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泛團結聯系海外僑胞
1、僑聯的中國僑聯的性質、地位、作用和基本職能
中國僑聯的性質
中國僑聯是由全國歸僑、僑眷組成的全國性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橋梁和紐帶。中國僑聯是全國性的一級人民團體,是全國政協的組成單位,各級僑聯與同級工會、青年團、婦聯等人民團體享有同等待遇。
中國僑聯的地位
《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第八條規定:“中國僑聯和地方僑聯代表歸僑、僑眷的利益,依法維護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
中國僑聯的作用
”第二十三條還規定:“歸僑、僑眷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被侵害人有權要求主管部門依法處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歸國華僑聯合會應給予支持和幫助。
中國僑聯的基本職能
”僑聯的性質決定了為僑服務是我們的根本宗旨,僑聯的基本職能是“群眾工作、參政議政、維護僑益、海外聯誼”。
群眾工作
群眾工作就是要本著一切為了歸僑僑眷、一切依靠歸僑僑眷的原則開展各項工作,充分調動廣大歸僑僑眷的積極性,凝聚僑心、集聚僑力,共同為振興中華作貢獻。就要時刻關心僑界群眾生活,了解和掌握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愿望和要求,切實為僑界群眾排憂解難,特別要關心歸僑僑眷中的困難群體,動員各方力量扶貧濟困,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參政議政
參政議政就是要積極參加國家的各項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事務活動,為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祖國統一大業發揮僑的獨特作用。僑聯作為政協組成單位,要積極發揮民主監督作用,通過僑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提案和議案,積極反映社情民意、僑界的心聲。要積極參與涉僑法律、法規的制定與修改,督促檢查《保護法》的實施。
維護僑益
維護僑益就是要代表歸僑僑眷的權利和利益,通過學習宣傳僑法,提高全社會的認識;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加大依法護僑的力度;通過健全網絡、拓寬渠道,增強信訪工作的實效;通過深入基層、協調各方,提高為僑服務的質量。
海外聯誼
海外聯誼就是要充分發揮僑聯組織密切聯系海外僑胞的優勢,深交老朋友,廣交新朋友。加強同港澳僑團的聯系,密切與海外僑胞及其社團的聯系,建立與新一代僑胞及其社團的聯系,加強與華僑華人世界性、區域性組織的聯系,積極參與以地緣、業緣、血緣關系為紐帶組成的僑團的聯誼活動。
正式成立
1956年10月5日上午9時,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成立大會在中國首都北京中南海懷仁堂召開。全體代表首先通過了大會議程,大會主席團、秘書長、副秘書長名單,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名單,提案審查委員會名單。大會全體一致通過《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章程》。
方方副主任委員作《關于全國僑聯工作方針任務決議草案的報告》,大會全體一致通過全國僑聯工作方針任務的決議。大會選舉了全國僑聯第一屆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和委員。
1978年12月17至28日,第二次全國歸僑代表大會于在北京舉行。這是僑聯停止活動十二年之后,各界歸僑代表的第一次全國性聚會,根據新時期的總任務,提出全國僑聯和各級僑聯今后的工作中心是:認真貫徹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規定的路線,動員歸僑、僑眷同全國人民—道,為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貢獻力量。
1984年4月11至16日,第三次全國歸國華僑代表大會于在北京舉行。大會修改并通過于全國僑聯新章程,會議總結了五年來僑務戰線撥亂反正、落實僑務政策的成績和經驗,要求各級僑聯繼承和發揚華僑愛國傳統,更好發揮橋梁和紐帶的作用,更廣泛地團結全體歸僑;僑眷和華僑為實現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促進祖國統一和維護世界和平做出積極貢獻。
1994年6月14至18日,第五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總結了僑聯的工作,修改了章程,對“僑界十杰”和899名先進個人和96個先進集體進行了表彰,并選舉產生了新的領導機構。
1999年7月12至15日,第六次全國歸國華僑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總結了僑聯的工作,修改了章程,并選舉產生了新的領導機構。
2004年7月20至23日,第七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總結了僑聯的工作,修改了章程,對僑界“十杰”和890名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20名中國僑聯系統先進工作者、80個中國僑聯先進集體、80名中國僑聯先進工作個人進行了表彰,并選舉產生了新的領導機構。
2009年07月14至17日,第八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通過了第八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工作報告》,通過了《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章程(修正案)》。
2013年12月2至6日,第九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通過了關于中國僑聯第八屆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于《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章程(修正案)》的決議。
2018年3月,根據中共中央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將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海外華人華僑社團聯誼等職責劃歸中國僑聯行使。8月29日至9月1日,第十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
大會通過了關于中國僑聯第九屆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于《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章程(修正案)》的決議,關于聘請中國僑聯第十屆委員會顧問、海外委員、榮譽委員的決議。
來源:百度百科-僑聯
來源:百度百科-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2、僑務是什么意思
僑務是指有關僑民的事務。
出自韶華《腸梗阻》:“朱匯川給總理寫了封信,總理辦公室批示要執行僑務政策和知識分子政。
僑務也可以作為“華僑事務”的簡稱。中國僑務工作的基本任務是:保護和發揚僑胞愛國愛鄉的熱情,最廣泛地團結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為促進祖國四化建設,實現統一大業,擴大我國對外影響和發展同各國人民的團結友好而奮斗。中國的僑務機構有: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全國政協華僑委員會、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等。
3、如何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
