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留學藝術研究生做號,藝術生研究生留學
7年留學藝術研究生做號,藝術生研究生留學
今天,我將與大家共同探討7年留學藝術研究生做號的今日更新,希望我的介紹能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參考和建議。
文章目錄列表:
1.多倫多大學好嗎2.香港移民指南香港申請移民
3.十個數(shù)學家的小故事
4.我大專畢業(yè)能申請去日本留學嘛?
5.十大IT教育培訓機構是哪些
6.清華大學的學號是按什么排的?
多倫多大學好嗎
作為名校它的教學資質和報考難度都是成正比的,但是也有很多我們不知道得方面,下面分享一個多倫多大學學長的留學經(jīng)歷給你,希望可以幫助你。
以下從個人學習經(jīng)驗、學校情況和UT的環(huán)境給大家分享一下,可能不具備普遍代表性,僅供娛樂:
分享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我進UT的狗血經(jīng)歷,當年高中在國外讀了2年,多倫多的大學一向是寬進嚴出,所以基本上是大學任選。當時選了3個志愿,排序是Waterloo的CS+Finance(量化交易、程序交易、華爾街IT等方向),
Universty of Toronto的ECE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這個不說了,比doubleE略高一籌,互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業(yè)主流高端技術人才),還有就是UT的Commerce。全部都拿到offer之后,我選擇了獎學金最多的Waterloo,開學辦好手續(xù)準備上課的時候,學校告訴我說我第一年5節(jié)課里有2節(jié)課需要暫停,理由是英文一般,沒考托福,必須先上半個學期的英語課,當時年輕氣盛的就回了一句,你確定嗎,我有倆UT的offers,他們可沒有任何要求?最后ECE也說太晚不好安排,只能去了UT
Rotman Commerce,看來只有商人好說話。最后證明這個機緣巧合的選擇是最好的選擇,至少現(xiàn)在非常滿意。
學習體驗:
UT讀完我的感受是30%的知識,20%的學習環(huán)境,和50%的自我探索。所以一個畢業(yè)生的能力大部分分取決于個人性格,如果不用分數(shù)來衡量,我給自己打個分的話,我應該利用了5%的學習環(huán)境學到了25%的知識,并且積極的花了40%的精力和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去探索,70/100分算是沒給全球排名14的母校丟臉了。
a知識方面:
Commerce本科以前劃為Art&Science,07年的時候劃去商學院Rotman,并且共享了大部分的教授和資源。教授大多都赫赫有名,教材除了課本之外大部分都是案例教學,Case80%是哈佛的,20%是IVEY和Rotman教授自己做的。學習內(nèi)容方面確實很扎實,除去3,4個必修的ECO經(jīng)濟課程是1年的之外,其他Rotman的RSM課程都是半年的算半分,畢業(yè)所需20個全年課程學分意味著需要上20-4ECO-4選修=
12 * 2 =
24個半分的商科課程。當然根據(jù)選修情況不同也有10來個,也有像我這種讀了24個學分,上了30多個商科課程的人。每一門課都非常的難,UT有意把平均分控制在C左右,所以要拿高分真的要花很多的時間去學習。在保證量的情況下還得求質,可想而知有多少個熬夜看書寫作業(yè)復習的場景。
有回答說社交、分數(shù)和睡覺一個都得不到,確實不夸張。周圍一批同學混不下轉去別的地方了,1000多人入學,到最后只剩3、400人畢業(yè)了。
舉幾個例子大家參考一下學習的內(nèi)容: CFA1級考試的內(nèi)容UT
4年所學的東西全部涵蓋而且超標很多。后續(xù)有去美國、英國同等或更好的學校繼續(xù)讀Master的同學發(fā)現(xiàn)很輕松拿高分而其他學校本科進來學生瀕臨掛科。還有回國去北大讀研的,那更小兒科了,UT本科的內(nèi)容甩整個北大研究生和MBA課程一條街。關鍵還很扎實,不是那種學了就忘的,比如國內(nèi)高中數(shù)學物理。。。。
此外,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必修選修課程(有點繞,必須選修人文、科學、藝術等各一),能各種拓展興趣愛好,比如我選修了2節(jié)天文學(大型天文望遠鏡夜觀星象),選修了2節(jié)CS學的JAVA
和Python(最后作業(yè)是獨立做個小游戲),覺得也非常有意思,此外有什么心理學、哲學、地理、亞洲人文等,通常很多也成為特別好拿分的鳥課。就算是選修的,至今還記得,能靈活運用,徹底增強了個人的知識面。
b學習環(huán)境
這里說的學習環(huán)境包括學習氣氛、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和周圍同學的積極消極影響等等。
每個人的性格和學習方式肯定不一樣,個人經(jīng)歷肯定大不相同。UT的多元化真的是,中國人非常多,韓國人也特別多,我本人不是學霸,非常貪玩,剛進大學由于沒有什么固定的作業(yè),每天出去跟新朋友一塊玩兒,臨考試或者每年1,2次Assignment才臨時抱佛腳,還錯過了幾次Assignments和考試,差點掛科了。大二處了個學霸對象,每天約會就是去圖書館、咖啡店先看書,再回家做飯,然后散步去圖書館再看書。當然也有大概20%的時間出去玩。感覺生活樂趣還是有的,跟現(xiàn)在工作了的情況差不多一些。大三大四認識了一幫高素質的土豪,從此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后來的課程基本都是小組案例模式,我永遠帶著一幫豬一樣的隊友,提供豪車接送,美食到家等高質量服務,同等的,我不但自己要快速學會所有的內(nèi)容,教會他們考試能過,還得自己一個人把一個組的作業(yè)寫完,表現(xiàn)優(yōu)異有機會獲得千元加幣紅包年終獎。為此我只能結交了幾個其他學霸,一同研究討論。我覺得倒不是金錢利益,確實在國外大家都不容易,共患難的友情提升到了責任心的程度,我的長處是能學好,我就努把力學習,他的長處是能組織一場全是美女的高端Party,提高生活質量,我覺得兄弟門一起過的挺開心,非常合適。有點扯遠了,我覺得我的學習環(huán)境經(jīng)歷比較特殊也挺有意思,分享了一下。其實大部分的同學都很努力,尤其是大三以后,基本上都是在圖書館里,一群人一起學習,看起來有點像幫派聚會。UT的學習氣氛非常好,圖書館、咖啡廳都是爆滿的,占座位引發(fā)過無數(shù)血案。大家都通常自己的學習圈子里會有幾個厲害的學霸,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互相提點,互相提高。少數(shù)性格孤僻的除外,Rotman的學霸大部分還是性格比較開朗的,也不是特別宅,永遠都是跟大家打成一片的,畢竟是學商科的,情商得高。
說到學習方法,也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總結的,我也是在大三大四才領悟出來一套很好的學習方式。之前還寫了一篇文章分享給同學該如何學習。由于UT的教授大部分都挺有名的,所以他們只講2,3小時的課程,有的甚至完全不跟書走,按照自己的方式。所以課后,必須做大量的閱讀,跟TA搞好關系,做大量的練習,各種問問題去理解。因為一個課程大概13節(jié)課,一整本書,一堆Cases。總結學習經(jīng)驗的能力其實非常重要,這里就不展開了。
說到朋友的影響,上面也有提到過,我總結下來,出去留學的同學們,最好是性格要開朗,樂于交友,并且有辨別能力,交好的朋友對自己的學習環(huán)境影響還是蠻大的,當然如果能處理更復雜的關系,那不需要考慮這些了。UT“魚龍混雜”確實是如之前幾個回答所說,也確實能接觸到形形色色的各類伙伴,我之前由于接觸了一批愛玩的小伙伴,享受了很多生活樂趣,確忽略了很多學習。也因為后來學習努力了,接觸到一批學霸,幫助我提高了很多。
C自我探索
我覺得自我探索是比較重要的,所以給了一半的分數(shù)。下圖是我某年的一張課程表:
基本每個學期都是這樣,有1,2天空閑時間,然后每天也就2,3小時的課程。總體課余時間非常豐富,該怎么利用確實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當然Engineering
Science等課程比較滿,內(nèi)容不一樣,暫且不談。我從學習探索、生活探索等方面分享一下經(jīng)歷:
學習的探索跨度特別大,方方面面,好的老師會引導,差點的老師會逼你自己去思索。因為大部分的商科課程有10%-15%的分數(shù)是上課參與回答問題或者對課程的關注程度,最后final
assignment
比如占總成績的35-50%,里面1/3是基礎知識,1/3是應用,1/3是創(chuàng)造力。所以悶頭苦學最高能得到70來分C-B,綜合能力強才能拿A。綜合能力就是自我探索所獲得的。很多Assignments都是案例的形式,給一篇哈弗出版的商業(yè)案例,問幾個問題,甚至不問問題,然后自己寫一大篇圖文并茂的報告。這種東西里面的課堂基礎知識頂多能用1/3剩下的靠自己摸索了,需要自己非常靈活的去收集很多其他的信息,結合自己的知識、論證自己的觀點、巧妙的應用知識去解決這些問題等等。很多東西學了背了,其實還得問個為什么,有什么用,完了通過參與一些課外活動,搜索一些社會上的工作案例等等去求證。
舉幾個例子:有個教授要求學生每天都閱讀新聞,然后每次上課一開始都會分享幾篇新聞,然后讓大家討論。這玩意兒關注度不夠,或者閱讀量不夠的話,也只能靠瞎扯功夫了。所以要么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要么知識面廣、要么嘴皮子好,這些技能都是得探索去鍛煉的。另外有一門需要讀case寫報告外加演講的作業(yè),我們跑出去加油站商場等地方做了一堆調(diào)查,回來整理了一堆信息加上一些各類報告,我們的最終結論是跟理論知識推導出來背道而馳的,老師也很淡定說沒啥對錯,只要是證據(jù)證明了觀點就行,看證據(jù)多強,邏輯性多嚴密了。
