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希臘雅典上初中_希臘雅典的國際學校怎么樣
留學希臘雅典上初中_希臘雅典的國際學校怎么樣
留學希臘雅典上初中的今日更新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它反映了人們對生活品質的不斷追求。今天,我將和大家探討關于留學希臘雅典上初中的今日更新,讓我們一起感受它帶來的高品質生活。
文章目錄列表:
1.古希臘雅典教育發展情況2.初3或高1去國外上學
3.雅典教育特點形成的基本原因
4.斯巴達教育與雅典教育之比較
5.什么是雅典式教育
6.雅典教育重視培養什么
古希臘雅典教育發展情況
雅典的教育除重視體育、軍事訓練和道德教育之外,還注意到智育、美育和諧發展的教育。雅典的教育制度,既有公共教育,又有私人教育。兒童7歲以前接受家庭教育,7歲以后,男孩進入文法學校和弦琴學校,學習讀、寫、算等知識和音樂、唱歌和朗誦等。13歲以后,在文化學校和弦琴學校繼續學習的同時,還進入體操學校接受體育訓練。大部分青年在學習2~3年后即可結束,少數顯貴者的子弟升入國立體育館繼續學習。他們在年滿18歲,從體育館畢業后可升入士官團深深造,被培養成軍事***。到20歲被授予公民稱號,成為國家正式官吏
初3或高1去國外上學
最適合工薪家庭子女選擇的經濟留學國
高考成績公布后,一部分學生因為沒能踏入理想大學之門,轉而動起留學的念頭。留學費用畢竟昂貴,如何既能去海外學習,又不過于增加家庭的經濟負擔呢?經濟型留學國家進入了不少申請者的視線。
希臘
投入愛琴海的懷抱
希臘,是那個擁有愛琴海以及奧林匹克發源地的國家嗎?正是,它不僅擁有愛琴海,在公立大學就讀還可以享受免費的高等教育,不過公立大學是用希臘語授課的,除非你有良好的語言能力,否則“免費午餐”不好吃。
為此,不少留學生轉而申請私立大學。許多歐美大學在希臘開設了分校,大多屬于私立性質,按照美國、英國等國的教育模式,采用英語授課,就讀學生最后一年的學習成績達到要求,就有機會到美、英等國就讀。美英國家在希臘設立的分校并不屬于希臘的教育體系,也不受希臘的教育部門管理。
希臘高校承認我國國內的成人、自考、電大、函授、夜大“五大”學歷,如果攻讀相同或相關專業,國內獲得的部分學分可以轉過去,從而縮短了留學時間。
留學希臘費用:
學費:大學學費每年平均約3600-6000歐元(相當于人民幣38600-64400元)。
住宿費:每年約2900歐元(相當于人民幣31100元)。
生活費:每年約3000歐元左右(相當于人民幣32200元)。
推薦學校:雅典大學、希臘美國紐約大學、美國歐洲東南大學等。
馬耳他
物美價廉地生活
馬耳他自從加入申根國(持有任意成員國有效身份證或簽證的人可以在所有成員國境內自由流動)后,引起很多中國人的關注,除了消費低,還因為馬耳他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風光,它是位于地中海中部的一個島國,有“地中海心臟”之稱,每年都會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觀光。除此之外,馬耳他還是高福利國家,高生活標準,低生活費用支出。
該國最好的國立大學是馬耳他大學。和世界上大多數歷史悠久的大學一樣,馬耳他大學有種樸實的莊重,目前在校生10000多人,其中包括78個國家的800多名外國留學生,有30%的學生在讀碩士。它的醫學專業赫赫有名,法學、大眾傳媒、計算機和商科等專業都非常的優秀。馬耳他大學的文憑是世界各國都承認的。
馬耳他留學費用:
學費:大學預科每年5200歐元(相當于人民幣55800元),本科每年7000-9000歐元(相當于人民幣75000-96600元),牙科和外科最貴,每年21000-24000歐元(225000-258000元)。
生活費:住宿費每年約2340美元(相當于人民幣16000元),伙食費每年約1000美元(相當于人民幣6800元)。