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1、統一戰線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必須長期堅持。要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2、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支持民主黨派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要求更好履行職能。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3、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4、加強黨外知識分子工作,做好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工作,發揮他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要作用。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廣泛團結聯系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共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的要點:
1、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必須堅持黨委統一領導、統戰部牽頭協調、有關方面各負其責的大統戰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
2、要重視發揮好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積極作用,做好黨外知識分子工作;要幫助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特別是年輕一代聽黨話、跟黨走,做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3、要重視民族和宗教工作,做好港澳工作、對臺工作、僑務工作,凝聚港澳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力量。
4、要健全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制度,加大黨外代表人士培養、選拔、使用工作力度,努力培養造就一支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較強代表性和參政議政能力的黨外代表人士隊伍。
4、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內容基本任務和性質是什么
新時期的統一戰線已經成為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最廣泛聯盟。新時期的統一戰線包括兩個范圍的聯盟:一個是大陸范圍內,以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為政治基礎的團結全體勞動者和愛國者的聯盟,這是統一戰線的主體和基礎;一個是大陸范圍以外的,以愛國和擁護祖國統一為政治基礎的團結臺灣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的聯盟,這是統一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兩個方面互相結合,互相促進,構成了一個整體,體現了空前的廣泛性。
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基本任務是: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為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為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服務。
5、統戰僑務人員什么意思
統戰僑務人員是指從事華僑事務工作的人員,他們的主要任務是保護和發揚僑胞愛國愛鄉的熱情,最廣泛地團結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為促進祖國四化建設、實現統一大業、擴大我國對外影響和發展同各國人民的團結友好而奮斗。
6、僑聯是什么性質的單位?
中國僑聯是由全國歸僑、僑眷組成的全國性人民團體,前身是延安僑聯和全國僑聯籌委會。
1、僑聯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橋梁和紐帶。僑聯是全國性的一級人民團體,是全國統戰部的組成單位,各級僑聯與同級工會、青年團、婦聯等人民團體享有同等待遇。
2、《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第8條規定:"中國僑聯和地方僑聯代表歸僑、僑眷的利益,依法維護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僑聯的性質決定了為僑服務是根本宗旨,僑聯的基本職能是"群眾工作、參政議政、維護僑益、海外聯誼"。
中國僑聯的前身是延安僑聯和全國僑聯籌委會國內歸國華僑社團組織是伴隨著華僑頻頻回國參加革命和建設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中國民主革命初期,愛國華僑以各種方式積極參加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斗爭,所以孫中山先生贊譽"華僑是革命之母"。此后,一批批海外僑胞紛紛回國,為了廣泛團結聯絡海內外僑胞,為祖國、為家鄉多作貢獻,在廣東、福建、上海等地,歸國華僑自發組織各種社會團體。這是先期的歸國華僑組織。
7、僑聯是一個什么單位?
僑聯。系全國政協組成單位,主要職責是維護歸僑和僑眷的合法權益,加強海內外聯誼,與工青婦享受同等待遇。
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由全國歸僑僑眷組成的全國性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的橋梁和紐帶,由中央書記處領導,成立于1956年,主要職責是:團結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為促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貢獻;積極參政議政。
發揮民主參與和監督作用;拓展國外聯誼,團結和爭取傳統親臺僑團和人士,促進祖國統一大業;開展為僑服務、維護僑胞權益;參與修訂僑務法律法規;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參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社會管理建設等工作。
它是全國人大的九個專門委員會之一:
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中的僑務部門,是國家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于1983年在第六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成立。其主要職能是在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領導下,進行僑務立法,辦理涉僑議案和建議。
調研涉僑法律法規和政策實施情況,協助常委會開展僑法執法檢查,開展僑務外事和僑務對臺工作,聯系全國人大歸僑代表、中央涉僑部門和地方人大僑委,審查僑務法律法規,辦理涉僑來信來訪等工作。
8、統一戰線聯盟包括哪些
新時期統一戰線的兩個聯盟:
第一個是由大陸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愛國者組成的以社會主義、愛國主義為政治基礎的聯盟,主要是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新的社會階層為基本社會力量的聯盟。在這個聯盟內,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它既是愛國主義的,又是社會主義的,是新時期統一戰線的基礎和依靠力量。