參加學校社團的體驗跟國內(nèi)也差不多,收獲很大,不細說了。
生活上的探索:
這個我覺得挺有意思,我業(yè)余時間先后做了好幾份兼職工作,有BurgerKing,Pizza店,日本壽司店,奶茶店等工作。辛苦是挺辛苦,也能賺挺多錢的,多的時候一個月1千多吧,少的時候幾百加幣,賺錢事小,鍛煉事大。接觸到了白人、日本人和臺灣同胞經(jīng)營餐廳的情況,了解了很多他們的文化,也能跟各國伙伴打成一片。這些鍛煉總結下來包括商業(yè)流程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適應能力、協(xié)調(diào)能力等等。
舉個例子吧,面對不講理的客人或者煩人的老板,總不能一句擦老子不干了然后一走了之。有一次送pizza遇到個不講理的人故意說點的不是這個,要求退貨,要么半價送他。作為小嘍嘍我確實不知所措,回去又怕被老板罵,好幾十刀呢。好說歹說不行,結果靈機一動說這次不好操作,在發(fā)票上簽個名下次半價,或者要么簽個5次八五折的。回去拿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市場營銷什么的東西一頓跟老板算賬覺得這客人未來還得來5次確實是最佳方案,獲得表揚,當晚晚餐比平時多了一坨Cheese。
此外就是一些生活技能的培養(yǎng),這個我覺得也是大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照顧自己生活不說了,怎么的也得培養(yǎng)一些技能,比如配個電腦,裝個Ikea的家具,或者去Chinatown買個菜回家看菜譜做出來等,都是我經(jīng)常干的事情,個人感覺還是積累了很多生活經(jīng)驗,尤其是培養(yǎng)喜歡鉆研的熱情和習慣,不會的東西肯動手去學習嘗試,另外就是更加獨立了。
總體來講,從學習生活和個人能力上各個維度都把自己鍛煉了一番。
UT的情況介紹:
學校的基本信息就不多說了,維基百科各類留學資訊都有詳細介紹,最新USNews排名全球第14,某些細項還是第1第2的。教學設施什么的還算可以,部分確實太舊了。可惜很多自己拍的照片丟在移動硬盤里暫時找不到了無法分享。
說些有意思的經(jīng)歷吧:
學校地理位置真的特別好,西南角就是唐人街的起點,西北角就是韓國城的起點。北邊界限就是類似長安街這種路Bloor
St.,經(jīng)常**節(jié)看到些好萊塢明星從酒店出來啊什么的。好吃的東西真的很多,每次在圖書館挑燈夜讀的時候,總是可以去吃點正宗的韓國料理。當然Robarts圖書館門口的餐車也是很不錯的,還有SS門口的poutine薯條+Cheese+Gravy,再就是滿街的Hotdog了,學累了來一份是特別爽的事情,凌晨以后在圖書館還可以叫唐人街的快餐外賣,Tim
Hortons 24小時的咖啡和甜甜圈,一群人學累了,在圖書館圍著吃也是很有氣氛。
學校的同學:
個人感覺UT學生的整體素質還是挺高的,幾年下來確實個人修養(yǎng)都漸漸提升了許多。有一次新買了一個手機,正好去SS學生中心辦理業(yè)務,手機放在填表窗口旁邊忘記拿了,回去圖書館看了一小時書才想起來,回去拿還在窗口,當時還有10幾人在排隊填表。UT的美女也很多,尤其在Commerce,而且普遍比較有氣質。還有個奇觀就是不管多冷,零下30度也有一片的韓國MM穿著超短露著腿兒,真是賞心悅目。
學校的工作人員:
UT是學院制的,學生都跟自己的學院,每個College都有自己的行政部門,規(guī)則制度略有不同。我是New
College的,行政部門的人簡直都是活雷鋒。已經(jīng)開學了我才姍姍來遲,給我硬擠進去一些課程,給了我很多很好的建議。以至于以后我沒事就去找他們幫忙。還有很多鉆空子的同學考試沒復習好就去開醫(yī)生證明然后去找他們Defer考試啊之類的,夸張的同學大一的課Defer到大三了才去考試,真是智力都提升了2年很不公平啊。遇到各種麻煩可以約專門的輔導人員一對一咨詢,挺貼心的。
UT的教授:
關于UT的教授,很多地方甚至微信公眾號都有分享和介紹,不展開說了。當年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好幾個商學院的教授都是課本的作者,有些課本是整個北美甚至全世界都在用的,頓時覺得很牛。大部分教授都非常的幽默,很有才,有幸跟他們交流有時候真的覺得是晚輩再跟高手過招一樣。當然還有些中國人教授,私交好點還會用中文聊聊他們讀博士時候的經(jīng)歷。另外聽朋友說ECE的教授還是智能穿戴設備之父,不明覺厲啊。
最后說說加拿大的天氣:
基本上從10月開始到3月底4月初路上都永遠覆蓋著雪,剩下的5678就是夏天,春秋很短暫就4月和9月吧。有一半時間冬天是特別冷的,但是夏天真的非常好,不像溫哥華那么多雨,整體很干燥,跟北京差不多。夏天最積極的活動就是去BBQ了,公園里,門口的草地上隨處都是燒烤。
作者:胡濤
來源:知乎
香港移民指南香港申請移民
1.香港申請移民
申請香港居留權的條件。以下是一些相關信息:
1.一家香港公司雇傭你,讓你拿到工作簽證去香港工作。在香港工作生活滿7年,可以申請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2.投資移民,在香港投資房地產(chǎn)或其他行業(yè)超過650萬港元,在香港銀行存款超過50萬港元,符合投資移民條件,可申請香港永久居民身份來港定居。
3.通過香港s引進內(nèi)地人才計劃,如果你有特殊的才能和技能,有歐美名校的學歷,在某個研究領域或學術領域有突出的成就,就可以申請這個項目。香港入境處會根據(jù)你的申請材料對你進行全面的考察和評估,評估合格后你就可以申請香港永久居留。
4.在香港有直系血親,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就可以申請來港。但是年滿18周歲的報名者,因為報名者太多,很難排到。最后,申請香港高校研究生。香港的研究生2歲。畢業(yè)后在香港找工作,拿到工作簽證,連續(xù)工作5年,也就是符合第一個要求。
2.香港申請移民照顧老人條件
移民香港的五個條件:1。在香港出生,一出生就可以拿到香港身份證。2.在香港學習就業(yè)滿七年就可以獲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去香港留學的條件是高考成績在一本線以上,英語能力好,或者可以申請碩士s學位,GPA成績被香港各大高校認可。你的碩士里面有課程和博士課程s度;在香港就業(yè)的條件是有資格雇傭外勞的公司和企業(yè)需要你。3.在香港投資1000多萬港幣(約810萬人民幣),不包括購房。4.如果你與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人結婚,大約需要十二年才能獲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前5年是等內(nèi)地發(fā)單程證來香港,后7年是等香港非永久居民變成永久居民。).)5.通過人才計劃條件是香港政府認為你有才華。
當前位置去英國的香港人不多。雖然最近因為英國移民政策的松動,移民英國的香港人有所增加,但與香港居民人數(shù)相比,仍然微不足道。雖然很多移民國外的香港人都選擇了英國,但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才是香港人移民的首選。據(jù)一些移民英國的香港人反饋,他們在英國過得很艱難,尤其是在找工作方面,其中一些人已經(jīng)回到香港。
3.香港申請移民英國意向
根據(jù)英國駐香港領事館的統(tǒng)計,在香港的英國人大約有2.5-3萬人。香港特區(qū)政府2月18日給出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08年末香港臨時人口為750.07萬人,較2008年末增加1.42萬人,增長率為0.2%。在二零零零年年底至二零零零年年底的同期內(nèi),凈移民人數(shù)為9,900人,其中39,100人為單程證持有人,29,200人為其他香港居民。
4.香港申請移民英國創(chuàng)新高
號
香港身份證和回鄉(xiāng)證不一起辦理。你需要有香港身份證才能申請回鄉(xiāng)證。
香港身份證是香港永久性居民的證件。申請回鄉(xiāng)證的條件是必須持有香港身份證,并且已經(jīng)注銷了內(nèi)地戶口。
持單程證來港的新移民,一到香港便可申請回鄉(xiāng)證。通常只需要12個工作日,只要他們提供香港身份證、簽證身份證件(旅行證件)、單程證(單程證可以證明他們已經(jīng)注銷了內(nèi)地戶籍)。
5.香港移民簽證申請
這與您要移民的國家/地區(qū)相關
6.香港申請移民英國
1:優(yōu)秀人才計劃,是高學歷或明星的公眾人物,有機會。這個名額每年都是有限的。
2.去香港做投資移民。
3.兩邊花錢買關系,主要給香港一些無子女老人做親情。錢到位,安排好之后,他們就可以申請照顧老人了。在過去,他們可以申請永久居民證。這在幾年前是可能的,但目前不得而知。
4:真實婚姻可以申請。按照現(xiàn)在的情況,內(nèi)地女性還是有一些機會找一個香港男人結婚的,但是要有耐心,要等七年才能拿到永居證。目前大陸男人找香港姑娘上門是沒有機會的。
結婚的話也可以辦理永久居留證,可能性比較大,但是費用很高。
5:先移民國外,再辦理香港居民卡,但這在精神和時間上都比較費力。
香港人不是那么好當?shù)摹L芼on’不要只看到表面的好,而忘記私下的壞。如今,新移民不會那里沒有任何社會福利優(yōu)勢。說白了,你過了,他還是看不起你,除非你在富豪榜前10。好吧,那就是它!
7.辦理香港移民申請
好申請,只要你向香港教育局提交書面申請,只要你符合香港教育局規(guī)定的插班生要求,那么香港中學轉中四也是好的。
:8.香港申請移民容易嗎
1.如果你的父母或你的配偶和你的女兒是香港居民,他們可以定居。注:兄弟姐妹可以t.
在香港學習或工作滿7年即可申請居留。
3.學歷更高的可以直接申請移民條件,比如教授級別。
4.精英,香港美國的移民政策鼓勵社會精英移民,他們有事業(yè)。比如鋼琴家郎朗移民香港。
5.財富。如果你有一定的財富,并且財富高于香港平均財富,你就可以申請移民。
6.除上述條件外,還必須身體健康,無任何傳染病,無犯罪記錄。
7.這是敏感的政治避難。雖然香港已經(jīng)回歸中國,可以申請香港政治避難,但是這種情況比較特殊,審批也比較嚴格!
