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a研究生赴美留學,美國ucla研究生申請條件
ucla研究生赴美留學,美國ucla研究生申請條件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ucla研究生赴美留學”的理解。為了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這個問題,我將相關資料進行了整理,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吧。
文章目錄列表:
1.娛樂圈學歷最高最低的的是哪幾位?2.赴美國留學 心理學專業申請解讀
3.考取美國心理學研究生需要什么條件?
4.急!高分懸賞!赴美交流問題!J1轉F1
娛樂圈學歷最高最低的的是哪幾位?
最低 成龍 學歷:小學?7歲就進入戲班學藝,15歲開始做龍虎舞師,19歲當武術指導,成龍要拍動作片是早在7歲時就注定的。現在他已是國際超級巨星了,但每部**依然用“命”在拍,總是每部片都會受傷掛彩。
臺北蘆洲市蘆洲小學。鄧麗君匆匆的一生:從十四歲輟學步入歌壇
最高學歷 碩士
mr bean 劍橋物理學碩士(憨豆先生)
蔡康永在興中學、東海大學外文系就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電視制作碩士。
郭藹明是美國南加州大學畢業的碩士
楊瀾北京外國語大學取得英語學士學位,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及公共事務學院取得國際事務學碩士學位。
2001年,馮鞏成為我國第一位擁有碩士學位的相聲演員。
陳魯豫1993年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外語系國際新聞專業,曾赴美留學
黃磊北影表演系研究生的學歷以及現任北影教師
辰亦儒 University of Victoria 碩士 主修經濟
赴美國留學 心理學專業申請解讀
專業分支
現代社會發展的步伐一直從未停歇,而人們的壓力也如滾雪球般越積越大,各種心理問題層出不窮。無論國內外,對于心理學家的需求已經到了極為迫切的程度。因此,心理學理所當然地成了近年來的大熱門。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依然是心理學水平最高的國家。
對想申請心理學的同學來說,申請方向很多:臨床心理學、基礎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消費心理學等多個分支。不過,雖然可以申請的方向頗多,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基本上是臨床心理學和基礎心理學兩大方向。
臨床心理學由于其高回報率和良好前景,每年的申請者都多如牛毛。但臨床這一專業對于申請者的要求也是最高的。成功申請的中國學生大部分都是醫學院出身,同時具有3.6以上GPA、1400以上GRE及98以上的托福成績。
其次是基礎心理學方面的認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是現在心理學的主流也是最偏向理科的心理學分支之一。社會心理學基本上屬于文理結合,許多文科背景的同學會傾向于選擇這個方向。
申請程序
申請心理學,最好有心理學和統計學的本科教育背景。同時,臨床心理學注重是否有相關的志愿服務、實習或工作經驗,而注重研究的心理學分支更注重研究的經歷。要成為心理專家,需要非常高的語言能力。
申請美國心理學碩士,一般需以下材料及程序:
1.大學本科GPA和成績單:GPA越高,申請學校越有利;同時,如果你的成績單上有心理學和統計學,或者數學的教育背景,也較為占優勢。
2.經歷:臨床方面的專業很注重你是否有相關的志愿服務、實習或工作經驗;而注重研究的專業會更注重你作為一個研究人員的經歷。作為一個實用性學科,個人經歷是非常重要的申請優勢。
3.面試:因為這是一個需要和人打交道的專業,很可能你會被要求面試或者電話面試。因此申請學校時一定要先熟悉這個專業,至少閱讀幾本他們已經出版的文章或書籍,準備好和他們逐條談論你自己專業興趣和目標。
4.語言成績:自不用多說,如果沒有良好的英語水平,如何與人溝通?不少學校還要求國際學生提供口語成績。