推薦學校:馬耳他大學、馬耳他美吉斯語言學校。
波蘭
去往西歐的中轉站
由于波蘭已經正式加入了歐盟,根據歐盟相關法律,學子們不必非要去擠直通歐美相對發達國家審查嚴格的大門,可轉而取道波蘭,把其當作通往西歐和美國的中轉站。
留學波蘭沒有雅思及托福成績限制。目前波蘭的大學分為以當地母語和以英語授課兩種形式,留學生可以任選其一,只要英語能適應當地授課的進度,通過申請就可以很輕松地入學。而且還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和了解一下波蘭語,多掌握一門小語種呢。
波蘭留學費用:
學費(英語授課):經濟類、法律類、計算機和工程類學科每年學費僅2000-3500美元(相當于人民幣13600-23900元);酒店管理專業每年約5000-6500美元(相當于人民幣34000-44000元),還可帶薪實習。
生活費:含吃住每年約1500-2200美元(相當于人民幣10000-15000元)。
總計:約3500-8000美元,約合人民幣2.8-7萬元,相當于多數歐盟國家費用的1/5-2/5。
推薦學校:波蘭弗羅茨瓦夫工業大學、波蘭國立羅茲大學。
荷蘭
“反簽”通過率達100%
作為學生,留學荷蘭可以采用“反簽”程序,即只要被荷蘭高校錄取,就由學校代為向荷蘭移民局遞交簽證申請,通過這種途徑,學生獲簽率基本上可達100%。因此,赴荷蘭留學的關鍵是獲得學校的錄取。而荷蘭的高校需要申請者提供高質量的申請材料。
每年荷蘭的一些知名大學都會來中國舉辦招生說明會,學生如果參加校方的面試,就能獲得和校長或招生主任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這是學生表明自己的入學愿望、展現才能的好機會,能極大地增加錄取幾率。
除此以外,一般來說赴荷蘭留學入讀預科需要雅思5分以上,入讀本科要求雅思6分以上。在這種硬性要求下,學生一定要提早準備語言成績。
荷蘭留學費用:
學費:每年約3萬元人民幣左右。
生活費:每年約5-6萬元人民幣。
推薦學校:海牙大學、CNG萊瓦頓大學、阿姆斯特丹商學院。
馬來西亞
“課程轉移”顯優勢
馬來西亞教育的最大優勢在于“課程轉移”,其實際就是將英、美、澳、加、新等國著名大學的課程部分或全部(2+1、3+0)轉移至馬來西亞分校或合作院校,畢業時獲得由英、美、澳、加、新等國著名大學頒發的學歷文憑或學位證書,并為國際公認,這種雙聯課程或學分轉移制課程,學士學位學制僅三年,可節約很大一部分留學費用。
馬來西亞在商務、酒店與旅游管理、管理學、電腦科學、大眾傳播學、工程與應用科學、文學藝術等領域,具有世界和亞洲領先水平。院校中的國際課程大多圍繞如何運用專業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而設置的,并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實習機會。馬來西亞是英聯邦國家,其英語普及率非常高,英語是正式的生活語言和工作語言。馬來西亞99%的院校采用全英文授課。
馬來西亞留學費用:
學費:一般在每年8000-17000元人民幣左右。
住宿費:一般在每年5000元人民幣左右。
生活費:一般在每年18000-26400元人民幣左右。
學校推薦:馬來西亞北方大學、馬來西亞理科大學。
雅典教育特點形成的基本原因
雅典工商業的迅猛發展給國家創造了大量的財富,促進了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的發展和繁榮,也加速了奴隸主階級內部的分化,經濟勢力不斷壯大的工商業奴隸主貴族與傳統農業奴隸主貴族的矛盾非常激烈,他們都力圖爭取自由民的支持,這對雅典的教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和斯巴達一樣,雅典統治者同樣也高度重視對年輕一代的教育,“把教育兒童當做國家和每個做父親的職責,但它并不干預整個教育的細節,也不對教育進行絕對地控制。”在雅典,既有國家設立的學校,也有私人創辦的學校。
