性。零、部件具有互換性,不但給裝配、修理機器帶來方便,還可用專用設備生產,提高產品數量和質量,同時降低產品的成本。要滿足零件的互換性,就要求有配合關系的尺寸在一個允許的范圍內變動,并且在制造上又是經濟合理的。

公差配合制度是實現互換性的重要基礎。

2.基本術語

在加工過程中,不可能把零件的尺寸做得絕對準確。為了保證互換性,必須將零件尺寸的加工誤差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規定出加工尺寸的可變動量,這種規定的實際尺寸允許的變動量稱為公差。

有關公差的一些常用術語見圖1-82。

圖1-82 尺寸公差術語圖解

1)基本尺寸。根據零件強度、結構和工藝性要求,設計確定的尺寸。

2)實際尺寸。通過測量所得到的尺寸。

3)極限尺寸。允許尺寸變化的兩個界限值。它以基本尺寸為基數來確定。兩個界限值中較大的一個稱為最大極限尺寸;較小的一個稱為最小極限尺寸。

4)尺寸偏差(簡稱偏差)。某一尺寸減其相應的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數差。尺寸偏差有:

上偏差=最大極限尺寸-基本尺寸

下偏差=最小極限尺寸-基本尺寸

上、下偏差統稱極限偏差。上、下偏差可以是正值、負值或零。國家標準規定:孔的上偏差代號為ES,孔的下偏差代號為EI;軸的上偏差代號為es,軸的下偏差代號為ei。

5)尺寸公差(簡稱公差。允許實際尺寸的變動量

尺寸公差=最大極限尺寸-最小極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

因為最大極限尺寸總是大于最小極限尺寸,所以尺寸公差一定為正值。

6)公差帶和零線。由代表上、下偏差的兩條直線所限定的一個區域稱為公差帶。為了便于分析,一般將尺寸公差與基本尺寸的關系,按放大比例畫成簡圖,稱為公差帶圖(圖1-83)。

圖1-83 公差帶圖

在公差帶圖中,確定偏差的一條基準直線,稱為零偏差線,簡稱零線,通常零線表示基本尺寸。

7)標準公差。用以確定公差帶大小的任一公差。國家標準將公差等級分為20級:IT01、IT0、IT1至IT18。“IT”表示標準公差,公差等級的代號用阿拉伯數字表示。IT01至IT18,精度等級依次降低。標準公差等級數值可查有關技術標準。

8)基本偏差。用以確定公差帶相對于零線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是指靠近零線的那個偏差。根據實際需要,國家標準分別對孔和軸各規定了28個不同的基本偏差,基本偏差系列如圖1-84所示。從圖1-84可知:基本偏差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寫字母代表孔,小寫字母代表軸。公差帶位于零線之上,基本偏差為下偏差;公差帶位于零線之下,基本偏差為上偏差。

9)孔、軸的公差帶代號。由基本偏差與公差等級代號組成,并且要用同一號字母和數字書寫。例如?50H8的含義是:

地勘鉆探工:基礎知識

此公差帶的全稱是:基本尺寸為?50,公差等級為8級,基本偏差為H的孔的公差帶。

圖1-84 基本偏差系列圖

又如?50f7的含義是:

地勘鉆探工:基礎知識

此公差帶的全稱是:基本尺寸為?50,公差等級為8級,基本偏差為f的軸的公差帶。

(二)配合及配合制度

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結合的孔和軸公差帶之間的關系稱為配合。

1.配合的種類

根據機器的設計要求和生產實際的需要,國家標準將配合分為三類:

1)間隙配合。孔的公差帶完全在軸的公差帶之上,任取其中一對軸和孔相配都成為具有間隙的配合(包括最小間隙為零),如圖1-85所示。

圖1-85 間隙配合

2)過盈配合。孔的公差帶完全在軸的公差帶之下,任取其中一對軸和孔相配都成為具有過盈的配合(包括最小過盈為零),如圖1-86所示。

圖1-86 過盈配合

3)過渡配合??缀洼S的公差帶相互交疊,任取其中一對孔和軸相配合,可能具有間隙,也可能具有過盈的配合(圖1-87)。

圖1-87 過渡配合

2.配合的基準制

國家標準規定了兩種基準制:

