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李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的研究報告,關(guān)于李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的研究報告
1、關(guān)于李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的研究報告
姓李的歷史名人:戰(zhàn)國時期的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漢代的李廣抗擊匈奴,隋代的李春是著名的橋梁專家,舉世聞名的趙州橋就是他設計并參加建造的。唐代的李白被譽為詩仙。宋代的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明代的李時珍編寫了我國古代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現(xiàn)代的李大釗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
現(xiàn)狀的李姓氏統(tǒng)計:根據(jù)統(tǒng)計在全國戶籍人口中,王、李、張、劉、陳5個姓氏的數(shù)量占據(jù)了前5名,其中王、李姓的數(shù)量均超過了1億人,并且王姓比李姓略多。
四、研究結(jié)論 1、傳說李姓的來源,上古時代的官名,唐代時大量的姓氏改為李姓,這為后來李姓的人口增長奠定了基礎(chǔ)。 2、歷史上李姓的名人 有水利專家李兵父子,軍事將領(lǐng)李廣,橋梁專家李春,詩仙李白,清代詞人李清照,藥物學家李時珍,革命領(lǐng)袖李大釗他們在自己熟悉的領(lǐng)域發(fā)揮出了最耀眼的光芒。 3、現(xiàn)金我國戶籍人口最多的是王姓,李姓氏排名第二 。
2、關(guān)于李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的研究報告研究方法是什么?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李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位。是2007年中國大陸人口第二多的姓氏。但根據(jù)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tǒng)”,李姓則為第三大姓。在朝鮮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見姓氏,在朝鮮李姓為第二大姓。
結(jié)論:
1、姓的來源渠道很多,才致使李姓今天的發(fā)揚光大。
2、李姓人口很多,排在世界第一。
3、李姓人口分布很廣,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李姓人的蹤影。
4、據(jù)統(tǒng)計,李姓人口總數(shù)超過1億,占中國總?cè)丝诘?.19%多。河南省是中國李姓的第一大省。
:
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為理, 后因理徵避難以木子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為野生李, 故由理氏培育成為家生李樹, 并以李樹為神樹, 亦即圖騰樹。故凡李氏子孫, 常于宅旁種李以為象征, 至今還保存這個習慣。入李白家有桃李園, 唐朝皇宮苑園多植李樹。
有一種觀點認為李氏圖騰不是李樹,而是老虎。老子李耳生地陳楚地區(qū)的圖騰是老虎,且“李耳”即楚語“老虎”。巴人以虎為圖騰,巴語讀虎為李,當虎圖騰演化為姓時,巴人崇仰漢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
來源:百度百科-李姓
3、關(guān)于李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的研究報告研究方法是什么?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李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位。是2007年中國大陸人口第二多的姓氏。但根據(jù)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tǒng)”,李姓則為第三大姓。在朝鮮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見姓氏,在朝鮮李姓為第二大姓。
結(jié)論:
1、姓的來源渠道很多,才致使李姓今天的發(fā)揚光大。
2、李姓人口很多,排在世界第一。
3、李姓人口分布很廣,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李姓人的蹤影。
4、據(jù)統(tǒng)計,李姓人口總數(shù)超過1億,占中國總?cè)丝诘?.19%多。河南省是中國李姓的第一大省。
人口分布
李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李姓在西南、華北是最常見的姓氏。李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云南、四川南部、豫冀魯晉大部、甘肅中部、吉黑大部,李姓一般占當?shù)厝丝诘谋壤?.8%以上,覆蓋面積約占了國圖面積的18%,大約30%的李姓人口居住于此。
陜甘寧蒙大部、川東、重慶、黔湘鄂、桂粵大部、蘇皖北部、山東東部、遼寧等地,李姓一般占當?shù)厝丝诘谋壤?.6%—8.8%,約占了國圖面積的36%,大約51%的李姓人口居住于此。
贛浙閩臺、蘇皖大部、桂南、海南、粵東、新疆西北、甘西等地,李姓一般占當?shù)厝丝诘谋壤?.2%—6.6%,約占了國土面積的21.6%,大約19%的李姓人口居住于此。
4、李氏的歷史和現(xiàn)狀
一、姓氏源流
李姓源出有三:
1、 出自嬴姓,為顓頊帝高陽氏的直系后裔。顓頊生大業(yè),大業(yè)生女華,到女華之子皋陶之時,作了堯帝的理官(相等于現(xiàn)在的法官)。其子伯益被賜為嬴姓,后子孫歷三代世襲理官的職務,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官為氏,稱理氏。理氏改為李氏的說法有兩種。一種說法是:商紂時,皋陶后裔理徵,在朝為官,因直諫得罪了商紂王,理姓家族將面臨滅族之災。在這種情況下,理徵有一兒子叫利貞,便逃至伊侯之墟避難。因食李子充饑,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稱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種說法是:據(jù)《姓氏考略》記載,周之前未見有李氏,自從有老子姓李,名耳,為利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為理官,理、李兩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為氏。顯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稱姓的。