擴展資料雅典教育,雅典是約公元前8世紀建立的古希臘奴隸制城邦。公元前5世紀初成為全希臘最繁榮富強的國家。雅典的教育強調通過身體、道德、智力和審美等方面的訓練,把受教育者培養成具有健美體格、高尚情操、廣泛文化素養和智力發展、有多方面興趣、能言善辯,即“身心既美且善”的公民。
7歲前的男女幼兒在家中接受身體和精神方面的教育。男孩滿7歲即入私立收費的雅典文法學校和音樂學校,但住在家中,上學有教仆伴隨。文法學校為啟蒙教育,學習讀、寫、算的初步知識。
斯巴達教育與雅典教育之比較
斯巴達教育與雅典教育之比較
斯巴達和雅典是古希臘兩個最強大最具代表性的城邦國。其教育各具特色,對古希臘以及近代歐美的教育產生了重大影響。比較斯巴達和雅典教育的異同,對認識古希臘以及近代歐美教育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擬對古希臘斯巴達和雅典的教育作以比較,以期達到深刻認識、相互借鑒之目的。
一、斯巴達教育概述
斯巴達位于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南端。這個地方海運不便,沒有發展工商業的地利,但是土地肥
沃,有發展農業的良好基礎,因而斯巴達逐漸成為諸城邦中最大的農業奴隸制國家。斯巴達人是多利安人的一支,本屬外來民族,征服了當地居民之后,便實行殘酷、嚴格的軍事化管理。在斯巴達的境內,居民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是斯巴達人。他們屬于統治者,是正式公民,人口不到3萬。第二
等級是希洛人。他們是被征服的奴隸,屬于被統治階級,人口大約有25萬之多。第三等級是庇里阿
西人。他們居住在邊境,有人身自由,但無政治權利,屬于自由民。這三個等級的人,不能交換地位,屬于什么等級的人,永遠就屬于什么等級,不能改變。為數不多的斯巴達人要統治那么多的奴隸和自由民,不得不實行全民皆兵的責任軍事化管理,不得不進行軍事化的訓練。這就決定了斯巴達的教育性質屬于農民加軍人的教育。為了適應這種特殊的社會、政治、經濟需要,斯巴達人高度重視教育,建立了以培養勇猛善戰的軍人為目的的教育制度。這種教育不重視人的智慧的培養,十分重視軍事訓練,他們把培養忠于祖國、勇敢善戰、對奴隸殘暴的軍人作為教育目標。教育由國家控制,家庭幾乎不承擔教育任務。孩子出生后,由部落的長老檢查身體狀況。身體健康的孩子就留下來,由父母抱回家撫養,體弱病殘的孩子就被扔到山谷里。在家庭教育中,由父母和保姆負責,主要任務是讓孩子健康成長。7歲到18歲的男孩被送到國家建設的軍事教育場所,過兵營生活。在這10年中,他們要接受嚴格、單調的軍事體育訓練,強制的政治道德灌輸,嚴酷的身心磨練,以求形成勇敢、堅韌、順從和愛國的品德,成為勇敢、堅韌的愛國戰士。
斯巴達軍事體育訓練的內容有:忍耐勞苦、忍受鞭打、體育、秘密服役。軍營的制度極嚴酷。兒童進入軍營,便被編入嚴格的軍事組織,過著極其艱苦的生活。他們穿單衣,光著頭,赤著腳,睡在蘆葦墊上,吃少量的食物。管理者故意讓兒童忍饑挨餓。作為教育的一個策略。士官們經常鞭策孩子去偷搶別人的東西,以培養兒童勇敢、機敏的品質。鞭打也是教育手段之一。在日常生活中,違犯紀律的兒童要接受“執鞭者”的鞭撻,而且任何一個斯巴達公民都有權鞭打一個有過失的孩子。當孩子長大成人時,還要到專門的神殿去接受鞭打的考驗,并不得喊叫或有其他怯懦的表示,通過鞭打過關的人成為“神壇勝利者”。與軍事訓練相關的還有體育訓練。體育也是為軍事服務的,它貫穿于一個人的一生,體育訓練的項目有:賽跑、跳躍、扔鐵餅、擲標槍、角力等。此外還有騎馬、游泳、作戰游戲、擊劍、唱戰歌等。體育訓練極其嚴格,只重軍事目的,不顧及人的全面發展。秘密服役,主要指在夜間用突然襲擊的方式,無端地包圍奴隸住地,任意毆打殺害奴隸。這樣做的目的,一則是要激起青年鄙視和仇視奴隸的心理,培養更加兇狠、殘暴、嗜殺成性的品質,再則是借此威嚇奴隸,使之不敢輕舉妄動,起義暴動。