5.推薦信:不管申請者攻讀哪一方面的專業,推薦信都是很重要的。盡量從那些你已做過研究的、臨床的或其他相關工作方面的教授或顧問中得到有利的推薦信。
6.能力測試成績:大多數心理學專業要求參加GRE考試,有部分還要求提供GRE SUB的心理學學科考試。
7.就業發展:心理學專業畢業后可選擇的工作領域非常廣闊,既可從事學術性研究,也可從事實用性很強的資訊類工作。例如,學校咨詢、婚姻與家庭咨詢、康復咨詢、事業咨詢及多元文化咨詢等。
目前,近70%的心理學家受雇于保健機構和醫療場所,小部分人會在政府部門工作,剩余的人,會進入公司或非營利性組織工作。在美國,也有很多心理學家自己開辦心理診所,他們對于心理學家的接受程度很高,已經習慣遇到問題就去找心理咨詢人士解決。
相比美國,雖然心理學在國內還算是個新興學科,市場尚不完善,但人們已經越來越認可這個行業的存在與發展,未來的前景十分被看好。因此,無論畢業生是留在美國工作還是回國發展,相信都會有比較好的前景。
申請要點
第一,心理學是一個對語言要求比較高的專業,因此申請者的托福分數最好高一些,而且最好考TSE。
第二,學校對有統計、數學、生物、計算機背景的申請者比較感興趣,可以增加競爭力。
第三,有些學校心理學專業還要求申請者提供SUB,但實際上GPA和G/T才是考察的主要因素。要SUB的學校并不多,主要以加州為主,例如UCLA。所以同學們如果不是非去那幾個學校不可,就沒必要花費大量精力去備考SUB了。
美國十大心理名校
1.密歇根大學
2.斯坦福大學
3.明尼蘇達大學雙子城分校
4.耶魯大學
5.哈佛大學
6.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7.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8.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9.卡內基?梅隆大學
10.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
考取美國心理學研究生需要什么條件?
1、學歷是美國很多學校的審核標準之一,這些學校對統計、數學、生物、計算機背景的申請者比較感興趣;博士專業的通常更愿意錄取主修過心理學專業的、自然科學、數學專業中的一些課程的學生。
2、面試也是申請美國心理學碩士的條件之一,要準備好自己學這個專業的興趣和目標,以及自己的學術研究以及還有哪些潛能。
3、不管你是要讀哪個專業,推薦信是必不可少的。盡量要那些已做過的研究的、臨床的或其他相關工作方面的教授或顧問幫寫推薦信。這樣讓教授更加了解能力以及潛在的才能。
4、很多專業是需要參加GRE考試,一些則要求參加GRE的心理學學科考試。當然有GRE的高分較容易被那個領域中有研究生專業的院校錄取。
5、美國的學校非常注重學生們是否有心理學方面的一些經歷,如果有這方面的經驗,會更容易受到教授的青睞。
擴展資料:
美國心理學研究生就業前景:
心理學其實并不如我們想象的那么神秘。她的研究主要針對生命科學和醫學領域。廣義的心理學研究生的是人類思維與行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學者展開了對大腦的探索,研究它如何在壓力下運作、如何學習語言、如何完成記憶甚至是精神疾病者的大腦的工作方式。
要探討心理學研究生畢業后可以從事哪些職業,在校期間,選擇健康心理學、臨床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心理學研究與教育、職場心理學、心理咨詢、神經學、運動心理學以及法醫學等多個研究生方向。因為專業分支的差異較大,選擇不同專業方向的在畢業后的從業方向也不盡相同。
百度百科-美國心理學
急!高分懸賞!赴美交流問題!J1轉F1
為期兩天的國際教育展昨天結束了,兩天下來都不想多說一句話了,因為這兩天說了太多話了,美國院校展位前門庭若市的情景可謂壯觀,有幾個學生家長在期間問到了關于J1轉F1的一些情況,在這里做一些比較系統的總結,希望都有此需要的一些朋友有所幫助,之后轉了幾個來自網絡的案例,可能會讓大家更直觀的了解整個過程,在此也對案例的作者表示感謝。
關于J1轉F1的相關細則,涉及到美國各種移民,非移民政策以及政治狀況,因此比較復雜。在我看來,總的來說可以分成兩大類情況:
一.以J1身份到達美國后,是否能成功轉F1?
二.第一次以J1身份到美國,回國后是否可以申請F1?
