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組委,倫敦奧組委保護奧運會商標檢索用語
1、倫敦奧組委保護奧運會商標檢索用語
除了包括可口可樂、麥當勞和Visa公司在內的倫敦奧組委商業合作伙伴以外,倫敦奧組委將嚴格限制任何人在任何商業活動中使用“倫敦2012”、“奧運會”和“殘奧會”等特定商標用語。如果谷歌搜索引擎保持目前的商標政策的話,品牌競爭者可能會在谷歌上競買這些用語,因為過去三年來谷歌一直允許品牌競爭者購買商標用語。倫敦奧組委在奧運會開賽之前還未正式公布其網絡廣告政策,但一位發言人向《營銷周刊》的姐妹期刊《新媒體時代》表示,奧組委已經意識到谷歌商標規則的危害。“我們意識到谷歌的關鍵字廣告政策”,他說道。“我們采取一切措施認真對待2012年的倫敦品牌保護問題,并且將會逐案處理任何事件。”自從谷歌決定放寬公司的商標規則,谷歌就一直遭到品牌者的抨擊,認為它違反商標規則。但是去年歐洲法院認為谷歌沒有違反商標規則。相反,在今年三月份,歐洲法院的輔佐法官建議應該認定廣告客戶自身對商標侵權負有責任,如果他們購買的谷歌關鍵字廣告不利于競爭對手的商標品牌的話。Tamar公司負責社會媒體的負責人HenryEllis表示,品牌者要關注其廣告是否與倫敦奧運會相關聯。“倫敦奧組委和政府對奧運品牌給予了嚴格保護,并且還尋求懲戒那些違反這些規則的廣告者,以儆效尤。”(編譯自marketingweek.co.uk)
2、倫敦奧運會各國旗手名單
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以下為205個國家和地區的旗手以及出場順序:
中國隊-易建聯
出場順序 國家/地區 姓名 項目 性別
1 希臘 尼古拉迪斯 跆拳道 男
2 阿富汗 巴哈維 跆拳道 男
3 阿爾巴尼亞 羅梅拉-貝加伊 舉重 女
4 阿爾及利亞 本查布拉 拳擊 男
5 美屬薩摩亞群島 靖韋 游泳 男
6 安道爾 托馬斯-羅卡 射擊 男
7 安哥拉 莫雷拉 柔道 女
8 安提瓜和巴布達 丹尼爾-貝利 田徑 男
9 阿根廷 阿亞瑪爾 曲棍球 女
10 亞美尼亞 葉瑞姆彥 跆拳道 男
11 荷屬阿魯巴群島 勒-格蘭德 游泳 男
12 澳大利亞 勞倫-杰克遜 籃球 女
13 奧地利 馬庫斯-羅根 游泳 男
14 阿塞拜疆 馬馬德里 柔道 男
15 巴哈馬 查理斯-布朗 田徑 男
16 巴林 阿爾卡西米 射擊 女
17 孟加拉國 馬哈菲祖兒 游泳 男
18 巴巴多斯 布拉斯懷特 田徑 男
19 白俄羅斯 米爾尼 網球 男
20 比利時 蒂婭-埃勒博 田徑 女
21 伯利茲 梅德伍德 田徑 男
22 貝寧 內爾-吉納霍伊 柔道 男
23 百慕大群島 科克蘭德 帆船 男
24 不丹 扎姆 射箭 女
25 玻利維亞 托雷斯-古茲曼 游泳 女
26 波黑 邁克奇 柔道 男
27 博茨瓦納 蒙特松 田徑 女
28 巴西 佩索阿 馬術 男
29 英屬維爾京群島 哈里根-斯科特 田徑 女
30 文萊 瑪胡辛 田徑 女
31 保加利亞 約夫切夫 體操 男
32 布基納法索 內比 柔道 女
33 布隆迪 努庫里 田徑 女
34 柬埔寨 索倫 跆拳道 女
35 喀麥隆 勞瑞-阿里 摔跤 女
36 加拿大 惠特菲爾德 鐵人三項 男
37 佛得角 莫尼茲 柔道 女
38 開曼群島 海曼 田徑 男
39 中非 Seulki KANG 跆拳道 女
40 乍得 恩加來姆達納 柔道 女
41 智利 凡-拉莫恩 射箭 女
42 中國 易建聯 籃球 男
43 哥倫比亞 帕瓊 自行車 女
44 科摩羅 阿哈馬達 田徑 女
45 剛果 巴祖羅 田徑 女
46 庫克群島 威廉姆斯 帆船 女