9.香港申請移民條件
年1840年6月,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經(jīng)過兩年戰(zhàn)爭,1842年8月29日,英國全權代表蒲丁茶在停泊在南京下關河上的英國皇家海軍艦艇“高華里”號上,與清朝欽差大臣英高級和伊里布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通過這個條約,英國從清朝手中割下了面積約80平方公里的香港島。
055-79000有13個條款,其中第三個條款規(guī)定:由于英國商船涉及海洋的距離較長,如果經(jīng)常有破損需要修理,就要交給沿海的一個地方,用于修船和保管使用過的材料。今天,準將將軍香港島給了長垣,大不列顛的君主和世襲王位的繼承人,香港的統(tǒng)治者,他可以自由立法和治理。這段話很有禮貌。意思是由于英國商船遠離海洋,中途受損是不可避免的。清帝把香港島批給英國,讓英國商船在香港島修理商船,儲存物資。
這里寫得很清楚,香港島是自由的禮物和一個永久的禮物。英國人不我不需要付任何錢。
不久,英國任命蒲丁茶為香港首任總督。溥儀出任香港總督后,根據(jù)《中英南京條約》建立了香港政府,設立了行政會議、立法會和最高法院,確定了香港的基本政治框架。
然而,英國擴張的步伐并沒有停止。他們看到了三面被維多利亞港包圍的九龍半島。1856年10月,英國聯(lián)合法國發(fā)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不出所料,清軍大敗。1860年2月,英國領事巴夏禮出兵占領九龍半島。3月21日,兩廣總督老崇光被迫在廣州與巴夏禮簽訂協(xié)議永久出租九龍半島
055-79000有九段,其中第六段規(guī)定:據(jù)清朝兩廣總督勞重光介紹,今年2月28日,粵東九龍司的土特產(chǎn)由英法總署移交給廣東省英軍臨時使用,并由三等寶星巴夏禮代表國家授予永久租賃權。大清皇帝決定把陸地邊界交給英國國王,并頒發(fā)繼承人,使之在英屬香港的界限之內(nèi),希望港口的管轄范圍和普通百姓都平安無事。
這個協(xié)議承認了兩廣總督老崇光在廣州簽訂的協(xié)議,改變了永久租賃割讓,回到了英屬香港。也就是說,英國人唐甚至不用支付每年500兩白銀的租金。
香港島和九龍半島的總面積不到100平方公里,只有香港總面積的十分之一。英國人對更大的新領土有著強烈的渴望。
1998年3月,法國向清朝提議在中國南部沿海修建煤倉。英國趁火打劫介入,提出如果清朝同意法國美國的要求,這也將擴大九龍的邊界。法國和英國惹不起的清朝干脆答應了他們的所有要求。租賃廣州灣到法國擴大了香港的邊界。
同年6月9日,清朝全權代表李鴻章和許桂與英國公使克勞德馬克斯韋爾麥克唐納在北京正式簽署了《英皇制誥》號協(xié)定》,約定拓展英國世界作為新的租賃場所。詳細的邊界將在兩國派員勘查后劃定。期限是九十九年。
這個新的展覽區(qū),后來被稱為新界。新界土地面積近1000平方公里,是香港島和九龍半島總面積的10倍。
055-79000很明顯,新界是租賃給英國,而且租期是99年(這也是1997年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的原因之一)。但是,租金并不是在條約中確定的。軟弱無能的清政府不敢向英國要租。
十個數(shù)學家的小故事
1、蘇步青
蘇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陽縣的一個山村里。雖然家境清貧,可他父母省吃儉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學。他在讀初中時,對數(shù)學并不感興趣,覺得數(shù)學太簡單,一學就懂。可是,后來的一堂數(shù)學課影響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蘇步青上初三時,他就讀浙江省六十中來了一位剛從東京留學歸來的教數(shù)學課的楊老師。第一堂課楊老師沒有講數(shù)學,而是講故事。他說:“當今世界,弱肉強食,世界列強依仗船堅炮利,都想蠶食瓜分中國。中華亡國滅種的危險迫在眉睫,振興科學,發(fā)展實業(yè),救亡圖存,在此一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有責任。”他旁征博引,講述了數(shù)學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發(fā)展中的巨大作用。這堂課的最后一句話是:“為了救亡圖存,必須振興科學。數(shù)學是科學的開路先鋒,為了發(fā)展科學,必須學好數(shù)學。”蘇步青一生不知聽過多少堂課,但這一堂課使他終身難忘。
楊老師的課深深地打動了他,給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興奮劑。讀書,不僅為了擺脫個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國廣大的苦難民眾;讀書,不僅是為了個人找出路,而是為中華民族求新生。當天晚上,蘇步青輾轉反側,徹夜難眠。在楊老師的影響下,蘇步青的興趣從文學轉向了數(shù)學,并從此立下了“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的座右銘。一迷上數(shù)學,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蘇步青只知道讀書、思考、解題、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萬道數(shù)學習題。現(xiàn)在溫州一中(即當時省立十中)還珍藏著蘇步青一本幾何練習薄,用毛筆書寫,工工整整。中學畢業(yè)時,蘇步青門門功課都在90分以上。
17歲時,蘇步青赴日留學,并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東京高等工業(yè)學校,在那里他如饑似渴地學習著。為國爭光的信念驅使蘇步青較早地進入了數(shù)學的研究領域,在完成學業(yè)的同時,寫了30多篇論文,在微分幾何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獲得理學博士學位。獲得博士之前,蘇步青已在日本帝國大學數(shù)學系當講師,正當日本一個大學準備聘他去任待遇優(yōu)厚的副教授時,蘇步青卻決定回國,回到撫育他成長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蘇步青,生活十分艱苦。面對困境,蘇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為我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這是一條愛國的光明之路啊!” 這就是老一輩數(shù)學家那顆愛國的赤子之心
2.陳景潤 (1933—1996)
陳景潤不愛玩公園,不愛逛馬路,就愛學習。學習起來,常常忘記了吃飯睡覺。
有一天,陳景潤吃中飯的時候,摸摸腦袋,哎呀,頭發(fā)太長了,應該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見了,還當他是個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飯碗,就跑到理發(fā)店去了。
理發(fā)店里人很多,大家挨著次序理發(fā)。陳景潤拿的牌子是三十八號的小牌子。他想:輪到我還早著哩。時間是多么寶貴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費掉。他趕忙走出理發(fā)店,找了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然后從口袋里掏出個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來。他背了一會,忽然想起上午讀外文的時候,有個地方?jīng)]看懂。不懂的東西,一定要把它弄懂,這是陳景潤的脾氣。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點半。他想:先到圖書館去查一查,再回來理發(fā)還來得及,站起來就走了。誰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輪到他理發(fā)了。理發(fā)員叔叔大聲地叫:“三十八號!誰是三十八號?快來理發(fā)!”你想想,陳景潤正在圖書館里看書,他能聽見理發(fā)員叔叔喊三十八號嗎?
過了好些時間,陳景潤在圖書館里,把不懂的東西弄懂了,這才高高興興地往理發(fā)店走去。可是他路過外文閱覽室,有各式各樣的新書,可好看啦。又跑進去看起書來了,一直看到太陽下山了,他才想起理發(fā)的事兒來。他一摸口袋,那張三十八號的小牌子還好好地躺著哩。但是他來到理發(fā)店還有啥用呢,這個號碼早已過時了。
陳景潤進了圖書館,真好比掉進了蜜糖罐,怎么也舍不得離開。可不,又有一天,陳景潤吃了早飯,帶上兩個饅頭,一塊咸菜,到圖書館去了。
陳景潤在圖書館里,找到了一個最安靜的地方,認認真真地看起書來。他一直看到中午,覺得肚子有點餓了,就從口袋里掏出一只饅頭來,一面啃著,一面還在看書。 “丁零零……”下班的鈴聲響了,管理員大聲地喊:“下班了,請大家離開圖書館!”人家都走了,可是陳景潤根本沒聽見,還是一個勁地在看書吶。
管理員以為大家都離開圖書館了,就把圖書館的大門鎖上,回家去了。
時間悄悄地過去,天漸漸地黑下來。陳景潤朝窗外一看,心里說:今天的天氣真怪!一會兒陽光燦爛,一會兒天又陰啦。他拉了一下電燈的開關線,又坐下來看書。看著看著,忽然,他站了起來。原來,他看了一天書,開竅了。現(xiàn)在,他要趕回宿舍去,把昨天沒做完的那道題目,繼續(xù)做下去。
陳景潤把書收拾好,就往外走去。圖書館里靜悄俏的,沒有一點兒聲音。哎,管理員上哪兒去了呢?來看書的人怎么一個也沒了呢?陳景潤看了一下手表,啊,已經(jīng)是晚上八點多鐘了。他推推大門,大門鎖著;他朝門外大聲喊叫:“請開門!請開門!”可是沒有人回答。 要是在平時,陳景潤就會走回座位,繼續(xù)看書,一直看到第二天早上。可是,今天不行啊!他要趕回宿舍,做那道沒有做完的題目呢! 他走到電話機旁邊,給辦公室打電話。可是沒人來接,只有嘟嘟的聲音。他又撥了幾次號碼,還是沒有人來接。怎么辦呢?這時候,他想起了黨委書記,馬上給黨委書記撥了電話。
“陳景潤?”黨委書記接到電話,感到很奇怪。他問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高興得不得了,笑著說:“陳景潤!陳景潤!你辛苦了,你真是個好同志。”
黨委書記馬上派了幾個同志,去找圖書館的管理員。圖書館的大門打開了,陳景潤向管理員說:“對不起!對不起!謝謝,謝謝!”他一邊說一邊跑下樓梯,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他打開燈,馬上做起那道題目來。
3.華羅庚
華羅庚出生在一個擺雜貨店的家庭,從小體弱多病,但他憑借自己一股堅強的毅力和崇高的追求,終于成為一代數(shù)學宗師.
少年時期的華羅庚就特別愛好數(shù)學,但數(shù)學成績并不突出.19歲那年,一篇出色的文章驚動了當時著名的數(shù)學家熊慶來.從此在熊慶來先生的引導下,走上了研究數(shù)學的道路.晚年為了國家經(jīng)濟建設,把純粹數(shù)學推廣應用到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為祖國建設事業(yè)奮斗終生!華爺爺悉心栽培年輕一代,讓青年數(shù)學家茁壯成兒使他們脫穎而出,工作之余還不忘給青多年朋友寫一些科普讀物.下面就是華羅庚爺爺曾經(jīng)介紹給同學們的一個有趣的數(shù)學游戲:有位老師,想辨別他的3個學生誰更聰明.他采用如下的方法:事先準備好3頂白帽子,2頂黑帽子,讓他們看到,然后,叫他們閉上眼睛,分別給戴上帽子,藏起剩下的2頂帽子,最后,叫他們睜開眼,看著別人的帽子,說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顏色.
