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把什么作為
1、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把什么作為
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作為著力點。《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闡釋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把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作為著力點。
1、社會公德是指存在于社會群體中間的道德,是生活于社會中的人們為了我們群體的利益而約定俗成的我們應該做什么和不應該做什么的行為規范。
2、職業道德是指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
3、家庭美德是指人們在家庭生活中調整家庭成員間關系、處理家庭問題時所遵循的高尚的道德規范。
4、個人品德是通過社會道德教育和個人自覺的道德修養所形成的穩定的心理狀態和行為習慣。
2、《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頒布于(\u3000\u3000)。
A.2000年
B.2001年
C.2002年
D.2003年
3、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主要內容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主要內容如下:
1、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
2、為人民服務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
3、集體主義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
4、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
具體內容如下:
1、從我國歷史和現實的國情出發,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著力點;
2、為人民服務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區別和優越于其它社會形態道德的顯著標志;
3、集體主義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4、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是每個公民都應當承擔的法律義務和道德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二十四條 國家通過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通過在城鄉不同范圍的群眾中制定和執行各種守則、公約,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
國家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在人民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的教育,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教育,反對資本主義的、封建主義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第十九條 國家發展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提高全國人民的科學文化水平。
國家舉辦各種學校,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發展中等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發展學前教育。
國家發展各種教育設施,掃除文盲,對工人、農民、國家工作人員和其他勞動者進行政治、文化、科學、技術、業務的教育,鼓勵自學成才。
國家鼓勵集體經濟組織、國家企業事業組織和其他社會力量依照法律規定舉辦各種教育事業。
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4、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有最新的嗎
通過查詢相關資料顯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有最新的。根據查詢長沙市生態環境局官網,依次點擊政務平臺>機關黨建>思想建設,可以得知,2021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因此,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有最新的。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