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科擺原理,簡述“傅科擺”是怎樣得出地球自轉的結論的?
1、簡述“傅科擺”是怎樣得出地球自轉的結論的?
“傅科擺”其實就是一個小角度單擺。利用“傅科擺”來證明地球的自轉,是利用了小角度單擺的性質。
小角度單擺有以下性質:單擺在擺動時,可視為簡諧運動,完成每次全振動所用的時間相等,為單擺的周期;單擺的周期只與擺長和當地的重力加速度有關,與擺的質量和振幅無關;在振動過程中,擺的位移、速度、動量、動能、回復力等都隨時間呈周期變化,且擺的機械能守恒,擺動的方向因慣性而不變。
用“傅科擺”來證明地球的自轉,正是利用了單擺運動中其擺動方向因慣性而不變的性質。
擺在擺動平面方向上不受到外力作用時,按照慣性定律,擺動的空間方向不會改變,因而可知,這種擺動方向的變化,是由于觀察者所在的地球沿著逆時針方向轉動的結果,地球上的觀察者看到相對運動現象,是地球自轉的反映。從而有力地證明了地球是在自轉。
傅科擺原理
2、傅科擺原理是什么
>300字
3、傅科擺為什么能夠證明地球在自轉
傅科擺是因為慣性能夠證明地球在自轉。
傅科擺是一個單擺,底板有一個量角器。
單擺振動時,振動面依理應保持不變,但因地球在自轉,在地面上的觀察者,不能發覺地球在轉,但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卻發現擺的振動面不斷偏轉。
從力學的觀點來看,這也是由于受到了科里奧利力影響的緣故。
這項顯示地球自轉的裝置,是1851年傅科在巴黎首先制成的,雖然早在1650年,已有人觀察到擺的振動面在緩慢地旋轉,但卻未能對此現象作出正確的解釋。所以我們現在把用來顯示地球自轉的這種裝置叫傅科擺。
4、傅科擺為什么能夠證明地球在
傅科擺是因為慣性能夠證明地球在自轉。
傅科擺是一個單擺,底板有一個量角器。
單擺振動時,振動面依理應保持不變,但因地球在自轉,在地面上的觀察者,不能發覺地球在轉,但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卻發現擺的振動面不斷偏轉。
從力學的觀點來看,這也是由于受到了科里奧利力影響的緣故。
這項顯示地球自轉的裝置,是1851年傅科在巴黎首先制成的,雖然早在1650年,已有人觀察到擺的振動面在緩慢地旋轉,但卻未能對此現象作出正確的解釋。所以我們現在把用來顯示地球自轉的這種裝置叫傅科擺。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