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安全教育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全國安全教育日是幾日
1、全國安全教育日是幾日
全國安全教育日是4月15日。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是為了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維護國家安全而設立的節日。2015年7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國家安全法規定,國家加強國家安全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國家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將國家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公務員教育培訓體系,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并將每年4月15日確定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2022年4月15日,是第七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為樹牢總體國家安全觀,感悟新時代國家安全成就,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氛圍。
節日介紹:
2022年4月,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標識對外發布。標識由數字415、紅星和光芒組成。數字4的設計,形似宣誓的動作,表現出全國人民誓要維護國家安全的決心,及安全有我的個人責任感。同時也有利于提高415的辨識度,便于傳播。紅星在數字上方閃耀,意指在黨的指引下,國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強,光明前景催人奮進。
數字415和紅星組成穩定的三角形,光芒閃耀,使整個標志成優美的扇形。數字415意指4月15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簡潔明了。文字全民國家安全教育位于標志下方,黑色字體穩重,托舉扇形,意指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堅如磐石。
2、國家安全教育日是每年的哪一天
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于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
自覺關心、維護國家安全,是每個公民的基本義務,國家安全的真正實現有賴于人人參與、人人有可為。2015年7月1日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第14條規定,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國家安全教育日就是為了提升全民的安全意識,有利于提高整體的安全防范工作,并且可以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同時可以幫助經濟市場的秩序更加穩定,這是國家發展的基石,也是人民幸福的基石。
公民需要履行的義務包括:
1、遵守憲法、法律法規關于國家安全的有關規定。
2、及時報告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線索。
3、如實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證據。
4、為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條件或者其他協助。
5、向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和有關軍事機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協助。
6、保守所知悉的國家秘密。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國家安全教育日
3、我國安全教育日是幾月幾日
我國安全教育日是4月15日。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是為了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維護國家安全而設立的節日。2015年7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第十四條規定,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第一章第二條規定: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于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
我國的國家安全領域主要包括16個方面的基本內容: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絡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極地安全、深海安全。
安全教育日的來歷介紹:
設立這一制度是為全面深入地推動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傷亡事故的發生率,切實做好中小學生的安全保護工作,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培養幼兒的安全自護意識應從培養其良好的常規習慣開始。習慣養成得好,終生受其益,習慣是自動化的條件反射,是指不需要反復思考和再三選擇的“自由”而生的行為。習慣成了自然,輕松就在其中了。
安全事故已經成為14歲以下少年兒童的第一死因。校園安全涉及青少年生活和學習方面的安全隱患有20多種:食物中毒、體育運動損傷、網絡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災火險、溺水等;有專家指出,通過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80%的意外傷害將可以避免。
4、我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是哪一天
我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是每年的4月15日。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是為了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維護國家安全而設立的節日。2015年7月1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第十四條規定,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我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意義
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對培養和增強全民自覺投身國家安全責任感使命感,夯實和筑牢國家安全的群眾基礎,形成和匯聚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合力無疑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有利于提高政府和社會公眾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意識,維護國家安全的核心是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和其他重大利益的安全,包括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的安全。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