1)基孔制。這種制度在同一基本尺寸的配合中,是將孔的公差帶位置固定,通過變動軸的公差帶位置,得到各種不同的配合(圖1-88)。

圖1-88 基孔制配合

基孔制的孔稱為基準孔。國標規定基準孔的下偏差為零,“H”為基準孔的基本偏差。

2)基軸制。這種制度在同一基本尺寸的配合中,是將軸的公差帶位置固定,通過變動孔的公差帶位置,得到各種不同的配合(圖1-89)。

圖1-89 基軸制配合

基軸制的軸稱為基準軸。國家標準規定基準軸的上偏差為零,“h”為基軸制的基本偏差。

(三)形狀和位置公差

1.基本概念

(1)形狀誤差

形狀誤差是指被測實際要素對其理想要素的變動量。理想要素的位置應符合最小條件。

形狀誤差在零件加工過程中產生,因此被測實際要素總是存在一定的形狀誤差。

(2)形狀公差

形狀公差是指單一實際要素的形狀所允許的變動全量。它是為了限制形狀誤差而設置的,一般用于單一要素。

形狀公差包含直線度、平面度、圓度、圓柱度四項。

(3)位置誤差

位置誤差是指關聯實際要素對其理想要素的變動量。

標準規定位置誤差有三種:一是定向誤差,即被測實際要素對一具有確定方向的理想要素的變動量,理想要素的方向由基準確定;二是定位誤差,即被測實際要素對一具有確定位置的理想要素的變動量,理想要素的位置由基準和理論正確尺寸確定;三是跳動誤差,即被測要素繞基準軸線無軸向移動地回轉一周或連續回轉時,由位置固定或沿理想素線連續移動的指示器在給定方向上測得的最大與最小讀數之差。

(4)位置公差

國標指出,位置公差是關聯實際要素的位置對基準所允許的變動全量,它是用來限制位置誤差的。

位置公差的種類,按其項目分為以下三種:

1)定向公差指關聯實際要素對基準在方向上允許的變動全量,用于控制定向誤差,包含平行度、垂直度、傾斜度三種。

2)定位公差指關聯實際要素對基準在位置上允許的變動全量,用于控制定位誤差,包含同軸度、對稱度、位置度三種。

3)跳動公差指關聯實際要素繞基準回轉一周或連續回轉時所允許的最大跳動量,用于控制跳動誤差,包含圓跳動和全跳動兩項。

2.形位公差帶

(1)形狀和位置公差帶的定義

形狀和位置公差帶是指限制實際要素變動的區域,簡稱為形位公差帶。

(2)形位公差帶與尺寸公差帶區別

形位公差帶與尺寸公差帶控制的對象不同。尺寸公差帶是用來限制零件實際尺寸的大小,通常是平面的區域;而形位公差帶是用來限制零件被測要素的實際形狀和位置變動的范圍,通常是空間的區域。

(3)形位公差帶的組成

形位公差帶由形狀、大小、方向和位置四個因素確定。

1)公差帶的形狀 由被測要素的幾何特征和設計要求來確定,它主要的有九種形式。

2)公差帶的大小由公差值表示,用以體現形位精度要求的高低,一般指形位公差帶的寬度或直徑,如t或?t,S?t。當公差帶為圓形或圓柱形時,公差值前加?,當公差帶為球形時,公差值前加S?。

3)公差帶的方向是指組成公差帶的幾何要素的延伸方向,分理論方向和實際方向兩種。①形位公差帶的理論方向:與圖樣上公差代號的指引線箭頭方向垂直,如圖1-90a中平面度公差帶的方向為水平方向;圖1-90a中垂直度公差帶的方向為鉛垂方向。②形位公差帶的實際方向:就形狀公差帶而言,它由最小條件決定,如圖1-90b所示;就位置公差帶來講,其實際方向應與基準的理想要素保持正確的方向關系,如圖1-91b所示。