3個學生互相看了看,都躊躇了一會,并異口同聲地說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聰明的小讀者,想想看,他們是怎么知道帽子顏色的呢?“ 為了解決上面的伺題,我們先考慮“2人1頂黑帽,2頂白帽”問題.因為,黑帽只有1頂,我戴了,對方立刻會說自己戴的是白帽.但他躊躇了一會,可見我戴的是白帽. 這樣,“3人2頂黑帽,3頂白帽”的問題也就容易解決了.假設我戴的是黑帽子,則他們2人就變成“2人1頂黑帽,2頂白帽”問題,他們可以立刻回答出來,但他們都躊躇了一會,這就說明,我戴的是白帽子,3人經(jīng)過同樣的思考,于是,都推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看到這里。同學們可能會拍手稱妙吧.后來,華爺爺還將原來的問題復雜化,“n個人,n-1頂黑帽子,若干(不少于n)頂白帽子”的問題怎樣解決呢?運用同樣的方法,便可迎刃而解.他并告誡我們:復雜的問題要善于“退”,足夠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學好數(shù)學的一個訣竊.
4.祖沖之
祖沖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國南北朝時期,河北省淶源縣人.他從小就閱讀了許多天文、數(shù)學方面的書籍,勤奮好學,刻苦實踐,終于使他成為我國古代杰出的數(shù)學家、天文學家. 祖沖之在數(shù)學上的杰出成就,是關于圓周率的計算.秦漢以前,人們以"徑一周三"做為圓周率,這就是"古率".后來發(fā)現(xiàn)古率誤差太大,圓周率應是"圓徑一而周三有余",不過究竟余多少,意見不一.直到三國時期,劉徽提出了計算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割圓術",用圓內(nèi)接正多邊形的周長來逼近圓周長.劉徽計算到圓內(nèi)接96邊形,求得π=3.14,并指出,內(nèi)接正多邊形的邊數(shù)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確.祖沖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經(jīng)過刻苦鉆研,反復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并得出了π分數(shù)形式的近似值,取為約率,取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數(shù)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內(nèi)最接近π值的分數(shù).祖沖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這一結果,現(xiàn)在無從考查.若設想他按劉徽的"割圓術"方法去求的話,就要計算到圓內(nèi)接16,384邊形,這需要化費多少時間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勞動啊!由此可見他在治學上的頑強毅力和聰敏才智是令人欽佩的.祖沖之計算得出的密率,外國數(shù)學家獲得同樣結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為了紀念祖沖之的杰出貢獻,有些外國數(shù)學史家建議把π=叫做"祖率".
祖沖之博覽當時的名家經(jīng)典,堅持實事求是,他從親自測量計算的大量資料中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過去歷法的嚴重誤差,并勇于改進,在他三十三歲時編制成功了《大明歷》,開辟了歷法史的新紀元. 祖沖之還與他的兒子祖暅(也是我國著名的數(shù)學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決了球體體積的計算.他們當時采用的一條原理是:"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意即,位于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兩個立體,被任一平行于這兩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兩個截面的面積恒相等,則這兩個立體的體積相等.這一原理,在西文被稱為卡瓦列利原理,但這是在祖氏以后一千多年才由卡氏發(fā)現(xiàn)的.為了紀念祖氏父子發(fā)現(xiàn)這一原理的重大貢獻,大家也稱這原理為"祖暅原理".
5.陳省身
陳省身191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嘉興秀水縣,美籍華人,20世紀世界級的幾何學家。少年時代即顯露數(shù)學才華,在其數(shù)學生涯中,幾經(jīng)抉擇,努力攀登,終成輝煌。他在整體微分幾何上的卓越貢獻,影響了整個數(shù)學的發(fā)展,被楊振寧譽為繼歐幾里德、高斯、黎曼、嘉當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曾先后主持、創(chuàng)辦了三大數(shù)學研究所,造就了一批世界知名的數(shù)學家。晚年情系故園,每年回天津南開大學數(shù)學研究所主持工作,培育新人,只為實現(xiàn)心中的一個夢想:使中國成為21世紀的數(shù)學大國。
陳省身9歲考入秀州中學預科一年級。這時他已能做相當復雜的數(shù)學題,并且讀完了《封神榜》、《說岳全傳》等書。1922年秋,父親到天津法院任職,陳省身全家遷往天津,住在河北三馬路宙緯路。第二年,他進入離家較近的扶輪中學(今天津鐵路一中)。陳省身在班上年紀雖小,卻充分顯露出他在數(shù)學方面的才華。陳省身考入南開大學理科那一年還不滿15歲。他是全校聞名的少年才子,大同學遇到問題都要向他請教,他也非常樂于幫助別人。一年級時有國文課,老師出題做作文,陳省身寫得很快,一個題目往往能寫出好幾篇內(nèi)容不同的文章。同學找他要,他自己留一篇,其余的都送人。到發(fā)作文時他才發(fā)現(xiàn),給別人的那些得的分數(shù)反倒比自己那篇要高。
他不愛運動,喜歡打橋牌,且牌技極佳。圖書館是陳省身最愛去的地方,常常在書庫里一呆就是好幾個小時。他看書的門類很雜,歷史、文學、自然科學方面的書,他都一一涉獵,無所不讀。入學時,陳省身和他父親都認為物理比較切實,所以打算到二年級分系時選物理系。但由于陳省身不喜歡做實驗,既不能讀化學系,也不能讀物理系,只有一條路——進數(shù)學系。
數(shù)學系主任姜立夫,對陳省身的影響很大。數(shù)學系1926級學生只有5名,陳省身和吳大任是全班最優(yōu)秀的。吳大任是廣東人,畢業(yè)于南開中學,被保送到南開大學。他原先進物理系,后來被姜立夫的魅力所吸引,轉到了數(shù)學系,和陳省身非常要好,成為終生知己。姜立夫為擁有兩名如此出色的弟子而高興,開了許多門在當時看來是很高深的課,如線性代數(shù)、微分幾何、非歐幾何等等。二年級時,姜立夫讓陳省身給自己當助手,任務是幫老師改卷子。起初只改一年級的,后來連二年級的都讓他改,另一位數(shù)學教授的卷子也交他改,每月報酬10元。第一次拿到錢時,陳省身不無得意,這是他第一次的勞動報酬啊!
考入南開后,陳省身住進八里臺校舍。每逢星期日,他從學校回家都要經(jīng)過海光寺,那里是日本軍營。看到荷槍實彈的日本鬼子那副耀武揚威的模樣,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不禁快步走開。再往前便是南市“三不管”,是個烏煙瘴氣的地方,令他萬分厭惡。從家返回學校時,又要經(jīng)過南市、海光寺,直到走進八里臺校園,他才感到松了口氣。
6.丘成桐
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廣東汕頭,老家在梅州蕉嶺,在香港長大。父親曾在香港香讓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的前身崇基學院任教。父教母慈,童年的丘成桐無憂無慮,成績優(yōu)異。但在他14歲那年,父親突然辭世,一家人頓時失去經(jīng)濟來源。盡管丘成桐不得不一邊打工一邊學習,卻仍然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香港中文大學數(shù)學系。
他的父親在他14歲時去世,家境貧寒。他中學的時候逃學一年,曾經(jīng)成績很差,差一點落榜。19歲的時候來到美國伯克利,“21歲畢業(yè)時就注定要改變數(shù)學的面貌”。這不是我的話,這是幾年前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希望把丘教授聘請過來的時候,系里討論時一個年紀很大的幾何學家引用陳省身先生說的一句話。他10年之后成為數(shù)學界的一代天驕。從他入學伯克利到在世界數(shù)學家大會做一小時報告還不到10年。當年他只有28歲,也是在那一年,陳景潤先生被邀請做45分鐘的報告。這期間他證明了卡拉比猜想、正質量猜想,開創(chuàng)了一個嶄新的領域:幾何分析。
1981年,他32歲時,獲得了美國數(shù)學會的維布倫(Veblen)獎——這是世界微分幾何界的最高獎項之一;1983年,他被授予菲爾茲(Fields)獎章——這是世界數(shù)學界的最高榮譽;1994年,他又榮獲了克勞福(Crawford)獎。
除此之外,他還獲得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和加利福尼亞州最優(yōu)秀的科學家的稱號,是美國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名譽博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學名譽博士…… 大學期間,他以三年時間修完全部必修課程,還閱讀了大量課外資料。他的突出成績和鉆研精神為當時的美籍教授薩拉夫所賞識,薩拉夫力薦他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博士研究生。七十年代左右的伯克利分校是世界微分幾何的中心,云集了許多優(yōu)秀的幾何學家和年輕學者。在這里,丘成桐得到IBM獎學金,并師從著名微分幾何學家陳省身。
命運是公平的,獎章、榮譽,授予了那個在教室中堅持到最后的人。這,并沒有讓丘成桐止步不前,他繼續(xù)進行著大量繁雜的研究工作,并不斷取得成就。
堅韌、堅持、鍥而不舍,這就是丘成桐的精神。當然,也不是每個有著這樣精神的人都能取得丘成桐一樣的成就的。數(shù)學需要勤奮,更需要天才。正如著名數(shù)學家尼倫伯格所說,丘成桐“不僅具備幾何學家的直觀能力,而且兼有分析家的才能”。著名數(shù)學家鄭紹遠先生回憶說,對于許多艱深的數(shù)學問題,丘成桐已思考近20年,雖然仍未解決,他還是沒有輕易放棄思考。
丘成桐對中國的數(shù)學事業(yè)一直非常關心。從1984年起,他先后招收了十幾名來自中國的博士研究生,要為中國培養(yǎng)微分幾何方面的人才。他的做法是,不僅要教給學生一些特殊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nèi)绾晤I會數(shù)學的精辟之處。他的學生田剛,也于1996年獲得了維布倫獎,被公認為世界最杰出的微分幾何學家之一。
數(shù)學是奇妙的,只有鍥而不舍才能探求其中真諦。對于丘成桐這樣的數(shù)學家來說,這種探求不但是人生的意義,也是人生的樂趣。
丘先生絕對不是一個完人,但絕對是一個偉大的數(shù)學家。你可以不喜歡這個人,但你不可能不喜歡他的數(shù)學,他證明了許多妙不可言的定理。大家如果學數(shù)學,讀到研究生的話你就會知道他的定理非常美妙,他的卡拉比猜想毫無疑問是數(shù)學中最深刻的定理之一,尤其是在超弦理論中應用之廣不可思議,我想當年丘教授自己都沒有想到。
他個性堅強,永不服輸,永不言棄,著述等身,得獎無數(shù)。這些也帶給他許許多多的誤解。因為少年得志,20幾歲就功成名就,有人說他目中無人、傲慢至極。當然,有這樣的成就也讓他有傲慢的資本。我把他跟陳省身一比。陳省身先生,大家跟他相處久了就知道也傲慢,只是他們以不同的形式表達他們的傲慢,丘成桐是直截了當,數(shù)學和為人是他衡量你的標準,他看你的話,你數(shù)學不好,他不愿意跟你多談,你做事情不入他的眼,他不愿意搭理你。
先生是微笑不語,什么人他都可以很平和地相處,但是這微笑中就蘊含著尊敬或者是不屑,你自己可以感覺出來。他們都是真正的君子,都是我最敬佩的偉大的數(shù)學家,他們都尊重真正的君子和真正的數(shù)學家。我想這是他們真正可貴的地方。
30年來,丘先生不僅時刻把握著數(shù)學與物理跳動的脈搏,引導著世界數(shù)學發(fā)展的潮流,還一直懷著一顆赤子之心,關心和幫助著中國數(shù)學的進步。他培養(yǎng)了眾多的華人數(shù)學家。他的學生和博士后在國外各個重要的大學里都有。
我大專畢業(yè)能申請去日本留學嘛?