針對第一種情況,應該說是可以的,大概一年后就可以辦waiver(豁免)轉 F1,此外如果遇到某些政治事件還有可能集體大赦,有的人甚至連waiver都可以不辦。如果在美國的導師可以幫幫忙,爭取waiver就更加容易了。
針對第二種情況,如果第一次去美國參加的J1 program是美國或者中國政府資助的,涉及field of specialized knowledge or skills,或者接受過medical education or training,則需要兩年(即Two-Year Foreign Residency Requirement)。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第一次去美國讀書或者科研是Non-student J1,一般是需要waiver的,那么第二次去讀書就很可能是J1學生簽證了,以后也可能要waiver, 如果第一次去美國僅僅是exchange student, 那么一般是不需要waiver的,第二次去也就很可能是F1學生簽證了,讀書完結后有可能還是需要waiver的。
案例一
我在去年去過美國一所大學作交換學生,J1 visa,當時簽證時順利通過了,對那個two years residence requirement不是很明確。后來到了美國,才知道很多J1 visa的回國之后都要在國內呆上兩年才能在申請出國,如果想不履行這個兩年規定,必須申請一個waiver才有可能再去美國。今年6月份我就大學畢業了,申請了2006 fall的入學。已經被錄取了,但是完全自費...就這樣,帶著對J1 two years residence requirement rule的困惑,和完全自費的不利條件,開始了簽證的準備:L
為了徹底弄清楚"兩年規定",幾乎看遍了論壇上所有相關的帖子,發過很多貼子,也研究了挺多官方網站上的規定,在這期間有位朋友一直鼎力相助,幫我在網上search了很多很多這方面的信息,中文的,英文的,幫我分析,給我意見,在這要特別感謝他~ 如果它能看到的話,呵呵,really really many thanks to him...后來徹底弄清楚了這個規定是怎么回事。當然,這也是我的理解方式,不代表是真理,呵呵呵呵,還希望大家多多參考其他的信息,多多準備。
J1的規定:
Two-Year Foreign Residency Requirement
An exchange visitor is subject to INA 212(e) requirement, if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exist:
·The program in which the exchange visitor was participating was financed in whole or in part directly or indirectly by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or the government of the exchange visitor's nationality or last residence;
·The exchange visitor is a national or resident of a country designated as requiring the services of persons engaged in the field of specialized knowledge or skills in which the exchange visitor was engaged for the duration of their program (Exchange Visitor Skills List 9 FAM 41.62, Exhibit II);
·The exchange visitor entered the United States to receive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or training.
If the exchange visitor is subject to INA 212(e) requirement, he or she cannot change his or status to that of H, L, K, or immigrant lawful permanent resident (LPR) until he or she has returned to his/her home country for at least two-years or received a waiver of that requirement. Such waivers can be obtained under five separate basis: No Objection Statement, Exceptional Hardship or Persecution, Conrad Program, or Interested Government Agency. For information, see Waiver of the J Visa Two-Year Foreign Residence Requirement 212(e)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J1 program是美國或者中國政府資助的,涉及field of specialized knowledge or skills,或者接受過medical education or training,這三種情況需要兩年,其他的可能不需要吧。因為我之前的J1就是學校付錢的,所以不需要。我覺得上面的規定應該已經表述得比較清楚了吧