圖1-90 形狀公差帶的方向

4)公差帶的位置分為浮動和固定兩種。①浮動位置公差帶:是指形位公差帶在尺寸公差帶內,隨實際尺寸的不同而變動,其實際位置與實際尺寸有關,如圖1-92所示的平行度公差帶的兩個不同位置。②固定位置公差帶:是指公差帶的位置由圖樣上給定的基準和理論正確尺寸確定。如圖1-93所示的同軸度公差帶,其公差帶為一圓柱面內的區域,該圓柱面的軸線應和基準在一條直線上,因而其位置由基準確定,此時的理論正確尺寸為零。理論正確尺寸是指確定理想被測要素的形狀、方向、位置的尺寸。此尺寸不附帶公差,標注時需圍以框格。在形位公差中,屬于固定位置公差帶有同軸度、對稱度、位置度和有基準要求的輪廓度,如無特殊要求,其他形位公差的公差帶位置都是浮動的。

圖1-91 位置公差帶的方向

圖1-92 浮動位置公差帶

圖1-93 固定位置公差帶

3.形位公差與尺寸公差的關系

公差原則可確定尺寸公差與形位公差之間的相互關系。分獨立原則和相關要求兩大類。

(1)有關術語及定義

1)局部實際尺寸。孔和軸分別用(Da,da)表示。

2)體外作用尺寸。被測要素的給定長度上,與實際表面體外相接的最小理想面或最大理想面的直徑或寬度稱體外作用尺寸。如圖194所示,與實際外表面體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的或與實際內表面體處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的直徑或寬度稱體外作用尺寸。分別用Dfe、dfe表示。

圖1-94 實際尺寸和作用尺寸

3)體內作用尺寸。是指在被測要素的給定長度上,與實際內表面體內相接的最小理想面或最大理想面的直徑或寬度。分別用Dfi、dfi表示。

4)最大實體狀態、尺寸、邊界。

最大實體狀態(MMC):是指實際要素在給定長度上處處位于尺寸極限之內并具有實體最大時的狀態,即實際要素在極限尺寸范圍內具有材料量最多的狀態??住⑤S處于最大實體狀態時,允許其中心要素有形位誤差。

最大實體尺寸(MMS):是指實際要素在最大實體狀態下的極限尺寸。對于內表面為最小極限尺寸;對于外表面為最大極限尺寸。內、外表面的最大實體尺寸的代號分別為DM、dM。

最大實體邊界:由設計給定的具有理想形狀的極限包容面,尺寸為最大實體尺寸的邊界稱MMB。

5)最小實體狀態、尺寸、邊界。

最小實體狀態(LMC):是指實際要素在給定長度上處處位于尺寸極限之內并具有實體最小時的狀態,即實際要素在極限尺寸范圍內具有材料量最少的狀態。孔、軸處于最小實體狀態時,允許其中心要素有形位誤差。

最小實體尺寸(LMS):是指實際要素在最小實體狀態下的極限尺寸。對于內表面為最大極限尺寸;對于外表面為最小極限尺寸。內、外表面的最小實體尺寸的代號分別為DL、dL。

最小實體邊界:由設計給定的具有理想形狀的極限包容面,尺寸為最小實體尺寸的邊界稱LMB。

6)最大實體實效狀態、尺寸、邊界。

最大實體實效狀態(MMVC):是指在給定長度上,實際要素處于最大實體狀態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狀或位置誤差等于給出的公差值時的綜合極限狀態。

最大實體實效尺寸(MMVS):是指要素在最大實體實效狀態下的體外作用尺寸。內、外表面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的代號分別為DMV、dMV。

