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念或者不念我,“你念或不念我”全文是什么?
1、“你念或不念我”全文是什么?
《見與不見》
倉央嘉措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里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棄
來我的懷里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里
默然相愛
寂靜歡喜
該詩句出于倉央嘉措的《見與不見》,另一種說法該詩作者是扎西拉姆·多多
2010年一部穿越劇《宮》中,何晟銘飾演的雍正在女主角晴川(楊冪飾)穿越回現代前送給晴川的一首情詩——《見或不見》,在此劇結尾曲中的歌詞也是這首詞。
馮小剛的《非誠勿擾2》捧紅一首小詩《見與不見》。這是片中李香山(孫紅雷飾)的女兒川川(關曉彤飾)在父親臨終前的人生告別會上送他的詩。它探討了愛與生命兩大主題,內斂而深情,不少觀眾熱淚盈眶。其作者一度被傳為17世紀著名詩人倉央嘉措。記者昨日獲悉,作者其實另有其人,她是一位名叫扎西拉姆·多多的當代女詩人。
2、倉央嘉措《見與不見》全詩
《見與不見》全詩: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里,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不舍不棄。
來我懷里,或者,讓我住進你的心里。
默然相愛,寂靜喜歡。
倉央嘉措軼事典故
相傳倉央嘉措在入選達賴前,在家鄉有一位美貌聰明的意中人,他們終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馬,恩愛至深。倉央嘉措進入布達拉宮后,他厭倦深宮內單調而刻板的黃教領袖生活,時時懷念著民間多彩的習俗,思戀著美麗的情人。他便經常微服夜出,與情人相會,追求浪漫的愛情生活。
有一天下大雪,清早起來,鐵棒喇嘛發現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腳印,便順著腳印尋覓,最后腳印進入了倉央嘉措的寢宮。隨后鐵棒喇嘛用嚴刑處置了倉央嘉措的貼身喇嘛,還派人把他的情人處死(也有說法只是將情人驅逐出拉薩放逐到遠方),采取嚴厲措施,把倉央嘉措關閉起來。
3、“你念或者不念我,我就在這里,不來也不去”是哪首詩里面的句子?
你念或者不念我,我就在這里,不來也不去”是《見與不見》里面的句子
1.詩歌全文: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里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
不舍不棄
來我懷里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里
默然相愛
寂靜喜歡
2.賞析:.倉-央-嘉-措-,在唇齒間流轉這四個字,仿佛是青澀男女初初相戀時欲語還休的風情萬種,可是短促的仄聲結尾又仿佛是堅定的不容置疑的告白。這個名字,本身就具有這樣的魔力,令人神之往之
3.作者簡介:倉央嘉措(藏文:??????????????????;Tshangs-dbyangs-rgya-mtsho1683.03.01-1706.11.15),門巴族,六世達賴喇嘛,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倉央嘉措生于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宇松地區烏堅林村的一戶農奴家庭,父親扎西丹增,母親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當時的西藏攝政王第巴·桑結嘉措認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同年在桑結嘉措的主持下在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典禮。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廢,據傳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圓寂。
4、倉央嘉措《見與不見》全詩是什么
倉央嘉措《見與不見》全詩如下: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里,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不舍不棄。
來我懷里,或者,讓我住進你的心里。
默然相愛,寂靜喜歡。
《見與不見》賞析
倉央嘉措《見與不見》的詩中沒有一句華麗的詞藻,只有質樸無華的情感,只有任世事怎樣變換,他的情始終不變,就在那里的那份愛,就如天上的恒星,哪怕歷盡滄桑都亙古不變。全詩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反復吟誦詩人心中那份無論世事怎樣變換此情都不移的愛情,旋律優美,極富藝術感染力。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