47 哥斯達黎加 特拉娜 田徑 女
48 科特迪瓦 梅特 田徑 男
49 克羅地亞 勞澤特 手球 男
50 古巴 洛佩茲-努內斯 摔跤 男
51 塞浦路斯 巴格達蒂斯 網球 男
52 捷克 庫卡爾 羽毛球 男
53 朝鮮 樸松哲 田徑 男
54 剛果民主共和國 姆本加 田徑 男
55 丹麥 WRAAE 皮劃艇 男
56 吉布提 祖拉哈-阿里 田徑 女
57 多米尼克 赫托特 田徑 男
58 多米尼加共和國 雷耶斯 跆拳道 男
59 厄瓜多爾 塞薩爾 皮劃艇 男
60 埃及 梅斯巴赫 柔道 男
61 薩爾瓦多 加西亞 自行車 女
62 赤道幾內亞 瑪媞娜 田徑 女
63 厄立特里亞 切布雷塞拉西耶 田徑 男
64 愛沙尼亞 塔瑪特 田徑 男
65 埃塞俄比亞 塞尤姆 游泳 女
66 斐濟 勞魯 柔道 男
67 芬蘭 塞帕拉 游泳 女
68 馬其頓 布拉澤維奇 游泳 男
69 法國 勞拉-弗萊塞爾 擊劍 女
70 加蓬 贊米拉馬 田徑 女
71 岡比亞 薩尼 田徑 男
72 格魯吉亞 薩魯克瓦德澤 射擊 女
73 德國 科勒爾 曲棍球 女
74 加納 阿姆彭薩 拳擊 男
75 格林納達 詹姆斯 田徑 男
76 關島 杜恩 摔跤 女
77 危地馬拉 梅格麗 帆船 男
78 幾內亞 凱塔 柔道 男
79 幾內亞比紹 米達納 摔跤 男
80 圭亞那 格洛格 田徑 男
81 海地 蒂薩瓦尼 柔道 女
82 洪都拉斯 本內特 田徑 男
83 中國香港 李慧詩 自行車 女
84 匈牙利 比羅斯 游泳 男
85 冰島 阿斯蒂斯 田徑 女
86 個人名義參賽 科爾琳 倫敦奧組委 女
87 印度 庫馬爾 摔跤 男
88 印度尼西亞 蘇達爾塔瓦 游泳 男
89 伊朗 馬扎里 拳擊 男
90 伊拉克 拉扎克 田徑 女
91 愛爾蘭 塔伊洛 拳擊 女
92 以色列 祖巴里 帆船 男
93 意大利 韋扎利 擊劍 女
94 牙買加 博爾特 田徑 男
95 日本 吉田沙保里 摔跤 女
96 約旦 達瓦尼 跆拳道 女
97 哈薩克斯坦 蒂納里耶夫 摔跤 男
98 肯尼亞 頓弗雷德 游泳 男
99 基里巴斯 卡托塔 舉重 男
100 韓國 尹京信 手球 男
101 科威特 阿爾迪哈尼 射擊 男
102 吉爾吉斯斯坦 馬梅多夫 柔道 男
103 老撾 斯彭尼夏 田徑 男
104 拉脫維亞 帕拉威尼斯 排球 男
105 黎巴嫩 保利 跆拳道 女
106 萊索托 塔橋卡 田徑 女
107 利比里亞 酷圖阿克 田徑 女
108 利比亞 埃爾加迪 游泳 男
109 列支敦士登 沃吉特 網球 女
110 立陶宛 阿雷克納 田徑 男
111 盧森堡 穆勒爾 柔道 女
112 馬達加斯加 拉特斯密茲娃 柔道 男
113 馬拉維 特布羅 田徑 男
114 馬來西亞 潘德雷拉 跳水 女
115 馬爾代夫 拉什德 羽毛球 男
116 馬里 達拉莫 田徑 女
117 馬耳他 切特庫提 射擊 男
118 馬紹爾群島 內馬拉 田徑 女
119 毛里塔尼亞 艾-莫克塔爾 田徑 男
120 毛里求斯 力古博爾特 排球 女
121 墨西哥 埃斯皮諾薩 跆拳道 女
122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民金菲爾 舉重 男
123 摩爾多瓦 奧拉魯 射箭 男
124 摩納哥 阿格里區 游泳 女
125 蒙古 巴特-歐查爾 田徑 男
126 黑山 馬瓦利杰維奇 柔道 男
127 摩洛哥 迪斯拉姆 跆拳道 女
128 莫桑比克 扣托 田徑 男
129 緬甸 泰德梭溫 田徑 男
130 納米比亞 阿哈恩斯 射擊 女
131 瑙魯 迪特納莫 舉重 男
132 尼泊爾 沙什 游泳 男
