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杠桿放大原理,光杠桿放大的原理
1、光杠桿放大的原理
原理:如果入射光固定,那么轉動鏡面一個角度A. 那么反射光線會偏折2A。 反射光線投射到遠方的墻壁上,那么這個2A的角度變化會使得光斑移動一個很大的距離。而使得鏡面轉動的距離一般比較小。這是一個測量小距離的方法。
在長度或位置差別甚小的測量中,這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它是一塊安裝在三個支點上的平面鏡,F1和F2為前面的支點,R是后面的支點。
鏡的偏轉面所在的平面平行于F1、F2的連線,R安裝在待測量的位置變化的物體上,F1和F2固定于基座,使平面鏡能繞F1F2軸轉動,L是望遠鏡,S是標尺(它上面的字是反的),當光線經M反射后,標尺S上的刻度可通過望遠鏡觀測。
:
在長度或位置差別甚小的測量中,這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它是一塊安裝在三個支點上的平面鏡,F1和F2為前面的支點,R是后面的支點。
鏡的偏轉面所在的平面平行于F1、F2的連線,R安裝在待測量的位置變化的物體上,F1和F2固定于基座,使平面鏡能繞F1、F2軸轉動,L是望遠鏡,S是標尺(它上面的字是反的),當光線經M反射后,標尺S上的刻度可通過望遠鏡觀測。
來源:百度百科——光杠桿
2、簡述光杠桿的放大原理放大倍數是否
這個是大學物理實驗 用拉伸法測鋼絲楊氏模量里面的吧?其放大原理就是在小的位移發生時 利用光的反射 把小位移引起的光路角度變化放大 并顯示在投影上 由于投影一樣滿足幾何關系 所以也可以定標來定量讀數
假設鋼絲伸長量為L,平面鏡轉過的角度為a,在固定不動的望遠鏡中會看到水平叉絲移動的距離C,假設開始對光杠桿的入射和反射光重合,當平面鏡轉過a角度,則入射到光杠桿鏡面的光線會偏轉2a,并且a很小,可以認為,平面鏡到標尺的距離D為望遠鏡到偏轉后光杠桿平面鏡中心的距離,并且有tan2a=2a=C/D,a=C/2D ------(1),而又因為tana=a=L/b-------------------------(2),b為光杠桿后足到前足連線的垂直距離,成為光杠桿常數。聯立1、2可以求得L=bC/2D=WC 注(W=b/2D)
所以1/W=2D/b 即為光杠桿放大倍數
從這就可以看出放大倍數與什么有關了既 b C 和D 有關
3、光杠桿的作用機理是什么?
為了測量細鋼絲的微小長度變化,實驗中使用了光杠桿放大法,光杠桿的作用是將微小長度變化放大為標尺上的位置變化,通過較易準確測量的長度測量間接求得鋼絲伸長的微小長度變化。
利用光杠桿不僅可以測量微小長度變化,也可測量微小角度變化和形狀變化。由于光杠桿放大法具有穩定性好、簡單便宜、受環境干擾小等特點,在許多生產和科研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提高光杠桿測量微小長度變化的靈敏度,主要需要增加平面鏡到標尺的距離,這樣可以增加光杠桿的放大倍數。
測量誤差對結果影響較大的量主要是光杠桿常數、鋼絲直徑、標尺讀數,因為這些量的測量相對誤差比較大。
當自變量與因變量成線性關系時,對于自變量等間距變化的多次測量,如果用求差平均的方法計算因變量的平均增量,就會使中間測量數據倆兩抵消,失去利用多次測量求平均的意義。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下中間數據的損失,可以用逐差法處理數據。
4、實驗數據證明光杠桿放大原理
如果入射光固定,那么轉動鏡面一個角度A,那么反射光線會偏折2A。光杠桿射光線投射到遠方的墻壁上,那么這個2A的角度變化會使得光斑移動一個很大的距離,而使得鏡面轉動的距離比較小,原理是如果入射光固定,那么轉動鏡面一個角度A,那么反射光線會偏折2A。光杠桿是一塊安裝在三個支點上的平面鏡,F1和F2為前面的支點,R是后面的支點。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