今天的形勢,我是早上八點鐘的那批,總體感覺不如想象中的好,在大廳排隊等候簽證的時候,看到一些人拿著白色的一頁紙和護照(拒簽)走了出來,當然也有挺多拿著郵寄單的(pass),不過看到有個保安阿姨一直在搖頭,好像再說今天形式不是很好...當時我在大廳等著被叫的時候比較郁悶而且更加緊張...:L
我的問題:
why do you go to US
who will support you
what do your parents do
what is your plan after graduation
這些是比較清楚的問題,其間在關于我之前的交換項目和J1簽證上"糾纏了半天",具體問題想不起來了,我只記得我特有自信的說了一句"i dont think i'm subject to that two years residence requirement.."他就跑去問副領事了,回來沖我說了"you are right",當時感覺就差不多了,然后又象征性了問了些什么,就給了郵寄單子。我是我們隊的第一個,希望帶給后來的"隊員"一些好運氣,呵呵
總體感覺并不像之前想象的那樣水,大家還是要好好準備,用心準備,奇跡不一定每次都發生的,還是打有準備的仗勝算大一些,呵呵。面對簽證官,從容鎮定(雖然也許你跟我一樣,心里巨緊張,不要讓他看出來;P),感覺口語還是要說的流利一些更好,交流很重要,不要一味的"背"答案。有什么問題歡迎提問,一定多多幫助解答:D
暫時就想到這些,萬分感謝一直以來支持鼓勵我的父母,大半夜起來開車陪我去簽證,沒有他們的支持不會有我的今天。雖然他們不一定"會"看論壇,只會簡單的發郵件,呵呵呵呵,但是我明白...最后,祝福所有去簽證的兄弟姐妹pass pass,祝所有的父母身體健康:)
案例二(沈陽3次簽證經過及J1轉F1過程)
本人情況:碩博連讀博士在讀,2006年3月受邀到美國交流訪問10個月,10月初的時候美國導師向我國內導師提議在美國也拿一個博士學位,國內導師與研究生院院長均同意之后開始辦手續,由于要春季入學,時間較緊,10月底拿到offer,11月初提前返回再次簽證。
第一次是J1簽證,被check,所以去了兩次沈陽。第二次是F1簽證,一次通過。下面是三次簽證的過程以及申請offer的過程。簽證時具體句子記不太清楚了,大體意思差不多。
----------------------------------------------------------------------------------
第一次J1簽證經過:
第一次簽證擔心兩件事,一是本人對英語實在沒興趣,大一之后英語成績就每況愈下,一年不如一年, 大學英語成績77,76,60(找了老師才過…),四級考了3次,大學畢業和考研必須通過4級,所以才憋住口氣好好學了段時間,63分,剛過,所以聽力口語實在很差…。第二件事是錢的問題,國外導師提供往返機票,美國保險,外加700刀/月,學校在美國鄉村,消費不高,倒是肯定夠生活的,不過看到版上1500/月的都說沒過,心里就涼了半截。不過有機會就試試,不過也無所謂。12月份,沈陽真冷,就住在領事館對面的賓館,老早就看到有在外面排隊,趕緊也跑去湊熱鬧,以為進去早就能早簽,凍了將近1個小時,都麻了才進去,一看,里面已經不少人了。整整一上午也沒叫到我,眼看快12點半了,以為要出去下午再來了,12點30左右終于輪到我了…他們也不吃飯么?
Vo: are you Mr. Wang?
Me: good morning, yes, it’s me (忘了都中午了,想好說morning的,汗….)
Vo: Why you will go to U.S? (正常問題)
Me: I will go to XX University as an exchange student.
Vo: what do you do?
Me: I am a student in XX.
Vo: 700 each month? (果然問錢的問題)
Me: Yes. A teacher in our group has been there for 3 years. He said that is enough for living. My University is in a little village. So…(被打斷)
Vo: OK, Mr.Wang ….. (完全沒聽懂, 汗下…)
Me: Sorry, I didn’t get you (本著沒聽懂不要亂回答的原則)
Vo: blabla….(還是沒聽懂,沒辦法,準備的問題還行,突然整一個就徹底暈了)
Me: Sorry ,開始找資料,準備都塞進去。
Vo: blabla…只聽到說什么early, 后來我想想,好像是問我的offer那么早就來了,怎么這么晚來簽證之類的,反正就是沒聽到。
Me: Sorry… 開始覺得不妙
Vo: How do you know the professor? (我之前準備的問題)
Me: Her research group has a long-term collaboration with out group, every year she takes about 15 REU students to our university…
Vo: Do you know each other?
Me: yes, we have known each other for 2 years.
Vo: 不說話,打字中… Do you have resume?
Me: 再次暈,這是要什么材料,沒聽懂,其實不是沒聽懂,是resume以前發音都發錯了…估計好多人跟我有一樣的問題,resume的發音。我就開始翻材料
Vo: 就最上面那個… 卡,簽證官跟我說漢語了…
Me: Oh, Sorry 遞進去
Vo: 下面都是漢語了…王先生我告訴你,回去以后你要好好練習英語,這對你以后去美國很重要,三個星期后你再來,如果你英語還是很差的話,你就很難拿到簽證。
Me: OK, I will. You mean I was checked?