133 荷蘭 里杰斯塞雷博爾格 帆船 男
134 新西蘭 威利斯 田徑 男
135 尼加拉瓜 巴拉沃-奧瑪多爾 拳擊 男
136 尼日爾 阿卜杜拉耶 拳擊 男
137 尼日利亞 波爾蒂奇 摔跤 男
138 挪威 拉爾森 皮劃艇 女
139 阿曼 阿爾-哈特米 射擊 男
140 巴基斯坦 阿巴斯 曲棍球 男
141 帕勞 特爾塔爾 田徑 男
142 巴勒斯坦 艾布-雷米拉 柔道 男
143 巴拿馬 薩拉迪奧 田徑 男
144 巴布亞新幾內亞 維西爾 田徑 女
145 巴拉圭 哈欽-布萊斯奎特 游泳 男
146 秘魯 特赫達 田徑 女
147 菲律賓 迪阿茲 舉重 女
148 波蘭 A-拉德萬斯卡 網球 女
149 葡萄牙 蒙泰羅 柔道 女
150 波多黎各 卡爾森 田徑 男
151 卡塔爾 阿爾哈馬德 射擊 女
152 羅馬尼亞 特卡烏 網球 男
153 俄羅斯 莎拉波娃 網球 女
154 盧旺達 尼揚舒提 自行車 男
155 圣基茨和尼維斯 柯林斯 田徑 男
156 圣盧西亞 斯賓塞 田徑 女
157 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亞歷山大 田徑 女
158 薩摩亞 奧佩爾羅格 舉重 女
159 圣馬力諾 派爾里 射擊 女
160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夸雷斯馬 田徑 女
161 沙特阿拉伯 阿爾達烏迪 田徑 男
162 塞內加爾 迪埃杜 柔道 女
163 塞爾維亞 德約科維奇 網球 男
164 塞舌爾 杜蓋思 柔道 男
165 塞拉利昂 塞薩伊 田徑 女
166 新加坡 馮天薇 乒乓球 女
167 斯洛伐克 宮琦 射擊 男
168 斯洛文尼亞 考澤爾 皮劃艇 男
169 所羅門群島 維尼 舉重 女
170 索馬里 穆罕默德-法拉赫 田徑 女
171 南非 塞門婭 田徑 女
172 西班牙 加索爾 籃球 男
173 斯里蘭卡 卡倫拉尼 羽毛球 男
174 蘇丹 伊斯梅爾 田徑 男
175 蘇里南 佩高特 游泳 女
176 斯威士蘭 霍爾 游泳 男
177 瑞典 本特松 馬術 男
178 瑞士 瓦林卡 網球 男
179 敘利亞 格哈扎爾 田徑 男
180 中華臺北 陳士杰 舉重 男
181 塔吉克斯坦 喬里耶娃 拳擊 女
182 坦桑尼亞 姆里紹 田徑 女
183 泰國 凱廷 田徑 男
184 東帝汶 索萊斯 田徑 男
185 多哥 鮑克派迪 皮劃艇 男
186 湯加 福努阿 游泳 男
187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彭斯 田徑 男
188 突尼斯 梅根內姆 手球 男
189 土耳其 達爾內爾 排球 女
190 土庫曼斯坦 哈蒂伯蒂耶夫 拳擊 男
191 圖瓦盧 拉普阿拉普阿 舉重 男
192 烏干達 莫格拉 游泳 男
193 烏克蘭 岡蒂亞克 柔道 男
194 阿聯酋 奧瑪科姆 射擊 男
195 美國 扎古尼斯 擊劍 女
196 烏拉圭 科拉佐-托恩 賽艇 男
197 烏茲別克斯坦 拉素拉夫 拳擊 男
198 瓦努阿圖 魯魯 乒乓球 女
199 委內瑞拉 拉莫斯 乒乓球 女
200 越南 阮田山一 擊劍 男
201 維爾京群島 亨利 田徑 男
202 也門 阿爾-庫巴帝 跆拳道 男
203 贊比亞 蒙巴 田徑 男
204 津巴布韋 考文垂 游泳 女
205 英國 霍伊 自行車 男
中國代表團旗手 易建聯