我這里有三篇文章,看了就明白了
我的東渡留學日本之路
--------------------------------------------------------------------------------
2004/05/14 18:33 寄托天下
大四下,我由于種種原因走上去日本留學的路。一路在家人、朋友的幫助和鼓勵下走過來,終于在6月底等到了文部省獎學金的通知。作為比較特殊的留學之路,我想應該留下一些記錄給ddmm們參考,多一種選擇應該是好事吧。
我PKU CS 99本,不會日語,無GT,我相信大家的條件都比我好。所以申請日本是相對容易的。我將去東北大學,Tohoku University,在仙臺。
要說明的是如果有GT,會日語,對你的申請是絕對有好處的。東京大學和東京工業(yè)大學有國際大學院的項目(即英語授課的研究生院),有T就可以申請。
我的申請過程可以分為幾個過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書寫自薦信、聯(lián)系對方教授、寄送申請資料、等待入學通知、辦理最后的手續(xù)等等。
這份申請過程參考了zixia上terabit前輩的總結。一些網(wǎng)址在我的文集里有,有興趣可以看看。
1、資料的收集與整理
申請去日本留學不同于申請其他國家,申請時直接與教授聯(lián)系,獎學金和入學的相關手續(xù)也是在教授的幫助下進行。因此收集資料時主要是收集某個教授或者他所在的實驗室的情況。
資料收集主要是在網(wǎng)上搜索各個大學的網(wǎng)址,然后檢索相關學科實驗室(一般指研究生層次),通過該實驗室的網(wǎng)頁獲知這個實驗室進行的研究是否具有先進水平以及自己是否感興趣,還有實驗室的條件以及教授的水平和知名度、教授的email地址等等都可以獲得。
這樣的尋找資料的工作越早進行越好,我比較晚開始,所以最后對實驗室的情況沒有怎么分析。建議大四上開學就開始這方面的工作。
我覺得比較理想的實驗室應該會有很多,分布在不同的大學中。一般來說把它們的相關信息整理出來,橫向的進行比較,篩選,最后選出那么幾個比較中意的實驗室。同一所大學里不要有太多的選擇,別超過3個,日本教授好像比較反感這樣的陶瓷。選擇時要綜合比較大學、實驗室、教授這三者。考慮大學因素時要看大學的排名(日本也就那么些還好的學校)、地理位置(包括所處城市的消費水平等等);考慮實驗室因素時要看實驗室的規(guī)模(人員的多少和實驗室的大小等,別去有很多中國人的實驗室,那里獎學金的競爭激烈)、資金情況(包括有無重點資金扶持等等)、硬件條件(網(wǎng)絡環(huán)境、儀器條件、辦公設備等)、項目情況(做什么項目?是否國際領先?該項目的發(fā)展如何?論文情況等等);考慮教授因素時要看教授的年齡(太老的就不好了,不保險什么時候退休,也有聽說申請到一半的時候掛了的,嘿嘿)、知名度(知名度高的威望高的教授拿文部省獎學金的機會大很多)、發(fā)表論文情況。
這個過程一般有1到2個月左右就應該差不多了,我由于時間倉促,大概花了半個月,不過由于網(wǎng)格方向的實驗室并不多,所以基本都騷擾了,呵呵。調(diào)查的手段除了互聯(lián)網(wǎng)之外,還可以通過同學和朋友的經(jīng)驗、學術講座(大四下就曾經(jīng)有過我套的一個教授來PKU做講座)。進行篩選之后,留下10-15個左右的實驗室比較好。然后就應該準備給每一位教授發(fā)送留學申請的自薦信了。
2、寫自薦信
第一次和教授聯(lián)系,自薦信要注意簡潔、客氣、誠懇、真實。自薦信的內(nèi)容最好直接寫到email的正文中,不要使用附件(一般陌生人來的信帶有附件是很少有人打開看的)。自薦信要短,內(nèi)容無非是自我介紹:中國某某學校某某專業(yè)的學生,什么時候畢業(yè),對教授的研究內(nèi)容很感興趣,有過什么研究經(jīng)歷,希望能到教授那里學習深造,但是不知道實驗室是否接受留學生等等。具體到自己已經(jīng)學習的專業(yè)課程和相應成績單等更加具體的簡歷不要寫在第一封email中。人家要是想要留學生,一般就會給你回信向你要更加詳細的簡歷,不然你寫的長篇大論看都不會有人看。另外,不要書寫自己如何如何厲害之類的抬高自己的文字,看了只會讓人反感。盡量寫學術性的文字,以樸實無華為最佳。不要夸張,更不能弄虛作假(例如生編硬造top5,或者top1什么的,基本沒有用)。最后,不要忘了適當?shù)膯柡蛘Z,包括開始的"冒昧打擾"以及結束的"耽誤您的寶貴時間、實在是抱歉"等等,雖然客套,但是也能體現(xiàn)自己的精神面貌。不要忘了在email的結尾最好還要加上"期待您的回信"等文字。以下是我的一封自薦信,僅供參考。
Dear Prof. XXX:
I am a senior student from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Peking University.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Parallel Computing and Grid Computing and I want to apply for Graduate Program in your University.
I have been a research assistant in the XXX group since XXX. My supervisoris Prof. XXX. During the time in XXX group, I have learnt a lot of parallelconceptions and technology issues. My own work in XXX group includes1) 12) 2Recently when I get familiar with Parallel Computing and Grid Computing, the research in your lab attracts me a lot. I have visited your homepage and I admire your research as well as your broad interests: Work under your supervising must be a very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I'd rather apply forXXX University for fall, 2003. Could you give me some advice?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kindly reply. With Best Wishes.
Yours sincerely, Kircheis
3、聯(lián)系對方教授
檢查email書寫無誤的時候,就可以向那些第一步中篩選出來的教授發(fā)信了。盡量早,因為據(jù)我所知清華、哈工大、浙大申請日本的人都不少,所以晚了的話很可能教授已經(jīng)答應了別的申請人,你的機會就少了。發(fā)出這些信之后,過了若干天,一般都是會有那么幾封回信的。但是有的回信比較慢,或者有些干脆杳無音信(我套了12個教授,4個給我回信了)。這個過程中除了等待之外,還可以做一些別的事情。例如繼續(xù)的調(diào)查實驗室的情況等。如果很希望去的那個實驗室的教授沒有回信,則可以再給他發(fā)一封email確認一下他是否已經(jīng)收到。這次一定要客氣。表明自己十分迫切和認真的心情就可以了。如果仍然沒有回信,一般也只能放棄。
在收到回信的那幾個教授中,做出新的選擇,這次記住不要太多。2、3個就可以了。不要有重點培養(yǎng)之類的想法,那樣的話,到最后自己總要拒絕一些教授,處理不好的話雖然不會給自己帶來什么壞處,但起碼以后的師弟師妹們申請的時候就比較困難了。
我大概在2月初收到教授的回信,然后最后確認了一個教授(也就是現(xiàn)在的教授),只和他聯(lián)系留學的事情。當時我做出這個決定的依據(jù)很簡單:教授回信主動提到幫我申請文部省獎學金的事情;教授的態(tài)度非常的和藹,書信的語氣很平和。所以最終確定了這個實驗室。其他的幾個教授雖然表示了興趣,但是都向我強調(diào)日本消費如何之高,然我考慮經(jīng)濟問題。這種情況下這些教授多半是對你有興趣,但手上沒有文部省獎學金的申請名額。當然,如果真的對他的研究很感興趣的話可以嘗試繼續(xù)聯(lián)系,說明自己的經(jīng)濟情況,請教授幫申請別的獎學金,日本有很多獎學金,種類不下200種,數(shù)額比較大的也有幾十種,不過這方面的情況我不了解。
之后和教授的聯(lián)系,教授通常要求你提供包括自己的簡歷、成績單和國內(nèi)導師的****等等,都可以用email給對方。千萬不要做假,整個過程中誠實是第一位的,不管聯(lián)系成功與否,都不能說謊話。教授會根據(jù)你的簡歷和成績單初步?jīng)Q定是否接收你,但是正式遞交申請材料的時候還是要交學校出具的正式成績單的。簡歷不要寫得太羅嗦,主要寫自己的專業(yè)情況,自己取得的成果(包括參加的相關科技活動等等),獲獎情況。
對方向你要詳細的簡歷的時候,就表明對方有意接收你了,這時候一定要權衡一下了,你只能在一個教授那里申請文部省獎學金(一旦發(fā)現(xiàn)在兩個學校申請,你的獎學金就沒戲了),所以這是最后的機會拒絕其他教授了。在教授確定要接收你,并且?guī)湍闵暾埅剬W金的時候,就會把相應的申請表格寄給你了。
4、寄送申請資料
教授會向你提供的地址發(fā)送正式的申請資料。我是在2月中旬收到申請資料的。接下來,按照資料上邊的要求一項一項的填好,然后再寄回去就可以了(這部分的所有文件來往最好都采用UPS/Fedex等,快而安全)。不要擔心錢的問題,這樣的申請過程可能是最省錢的一種了。前前后后花的錢加起來不超過2000RMB,包括體檢、成績單、翻譯、公證、護照、簽證、EMS、FAX還有打車的錢等等。
下面就我辦各種手續(xù)的過程大致地說一下。文部省的獎學金的申請表格包括以下這些。它要求出具以下幾項:成績單、體檢表、國籍公證、最終學校的畢業(yè)證明(未畢業(yè)的到院系開一份預計畢業(yè)時間的證明)、現(xiàn)在所在學校的系主任以上的推薦信、入學申請表、文部省獎學金申請表等。
1)成績單:如果是上述的方法得到的申請材料,只需要辦理一份成績單就夠了。但是考慮到萬一需要,一般辦理多一些成績單,呵呵。
2)體檢表:是要在和平里北街的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進行的,大概要花不到300塊錢,一個星期之后取(今年我也聽說有人是在校醫(yī)院的)。要帶上幾張兩寸照片。
