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菲律賓留學,40歲菲律賓留學好嗎
40歲菲律賓留學,40歲菲律賓留學好嗎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談談我對“40歲菲律賓留學”的一些看法。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這個問題,我將相關資料進行了分類,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吧。
文章目錄列表:
1.嚴幼韻的人物事跡嚴幼韻的人物事跡
嚴幼韻在復旦大學求學時,在一個舞會上認識了楊光泩。楊光泩(1900—1942)是湖州大絲綢商的子弟,1920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后赴美留學,獲普林斯頓大學國際法博士學位。在美國時曾以隨員身份在中國駐美使館工作。剛回國即作為專家參加中國代表團,出席了1925年在日內瓦舉行的國際鴉片會議。他才華出眾,一表人才,獲得了嚴幼韻的傾心。1929年9月6日,嚴幼韻與時任清華大學教授兼外交部顧問的楊光泩在上海大華飯店舉行了婚禮。婚禮非常豪華,由外交部長王正廷主持,出席婚禮的有千余人。新郎是年輕有為的外交官,新娘是復旦?;?、名門閨秀,如此典型的郎才女貌的結合,自然成為媒體追捧的對象,驚動了整個上海灘。
1930年,楊光泩奉國民政府派遣赴歐洲任職,后任駐倫敦總領事,并在顧維鈞指導下參加過中國出席國際聯盟代表團的工作。嚴幼韻隨行,開始了外交官夫人的生活。
1938年,楊光泩以公使銜擔任中國駐馬尼拉總領事,時值國內軍民正奮力抵抗日本侵略者,他充分發揮自己的外交才能,在華僑中募集愛國捐款,成績卓著。而嚴幼韻親手設計并操辦了總領事官邸的裝潢,陪同出席各種外交活動,這位善于理家、精于治家和好客的女主人,還常招待菲律賓和美國官員及華僑領袖。
抗日戰爭爆發后,菲律賓華僑婦女界發起組織了中國婦女慰勞自衛抗戰將士會菲律賓分會。婦慰會的主要任務是動員全菲華僑婦女,參加抗日救亡運動,采取各種方式,慰勞前方將士。1939年7月該會在名譽主席嚴幼韻等帶領下,深入工廠、商店、報館、街道等地勸募。一個月共募款額數萬比索,全部匯繳祖國,支援抗戰。不幸的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后,1942年初日軍攻占馬尼拉。4月17日,堅貞不屈的楊光泩和留守總領事館的另7位外交官為國壯烈捐軀。此時,嚴幼韻已是3個女兒的母親,面對命運驟變,這位從小就過著無憂無慮的富家生活,幾乎沒有吃過苦的上海灘名媛卻鎮定地承受著一切,并未被擊垮。她感到有責任照料好其他7位外交官的妻兒,當時這個大家庭共有近40個躲避戰亂的親朋好友。她們自己動手,種菜,做鞋,還在院子里養起了雞和豬,又學會了做醬油、肥皂。嚴幼韻始終保持著樂觀的心態,空閑時她常坐到鋼琴前彈上一曲。
年逾百歲的嚴幼韻談到在馬尼拉的這段日子時,感慨地說:“現在回過來看,當時的我們確實非常勇敢。我們那時比我現在大多數的孫輩都要年輕——我與莫太太(莫介恩領事的夫人)30多歲,其他一些人則更年輕。盡管我們不知自己的丈夫生死如何,非常擔憂我們的孩子,我們自己的命運也完全無法確定,但我們直面生活,勇往直前?!?/p>
1945年,嚴幼韻和3個女兒來到紐約,不久出任聯合國禮賓官,這是她的第一份正式工作。禮賓司的工作從接待到任大使,安排他們遞交國書,到接待參加聯合國大會的國家元首,涉及了聯合國所有官方禮儀事宜,不能出點滴差錯。她干得異常出色,成為一名杰出的女外交官,直到1959年10月正式退休。同年她與著名外交家顧維鈞(1887—1985)結婚,百分之百地充當了“好管家、好護士、好秘書”的角色。她無微不至地照顧顧維鈞,每天凌晨丈夫醒來后,她已準備好一杯熱牛奶,讓他喝下后繼續睡覺,唯恐他從晚餐到早餐間空腹時間過長,于身體不利。顧維鈞是20世紀上半葉中國著名的外交家,曾擔任過中國駐美、英、法使節,中國出席國際聯盟和聯合國大會的代表,海牙國際法院法官、國際法院副院長等職。他健康長壽,歷時17年完成11000頁、長達500萬字的口述回憶錄,是與嚴幼韻的精心照護息息相關的。顧維鈞于1985年去世,享年97歲,兩人一起生活了26年。1990年,嚴幼韻向顧維鈞的家鄉——上海嘉定博物館捐獻了顧維鈞的155件珍貴遺物,還為建立顧維鈞生平陳列室捐助10萬美元。
2006年9月22日,北京中央電視臺“人物”欄目首播了嚴氏的專訪。
她與姐姐嚴彩韻、嚴蓮韻被合稱為“嚴氏三姐妹”。
好了,關于“40歲菲律賓留學”的話題就講到這里了。希望大家能夠通過我的講解對“40歲菲律賓留學”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夠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