中國延續“高大”傳統 易建聯手擎大旗 中國代表團第42個出場,舉旗走在隊伍最前列的是身形高大的男籃選手易建聯。關于中國旗手的人選,此前曾多有猜測,易建聯、劉翔、李娜、林丹、孫楊等都在其中。最終的結果,中國隊依舊延續了用男籃選手舉旗的傳統。從1984年開始至2012年,28年時間里,中國代表團每一屆的旗手都是由中國男籃隊員擔任,具體人選分別是王立彬、宋濤、宋力剛、劉玉棟、姚明、易建聯。
美女旗手成開幕式靚麗風景總共205個代表團中,有超過80名女性旗手,這也成為開幕式上的一道靚麗風景。
中國香港代表團,旗手李慧詩
第83位入場中國香港代表團,旗手是曾在廣州亞運會上摘得自行車500米個人計時賽冠軍的女將李慧詩。李慧詩被香港人寄予奪牌希望。她在兩年前的廣州亞運一鳴驚人,以33.945秒破亞洲紀錄在自行車女子500米計時賽奪金,并摘下爭先賽銅牌;2012年在世界杯倫敦站更摘下凱林賽亞軍及爭先賽季軍。
澳大利亞代表團 勞倫·杰克遜擔任旗手
澳大利亞代表團的旗手是身高1.96米的女籃選手勞倫·杰克遜。金發碧眼的“女巨人”身高不遜于其他代表團的男旗手,更多了一份風情。她因為在北京奧運會閉幕式上與姚明上演“深情一抱”而被眾多籃球迷所熟知。
美國擊劍名將扎古尼斯力壓科比、小威廉姆斯等眾位國際矚目的體育明星,成為倫敦奧運會美國代表團的旗手。扎古尼斯曾在雅典和北京奧運會上奪得佩劍冠軍。本次擔任旗手是經過美國代表團各隊隊長投票挑選出來的。
首次派女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的卡塔爾,將旗手的榮譽給了19歲的女子射擊選手哈馬德。伊拉克的女子百米選手達納·侯賽因也加入到旗手行列。柬埔寨代表團中只有三名選手,他們的旗手是女子跆拳道選手索倫。
俄羅斯-莎拉波娃
俄羅斯代表團的旗手是網壇美女莎拉波娃。38歲的花劍女皇,4屆奧運會獲得5枚金牌的瓦倫蒂娜·韋扎利是意大利代表團的旗手。法國代表團的旗手則是5屆奧運會獲得了2枚金牌的擊劍選手勞拉·費雷塞爾。比利時代表團的旗手是蒂婭·埃勒博。她曾在 2008年北京奧運會獲得女子跳高金牌。35歲的美女艾馬爾是阿根廷女子曲棍球的核心人物,也是公認的世界女子曲棍球頭號球星,她成為了阿根廷代表團的旗手。新加坡奧運旗手選擇了乒乓球女隊隊長馮天薇。此前的北京奧運會,她的隊友李佳薇擔綱旗手。日本隊在北京奧運會上選擇了身形嬌小的乒乓女將福原愛。此番征戰倫敦,29歲的“摔跤女皇”吉田沙保里成功擊敗北島康介和內村航平成為日本代表團的旗手。土耳其選擇了身材突出、美貌驚人的女排國手達內爾。馬來西亞的旗手是跳水運動員潘德莉拉。她擊敗羽球名將李宗偉,成為馬來西亞首位在奧運會上擔任旗手的女運動員。
西班牙-大加索爾
塞爾維亞-德約科維奇
網球名將受青睞本屆奧運會上,多個代表團選擇網球名將擔任旗手。不過“瑞士天王”費德勒為了充分備戰,將這一榮譽讓給了隊友瓦林卡。西班牙原定由納達爾舉旗,但他因傷退出奧運會,旗手由男籃名將加索爾擔當。盡管兩大網壇天王的退出或許會讓球迷心生遺憾。好在德約科維奇也被選作塞爾維亞代表團的旗手。他表示,這對自己會是永生難忘的經歷。塞浦路斯代表團的旗手是男子網球運動員巴格達蒂斯。俄羅斯的莎拉波娃和波蘭的拉德萬斯卡這兩名網球美女都是本國旗手。今年摘得法網桂冠的莎拉波娃也是俄羅斯歷史上首位女旗手,此次將是她的奧運首秀。
飛人博爾特成為牙買加旗手
資深名將易成旗手讓成績突出的資深運動員作為旗手,是很多代表團的選擇。東道主英國代表團,由31支運動隊每隊推舉3人,匯總之后由524名運動員投票決定,最終贏得過4枚奧運金牌的自行車名將霍伊脫穎而出。這位36歲的車手曾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閉幕式上為英國隊執旗。短跑名將博爾特成為牙買加奧運代表團在開幕式上的旗手。北京奧運會上,博爾特以令人震驚的巨大優勢奪得了100米和200米兩項冠軍,次年的柏林世錦賽上,他又打破了這兩個項目的世界紀錄。韓國代表團由39歲的手球運動員尹京信出任旗手。五度出戰奧運會,尹京信可謂勞苦功高。