對于內表面(孔),它為最大實體尺寸減去形位公差值t(加注符號

的),即

DMV=DM-t

對于外表面(軸),它為最大實體尺寸加上形位公差值t(加注符號

的),即

dMV=dM-t

最大實體實效邊界(MMVB)尺寸為最大實體實效尺寸的邊界。

7)最小實體實效狀態、尺寸、邊界。

最小實體實效狀態(LMVC):是指在給定長度上,實際要素處于最小實體狀態且中心要素的形狀或位置誤差等于給出公差值時的綜合極限狀態。

最小實體實效尺寸(LMVS):是指要素在最小實體實效狀態下的體內作用尺寸。內、外表面的最小實體尺寸的代號分別為DLV、dLV。

對于內表面,它為最小實體尺寸加上形位公差值t(加注符號

的),即

DLV=DL-t

對于外表面,它為最小實體尺寸減去形位公差值t(加注符號

的),即

dLV=dL-t

最小實體實效邊界(LMVB)尺寸為最小實體實效尺寸的邊界。

(2)獨立原則

指被測要素在圖樣上給出的尺寸公差與形位公差各自獨立,分別滿足要求的公差原則(圖1-95)。

圖1-95 獨立原則標注示例圖

(3)相關要求

尺寸公差與形位公差相互有關的設計要求。分為:包容要求、最大實體要求、最小實體要求、可逆要求(可逆要求不能單獨使用,只能最大實體要求或最小實體要求聯用)。

1)包容要求。單一要素的尺寸極限偏差或公差代號后面注有符號?時,則表示該單一要素遵守包容要求(圖1-96)。

此時被測要素應遵守最大實體邊界,即當實際尺寸處處為最大實體尺寸時,形狀公差為零,實際尺寸偏離最大實體尺寸時,允許形狀誤差相應增大,但體外作用尺寸不得超過最大實體尺寸,局部實際尺寸不得超過其最小實體尺寸。既

外表面:dfe≤dM(dmax)da≥dL(dmin)

內表面:Dfe≥DM(Dmin)Da≤DL(Dmax)

圖1-96 包容要求應用示例圖

2)最大實體要求及可逆要求。

①最大實體要求用于被測要求。在形位公差內公差值后標注

。最大實體要求用于被測要素,其形位公差值是在該要素處于最大實體狀態時給定的。當被測要素的實際較偏離最大實體狀態,既實際尺寸偏離最大實體尺寸時,允許的形位誤差值增加,增加量為實體尺寸對最大實體尺寸的偏移量,最大增加量等于被測要素的尺寸公差。最大實體要求用于被測要素時,被測要素應遵守最大實體實效邊界。即

外表面:dfe≤dMV=dmax+t,dmax≥da≥dmin

內表面:Dfe≥DMV=Dmin-t,Dmax≥Da≥Dmin

如圖1-97a所注的軸,當軸處于最大實體狀態(實際尺寸為?20mm)時,軸線的直線度公差為?0.1mm,如圖1-97b所示。當軸實際尺寸<?20mm,為?1.9.9mm時,軸線的直線度公差為:0.1+0.1=0.2mm,如圖1-97c所示。

當軸的實際尺寸為最小實體尺寸?19.7mm時,軸線的直線度可能最大值,且等于給出的直線度公差與尺寸公差之和,為0.1+0.3=0.4mm(圖1-97d)。

在圖1-97b、1-97c、1-97d中,軸的體外作用尺寸都沒有超過最大實體實效邊界(?20.1mm的圓柱面),實際尺寸均未超過最大、最小極限尺寸,所以是合格的。

②可逆要求用于最大實體要求。

圖樣上形位框格公差中,在被測要素形位公差值后面符號

之后標注

時,則表示被測要素遵守最大實體要求的同時遵守可逆要求。

除具有上述大實體要求用于被測要素時的含義外,還表示當形位誤差小于給定的形位公差時,也允許實際尺寸超出最大實體尺寸;當形位誤差為零時,允許尺寸超出量最大,為形位公差值,從而實現尺寸公差與形位公差的相互轉換。

(四)表面粗糙度

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零件在加工過程中,受刀具的形狀和刀具與工件之間的摩擦、機床的震動及零件金屬表面的塑性變形等因素,表面不可能絕對光滑(圖1-98)。零件表面上這種具有較小間距的峰谷所組成的微觀幾何形狀特征稱為表面粗糙度。一般來說,不同的表面粗糙度是由不同的加工方法形成的。表面粗糙度是評定零件表面質量的一項重要的指標,降低零件表面粗糙度可以提高其表面耐腐蝕、耐磨性和抗疲勞等能力,但其加工成本也相應提高。因此,零件表面粗糙度的選擇原則是:在滿足零件表面功能的前提下,表面粗糙度允許值盡可能大一些。

圖1-97 最大實體要求用于被測要素示例

圖1-98 表面粗糙度

2.表面粗糙度的評定參數

(1)輪廓算術平均偏差(Ra)

指在取樣長度內縱坐標值的算術平均值,代號為Ra(圖1-99)。其表達式近似為

地勘鉆探工:基礎知識

式中:

