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祭日為什么是12月13日,為什么把12月13日定為國家公祭日
1、為什么把12月13日定為國家公祭日
答:國家公祭日設為12月13日主要有兩個原因:
1、日軍暴行的高潮從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開始持續了6周,長達四十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開始好轉。
2、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使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紀念上升為國家層面,勿忘國恥,警鐘長鳴!
: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使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紀念上升為國家層面。南京大屠殺是中國抗日戰爭初期侵華日軍在當時的中國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規模屠殺、強奸以及縱火、搶劫等戰爭罪行與反人類罪行。日軍暴行的高潮從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開始持續了6周,長達四十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開始好轉。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中的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所有死難同胞(包含慰安婦),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來源:百度百科-國家公祭日
2、12月13日為什么是國家公祭日?
3、為什么把12月13日定為國家公祭日
把12月13日定為國家公祭日是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中的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所有死難同胞。
為了更好地緬懷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英勇獻身的英烈和所有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作出貢獻的人們,銘記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艱苦卓絕的斗爭。
彰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國人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奮斗。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4、公祭日為什么是12月13日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制定國家公祭日是為了悼念南京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中國南京開始對中國同胞實施長達四十多天慘絕人寰的屠殺,三十多萬人慘遭殺戮,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屠殺慘案。這一公然違反國際法的殘暴行徑,鐵證如山,經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設立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審判,早有歷史結論和法律定論。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