戰績之外的選擇:或鼓勵新人 或積極勵志
倫敦奧運會,中華臺北隊首次選擇舉重運動員擔任旗手。身高189公分、體重140公斤的陳士杰是一名舉重運動員。南非代表團旗手的選擇一向頗有特點。上屆北京奧運會,他們選擇了殘疾游泳運動員娜塔莉作為旗手,使之成為奧運歷史上第一位殘疾人旗手。此次則選擇了曾備受爭議的“雙性”田徑選手塞門婭。由于長相酷似男性且每每輕松奪冠,塞門婭的性別一度成為爭議焦點。捷克代表團的旗手,選擇了兩年前被確診患有睪丸癌的羽毛球男單選手考卡爾。對于能擔任旗手,身高1米92的考卡爾說:“舉幾個小時的旗,身體可能會很累,但從另一角度講,我的人生將獲得巨大的精神鼓舞和積極的力量。”
3、倫敦舉辦過幾次奧運會
截止2019年5月,倫敦舉辦過三屆奧運會,分別是1908年的第4屆奧運會,1948年的第14屆奧運會和2012年的第30屆奧運會。
1、1908年的第4屆奧運會
1908年倫敦奧運會是歷史上第4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于1908年4月27日起在英國倫敦舉行。本屆奧運會有22個國家報名參加。其中芬蘭,土耳其,新西蘭(做為澳大拉西亞的一部分)是首次參加奧運會,英國在本屆運動會上獲得145枚獎牌,美國獲得47枚獎牌,瑞典獲得25枚獎牌。
2、1948年的第14屆奧運會
1948年倫敦奧運會是第14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于1948年7月29日-8月14日在英國倫敦舉辦。1908年倫敦曾主辦第4屆奧運會,40年后,世界選手又再次在這里聚會。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斷了12年后舉行的首屆運動會,是奧林匹克運動的新起點。
3、2012年的第30屆奧運會
第30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又稱2012年倫敦奧運會,2012年7月27日到2012年8月12日在英國首都倫敦舉辦。
倫敦奧運會開幕式烏龍事件:
1、美國旗被吹
小威幾經辛苦才擊敗莎拉波娃贏得網球女單金牌,但在頒獎儀式升國旗時,掛在最上邊的美國國旗卻被風吹 走,結果俄羅斯國旗“登上了最高點”。
2、中韓國旗誤掛
2012年07月31日凌晨的男子200米自由泳決賽爭奪格外激烈,最終,安格內爾獲得冠軍,法國人拿到了他個人的第二枚金牌。孫楊則與樸泰桓打成平手,成績是1分44秒93并列第二。
但在升國旗儀式上,倫敦組委會再次犯下嚴重錯誤,在雄壯馬賽曲的伴奏下,三個國家的國旗被緩緩升起。中國選手孫楊和韓國名將樸泰桓在成績上并列亞軍,但是在升旗時韓國國旗卻排在了五星紅旗的上面。但按照國際慣例,兩國國旗應該并排升起,而非一上一下排放。
3、國旗難分
在朝鮮對哥倫比亞的女足比賽前,現場大屏幕上,朝鮮女足選手名字旁邊的國旗竟然全部都是韓國的,這令朝鮮感到無比憤怒。
本來這種問題錯一次就夠了,但倫敦奧委會似乎不會分朝鮮和韓國,在倫敦奧組委上傳到官方微博上的開幕式各國代表團入場照片中,朝鮮代表團的照片下顯示的的確是朝鮮國旗,但卻標明“Team Korea”,單獨稱Korea時通常是指韓國。
來源:百度百科-奧林匹克運動會
4、葉詩文在倫敦奧運會奪金后被懷疑是怎么回事?
請敘述得詳細一點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