分別為輪廓線上各點的輪廓偏距,即各點到輪廓中線的距離。

圖1-99 輪廓算術平均偏差Ra

Ra參數測量方便,能充分反映表面微觀幾何形狀的特性。

(2)輪廓最大高度Rz

是指在取樣長度內,最大的輪廓峰高Rp與最大的輪廓谷深Rv之和的高度,代號為Rz,如圖1-100所示。Rz的表達式可表示為

Rz=Rp+Rv

圖1-100 輪廓最大高度Rz

3.表面粗糙度的符號

(1)表面粗糙度的符號及意義(表1-24)

表1-23 表面粗糙度的符號

(2)表面粗糙度要求圖樣標注的演變

表面粗糙度要求圖樣標注從GB/T131演變到現在,已是第三版(表1-24)。

地勘鉆探工:基礎知識

注:①既沒有默認值也沒有其他細節,尤其是:無默認評定長度;無默認取樣長度;無“16%規則”或“最大規則”。②在GB/T3505—1983和GB/T10610—1989國標表面粗糙度中定義的默認值和規則僅用于參數Ra、Ry和Rz(十點高度)。此外,GB/T131—1993國標中表面粗糙度標注存在著參數代號書寫不一致問題,標準正文要求參數代號第二個字母標注為下標,但在所有的圖表中,第二個字母都是小寫,而當時所有的其他表面結構標準都使用下標。③新的Rz為原Ry的定義,原Ry的符號不再使用。④表示沒有該項。

4.表面粗糙度代號

(1)表面粗糙度代號

在表面粗糙度符號的規定位置上,注出表面粗糙度數值及相關的規定項目后就形成了表面粗糙度代號。表面粗糙度數值及其相關的規定在符號中注寫的位置(圖1-101)。

圖1-101 表面粗糙度代號

1)位置a注寫表面粗糙度的單一要求。標注表面粗糙度參數代號、極限值和取樣長度。為了避免誤解,在參數代號和極限值間應插入空格。取樣長度后應有一斜線“/”之后是表面粗糙度參數符號,最后是數值,如:-0.8/Rz6.3。

2)位置a和b注寫兩個或多個表面粗糙度要求。在位置a注寫一個表面粗糙度要求,方法同①。在位置b注寫第二個表面粗糙度要求。如果要注寫第三個或更多個表面粗糙度要求,圖形符號應在垂直方向擴大,以空出足夠的空間。擴大圖形符號時,a和b的位置隨之上移。

3)位置c注寫加工方法。注寫加工方法、表面處理、涂層或其他加工工藝要求等。如車、磨、鍍等加工表面。

4)位置d注寫表面紋理和方向。注寫所要求的表面紋理和紋理的方向,如“=”、“×”、“Μ”等(表1-25)。

表1-25 表面粗糙度代號的標注示例及意義

5)位置e注寫加工余量注寫所要求的加工余量,以毫米為單位給出數值。

(2)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的標注

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必須注出參數代號和相應數值,數值的單位均為微米(μm),數值的判斷規則有兩種:

1)16%規則,是所有表面粗糙度要求默認規則;

2)最大規則,應用于表面粗糙度要求時,則參數代號中應加上“max”。

當圖樣上標注參數的最大值(max)或(和)最小值(min)時,表示參數中所有的實測值均不得超過規定值。當圖樣上采用參數的上限值(用U表示)(或、和)下限值(用L表示)時(表中未標注max或min的),表示參數的實測值中允許少于總數的16%的實測值超過規定值。具體標注示例及意義見表1-25。

(3)評定長度的(ln)的標注

若所標注的參數代號沒有“max”,表明采用的有關標準中默認的評定長度。

若不存在默認的評定長度時,參數代號中應標注取樣長度的個數,如Ra3,Rz3……(要求評定長度為3個取樣長度)。

(4)加工方法或相關信息的注法

如零件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要求由指定的加工方法獲得時,用文字標注在符號上邊的橫線上(圖1-102)。

在符號的橫線上面也可注寫鍍(涂)覆或其他表面處理要求。如圖1-103鍍覆后達到的參數值這些要求也可在圖樣的技術要求中說明。

(5)表面紋理的注法

需要控制表面加工紋理方向時,可在完整符號的右下角加注加工紋理方向符號(圖1-104)。常見的加工紋理方向符號見表1-26。

圖1-102 加工方法的標注

圖1-103 鍍覆的標注

圖1-104 加工紋理方向的標注

表1-26 常見的加工紋理方向

注:如果表面紋理不能清楚地用這些符號表示,必要時,可以在圖樣上加注說明。

(6)加工余量

在同一圖樣中,有多道加工工序的表面可標注加工余量時。加工余量標注在完整符號的左下方,單位為mm(圖1-105)。

圖1-105 加工余量的標注

5.表面粗糙度代號在圖樣上的標注方法

表面粗糙度要求對每一表面一般只標注一次,并盡可能注在相應的尺寸及其公差的同一視圖上。除非另有說明,所標注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是對完工零件表面的要求。

