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 留學生招生_清華大學留學生招生簡章2024
清華大學 留學生招生_清華大學留學生招生簡章2024
現在,請允許我來為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清華大學 留學生招生的相關知識,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關于清華大學 留學生招生的討論,我們開始吧。
文章目錄列表:
1.外國如何留學清華,北大2.清北對國際生免試躺著能進是否屬實呢?
外國如何留學清華,北大
外國學生留學清華需要條件如下:
(1) 學習成績優良,品行端正,身體健康,年齡要求在18周歲(含18周歲)以上、25周歲以下,具有相當于中國高中畢業學歷的外國公民;
(2) 漢語水平達到HSK六級(含六級)/新版HSK五級(含五級)以上(且每一科目均在60分及以上);
(3) 對原為中國公民后加入外國國籍者,我校執行教育部教外來〔2009〕83號文。
需要提交的申請材料:
(1)《清華大學外國留學生本科學習申請表》(網上填寫并打印);
(2) 高中畢業證書和成績單(原件或公證件);
注:①在中國境內普通高中畢業的學生,須提供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簽發的普通高中畢業證。
②依據《關于開辦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的暫行管理辦法》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外國人子女學校高中畢業的學生,須提供所在學校的中文高中畢業證書,經我校核查確認后予以認可。
(3) 應屆高中畢業生由本人所在學校出具預期畢業證明原件,錄取后需補交高中畢業證書;
注:補交高中畢業證書要求同(2),并應按照我校規定時間補交。
(4) 漢語水平考試(HSK)六級(新版HSK為五級)證書和成績單復印件(報名時須出示原件);
(5) 三張本人近期2寸白底免冠照片;
(6) 所在高中的推薦信(按網上推薦信格式填寫);
(7) 本人護照照片頁、簽證頁或居留許可頁的復印件;
(8) 在讀大學生除提供上述材料外,還需提供所在大學的成績單、在學證明和推薦信;
(9) 到2014年9月1日仍未滿18周歲的申請人,須提供《在華監護人公證書》(監護人應為在北京居住,有經濟來源的中國人或外國人);
(10)《清華大學外國留學生學費獎學金申請表(供外國留學生新生申請獎學金用)》(如需申請可從網站上自行下載表格);
(11) 對符合教育部教外來〔2009〕83號文規定,原為中國公民后加入外國國籍者,申請時需提交:①入籍證明;②注銷原中國戶籍證明;③最近4年的護照出入境簽章頁復印件(原件備查);④最近2年的國外學習經歷證明;
注:“最近4年”指2010年4月30日至2014年4月30日
(12) 其它輔助證明材料(如:獲獎證書,參加國外高考成績單,國外知名大學錄取通知書等);
除上述申請材料外,根據情況我校可要求申請者提供補充材料。
注:除正式官方文件原件(如:高中畢業證、HSK證書)外,所有申請材料恕不退還。
外國留學生留學北大需要條件如下:
18—25
周歲,身體健康,高中畢業以上學歷,持外國有效護照的非中國籍公民。根據教育部規定,對于中國大陸(內地)、香港、澳門和臺灣居民在移民外國后作為外國留學生申請者,應于2010年4月30日之前持有有效的外國護照或國籍證明文件,且2010年4月30日起至報名截止日有在國外實際居住2年以上的記錄(一年中實際在國外居住滿9個月可按一年計算)。
需要提交的申請材料:
●
《北京大學外國留學生本科生入學申請表》。請在網上報名成功后打印申請表,并貼照片;
●
全日制正規高中畢業學歷文件(應屆畢業生可先提供預計畢業證明),須為中文或英文的原件或公證件;
● 高中階段全部課程及成績單,須為中文或英文的原件或公證件;
● 護照復印件,護照必須是在有效期內的普通護照;
● 護照尺寸照片3張;
●
北京大學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清北對國際生免試躺著能進是否屬實呢?
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公布2018年國際生(本科)招生簡章后,近日有網友稱:清華北大美籍華人學生能免試,幾乎可以“躺著進”國內清華北大。
“免試”條款是不是降低了入學門檻?有專家向南都指出,事實上并非如此。根據規定,來華留學申請人必須持有有效的外國護照或國籍證明文件4年以上,且最近4年之內有在國外實際居住2年以上的記錄。清華大學也曾公開表示,“免試”入學,學校對國際生的選擇面更廣招生門檻實質更高,競爭更強。
外籍華人需持《外僑居留證》參加高考
據了解,對國際生(本科)招生的“免試”制度并非今年首創。
清華大學自2017年開始,對國際生(本科)招生開始推行“申請—審核”制度:具備申請資格的國際學生,免除傳統的筆試內容,可以向清華大學遞交申請,學校將通過網上申請和綜合評測(包括材料評審和面試)錄取。
根據招生簡章,外籍學生需要提供符合資格的材料,如,要提供最高學歷學校提供的官方成績單(原件及中文或英文公證件);國家/地區統一高中畢業考試成績單;國際通行標準化測試成績等。
通過材料評審的申請人才可進入面試環節,對于特別優秀的申請者,經過專家評審,有免面試擬錄取的機會。
據了解,這種招生方式在國際上較常見,近年來,我國高校加速國際化進程,進一步對留學生招生方式進行改革,“申請—審核”制逐漸在高校普及。
外籍華人申請入學至少需海外居住兩年
新公布的2018年清華大學國際學術(本科)招生簡章(以下簡稱招生簡章)發現,內容較2017年基本不變。
在2017年年初,清華大學發布2017年的國際生(本科)招生簡章時,就因“免試”引起熱論。網友認為,這樣一來,外籍華人“躺著就能進清華”,對國內高考生不公平。還有網友質疑,在就學壓力下,“免試”可能促使更多人赴美生子,獲得美國國籍后通過“申請—審核”制,輕而易舉進入國內名牌大學。