Vo: 是的,我們要審查你的材料,一般情況下,這需要三個星期的時間,我們三個星期后再見。然后就給了我幾頁紙…都是漢語…
Me: Thank you 本來還想說啥,由于中午了,估計簽證官也餓壞了,后面的人都到我身后了,我趕緊就出來了。
-----------------------------------------------------------------------
第二次簽證:
三個星期,一天不多一天不少,email通知再去。
住同樣的旅館,老板娘問我怎么又來了,上次被拒了?我說沒有。網上說check一般都能過,不過我還是擔心英語啊,上次人家說要拷問我,本人中間出差幾次,根本沒好好練習,決定想點辦法盡量別讓他再問我問題了。
這次就早了,不用預約,可以先進去。
等了一會就輪到我了
Me: morning, how are you
Vo: I am good, how are you?
Me: Not good, I am too tired (頭天晚上設計了一晚上的臺詞)
Vo: Why? (果然問why 哈哈)
Me:I had a bad sleep, I woke up many times, I think I am a litter nervous.
Vo: blabla, 沒聽懂
Me: yes
Vo: blabla 沒聽懂again
Me: yes
Vo: blabla keep 沒聽懂ing
Me: yes 哈哈,反正他的語氣都是陳述句,就附和一下就好
Vo: get your visa at 4
Me: 心中竊喜,Thank you very much, have a good day
Vo: have a good trip to US
Me: bye-bye
------------------------------------------------------------------
第三次簽證及J1轉F1過程:
中間過程較為復雜,但是可能對一些J1轉F1的同志有幫助。
由于是轉簽證,不懂怎么操作,就上gter和taisha及google一頓找,在gter找到篇文章是J1的痛苦—waiver之類的…一看我的簽證,上寫bearer subject the 2 year rule. 這下慌了,趕緊上去發文章詢問,又給版主發信詢問,斑竹說如果是J1 student 簽證 就無所謂,直接申請F1就行,如果是J1 non student 簽證,就要求豁免,我在那邊是employee, 這不是說我非學生么…趕緊去找怎么豁免手續,nnd, 中國大使館說必須滿1年而且還有至少半年有效期才能辦豁免,進退都不行啊,只好給大使館發信(大使館的電話永遠打不通…只好email了), email回復的很快,說我不能辦理豁免,直接回去申請F1. 這矛盾啊,一時不知道如何辦才好,找各種文件找了好幾天,沒有類試的情況…郁悶。斑竹還說這種情況可以辦J1 student 簽證,只好跟老板說了,老板去問了學校,學校學生跟訪問的分屬不同的部門,說沒有J1 student簽證,J1就是J1,student就是student,如果我轉student就失去了這次交流本來的目的,我只能回國重新辦新的F1簽證。沒辦法,時間來不及了,只好試試了,大不了不來了。然后就開始辦offer的手續。這時,才發現原來申請學校還要TOFEL,GRE成績啊,我這英語水平簡單交流一下還行,考試肯定是白給啊,根本沒時間復習。還好學校說如果我導師寫一封強烈的推薦信,學校有可能可以豁免對我英語的要求,導師就寫了,同時我也去找了graduate school的負責人,當面談了我的情況,最后給了offer,豁免了TOFEL, GRE,哈哈。當然,不免的要再去謝謝人家對我的信任。
跟國外的導師一起回了國內,開始辦理學校的手續,學校答應可以保留兩年學籍,08年底前必須回來答辯,只好同意,開了證明之后約了16號的面簽。
11月的沈陽還不是很冷,不過簽學生的好像沒幾個,好多人全是商務探親之類的。進去交表的時候發現上次簽我的4號窗口的glassy boy改在2號窗口了,沒看到,聽聲音聽出來的J
等了不久就輪到我了,具體句子記不清楚了.
Me: 疑惑,怎么變大胡子了,仔細看了發現還是他,趕緊glad to see you again
Vo: glad to see you again. Are you Mr. Wang?
Me: yes
Vo:Do you remember what I told you last time. It is supposed you need to stay in China two years.
Me: yes, I know that rule, but the rule doesn’t mention the F1 visa. So… 被打斷
Vo: 指著我的visa說,This is your last visa, it is very clear that you subject to the 2 year rule.