斯巴達人很注重道德訓練。目的在于使青少年服從長官,忠于祖國。采用的方法是道德灌輸,利
用對話的方式訓練青少年的道德品質,也用音樂和詩歌來培養。斯巴達的教育中不重視智育,鄙視知識,甚至那些在國外學習了修辭學的人回到國內不定期的還要受到懲罰。斯巴達人訓練青少年用最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反對羅嗦。他們也學習詩歌、音樂,但都是口頭進行的,而且服務于軍事的需要。
斯巴達人很重視女子教育。當男孩在軍營里接受訓練時,女子就在家中或附近的村落接受專門的訓練。與男子相同的是,她們同樣有組織、有紀律,而且很嚴格。訓練項目有:跑步、游泳、擲標
槍、摔跤、合唱、舞蹈等。對女子訓練的目的有三個:一是當男子出征時,讓他們在家鄉擔任保衛城邦的重任;二是用音樂、舞蹈去獎勵和慰問勇敢的戰士;三是可以生育健壯的嬰兒。在斯巴達社會中,婦女地位比較高。在這點上,雅典則相形見絀。
二、雅典的教育概述
雅典地處阿提卡半島,境內多山,不適宜發展農業,但便利的海港條件使其工商業較為發達。與
斯巴達一樣,雅典的奴隸主與奴隸在數量上懸殊很大,而且工商業的發展,又產生了工商業奴隸主,農民和手工業者都是自由民,比奴隸相對自由。雅典的階級矛盾復雜尖銳,這是雅典實行民主政治的社會基礎。民主政治所提供的較為寬松的社會環境,使得雅典的哲學、文學、藝術等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公元前5世紀的希波戰爭中,雅典大獲全勝。這對于雅典的政治、經濟、文化影響很大;尤其是促進了工商業經濟的發展;加之當時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智者派”的滾動講學,宗教信仰的開放,使得雅典在各個領域都出現了繁榮、昌盛的局面。反映在教育上也很有特色。雅典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年輕人培養成為不僅是軍人,而且是多才多藝、能言善辨、善于工商事務的政治家和商人。教育的內容廣泛多樣,方法也較靈活。
雅典的兒童出生后,也要經過嚴格的挑選,由父親決定是否撫養他(她), 7歲以前在家中接受教育。雅典上層社會的母親不親自哺育孩子,而是聘用身體健壯的斯巴達保姆來負責。父母也不對孩
子的教育負責,而是雇用年長的女奴隸擔任家庭教師,照管幼兒的飲食起居、健康及教育等。在幼兒教育中,比較重視玩具的作用;同時,還給幼兒講故事等。當孩子到了7歲時,便送其入學校學習,
一直到16歲為止。這一階段,兒童要上的學校有文法學校、音樂學校、體操學校。文法學校主要傳
授給兒童簡單的讀、寫、算的知識及文學知識。音樂學校又叫弦琴學校,傳授給兒童歌唱的技能;體操學校又叫角力學校,以體育操練為主要內容,項目有:賽跑、跳躍、角力、擲鐵餅、投標槍等五項競技。這三種學校中都有道德教育的內容。兒童先進文法學校,或者音樂學校,到了十二三歲時上體操學校,接受專門的體育訓練。16歲時,大部分學生畢業,走向社會,少數貴族子弟可進入國家辦
的體育館學習,接受高一級的體育訓練,兼學一些文化知識,參加一定的社會活動。18歲時,就成為青丁,可自愿地接受專門的軍事訓練; 20歲時,經過一定的儀式,遂宣布成為一名正式的公民。
雅典的教育機構以私立為主,學生上學要交費,且有“教仆”護送。教仆是由有文化的奴隸來擔
任的,負責孩子上學的有關事宜,幫助其拿學習用具,輔導孩子的學習,還要負責孩子的道德培養。
雅典社會中,教師的地位極其低下,收入菲薄,不受社會的尊重。雅典人追求多才多藝、全面和諧的
發展,反對從事專門的職業或擁有專門的技能而作為謀生之道。雅典人的社會和教育態度中體現出
“中庸”的思想,不追求精益求精,而要求適可而止。雅典人不重視女子教育,而且婦女地位低下。
她們只能在家中學習一些家務知識,為將來成為一名家庭主婦做準備。
三、斯巴達、雅典教育的比較
雅典的教育與斯巴達教育相比,二者都是為奴隸主階級服務的,奴隸無權受教育。但由于各自的