3)國籍公證就是證明你具有中國國籍的文件,到燕園派出所取集體戶口卡去南門的公證處辦理就可以了,幾天的時間。
4)預計畢業(yè)時間的證明在系里辦理就可以了。自己寫一份(最好打印)文件,上面寫出某某學生,出生日期,性別于某某年入學,現(xiàn)在北京大學某某系就讀,學制幾年,于某年某月畢業(yè)。特此證明。需要系教務科的公章和系章。
5)然后找系主任或院長寫一份推薦信,內(nèi)容不要夸張,照實際情況寫就可以了。只是走形式,作用不大,只要寫一些套話就好。用英文書寫。
6)申請表格:兩張表,主要是個人資料。需要注意的是要寫Proposed Study Program in Japan,表格上附有一下說明(State the outline of your major field of study on this side and the details of your study program on the backside of this sheet. This section will be us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ferences for election.)。所以一定要認真地看看教授目前的研究項目,可以嘗試就其中一部分寫出自己的研究設想。這里要多花心思,看看相關領域的論文,因為這可以說是科研上第一次讓教授有機會了解你的能力,不要敷衍了事。
能否得到獎學金主要看教授的知名度,當然也和這些申請資料也有分不開的關系。據(jù)我所知,申請名額和最終的獲得獎學金人數(shù)之比為1:1~2:1之間,一個系里所有申請人的材料到達后會由本系教授開會討論,給申請人排一次優(yōu)先次序,然后再提交到文部省。這樣能比較早的知道你獲得獎學金的概率,但是有的教授會告訴你你的次序,大部分不會。
所有申請材料一般要求在2月底之前寄到教授手里,然后就是漫長的等待,其間我數(shù)次騷擾教授,都沒有任何結果。如果得到對方的答復是讓你做好別的打算也不要灰心,我曾經(jīng)被告知應該想好別的出路,但最終獎學金還是來了,這主要是日本人很嚴謹,沒有最后的官方通知,通常他們不會告訴你的。
5、等待通知
這期間應該正好是大四下的腐敗期,我建議大家盡興去腐敗就好了,不過如果不會日語就應該抽空學學基本的,有時間好好把英語練練,日本教授都很喜歡英語好的學生。如果對自己很沒有信心的話,去找工作也不失為一個選擇,不過最后很可能還是要違約的。
一般到6月中旬之后文部省的官方通知才會到學校,加上一些中間的辦事效率問題,很可能到6月底才有消息。所以要耐心等待了。這段時間就瘋狂刷信箱吧,呵呵。
6、后期手續(xù)如果收到了獎學金的通知,那么祝賀你,除非你不想去,不然沒有什么可以阻止你去日本留學了。
接下來教授會給你寄來住房申請表(日文表,如果不會的話可以讓教授幫你填寫)、機票申請表(文部省獎學金的獲得者由日本文部省提供去日本的機票,時間在十月1-7號之間)、文部省獎學金通知書。前兩個表格需要寄回給教授或者相應辦事機構。
由于文部省獎學金的通知書通常到7月才來,這時候應該趕緊去辦護照。簽證對拿到文部省獎學金的同學們來說不會是問題,大使館和領事館都有一份名單,簽證時只要帶:
a)文部省獎學金通知及復印件一份
b)護照
c)兩寸相片一張
d)身份證復印件一份
e)戶口本復印件一份(或者戶口遷移卡的復印件)
簽證之后嘛,就是買買東西,等著日航的辦事機構打電話讓你去去機票。要注意的是托運行李只有20kg,最多也就超到25,所以大家要提前海運一些書之類的東西過去。
再之后嘛,那就日本見吧。
赴日打工=出國研修千余煙臺人越洋上技校
--------------------------------------------------------------------------------
2004年04月20日07:56 大眾網(wǎng)
3年掙回2.6億目的仍不在此
煙臺市奇山西街小伙金龍與10名伙伴,4月1日飛往日本。金龍對送行的朋友說,我到日本不光是為了賺幾個錢,關鍵是上幾年“勞動技校”,學語言、學管理、學人家的行為規(guī)范,為未來打基礎。
金犢獎大陸初審揭曉 AC-尼爾森互聯(lián)網(wǎng)調(diào)查
體驗財富之旅贏大獎! 51精彩無線大獎等你拿
對金龍他們的行為,煙臺人大多稱為“到日本打工”,其實嚴格地講應該稱為“出國研修”。這可不是找好聽的說,因為依照日本法律,不準企業(yè)輸入勞務,只許給國外培訓技術工人。煙臺國際經(jīng)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王彭令告訴記者,煙臺市目前在日本的研修生有1300多人,研修3年,每人至少收入折合人民幣20萬元,總計是2·6億元。
王彭令介紹,研修生回國后,出路基本有3條:一是回來之后再上學。出國3年,基本熟悉了日語日常口語和簡單的文字,回國后趁熱打鐵到外國語學院深造,比一般學生消化得快。畢業(yè)后再就業(yè),就上一個新臺階。二是到語言對口的外資企業(yè)工作。國外企業(yè)在煙臺投資的,最愿用他們的研修生。三是在國外掙下了本錢,學會了技術和管理,有了客戶,回來自己發(fā)展。
今年煙臺有8名大學本科生赴日研修。4月6日,在煙臺大學6號教學樓,記者采訪了陳鋒等8位即將赴日本神崎電裝研修的學生。陳鋒是中共黨員、學生會主席,獲得過省委宣傳部、省高校工委、團省委、省教育廳等六部門頒發(fā)的大中專學生志愿者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優(yōu)秀學生獎。他說,本專業(yè)今年有207名畢業(yè)生,這一期共要8名研修生,報名30多人,選中了他們8個,很榮幸。日本神崎電裝是一家汽車零部件企業(yè),陳鋒他們認為,自己的選擇是學業(yè)特長、膠東半島制造業(yè)基地所需與日本“實踐課堂”的最佳結合。
在被管理中體驗管理
楊玲玲現(xiàn)在煙臺國際經(jīng)濟技術合作公司擔任翻譯,從山師大日語專業(yè)畢業(yè)后就在這個公司工作。2001年,煙臺向日本派出17名研修生,楊玲玲帶隊,既和研修生們同樣打工,又負責與國內(nèi)公司的聯(lián)絡。
她說,我們在日本做的是餐巾紙機械化包裝的后整理工作,可謂簡單到家了,但這種簡單的勞動,在日本的企業(yè)里管理嚴格有序,車間安靜快捷,根本沒有監(jiān)工。社長為我們安排了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鼓勵我們學日語。如今,17名研修生中除一人和日本工友結婚外,16人大都在繼續(xù)深造日語。
說話間,楊玲玲打通了北京的電話,對記者說:“這位叫王旭銘,現(xiàn)在北京。”于是,記者進行了一次電話采訪。
王旭銘是牟平區(qū)農(nóng)村青年,在日本高偉金屬工業(yè)株式會社做研修生,加工汽車零部件。回國后,被老板安排在該會社廣州分公司,錢是沒少掙。但后來,他覺得這樣干下去日語就停頓在這個水平上了,便到了北京外國語學院深造。電話里,王旭銘自信地說:“我回膠東應聘對口工作肯定沒問題,現(xiàn)在北京找到了與汽車制造業(yè)相關的公司。”
農(nóng)家女成了外企總經(jīng)理
4月7日,記者來到海陽工業(yè)園東莞路11號,這里是日本獨資企業(yè)福井纖維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是從日本歸來的女青年李梅。一見面,她就高興地拿出本公司的樣品說,這些簡單的針織品并不簡單,是風靡日本的銅離子纖維護身保健織物。
李梅家在農(nóng)村,1999年5月到日本福井縣武生市做縫紉工。李梅說,到日本第一年,我沒學過一句日本話。但到第二年,發(fā)現(xiàn)自己這樣不適應,便隨著去上日語課。但是,跟不上趟,聽不進課,又愁又急。
幸好,公司附近就是市政府,市政府有供市民休閑的大廳,李梅愁得去散心,發(fā)現(xiàn)許多日本人拿著中國漢語書在向別人請教,于是就主動湊上去教他們漢語,與他們交流日語,再去課堂上課。就這樣兩年下來,她的日語口語長進很快,結交了一批日本朋友。
2002年5月,李梅回國,在深圳、香港的日本朋友給李梅打電話,李梅前去看望,結識了現(xiàn)在的日方董事長并得其賞識。日方首期投資68萬美元上進口設備,來料來樣來訂單,派來兩名工程技術人員指導生產(chǎn),讓李梅干總經(jīng)理。今年春節(jié)后公司開業(yè),現(xiàn)已向日本發(fā)貨5批。記者采訪期間,看到李梅在車間與日本工程技術人員一起指導生產(chǎn),聽到李梅用流利的日語和日方董事長通電話。
本報記者 曲懷生編輯:楊姝(來源:大眾網(wǎng)-大眾日報)
日本使館官員解讀日本留學考試
--------------------------------------------------------------------------------
2004/06/15 14:55 海外求學
日本留學考試實施已有兩年,日本的高校對這項考試成績持何種態(tài)度?中國學生應該怎么參加這項考試?這些,都是準備赴日本留學的中國學生十分關切的問題。為此,記者采訪了日本駐華大使館一等書記官巖佐敬昭先生及留學咨詢員和田廣幸先生。
考試著重檢驗學生的基礎能力
從2002年開始,日本實行了一項名為“日本留學考試”的新式考試制度,這項考試專門針對日本本土以外的外國留學生,有人把這項考試形容為日語“托福”。日本駐華使館官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日本有關方面之所以專門設立這項考試,是因為同歐美等國家相比,申請到日本留學的入學考試方法和手續(xù)太復雜了。在“日本留學考試”實施以前,日本各大學招收外國學生的選考方法,是要求他們到日本之后,首先通過日本語學校等日本語教育機構的日本語及其他科目的學習階段,再通過自費外國留學生統(tǒng)一考試和日本語能力考試,才能正式進入日本各大學。這對外國學生來說,負擔過重也耽誤了過多時間,成為外國學生到日本留學的一個障礙,更使一部分人產(chǎn)生猶豫甚至打消了去日本留學的念頭。為此,日本有關方面一直在研究一種能與留學政策相匹配,方便外國學生赴日留學的措施,實施“日本留學考試”就是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外國學生只要在赴日留學之前,通過了這項新的考試,就可以獲得大學的入學許可,直接前往日本留學。
“日本留學考試”從2002年開始實施,每年6月和11月舉行兩次,以日本的國立大學為首,包括公立和私立大學,這項考試作為檢驗學生的基礎能力目前還處在普及當中。從這兩年的實施情況看,這項考試成績目前正逐漸被日本各大學所接受,成為日本高等院校接收外國留學生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jù)。
赴日留學的門檻是低了還是高了?