Me: Yes, I know. But I can explain about this. Vo沒說話,我就繼續說,I was confused about the rule, So I asked the graduate office. They told me I can apply the F1 visa. And also I read the rule carefully, that says if I want to transfer to H,K or to get the green card, I must stay 2 years in China first, not mention the F visa. So I just came back to apply it.
Vo: 看電腦,不理我
Me: I know my situation is a little complex. But I think I don’t disobey the rule. ----對的,自己解釋清楚.其實VO也都心知肚明你可以轉的.
Vo: Oh, yes. you can apply F1 visa. Can I see your resume?
Me: here you are.
Vo照著電腦對照了一會 have a good trip to US, you can get your visa at 4.
Me: Thank you very much. Have a good day 退下
忽聽Vo在后面大叫Mr.Wang, 我還以為叫別人呢,后來發覺不對,就趕緊跑回去,
Vo: you can not take your ssn in your passport. If you lose it, that will make you a big trouble.
Me: thank you very much, I don’t know, I just saw lots of Chinese guys do like this. You can give it to me.
Vo: I will return it at 4, please remember take it in safe place.
Me: Thank you very much.
案例三
J-1豁免申請流水帳
2007年1月10日
突然心血來潮,想想持J-1簽證來美已經整整1年半了,是不是應該申請豁免了,否則將來身份總是個問題。而且這個J1 5年搞的自己總忐忑不安的,誰知道慢慢的政策會不會變,早點申吧。上mitbbs博后版逛了逛,更堅定了早豁免早托生的信心。申請。先了解一下怎么申請吧。上Mitbbs看了看精華區,使館教育處(mendation.state.gov/)關于豁免的信息。給已經豁免了的朋友打了個電話,說非常容易。由于本人在洛杉磯,所以給總領館教育處的劉萬生老師打了個電話(213-807-8009),詢問了些情況。了解到我是國內博士畢業直接就來美的,告訴我豁免很容易,放心吧。第一件事開始起草導師的支持信,弄完后直接殺到老板那里,老板很nice,直接就給簽名了。這可能是大家最關心和擔心的事情了,但是后來事實證明這個并不是必不可少的。拿到老板的支持信了,開始準備給中國使館的材料。
(1)中文書面申請報告(500字作文);
(2)博士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復印件;
(3)美方機構出具的正式聘書(這個其實就是自己當初的offer letter或者老板給寫的那封支持信,有一個即可,使館留了支持信,offer letter退給我了,說有一個就行。其實大家的offer letter不可能寫明幫助進行豁免申請啊,轉簽證之類的。使館根本不是很care,有一個就完事,而且根本也不看里面具體怎么寫的。我有朋友當初根本沒找老板寫支持信,就附了offer letter,一樣豁免成功,當然有支持信更好。如果老板實在mean的,也不必強求找這個,就用offer letter吧,實在遇上不通融的使館人員,再想辦法補充材料好了);
(4)護照有效頁復印件(根本不用全本復印,印了也會被退回那些空白頁,因為人家使館也不想存些垃圾,沒地方放,我的那些空白頁全被退回來了);
(5)來美的歷年DS2019(我有2份,第二份還有1年半有效期,所以也起到那個在美半年以上有效停留證明的作用,所以不必準備申請材料的第七項,DS表只需要J1的,dependent的不需要);
(6)現有的I-94卡正反面復印件。
基本齊全了,還差兩樣,一個是那個《留學人員豁免申請表》,一個是美國國務院發放的豁免編號通知單。不行了,太累,先吃飯吧。
2007年1月10日晚
吃完飯,晚上了,看來只能申請case number了。打開電腦,上了DOS豁免申請的網站,先down了一份空白表格,看看都需要填什么,把所有的需要填的寫到表上了,重要的是別忘了把你的J2 dependent一起豁免掉,當然需要她們的姓名,出生日期等信息。都差不多了,上網填表吧,點那個Complete an online application for a J-1 waiver recommendation之前,突然看到底下還需要statement of reason,趕緊寫一個吧,找來網上的模板,同時參考老板的支持信,20分鐘搞定。一切就緒,網上填表,花了半個小時都填完了,生成了一個9頁的PDF文件,里面該有的都有了,使館需要的豁免編號
通知單也有了。打印出來,所有材料整理完畢,裝袋子。兩個袋子,一個是給使館教育處的,一個是要寄給DOS的。到此,給教育處的材料就差那個豁免申請表了。豁免申請表轉天再說吧,這是使館才有的東西。
給DOS寄的材料按照清單準備如下:
(1) Waiver Review Division Barcode Page (自動生成)
(2) Form DS3035 (自動生成)
(3) Supplementary Applicant Information pages (自動生成)
(4) Copy of the data page of current passport containing name and birth date
(5) Copies of all DS-2019 forms
(6) Statement of Reason (自動生成)
(7) Self addressed, stamped envelope (放了兩個).
