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月球的知識,關于月球的知識
1、關于月球的知識
關于月球的知識有月球是太陽系中體積第五大的衛星、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的亮度、月球的大氣環境、月球的地形地貌等。
1、月球是太陽系中體積第五大的衛星
月球平均半徑約為1737.10千米,相當于地球半徑的0.273倍;質量相當于地球的0.0123倍。月球的表面布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44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
2、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
月球的直徑是地球平均直徑的1/4,質量只是地球的1/81,引力是地球的1/6,可能形成于約45億年前,在地球形成后不久,有關它的起源有幾種假說,得到更多事實證據支持的說法是它形成于地球與火星般大小的天體——“忒伊亞”之間一次巨大撞擊所產生的碎片,在地球外圍聚集而形成的“大碰撞起源說”。
3、月球的亮度
月球本身并不發光,只反射太陽光。月球亮度隨日月間角距離和地月間距離的改變而變化,滿月時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月球平均亮度為太陽亮度的1/465000,亮度變化幅度從1/630000至1/375000。滿月時亮度平均為-12.7等。
4、月球的大氣環境
由于月球上沒有大氣,再加上月面物質的熱容量和導熱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很大。白天,月球表面在陽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溫度高達127℃;夜晚,其表面溫度可降低到-183℃。用射電觀測可以測定月面土壤中的溫度,這種測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較深處的溫度很少變化,這正是由于月面物質導熱率低造成的。
5、月球的地形地貌
月球正面大量分布著由暗色的火山噴出的玄武巖熔巖流充填的巨大撞擊坑,形成了廣闊的平原,稱為“月海”,實際上“月海”中一滴水也沒有。月海的外圍和月海之間夾雜著明亮的、古老的斜長巖高地和顯目的撞擊坑。
2、關于月球的8條知識是什么?
1、月球是太陽系中體積第五大的衛星。
2、其平均半徑約為1737.10千米,相當于地球半徑的0.273倍。
3、質量則接近7.342×10的22平方千克,相當于地球的0.0123倍。
4、月球以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轉。這個軌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圓稱“白道”。白道平面不重合于天赤道,也不平行于黃道面,而且空間位置不斷變化。
5、月球在繞地球公轉的同時進行自轉,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個恒星月,所以我們看不見月球背面。
6、月球每小時相對背景星空移動半度,即與月面的視直徑相若。與其他衛星不同,月球的軌道平面較接近黃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
7、月球的軌道平面(白道面)與黃道面(地球的公轉軌道平面)保持著5.145396°的夾角,而月球自轉軸則與黃道面的法線成1.5424°的夾角。
8、月球本身并不發光,只反射太陽光。月球亮度隨日月間角距離和地月間距離的改變而變化,滿月時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月球
3、關于月球的知識
關于月球的知識:
1、月球本身并不發光。
月球,俗稱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并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它本身不發光,因為表面發射太陽光而發亮。
2、月球永遠用同一面對著我們。
月球繞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和它自轉一周的時間相同,這意味著它始終以同一面向著地球。因此,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始終是月亮的同一面,背對地球的那一面只能用航天器才能看到。
3、月球晝夜溫差極大。
由于月球表面幾乎沒有大氣層,缺少了大氣層對于溫度的調節之后,月球會出現忽冷忽熱的狀況,晝夜溫差可以達到300多度。
4、月球一天有708個小時。
與地球相比,月亮是“慢節奏”的,它自轉一周要708個小時。也就是說,月球上的一天相當于地球上的29.5天!
5、月球正在離我們遠去。
月球每年都在軌道上向外偏離3.8cm。據數據顯示,月亮誕生之初,與地球的間距僅為2萬公里,而現在兩者的間距已經擴大到了38萬公里。隨著時間的推移,兩者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遠。
6、月球上的腳印能保存幾百年。
月球表面的大氣層十分稀薄,幾乎沒有空氣對流,也沒有風的侵蝕,所以如果在月球上留下一個腳印,可能幾百年后依然清晰可見。
7、月球上也有“月震”。
自1969年起,相繼在月球著陸的幾艘飛船先后在月球的不同位置設置了多臺檢測月震的儀器。據統計,1969至1977年間,這些月震儀在月球上每年可以捕捉到3000多起月震。
4、關于月球的知識有哪些
月球,俗稱月亮,又稱月,在中國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望舒,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并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
月球的直徑略大于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約為地球的1/81,相對于所環繞的行星,它是體積和質量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內密度第二高的衛星,僅次于木衛一。
中文的月為象形文字,在甲骨文中月像一彎眉月的樣子。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一書中分析月的字型時說:月,闕也。人們經過觀察,發現月圓的時間少,闕(弦月或眉月等)的時間多,于是就照眉月的樣子創造出這個象形字。
特性:
月球是太陽系內密度第二高的衛星,僅次于埃歐。但是月球的內核并不大,半徑大約是350公里甚至更小,只占月球大小的約20%,相較之下,其它地球型天體的比例約為50%。
它的組成尚不是完全清楚,可能是由金屬鐵組成,同時含有少量硫和鎳。對月球隨著時間變化轉動的分析顯示月球核心至少仍有部分是熔融的。
月球是地球的同步自轉衛星,它繞軸自轉的周期與繞地球的公轉周期是相同的,這使得它幾乎永遠以同一面朝向地球。
它之前以較快的速度旋轉,在后來由于地球產生潮汐摩擦,讓其自轉速度減慢,直到最后以同一面持續面對地球,即潮汐鎖定。
人們將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被稱為正面,而相對的另一面則稱為背面,背面通常也稱為"暗面",但是事實上它如同正面一樣會被照亮。當月相為新月時,我們看到月球的正面是黑暗的,而月球的背面則被太陽照亮。
來源:百度百科–月球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