(1)標注的總原則

《GB/T4458.4-2003 機械制圖尺寸注法》規定,使表面粗糙度的注寫和讀取方向與尺寸的注寫和讀取方向一致(圖1-106)。

(2)表面粗糙度要求的標注

1)標注在輪廓線上或指引線上。表面粗糙度要求可標注在輪廓線上,其符號應從材料外指向并接觸表面。必要時,表面粗糙度符號也可用帶箭頭或黑點的指引線引出標注(圖1-107、圖1-108)。

圖1-106 表面粗糙度的注寫方向

圖1-107 表面粗糙度要求在輪廓線上的標注

圖1-108 用指引線引出標注表面粗糙度要求

2)標注在特征尺寸的尺寸線上。在不致引起誤解時,表面粗糙度要求可以標注在給定的尺寸線上(圖1-109)。

3)標注在形位公差的框格上。表面粗糙度要求可標注在形位公差框格的上方(圖1-110)。

圖1-109 表面粗糙度要求標注在尺寸線上

圖1-110 表面粗糙度要求標注在形位公差框格的上方

4)標注在延長線上。表面粗糙度要求可以直接標注在延長線上,或用帶箭頭的指引線引出標注(圖1-107、圖1-111)。

5)標注在圓柱和棱柱表面上。圓柱和棱柱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只標注一次(圖1-111)。如果每個棱柱表面有不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則應分別單獨標注(圖1-112)。

(3)兩種或多種工藝獲得的同一表面的注法

由幾種不同的工藝方法獲得的同一表面,當需要明確每種工藝方法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時,可如圖1-113所示進行標注。

圖1-111 表面粗糙度要求標注在圓柱特征的延長線上

圖1-112 圓柱和棱柱的表面粗糙度要求的注法

圖1-113 同時給出鍍覆前后的表面粗糙度要求的注法

(4)表面粗糙度要求的簡化注法

為了提高繪圖效率或標注位置受到限制時,可采用簡化標注方法。

1)有相同表面粗糙度要求的簡化注法。如果在工件的多數(包括全部)表面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則其表面粗糙度要求可統一標注在圖樣的標題欄附近。此時(除全部表面有相同要求的情況外),表面粗糙度要求的符號后面應有:①在圓括號內給出無任何其他標注的基本符號(圖1-114)。②在圓括號內給出不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圖1-115)。不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應直接標注在圖形中(圖1-114、圖1-115)。

圖1-114 大多數表面有相同表面粗糙度要求的簡化注法(一)

圖1-115 大多數表面有相同表面粗糙度要求的簡化注法(二)

2)多個表面有共同要求的注法。當多個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或圖紙空間有限時可以采用簡化注法。①用帶字母的完整符號的簡化注法。可用帶字母的完整符號,以等式的形式,在圖形或標題欄附近,對有相同表面結構要求的表面進行簡化標注(圖1-116)。②只用表面粗糙度符號的簡化注法??捎没竞蛿U展的表面粗糙度符號,以等式的形式給出對多個表面共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圖1-117、圖1-118、圖1-119)。

圖1-116 圖紙空間有限時的簡化注法

圖1-117 未指定工藝方法的多個表面粗糙度要求的簡化注法

圖1-118 要求去除材料的多個表面粗糙度要求的簡化注法

圖1-119 不允許去除材料的多個表面粗糙度要求的簡化注法

公差與配合,公差與配合

2、機械配合有哪幾種?什么叫公差配合?