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上述招生簡章中,也對這類群體有明確規定:“對原為中國公民、后加入外國國籍者,執行教育部教外來(2009)83號文。”
而據“教育部外來(2009)83號文”(全稱為《教育部關于規范我高等學校接受外國留學生有關工作的通知》)中規定,自2010年起,來華留學申請人必須持有有效的外國護照或國籍證明文件4年(含)以上,且最近4年(截至入學年度的4月40日以前)之內有在國外實際居住2年以上的記錄(一年中實際在國外居住滿9個月可按一年計算,以入境和出境簽章為準)。中國大陸(內地)、香港、澳門和臺灣居民移民外國后返回國內接受高中教育并畢業,如未恢復中國國籍,則屬于在中國定居的外國僑民,如符合我國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軌道的報名條件,可持其所在省(區、市)公安機關填發的《外僑居留證》,在其所在省(區、市)省級招生委員會制定的地點報名參加我國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
這也意味著,持有外國護照的學生并非輕而易舉就能就讀國內高校,需要提供海外居住證明等文件。
有業內人士告訴南都記者,實際上,此前實行考試制,占優勢的正是占有漢語優勢的外籍華人和亞洲學生。對于學校來說,留學生的選擇面反而窄。
國內多所高校對國際生“免試”
南都記者梳理發現,除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廈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多所大學近年也啟用了“申請-審核”制。
廈門大學是較早對國際生開始實施“申請—審核”制的高校。早在2014年的國際生(本科)招生簡章中,廈門大學就明確提出,“我校國際學生錄取實行與國際接軌的 申請審核制 。”
此外,一些學校設置了“考試”和“免試”兩種招生方式。但無論考試與否,申請的國際生均要符合相關規定。如,大多高校在今年的招生簡章里提到:對于中國大陸(內地)、香港、澳門和臺灣居民在移民外國后作為外國留學生申請者,應在國外有實際居住2年以上的記錄。
最新公布的中國人民大學2018年來華留學生本科招生簡章也提出,原為中國公民后加入外國國籍的考生,除了提交入籍證明、注銷原中國戶籍證明外,還需要提交最近4年的護照出入境簽章頁復印件(原件備查)和最近4年(2014年3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的國外學習經歷證明。
不少學校還要求,在國外出生即獲得外國國籍的華裔考生,須提供出生證明。
清華稱“免試后門檻更高競爭更強”
早在2017年,清華大學招生辦就對輿論回應稱,放眼世界,“申請-審核”制是比較通行的本科國際學生選拔方式,可以更為全面地考核報考學生的高中學業水平、中文能力、綜合素質等。因此,作為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舉措之一,從2017年開始,清華推行本科國際學生“申請-審核”制。
對于網友“免試意味著降低門檻”的質疑,清華大學表示,通過對申請材料的要求可以發現,新的錄取方式門檻將會更高。比如其中包括各國主要高校所要求的筆試成績,但不局限于SAT、AP、A-level、各國高考成績等,這將作為重要錄取和考核依據,還有獲獎證書以及其他大學錄取通知書等輔助證明材料。
清華大學稱,實施本科國際學生的申請-審核制后,由于擴大了優秀生源的申請范圍,實際上增大了申請者的競爭難度。
免試是否會對國內考生造成不公平?清華大學也表示,其在國內的招生錄取規模,嚴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國際學生招生名額也并不擠占國內學生名額。
專家:申請門檻不代表錄取門檻
在教育學者熊丙奇看來,“申請門檻不代表錄取門檻”,國內高校對國際生采取“免試入學”的方式,并不意味著招生門檻降低。在國際上,高校的國際生招生多采取“申請—審核”制,滿足條件者即可申請。熊丙奇認為,但這并不意味著,滿足申請條件就能被錄取,學校在眾多的申請者里,挑選最滿意的學生,這種方式也相對科學。
此外,“申請--審核”制可以避免用同樣的試卷測試不同國家學生,不科學的弊病。
南都記者注意到,高校對國際生啟用“申請--審核”制并非“特立獨行”。教育部2009年9月發布的《留學中國計劃》就提出,改革來華留學人員招生錄取辦法,采取國際通行的審核、考查、考試等相結合的靈活招生方式。在完善預科教育制度的基礎上,逐步建立來華留學人員進入本科專業學習標準。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致力于我國教育的國際化。根據教育部此前發布的《留學中國計劃分項目工作進程規劃表》,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全年留學人員數量要達到409000人次,437000人次,468000人次,500000人次,年增長率要達到6.94%。
《留學中國計劃》也提出,到2020年,全年在內地高校及中小學校就讀的外國留學人員達到50萬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學歷教育的留學生達到15萬人,使我國成為亞洲最大的留學目的地國家。
在該背景下,國內各大高校紛紛研究探索與世界接軌的招生方式,如上述的“申請—審核”制。有業內專家對南都表示,網友想法太簡單,名牌高校有特定的門檻。此外,“申請—審核”制的爭議點,不該放在“是否公平”,畢竟并未占用國內學生名額。高校應該思考,如何增強實力,吸引更多的國際一流人才。
好了,今天關于“清華大學 留學生招生”的話題就到這里了。希望大家通過我的介紹對“清華大學 留學生招生”有更全面、深入的認識,并且能夠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