采取“日本留學考試”的一大好處,就是考點從只設于日本的東京、京都、福岡三地,增加到包括日本國內(nèi)外的24個城市,拓寬了外國學生赴日本留學之路。然而,這項考試實施已有兩年,中國大陸地區(qū)卻遲遲未被列入“日本國外考場”的范圍之內(nèi),中國學生仍要遠赴國外參加考試,他們不得不為此付出更多的時間和費用。那么,怎樣才能方便中國學生參加這項考試?什么時候中國大陸地區(qū)也能設立考場呢?從目前中國學生赴日留學的簽證情況看,去日本讀語言學校的成功率愈來愈低,而申請去讀大學又需要有這項考試成績作為入學參考,這使得留學日本反而變得難了許多。
對此,日本駐華使館的官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日本留學考試”的考場主要設立在亞洲為中心的國家和地區(qū)。目前已經(jīng)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泗水)、越南(河內(nèi))、韓國(漢城、釜山)、新加坡(新加坡)、泰國(曼谷)、臺灣(臺北)、菲律賓(馬尼拉)、馬來西亞(吉隆坡)、蒙古(烏蘭巴托)等11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城市設立了考場,中國大陸地區(qū)很快也會設立考場,現(xiàn)在日本使館的有關官員正就這項考試的有關事項與中國的有關部門進行協(xié)商,估計不久就會有新的方案出臺。
隨著“日本留學考試”的逐步實施,這項考試日趨正規(guī),制度也日趨成熟,有人開始擔心,將來是否只有通過這樣的日式“托福”考試形式才能得到赴日的簽證?也就是說赴日留學的門檻是不是會因此而抬高?對此,日本駐華使館的這兩位官員表示,這項考試并不是針對所有去日本留學的人群,赴日留學的形式很多,比如說,有的去日本是先上語言學校再考入大學,有的是上短期大學、專科學校,也有的是上四年制的大學,有的是去大學的研究生院等等,現(xiàn)在所說的“日語托福”是專門針對希望考上日本大學的學生,對其他的學生并不適用。加之日本的語言學校、專門學校和大學的入學條件,招收標準各不相同,各個學校可依據(jù)各自的情況招收學生。因此,不會因為設置這項考試而使留日的門檻變高了。
如何評判考試成績?
由于“日本留學考試”綜合了對學生基礎學科知識及日語能力的考察,于是其考試難度成為眾多考生關心的問題。一年考兩次,在試卷的難易上就會出現(xiàn)隨機性,例如去年6月的考試就比上一年11 月的考試要難很多,有學生擔心這樣是否會在分數(shù)上吃虧,日本的高校是如何處理學生的這項考試成績的,學校在錄取學生時的分數(shù)是不是考試的原始分數(shù)?
日本駐華使館官員表示,“日本留學考試” 的最終得分和英語托福考試的取分方法類似。這項考試2002年才開始正式實施,考試成績在兩年內(nèi)有效,因為這種考試一年里要舉行多次,在出題的難易程度上需要平衡。不過日本大學在參考這項考試成績時,參考的是最終的得分而不是考試的原始分數(shù),這里有一個變換的尺度,這種取分方法和托福考試非常相似。
確實,在每次的考試中,題目肯定是有差別的,考試的難易程度也很難完全一致,如果采用各次考試的原始分數(shù)作為最后的結果,就會出現(xiàn)不公平,所以日本的學校對留學考試采用“得分同化”方法,進行得分換算,就使得數(shù)次考試的結果具有相互比較的可能性,這樣就會相對避免了試題的難易度對考生實際能力所產(chǎn)生的影響。
如何申請獎學金?
“日本留學考試”實施后,日本文部省還首次把自費外國留學生獎學金的申請與留學考試的成績掛鉤,開始實施預約獎學金制度。這項制度是如何操作的?實施兩年來的情況如何?這項制度對中國學生獲得獎學金是否也會帶來便利和幫助?
對此,日本駐華使館官員認為,日本的獎學金中很少有能夠支付全部留學費用的全額獎學金,獎學金只是作為生活費或學費的補充。獎學金在手續(xù)上雖然分為“來日前”和“來日后”,但可以說大多數(shù)獎學金都是來日本以后才可以申請,考慮到日本獎學金的現(xiàn)狀,在接受“日本留學考試”時就可以預約的“自費留學生學習獎勵費”雖然具有很大的魅力,但只有成績優(yōu)秀的人才可以預約到這種獎學金,請大家一定要了解這項制度。由于目前中國大陸還沒有設“日本留學考試”的考場,因此,中國學生還無法在赴日留學之前就申請得到留日的獎學金。
日本對外國學生提供的獎學金項目還是很多,但數(shù)額并不是很大,不能完全解決學生在日本學習期間的主要費用,中國學生在赴日留學之前要充分考慮留學期間的經(jīng)濟支付能力。如何申請“自費留學生學習獎勵費”,請參閱本刊的有關文章。根據(jù)日本有關方面的規(guī)定,申請資格中沒有年齡以及在日本的學校、專業(yè)的限制。目前中國學生申請獎學金主要是到日本之后,可通過本人就讀的大學、短期大學、專門學校提出申請,將填寫好的該項獎學金的申請表交給學校,由學校交給文部科學省。
選語言學校要多收集信息
目前中國學生赴日本留學以先到日本語言學校補習日語者為多,如何選擇語言學校是中國學生關心的問題之一。對此,日駐華使館官員就日本語言學校的現(xiàn)狀,針對中國留學生的特點,中國學生如何選擇日本語言學校提出了一些建議和忠告。
日本的語言教育機構是由財團法人日本語教育振興會進行管理,這個協(xié)會成立于1989年,是專門管理以到日本學習語言的外國人為培訓對象的日本語教育機構的。根據(jù)《日本語教育設施的運營相關標準》,協(xié)會要對這些機構進行審查和認定,日本語言學校通過了這個協(xié)會的認定后,日本法務省才能發(fā)給前來這些學校學習的學生在留資格認定書。據(jù)統(tǒng)計,被協(xié)會認定的日本語言培訓機構在1991年時最多,達到463所,1991年后呈下降走勢,1999年開始略有回升。在日本語言學校學習的人數(shù)在1992年的高峰期時達到35953人,后來一直減少,到1999后有所上升。目前在語言學校學習的外國學生約有3萬余人,從學生的國別和地區(qū)來看,中國學生占70%左右、韓國人占了23%。中國和韓國的學生占學生總數(shù)的九成以上。從外國學生在語言學校學習的情況看,有65%的人完成了日本語言教育機構的學業(yè)后升入了高等教育機構,其中進入大學本科階段學習的學生占44.1%。
日本語言學校分散在日本各個地區(qū),比較集中的地區(qū)是以東京、大
十大IT教育培訓機構是哪些
為了讓大家認識一個更加立體的千鋒教育,以下選選擇四位千鋒教育在讀和已畢業(yè)學員的真實分享,多維度展示千鋒的教學服務實力。
韓同學感悟:Java+分布式開發(fā)學員
先借用羅翔的一句話:人生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的人生。
本科我學的是計算機相關的專業(yè),第一年考研時,班里正經(jīng)考研的約有60人,上岸32人。我天真的考研考公兩手準備,結果雙雙落敗。二戰(zhàn)考研時,考完數(shù)學就感覺自己是準研究生了。卻在專業(yè)課的兩道大題寫滿答題紙后發(fā)現(xiàn)題號不對時,不得不感嘆一句生活處處都是轉折。
渾渾噩噩幾天后,我認命般的打開boss直聘開始找工作,約面試。然而看著千篇一律的工作介紹和4、5k的工資我再次陷入沉思,難道我真的要困頓在此了嗎,真的要和曾經(jīng)的夢想和雄心壯志揮手告別了嗎?我不甘也不愿,我不想剛剛開始的屬于自己的精彩就此結束,卻又在彷徨困頓中找不到方向,在自我懷疑的泥淖里不停死循環(huán)。
刷著朋友圈,又看到了千鋒招生信息,我曾一度抵觸來此,但疫情當下形式嚴峻,各大廠多批次裁員。考公或考研,最終的目的似乎都是找一個像樣的工作,如果“鐵飯碗”端不上,調(diào)劑的學校看不上,倒也不妨來試一試。
2022年2月20號,考研出分數(shù)的前一天,我?guī)е嗟膲簦M京繼續(xù)過我不確定的人生。
初入千鋒,即讓我眼前一亮,雖是一家輔導機構,卻有著濃厚的學習氛圍,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相處和諧融洽,頗有學府之風,在這里學習,也像是個不錯的選擇。在校園生活質量上學校十分積極聽取我們的訴求,來到這里覺得八人間太擠,老師立馬給我換六人間,偶然間抱怨床板太爛,回到宿舍就已經(jīng)換好了,宿舍樓和教學樓的衛(wèi)生一直都很整潔,超高的服務質量讓我在這里的每一天都過得很舒適。
任課老師上課更是細致,重點一目了然,注重基礎,循序漸進,只需一節(jié)課就能感受到老師們高超又專業(yè)的授課水準。有問題隨時提問,老師都會耐心且細致的解答和回復。班里學習氛圍異常卷,早7晚11已經(jīng)成為常態(tài),這讓我仿佛回到了考研時期,奮斗在路上會讓你忘掉emo。諸如此類,贅述不盡。
近幾天二階段的學習馬上接近了尾聲,感覺大學學的知識得到了更一步的深化,脈絡更加清晰,程序設計思想和代碼能力逐步提升,之前沒接觸的過的技術和操作讓你眼前一亮,驚呼:“原來還可以這樣?”。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但是卻總有那么一二分的人和事給你相信會有柳暗花明的力量。要說來到千鋒最大的收獲卻不是學到了多少東西,結識了多少厲害的老師、同學,我認為讓我在如此迷茫之時能讓我重新找到前進的動力和方向是我來到這個大家庭最大的驚喜。來到這里雖才短短兩個月,我卻有了改頭換面的感覺,現(xiàn)在的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斗志和期待,我雖不知未來的路會怎么樣,卻不再感到迷茫。
楊同學感悟:HTML5大前端學員
“法外狂徒張三”之父羅翔在接受采訪時對畢業(yè)生說:“我們這一生中最大的智慧,就是在一個不確定的世界中如何尋找到一種相對的確定性,從這個角度而言,工作或考研,本身不過是選項而已。”
對我而言,選擇千鋒教育是在當下尋找到相對確定性的最好方案。
大家好,很榮幸收到玲姐的邀請,來分享零基礎的我在千鋒學習的感受。
我本科是工業(yè)設計專業(yè),研究生是工商管理專業(yè)。很多小伙伴會很好奇,我擁有研究生學歷,為何還選擇來到這里敲代碼?