好了,差不多了。睡覺。
2007年1月11日上午
最重要的事情上午做吧,人家不都是為了這個嗎,Money,申請費啊。去趟銀行吧,買了兩張Money Order,一個200刀,一個215刀,當然還要加上手續費(Citi手續費真貴,一個5刀,我記得以前在credit union買過,才1刀)。自己填上pay給誰,簽名,注上個人信息。200刀那張pay to Chinese Embassy;215刀那張pay to THE U.S. DEPARTMENT OF STATE,這張別忘了在下面address欄寫上自己的名字,出生日期和出生地 (CHINA-MAINLAND)。好了,分別放入之前準備好的那兩個袋子,別放反了,誰都不干,當然都要放在所有
材料的最前面,這是要求的最重要的東西。折騰半個小時后,去喝杯咖啡吧。同時給使館教育處的劉老師打電話預約下午遞送材料,搞定,約到下午3點。劉老師人很nice,不過他們電話通常沒人接聽,留言好了,很快就有回復。我當時留言后,3分鐘劉老師就給回電話了,還說看我什么時候方便什么時候送。好了。等著下午送材料吧。吃完午飯又檢查了檢查兩個袋子材料不缺,沒有錯誤,順序正確。可以了。
2007年1月11日下午
google使館怎么走,才10個mile,可惜都是local,考慮到從ucla到使館(443 Shatto Place, LA, CA 90020)的交通狀況,就不能太信任google給的20幾分鐘了。2點出發吧,不行過去等人家一會,畢竟求人辦事嘛。好嘛,這一路急死我了。10個mile,開了50分鐘,終于準時到了。進門問咨詢人員,告訴他們預約了誰,然后就坐在邊上的沙發上等吧。2,3分鐘后,劉老師拿著兩張表下來了。很和藹很客氣的一個人。我把申請領取《留學人員豁免申請表》的材料給了他,他把申請表就給我了。他一邊看材料,我一邊填表,我說我其他所需材料都帶來了,被一并要去。等劉老師看完我的材料,我的申請表也填完了。交給他之后,告訴我手續都完事了。我問什么時候能辦完,他說很快,就這幾天。看來洛杉磯使館教育處的效率確實象傳說中的那樣快。一通感謝后,開車走人。忘了說了,使館門口的咪表停車位真便宜,25 cents停一個小時,我單位門口的咪表25 cents才能停8分鐘。整個過程用時30分鐘整。回學校的路上,想到處找郵局,不好找啊,交通也太亂,算了,去自己熟悉的學校旁邊的一個大郵局吧。好嘛,又是10個mile,可惜這次開了1個小時,4點半到了郵局,把給DOS的材料寄了Certified Mail,因為自己想track一下人家什么時候收到,不至于丟掉了自己都不知道。郵局說掛號最安全,我想算了8刀啊。這個Certified Mail才2塊4,加上郵資3張郵票,一共3塊多錢(省的錢可以吃晚飯了)。郵局說3天應該就到了。今天周四,看來下周一應該就到DOS了。
一切都弄完了。剩下的只有等了。2天時間,所有J1 Waiver需要咱們個人弄的東西都弄完了。剩下的就看使館和DOS了。等有了好消息再來匯報
好了,今天關于“ucla研究生赴美留學”的話題就講到這里了。希望大家能夠對“ucla研究生赴美留學”有更深入的認識,并從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啟示。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或需要進一步的信息,請隨時告訴我。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