政治、經濟狀況不同,因而教育體制也彼此各異。雅典和斯巴達的教育體制代表了兩種不同的類型,其區別主要表現在: (1)教育權不同。以農立國、實行高度統一的奴隸主階級專制統治的斯巴達,教育權完全掌握在斯巴達人(即統治階級)手中。統治階級領導教育,派專人負責教育,設立學校,提
供資助,青年少接受教育完全是免費的。國家統一管理,集體領導。而商業發達,實行奴隸主階級民
主政治的雅典則不同,教育權不完全掌握在統治階級手中。教育不由國家統一管理,國家也不開辦學校,不承擔學校的開支,不派專人負責教育。教育完全屬于私人行為,私人辦學,收費授徒,教育子
女被視為家庭行為。(2)受教育權不同,在斯巴達,受教育權僅限在統治階級內部———即斯巴達人,
而希洛人、庇里阿西人(即被統治階級的子女)沒有受教育的權力。而在雅典則不同。雅典由于實行的是民主政治制度,所以受教育的權力沒有嚴格限制,一般商業者的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權利。(3)培養目標不同。斯巴達對外肆虐擴張,對內殘酷壓榨奴隸,所以培養的目標是英勇善戰的武士。而雅典政治民主,工商業發達,海外貿易繁榮,為了很好的發展邦國,就需要培養具有素養,品質良好,多
才善辯,身體強健的公民,并且把此作為培養目標。(4)教育機構不同。斯巴達為培養身體強壯的士
兵,由國家為7—18歲的男子設立兵營式的教練所,為18歲以上的男子設立“士官團”,借軍事編
制,行尚武教育。雅典則由私人設置多種類型的學校,如體操學校、音樂學校、文法學校、修辭學校和為培養哲學家而設立的學園等。這些學校的學生程度不齊、流派眾多,任人選擇就學,政府不求整齊劃一。(5)教育內容不同。斯巴達的教練所和士官團以軍事訓練和體育鍛煉為主,主要學習武士七技方面的內容。而雅典除了體育訓練外,還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在具有高等教育性質的修辭學校和學園提倡水平較高的理論科目的講授和爭辯。(6)教學方法不同,斯巴達強調服從師訓,刻苦訓練。
雅典則重視啟發誘導、理論思辨。
總之,斯巴達與雅典的教育是大不相同的。作為希臘最具代表性的城邦,這兩種教育體制無論是對當時古希臘的教育,還是對近代歐美的教育,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相比之下,雅典的教育對西方各國的影響更大一些。
這是一篇高質量的論文,供你參考。
什么是雅典式教育
雅典的教育,是繁榮的雅典文化、科學、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雅典實施奴隸主民主政治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雅典的教育,不僅要把統治階級的子弟訓練成為身強力壯的軍人,更要求把他們培養成為具有多種才能、能言善辯、善于通商交往的政治家和商人。因為要參與和實施民主政治,當政之前,須得擅長演說、雄辯,爭得平民的支持。當政之后,又要善于處理政事,保衛城邦不受內外敵人的侵擾。同時,作為商人,也重視智育,重視德育和美育,教育內容比單純實施軍事體育訓練的斯巴達的教育要豐富、充實得多。教育方法也要靈活得多。雅典就是通過這樣的教育來培養身心和諧發展的能履行公民職責的人。
具體來說,雅典教育制度,大致分為以下各階段。
兒童出生后,也要受到嚴格挑選。七歲前,由父母在家中養育。女孩七歲后仍繼續由母親照顧、教育,讓她們學習紡織、縫紉、刺繡等方面的技能,不進學校學習文化。男孩從七歲開始,同時上文法學校(TheGrammatistSchoo1)和音樂學校(TheMusicSchool)(也稱弦琴學校)。文法學校教給兒童文學及簡單知識,弦琴學校教兒童彈唱。這些學校都是私立的,收費的。自由民的子弟能變得起學費也可以入學。奴隸主的子弟上學時由“教仆”(Pedagode)陪送。教仆多系有知識的被俘奴隸。教師是有政治權利的自由民,也有不少是贖身奴隸。所以那時教師的地位是很低微的,就像沿街賣藝的人一樣,并不受人尊重。