第二個是廣泛團結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以愛國和擁護祖國統一為政治基礎的聯盟。在這個聯盟內,根據“一國兩制”方針,求祖國統一之同,存社會意識形態、社會制度之異,只要贊成祖國統一,即使不贊成社會主義制度的人,也要團結。因此這個聯盟是愛國主義的。新時期統一戰線的兩個聯盟構成了愛國統一戰線的整體,兩者缺一不可。
鄧小平已提出了“三者”,即:社會主義的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實際上形成了兩個范圍聯盟的基本思想。在1982年修改的憲法中,正式將以“三者”為主要內容的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內部構成的表述確定下來。
2004年全國人大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將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構成完善為“四者”聯盟,即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愛國者的最廣泛聯盟。至此,形成了愛國統一戰線的兩個范圍聯盟的完整表述。
9、僑務工作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僑務工作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僑務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維護海外僑胞的合法權益,促進海外僑胞的團結合作,增進海外僑胞與祖籍國之間的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具體任務包括:
1. 維護海外僑胞的合法權益:僑務部門需要關注海外僑胞在居住國的各種權益,包括人身安全、財產權利、就業機會、教育醫療等,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和政策咨詢。
2. 促進海外僑胞的團結合作:僑務部門需要組織各種形式的海外僑胞聯誼活動,增進他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加強他們與祖籍國的聯系和合作。
3. 增進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僑務部門需要積極推動海外僑胞與祖籍國之間的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為祖籍國引進海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
此外,僑務工作還需要關注海外僑胞的生存和發展狀況,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
同時,僑務部門還需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和合作,共同推動僑務工作的開展。
10、中國致公黨是什么
中國致公黨
由歸僑、僑 眷和與海 外有聯 系的代表性人士 、專家學者組成,具有政治 聯 盟特點,為社會主義 服務 的中國政黨。與執政 黨中國共產 黨通力合作的一個參政黨。簡 稱 致公黨。中國致公黨由華僑社團美洲洪門致公堂發起,于1925年10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第一屆代表大會,正式宣布成立。1931年在香港召開第二次代 表大會 ,決定在香 港 設立致公黨總部??谷諔馉庨_始后,致公黨號召黨員抗日 ,并發動華僑積極支援祖國抗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總部停止活動,許多黨員分散到各地活動。1947年5月,致公 黨在香 港舉行第三次代表大會,進行改組,發表宣言和告海外僑胞書,提出聯合一切民主力量、建立新中國的政治主張,走上了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1948 年5月 ,致公黨響應中國共產黨五一號召,與各民主黨派聯名通電表示擁護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并發表宣言,號召廣大僑胞積極支援祖國的革命,為即將成立的新中國貢獻力量。1949年,應中國共產黨的邀請,致公黨代表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參與制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作出了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根據形勢的變化,致公黨的組織和活動,從海外轉移到國內,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作為致公黨的政治綱領,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參加國家政權。致公黨號召黨員積極投身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協助和配合僑務 部門,做 好促 進 華僑團結愛國的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間,致公黨被迫停止活動。1978年致公黨恢復了活動,1979年后,致公黨確定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 設服務上來。從此,致 公黨以經濟 建 設為中心,致力于完善和發展業已確立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繼續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 與國 家 事務的管理,參與國 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為社會主義事業貢獻力量。同時,在社會 生活和民主監 督方面 , 致公黨積極發揮作用,協助和督促有關部 門落實僑 務政策,反映僑 情 ,維護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合法權益和正當利益。致公黨充分發揮與海外各界人士有廣泛聯系的特點,積極開展 海外 聯 誼工作,鼓勵黨員和所聯 系的歸僑 、 僑 眷密 切同 海 外親友的聯系。1978 年改 革開放以后,致公黨在接待 僑 胞和華人來華探親、觀光、旅游、講學,引進外資、技術設備和促進對外貿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同時 ,致公黨多 次 組團出訪菲律賓、加拿大、美國、牙買加、澳大利亞等地的洪門團體和僑團組織,擴大了友好往來,加深了友誼。致公黨的最高領導機關是全國代表大會和由它產生的中央委員會。全國代表大會每5年舉行一次 。必要時可提前或延期 。中央委員會選舉產生常務委員會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中央委員會下設組織部、宣傳部、聯絡部和華僑工作委員會、婦女工作委員會等工作部門。地方組織的領導機關是地方各級代表大會和由它產生的委員會?;鶎咏M織是支部。到1990年底,致公黨在歸僑、僑眷比較集中的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地方組織;成員有1萬余人。1988 年 12月,致公黨召開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新的政治綱領是:高舉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兩面旗幟團結全體黨員以及所聯系的歸僑、僑眷和海內外親友,發揚愛國愛鄉的光榮傳統,共同為實現統一祖國、振興中華的宏偉大業而奮斗。1947年5月后,致公黨主要領導人有 陳其尤、黃鼎臣、董寅初。
陳其尤代表中國致公黨在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上發言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