機械配合是指基孔制的間隙配合。

公差配合的類型分為三種:間隙配合、過渡配合、過盈配合。

1、間隙配合——軸與孔之間有明顯間隙的配合,軸可以在孔中轉動;

2、過盈配合——軸與孔之間沒有間隙,軸與孔緊密的固聯在一起,軸將不能單獨轉動;

3、過渡配合——介于間隙配合與過盈配合之間的配合,有有可能出現間隙,有可能出現過盈,這樣的配合可以作為精密定位的配合。


根據產品的裝配要求和生產批量,零件的裝配有修配、調整、互換和選配4種配合方法。

1、修配法

裝配中運用銼、磨和刮削等工藝辦法轉變個別零件的尺寸、外形和位置,使配合到達規定的精度,裝配效力低,適用于單件小批生產,在大型、重型和精密機械裝配中應用較多。修配法依附手工操作,要求裝配工人具有較高的技術程度和熟練程度。

2、調整法

裝配中調全部別零件的地位或參加補償件,以到達裝配精度。常用的調劑件有螺紋件、斜面件和偏心件等;補償件有墊片和定位圈等。這種方式實用于單件和中小批生產的構造較龐雜的產品,成批生產中也少量利用。

3、互換法

所裝配的同一種零件能互換裝進,裝配時可以不加選擇,不進行調整和修配。這類零件的加工公差要求嚴厲,它與配合件公差之和應符合裝配精度要求。這種配合辦法重要適用于生產批量大的產品,如汽車、拖沓機的某些部件的裝配。

4、選配法

對于成批、大量生產的高精度部件如轉動軸承等,為了提高加工經濟性,通常將精度高的零件的加工公差放寬,然后按照實際尺寸的大小分成若干組,使各對應的組內相互配合的零件仍能按配合要求實現互換裝配。

公差與配合,公差與配合

3、公差與配合的基礎知識是什么?

公差與配合的基礎知識如下:

1、極限尺寸是指允許尺寸變化的兩個極限值。

2、最小實體狀態系指孔或軸在尺寸公差范圍內,具有材料最少時的狀態。在此狀態下的尺寸,稱為最小實體尺寸,它是孔的最大極限尺寸和軸的最小極限尺寸的統稱。

3、在公差與配合圖解(簡稱公差帶圖)中,確定偏差的一條基準直線,即零偏差線。

4、基孔制是基本偏差為一定的孔的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的軸的公差帶形成種配合的一種制度。

5、在孔與軸的配合中,孔與軸的公差帶互相交迭,任取其中一對孔和軸相配,可能具有間隙,也可能具有過盈的配合。

4、公差有幾種配合

公差有三種配合。

1、間隙配合:孔的公差帶完全在軸的公差帶之上,即具有間隙的配合,包括最小間隙等于零的配合。

2、過盈配合:孔的公差帶完全在軸的公差帶之下,即具有過盈的配合,包括最小過盈等于零的配合。

3、過渡配合:在孔與軸的配合中,孔與軸的公差帶互相交迭,任取其中一對孔和軸相配,可能具有間隙,也可能具有過盈的配合。

配合公差是允許間隙的變動量,它等于最大間隙與最小間隙之代數差的絕對值,也等于互相配合的孔公差帶與軸公差帶之和。

微信號咨詢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在線報名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留學指南網,本方將及時處理。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網站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留學指南網www.cdpvc88.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上一篇:公差,什么是公差

下一篇:公差帶,公差帶是多少

相關推薦

關注我們

    留學指南網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年人色网站 | 欧美a级大片| 欧美一级久久久久久久大片动画 | 成人在线网 | 天天操夜夜嗨 | 精品国产人成在线 | 另类ts人妖一区二区三区 | 99九九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 久久久久久99精品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天堂不卡 | 99在线视频网站 | 97人人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 | 高清色惰www日本午夜 | 国产福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99re66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在线操 | 久久久久久人精品免费费看 | 午夜亚洲国产成人不卡在线 | 午夜黄色影院 |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播放 | 日日干天天插 | 久久国产成人 | 99视频久久| 国产成人香蕉久久久久 | 久操免费在线视频 | 男女交性过程视频无遮挡实录 | 青春草视频在线观看 | 99视频免费播放 | 精品成人乱色一区二区 | 黄色国产片 | 漂亮的保姆在线看 | 久草精彩视频 |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免费完整 |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久久 | 深夜在线观看免费看视频 | 日本啊啊啊 | 国产免费午夜高清 | 欧美jizz8性欧美 | 国产欧美日韩图片一区二区 | 九九这里只精品视在线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