文法學校沒有明文規定的固定課程,一般只學些讀寫算的初步知識。讀,即識字閱讀,先字母,后單詞。那時還沒有重音(讀)、標點,詞與詞之間也無間隔,所以學習讀法非常困難。達到可以閱讀程度時,主要是讓讀“荷馬史詩”和“伊索寓言”。寫也不容易,先用硬的尖筆,在蠟板上順著教師刻好的字跡練,然后再把蠟板放在膝蓋上刻寫,最后才用墨水在羊皮紙上寫,寫起來非常慢。算術教學不太普遍,教師略加指點,學生即用手指或小石子(有時也用類似算盤的東西)練習,極其簡單。弦琴學校最初練習樂器,再教以簡單的宗教詩歌和抒情詩,然后用樂器伴奏詩歌進行演唱。最后還要學唱荷馬史詩片段。音樂教育主要在于陶冶學生的性格和道德品質,而不是為了成為一個演唱者。因為這被認為是卑賤的職業,奴隸主的子弟是不屑為之的。
十二歲至十三歲的少年,一方面繼續在音樂學校或者文法學校學習,同時又開始入體操學校(The Palaestra)進行學習。體操學校又叫“角力學校”,是較高一級的學校。其實所謂體操學校,一般只是靠近音樂學校的一塊空曠場地。顧名思義,體操學校是以體育操練為主。在這以前的文法學校或音樂學校里,也有一些初步的體育活動,如珧、跑、游戲以及站、走、坐的姿勢的訓練等等。不過進入體操學校后,則要集中大部分時間,在角力教師指導下進行體操訓練。體操訓練的內容有:賽跑、跳躍、角力、擲鐵餅、投標槍(五項競技);以及游泳、舞蹈等項。這五項競技及游泳等運動項目,是雅典和斯巴達的體育訓練中共同具有的項目,而且在設課的目的要求上,也有一致的地方,那就是首先都著眼于發展學生的體力,使之成為身強力壯的人。但雅典則還有更進一步的要求。在雅典人看來,這種體操運動,對于身體的鍛煉固然是很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但它對于技能技巧的訓練和精神意志的鍛煉更為重要。體操運動,在技能技巧方面,要求達到步履輕快敏捷,姿勢柔軟美觀;在精神意志力方面,要求經常保持堅韌剛毅,勇敢進取,并善于抑制脾氣,把握情緒。因雅典人對精神意志方面的鍛煉,比對技能技巧方面的訓練更為重視。故為使體操活動能與文法學校和弦琴學校的學習協調配合,各項體操練習常常伴以琴弦器樂的吹奏。所以體操學校也并不是單純進行體育活動,它們還要跟文法學校和弦琴學校配合繼續完成學生學習文化知識和音樂藝術(包括文學)的課業。
此外,在體操學校中,更注意奴隸主的道德教育,奴隸主國家的官吏或最受敬仰、很有聲望的公民,常到學校與學生進行各種談話,或主持如體操演習等重要活動。
到了十五至十六歲時,大多數青年不再繼續上學,要從事其他職業。只有少數顯貴者的子弟,才可進入由國家主辦的體育館(Gymmasium)學習。國家體育館實際上是實施全面教育的場所。體育作為首要的教育內容,在那里有專門的體育教師進行指導。五項競技仍為主要訓練項目,對賽跑、角力尤為重視。另外還增加騎馬、駕車等項活動。各項活動要求更加嚴格,為的是能有更多的人達到參加每四年一度在奧林匹亞山麓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大會。文化知識的學習也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這里要集中注意于文法、修辭學和哲學這三門學科。這三門學科又稱為“三藝”。“三藝”原為四處游說的哲學教師“智者”(Sophist)所倡導,公元前五世紀時,在雅典倍受重視。這三門學科,都與發展雄辯演說術有很大關系。而雅典的奴隸主民主政治的實施,要求國家體育館必須重視和加強對青年雄辯才能和演說本領的培養、提高,以便將來能夠更好地參加爭取自由民的政治活動。國家體育館還經常進行歌唱、演奏、舞蹈及各種文藝方面的練習。參加宗教儀式或國家的各種慶祝活動,也被看成是不可缺少的學習活動。法律、社會生活及公民生活的準則,也需要有所了解。奴隸主國家對于這一培養本來官吏的預備學校非常重視。教師大多是由在文法學、修辭學、哲學和體育等方面有較高造詣的人擔任。國家體育館的物質條件,比其他學校都優越得多。這些都有利于培養奴隸主所要求的人才。
