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門下走狗,自慚形穢說是“青藤門下走狗”是誰?
1、自慚形穢說是“青藤門下走狗”是誰?
“青藤門下走狗”是鄭板橋。
1、鄭板橋對明代書畫家徐渭非常敬服,曾刻一印,自稱“青藤門下走狗”,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2、“青藤”是指徐渭,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長,號青藤老人、青藤道士,是中國“潑墨大寫意畫派”創始人、“青藤畫派”之鼻祖,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
:
1、鄭板橋,1693-1765,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
2、鄭板橋一生的三分之二歲月都在為竹傳神寫影,通過觀察和藝術創作的實踐,提煉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論。
3、鄭板橋有很多以蘭花為主題的畫,借蘭花特征,透溢出做人勝不驕、敗不餒,持平常心態的胸臆,在他眼中,蘭竹石,能代表人心地光明,品格高潔等品格。
4、鄭板橋的書法人稱“板橋體”,早年學書從歐陽詢人手,字體工整秀勁,自稱“六分半書”,其意大體是隸書,但摻雜了楷,行、篆、草等別的書體。
:百度百科_徐渭 百度百科_鄭板橋
2、鄭板橋曾經自稱“青藤門下走狗”,為什么“走狗”在這里沒有貶義了?
如果說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是這些朝代的特殊文化符號,那么書法則是歷朝歷代的通配符。在明朝有一位書法家,藝術成就極高,連后世的鄭板橋都愿做“青藤門下走狗”,近代齊白石都“恨不生三百年前,為青藤磨墨理紙”。兩位大師眼中的“青藤”到底是何方神圣?
徐渭,明代著名書法家,中國古代十大著名畫家之一。他是浙江山陰人,字文清,后改字為文長,號天池山人、青藤道人。徐渭生性聰敏才華,《明史.文苑傳》說他“天才超軼”,十幾歲便能模仿西漢文學家楊雄的《解嘲》而創作《釋毀》。徐渭20歲便考取了山陰秀才,但以后的八次鄉試都名落孫山,始終科舉不第。在經歷一系列磨難之后,終于在不惑之年,被抗倭英雄胡宗憲看中,當了他的幕府軍師。胸中之謀略,用之于東南沿海的抗倭斗爭,也算是“學好文武藝,貨予帝王家”了,這應該是他一生中最為得意的時候了。
明代黨爭不斷,胡宗憲因嚴嵩奸黨失勢受牽連,徐渭深受刺激,精神失常,多次自殺未遂。后又一度發狂殺死繼妻,經同鄉張元汴力保才得幸免一死,吃了七年牢飯之后,在53歲出獄。此時的徐渭已經一無所有,他便遠離廟堂,游歷四方,開始寫詩作畫,以賣書畫為生。他的許多重要作品,都出現于這個時期。值得一提的是,視青藤道人為偶像的齊白石在55歲開始北漂,有沒有受徐渭影響,不得而知。
徐渭的晚年生活甚是凄涼,徐渭曾自嘲:“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可以說孤獨一人,聊此殘生。據說,徐渭臨終之時,身邊唯有一狗與之相伴,連一張裹尸的草席都沒有。同是落魄文人,宋代的柳永卻還有一群煙花女子為其送終呢!徐渭的結局確實令人扼腕長嘆。
徐渭悲劇的一生,少年成名,青年得志,中年失意,晚年孤獨。在世界上,除了梵高恐怕沒有人能與之相媲美。在中國文化的土壤中,有些人生時寂寞,死后揚名,徐渭也是這樣一個傳奇人物。
徐渭死后20年,“公安派”領袖人物袁宏道不遺余力地搜羅徐渭的文稿,研究徐渭,大力宣揚徐渭,于是便有了《徐文長傳》問世,一個人死后20余年,竟有人為其立傳揚名,青藤道人泉下有知,一定深感足矣。
徐渭自稱“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對自己書法如此自信的一個人,卻是一個情場失意,官場倒霉,最終窮困潦倒而死之人。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作者瞎子阿炳也是命途多舛,偉大的藝術家為何總是與窮困潦倒相伴?百思不得其解。
3、鄭板橋自稱為徐青藤門下走狗鄭燮。 這句話立意 是什么?
這句話是齊白石說的吧,意思是說在青藤門下當條狗都心甘情愿。
徐謂,字文長,號青藤,明代3大才子只一,此人詩畫雙絕,但是他最厲害的不是詩文,而是他的權謀和軍事,是他幫助胡宗憲平定了東南倭寇。
給個采納吧
4、【開心學國學】齊白石老先生的詩“青藤門下為走狗”,青藤指的是誰?
答案為:【B、徐渭】
徐渭
是明代杰出書畫家、文學家,山陰(今浙江省紹興)人
號“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署田水月”......
早在齊白石之前,鄭燮(板橋)就刻過一個自用印章,其文為:
青藤門下走狗
齊白石的原詩是:“青藤八大遠凡胎,缶老衰年別有才;我愿九原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
齊白石對徐渭的藝術奇才極為佩服,恨不得早生三百年......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