2、 出自他族改姓。三國時,諸葛亮平哀牢夷后,賜當?shù)厣贁?shù)民族趙、張、楊、李等姓。鮮卑氏有復姓叱李氏,漢化后,改為漢字單姓李氏。
3、 出自他姓改李氏。據(jù)有關(guān)資料所載,唐開國元勛有諸將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鮮于氏等16氏,因立功從唐國姓,賜予李氏。
李姓的祖根所在地是河南省鹿邑縣,也是老子的故鄉(xiāng)。
二、遷徙分布
縱觀歷史,李姓人氏大體形成兩大系源。一支在隴西,即今甘肅省境,一支在趙郡,即今河北省境。以這兩支為主,形成了中國李姓的源流,不斷向全國各地播遷。據(jù)《李氏族譜》記載,在隴西這一源系中,出了李淵一家。他們建立唐王朝之后,隨唐王朝的強盛,李姓也日趨強盛。源于趙郡的那一源系,繁衍情況更甚,在不幾代的時間里,就成為當?shù)氐氖⒆澹呔訌垺⑼酢ⅰ②w諸大姓之上。以后,河北這支李姓家族,先后分成三組,西到山西,東到山東、安徽,南到河南、湖廣,擴遷到更大的范圍。
唐代李氏南遷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遷,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時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亂"時,有不少李氏子孫遷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時,因動亂,李氏有遷往福建、莆田、晉江等地定居的。
從明末開始,閩、粵李氏陸續(xù)有人移居臺灣。李氏遷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國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國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許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華人。
三、歷史名人
李 耳: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學家,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著有《老子》,又稱《道德
經(jīng)》。
李 冰:戰(zhàn)國時期水利家。被秦昭王任為蜀郡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馳名中外的水
利工程都江堰,為國家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貢獻,被后世奉為川
神。
李世民:唐太宗,創(chuàng)造了"從諫如流,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貞觀盛世。
李 白: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他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人稱"詩
仙"。
李 廣:西漢名將,多次參加反擊匈奴的戰(zhàn)爭,以勇敢善戰(zhàn)著稱。在任右北平太守
時,匈奴數(shù)年不敢攻擾,稱之為"飛將軍"。
李清照:南宋女詞人。論詞強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
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
李時珍:明代杰出醫(yī)藥學家。著有《本草綱目》,聞名于世。
四、李姓的分布
李姓是當代中國人口最多的姓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據(jù)統(tǒng)計,李姓人口總數(shù)已超過1個億,占全國總?cè)丝诘?.9%。
在今日中國,李姓主要集中分布在華北、四川、東北三大塊。具體從其絕對人口數(shù)量在全國的分布來說,又集中于河南、四川、山東三省,這3省的李姓人口占全國李姓總?cè)丝诘?9%。其中,河南一省的李姓就占全國李姓總?cè)丝诘?0.8%,是李姓人口最多的省;四川李姓占全國李姓總?cè)丝诘?0.1%,排在第二位;山東李姓占全國李姓總?cè)丝诘?.3%,排在第三位。其次分布于河北(6.7%)、廣東(5.8%)、湖南(5.6%)、湖北(4.9%)四省,這4省的李姓人口合占全國李姓人口的23%。另外,東北三省的李姓人口也占了全國李姓總?cè)丝诘?0%。
從李姓人口在當?shù)馗餍湛側(cè)丝谥兴急壤齺碚f,河南省也是中國李姓的第一大省,占該省總?cè)丝诘?0.2%。李姓是中國西南、華北地區(qū)最常見的姓氏。在中國云南、四川中部、河北、河南、山西、甘肅西南、青海西部、山東 山東北部、吉林、黑龍江大部,李姓一般占當?shù)厝丝诘谋壤?.2%以上。在四川東部、貴州、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北部、江西西部、山東大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陜西、甘肅東部、寧夏、內(nèi)蒙大部、遼寧等地,李姓一般占當?shù)乜側(cè)丝诘?.9-9.2%。在浙江、福建、臺灣、江西大部、江蘇南部、安徽南部、廣西南部、海南、新疆北部、甘肅西部等地,李姓一般占當?shù)厝丝诘谋壤秊?.3-6.9%。其他地方的李姓所占當?shù)厝丝诘谋壤瑒t在此比例之下。
五、第一人口大姓
(北京新華電)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研究員袁義達在他的著作《中國姓氏》一書中指出,李姓是當代中國人口最多的姓氏,當代李姓人口已達9500余萬,為中國第一大姓,約占全國人口的7.9%。
其研究同時證實:如果加上少數(shù)民族中的李姓和海外華裔李姓,總?cè)藬?shù)超過1億,是當代世界上最大的同姓人群。
袁義達在其研究成果中指出,中國李姓源遠流長,從古至今,單單李姓稱帝先后建立的政權(quán)就有12個。在歷史的長河中,李姓人才輩出,從春秋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李耳開始,戰(zhàn)國水利專家李冰、秦朝政治家李斯、西漢名將李廣、唐太宗李世民、大詩人李白、北宋女詞人李清照、明朝醫(yī)學家李時珍、農(nóng)民軍領(lǐng)袖李自成、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李大釗……不勝枚舉。
袁義達和他的合作研究者張誠同時指出:漢族李姓的淵源主要來自三大支:嬴姓、姬姓和外族的改性。根據(jù)歷史考證,先秦時期,李姓的活動由河南開始;唐朝是李姓的鼎盛時期,并發(fā)展為國中第一大姓。
請?zhí)砑游⑿盘栕稍儯?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guān)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