十八歲至二十歲的青年,屬于預備公民階段。可以進入青年軍事訓練團(Ephebia)受軍事訓練。軍事訓練團實際即國家兵營。雅典和斯巴達不同,這一年齡的青年迸不進軍事訓練團,完全由自己決定,不是強制性的,但只有正式公民的后裔才能進得去。他們一進兵營就授予每人一矛一盾,到神廟莊嚴宣誓:永不玷污這些武器,一定服從官吏,遵守法律,為國家利益而戰;然后以一名士兵的身份在城市衛戍隊作為期一年的服役;第二年到邊防守備隊守衛邊疆海防,在這期間,要學習航海并進行演習,還要學習一些政治法律方面的知識,并要一再宣誓絕對效忠奴隸主國家;二十歲后,通過一定儀式,接受正式公民稱號,獲得完全的政治權利。這就有資格步入正式的國家官吏的行列了。
如果把雅典的教育與斯巴達的教育加以對比,一方面可以看出二者之間有相同之處,如學校教育主要為奴隸主階級所控制,教育不與生產勞動直接相聯系,以及把軍事體育操練放在頭等重要地位等等,都是特別明顯的。另一方面,更可以看出雅典教育所具有的特色,即實施體、智、美、德等多方面的教育,培養和諧發展的人,是雅典教育最顯著最突出的特征。
在雅典教育中,體育操練不僅要使學生身強力壯,更要求發育勻稱,為個人的和諧發展打基礎。智育是實施奴隸主民主政治所不可缺少的。雅典把知識教育作為培養奴隸主階級的政治活動家和官吏的最主要的教育內容。這是斯巴達教育所望塵莫及的。雅典對音樂教育的要求比斯巴達要高得多。斯巴達設置音樂歌唱僅僅為了在戰場上鼓舞士氣,而雅典的音樂教育主要在培養人的節奏感,進而作為表達思想,抒發情感的有利武器。雅典的音樂教育是其和諧教育和文雅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于此可見,雅典教育的最主要特點,就是通過教育要求學生在體力、智力、美感和品德等方面得到和諧的發展。這在斯巴達的教育中是找不到的。
雅典的教育,與古希臘的教育思想,與古羅馬的教育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和聯系。古希臘的思想家們,都直接吸取了雅典教育的實際經驗,作為他們論證教育問題的重要依據。而羅馬共和時期,一度幾乎完全襲用了雅典教育的辦法,連學校名稱,學科內容以及教育目標,都莫能例外。
尤其是雅典的和諧發展的教育,不僅當時就受到亞里斯多德的極太重視,而且后來對西方資產階級進步教育思想的發展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奴隸制社會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一種階級社會,奴隸主對奴隸進行著極期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從這個意義上講,奴隸制的確是殘酷野蠻的剝削制度。古希臘的奴隸制和它的教育制度,無疑具有明顯的階級性,但對于這一社會制度和教育制度,又必須歷史地、全面地去看待它、分析它。從對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來說,奴隸制的出現是一個歷史的進步現象,因為“只有奴隸制才使農業和工業之間的更大規模的分工成為可能,從而為古代文化的繁榮,即為希臘文化創造了條件”。如果沒有最初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工,沒有一一部分人從沉重的體力勞動中擺脫出來,專門從事文化知識的總結和研究,也就不可能產生當時文化、科學、藝術的繁榮。因此,這種分工是推動了歷史、文明的發展的。
古代希臘的奴隸制度和教育制度,不僅對當時文化、科學、藝術的產生和發展有很大意義,而且對于后世西方文化的發展,乃至對于社會的發展,也都作出了不小的貢獻。恩格斯是這樣評價的,他說:“沒有奴隸制」就沒有希臘國家,就沒有希臘的藝術和科學;沒有奴隸制,就沒有羅馬帝國,沒有希臘文化和羅馬帝國所奠定的基礎,也就沒有現代化的歐洲。我們永遠不應該忘記,我們的全部經濟、政治和智慧的發展,是以奴隸制既為人所公認、同樣又為人所必需這種狀態為前提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有理由說:沒有古代的奴隸制就沒有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可見,今天我們研究古代奴隸社會的歷史和文化教育,仍然是很必要的。
雅典教育重視培養什么
雅典教育重視培養人的全面發展和自由精神,注重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創新精神。詳細論述如下:
1、雅典教育注重培養人的全面發展。在古代希臘,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品德和人格。學生被要求遵守道德規范,尊重師長,關心社會公益,具備良好的公民素質。此外,雅典教育還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和體育能力,以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2、雅典教育強調自由精神的培養。在古代希臘,自由被視為人類最高的理想和價值追求。雅典教育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于質疑權威,追求真理和智慧。教師的角色是引導學生探索問題、發現真理,而不是簡單地灌輸知識。
3、雅典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創新精神。在古希臘哲學家的影響下,教育被認為是一種啟發思考和探究真理的過程。學生被要求通過邏輯推理、辯論和辯證思考來解決問題。
4、這種思辨的教育方法培養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為他們成為優秀的政治家、哲學家和文化人奠定了基礎。
雅典的相關知識
1、雅典是古希臘的首都,也是古代希臘文明的中心。它位于希臘中部的愛琴海海岸線,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港口條件,因此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商業和文化中心。
2、雅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當時它是希臘城邦之一。在公元前5世紀,雅典成為古希臘最強大的城邦之一,統治了整個愛琴海地區。在這個時期,雅典的文化、藝術和政治達到了巔峰,產生了許多偉大的哲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如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
3、雅典的城市規劃非常獨特,以衛城為中心,周圍有一系列建筑物和廣場。衛城上有許多著名的建筑,包括帕臺農神廟、埃雷赫修神廟和帕特農神廟等。這些建筑物代表了古希臘建筑的高峰,以其精美的雕塑和壯觀的規模而聞名于世。
4、雅典也經歷了許多挑戰和戰爭。在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雅典與斯巴達等其他城邦進行了激烈的戰斗。最終,雅典被斯巴達征服,失去了其獨立地位。盡管如此,雅典的影響力仍然持續至今,它被認為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好了,今天關于“留學希臘雅典上初中”的話題就講到這里了。希望大家能夠通過我的講解對“留學希臘雅典上初中”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夠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