我只能說,命運多舛,天意如此。
本科畢業(yè)后我在教培行業(yè)工作了3年,教培行業(yè)的收入雖相當可觀。但沒有正常的節(jié)假日,中高考前長達半年之久的超負荷工作令我望而卻步。2020年,有幸考上北京的研究生。原本希望通過研究生學歷能夠找到一個“鐵飯碗”。但在國考,京考接連失利以及非京生源的重重障礙下,我終于放棄“鐵飯碗”這條道路。
2022年2月15號,向論文導師提交論文初稿后。我不得不重新考慮擇業(yè)的問題。既然沒有了選擇躺平的權力,就繼續(xù)卷下去。擇業(yè)的前提是能夠維持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并且盡量避免再次處于擇業(yè)的窘境。馬克思曾說過,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在比較了不同行業(yè)間的薪資和發(fā)展前景后,我選擇來千鋒好程序學習前端技術。
剛開始學習課程壓力還是挺大的。一方面是來自身邊小伙伴的壓力,大家大多是計算機專業(yè)的,基礎也不錯,零基礎的我感覺壓力很大。另一方面是研究生畢業(yè)的壓力,學校對畢業(yè)生的要求還是挺嚴格的,我的論文大修大改了5遍。千鋒每天有6小時的課程,知識點非常多,稍微不注意,就很難跟上老師的思路。
但在老師和周圍小伙伴的幫助下,我還是熬過了那段痛苦的日子。
任課老師上課的筆記十分詳細,重點和練習標記的格外分明,每個知識點還有對應的小視頻。讓曾經(jīng)身為教培老師的我自愧不如。課下通過筆記和視頻可以快速回顧和學習。老師十分認真負責,課下有任何不明的地方,隨時微信詢問,有時半夜還能收到“來自遠方的回復”。小伙伴們的學習氛圍十分濃厚,每天卷到保安大叔鎖門才走。很快,我也適應了早8晚11的學習節(jié)奏。雖然,跟身邊的小伙伴比著我學藝不精,但慢慢的也能明白了班里的大神們在討論的問題。
在千鋒學習感受更多的是千鋒老師超高的服務質量。我論文研究的方向就是關于培訓機構的服務質量。從SERVQUAL服務質量評價模型的各個維度出發(fā),千鋒老師的服務質量超出了我的預期。千鋒教育是前端培訓界的扛把子,授課老師的專業(yè)度絕對有保障。班主任--玲姐為小伙伴們提供了24小時全天候保姆式的服務。小伙伴們在學習,情感,生活,身體等有任何方面有稍有不適,都會被玲姐“盡收眼底”,提供熱心及時的幫助和安撫;玲姐還會時不時的詢問我們上課的狀況以及生活的是否習慣,每周講師測評和行政測評我們表達自己的看法,有任何問題玲姐都會積極的溝通和協(xié)調(diào)。職業(yè)老師芳姐給大家講解就業(yè)知識,為還沒有工作經(jīng)驗的小伙伴解決了很多就業(yè)疑惑,職場疑問,讓大家少踩很多雷,少走好多彎路。平時還整理了面試題,總結了面試的經(jīng)驗和教訓,方便大家提前準備。
在千鋒的學習也2月有余,與班里大神相比實屬小白。但我仍會堅持學下去,相信堅持到最后必然會有一個好的結局。在學習中,我對未來的職業(yè)道路也有了相對清晰的規(guī)劃,雖然我的技術不是最好的,但我可以結合自己學習的管理專業(yè),在日后,做好前端的管理崗位。希望通過這個階段的學習,能夠幫助我對前端工作有更加清晰的認知,在不久的將來,和小伙伴們合作做出好的項目,爭取早日成為一名精通前端的項目經(jīng)理。
時光不負趕路人,期待在千鋒遇到更好的你。
胡同學感悟:HTML5大前端學員
本人大學是在蘭州理工讀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yè),大學畢業(yè)以后,在校招進入吉利集團,讓我們讀內(nèi)部研究生計劃,安排到北京,讀的話要兩年時間,呆了半年就出來,留學行業(yè)一年多的時間,薪資比較低,找工作處處碰壁。經(jīng)過朋友推薦,選擇千鋒學HTML5,朋友本人是在千鋒學習,認識是工作一年時間,薪資可觀,因為從教學到管理要求都很嚴格,所以就推薦我來到千鋒,經(jīng)過考察了解選擇了HTML5進行學習。
當時是每周一到周五,講課時間,晚上自習,針對白天,晚上鞏固,老師也會布置作業(yè),周六也是自學時間,但是要統(tǒng)一去學校,周日休息一天,周日在家總結知識,學一下,剛接觸,花了不少時間用來記h5相關的屬性,當時廢了不少心思,每天晚上下課,十分鐘騎車到家,花一些時間熟悉課程,因為兩周一次的考試,大家都很在意,怕留級,每天晚上學到很晚,相互交流,學習氛圍非常濃厚,老師們也都非常盡職盡責,隨時為大家解答問題,至今想來,選千鋒肯定特別合適。
畢業(yè)后找工作也是非常順利,投了簡歷一天打電話有四五個,手機沒有停過,用了一個星期,面了五六家單位,從中選擇了比較適合的辦理了入職。挺喜歡目前的工作,從性格到做h5要求特別細心,從UI視覺稿,到一比一比例,都要求細心程度,目前工作特別喜歡,當時也算是轉對了。
回顧在千鋒的學習,首先學習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在解決問題的時候鍛煉了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這一點給了很大幫助,所學技術方面很貼合工作需要來安排,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工作中都能遇到70%-80%,課程安排很合理,緊跟市場需求。對千鋒的整體管理和服務都比較滿意,比如考勤,班主任老師統(tǒng)計,每兩周一次的考試,都是督促學生掌握知識,也能讓大家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及時把缺點補上來。
非常感謝在千鋒的這段學習時光,也希望未來的校友們在平時的學習中,積極鍛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在以后工作中可以獨擋一面。
朱同學感悟:UI/UE設計學員
當時我剛剛大學畢業(yè),找了三個月的工作,定下了一份工資低、離家遠的工作,對未來發(fā)展一片迷茫。后來我聽姑姑說姐姐在北京學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的工作,職業(yè)發(fā)展前景好,薪資很高。我一聽就在微信上問了我姐,她當時在咱們千鋒學習的H5,跟我說千鋒很不錯,教得非常好,讓我來試聽一下。第二天我就聯(lián)系老師去了學校,后來還對比了其他幾家培訓機構,最后我選擇了咱們千鋒,理由很簡單:第一,當時千鋒的課程和我想學的更匹配,教學方式我也喜歡;第二,我姐在這學的,她覺得千鋒非常好,這給了我很大信心。后來和朋友聊天,發(fā)現(xiàn)迷茫的不只我一個人,我就帶動我三個朋友一起報名學習UI。其實剛開始我們對自己都沒有信心,一是怕學不會,二是經(jīng)歷了之前三個月找工作的經(jīng)歷,還是怕技術學的不到位,工作不好找。當時然姐是我們的授課老師,在她的鼓勵下我們四個人都堅持下來了。
記得然姐每晚會留好多課后作業(yè),學校都關門了,還有好多同學在做作業(yè),我們也是,回宿舍后繼續(xù)畫圖做作業(yè)。當然,然姐除了給我們布置很多作業(yè),還給了我們很多關心。當我們在朋友圈抱怨學習、生活的時候,不管多晚,她總是第一時間為我們加油打氣,給我們最大的鼓勵和安慰。她教會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面對問題的處理和解決的方法。她擁有一雙慧眼,總是能細心地發(fā)現(xiàn)我們在學習中的每一個錯誤,幾乎精確到像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像然姐這樣的千鋒老師還有很多,感謝千鋒老師在上課時的專注和毫無保留,敬佩他們對待工作的兢兢業(yè)業(yè)、任勞任怨。年底,我們四個畢業(yè)后都找到了不錯的工作,至今我們?nèi)齻€在北京,一個在石家莊,都在從事UI設計工作。
作為設計類專業(yè)畢業(yè)的學生,剛從大學出來,我們所學知識遠遠不夠勝任工作的要求,有的設計軟件學過,但是不深入,也不會靈活運用,我在千鋒用了四個月學到的比我在大學四年學的都多,所以,我真的非常感謝千鋒,讓我知道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少走了好多彎路。現(xiàn)在,我也在學習產(chǎn)品相關的知識,為了更好的職業(yè)發(fā)展而提升自己。
王同學感悟:千鋒iOS學科學員
回想起在千鋒學習的這段時光,印象非常深刻,我們的授課老師,在技術方面、實訓方面經(jīng)驗都非常豐富,四個月的時間,我一直處在接收知識的緊張狀態(tài),每天晚上都學到凌晨一兩點,學習、實踐、學習、實踐不斷重復。除了老師的教授,學員們也都為了同一個目標努力,安安心心去做一件事情,這就形成了相互比拼、良性競爭的學習氛圍。那段時間我與同期的學員們都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一直保持著聯(lián)系,目前在他們也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取得了很好的發(fā)展,年薪基本都在70到100萬之間,所在公司都是頭部一線企業(yè)。
在課堂知識之外,千鋒還組織了很多專題講座,鼓勵學員們在技術深度上往下扎。在千鋒的學習經(jīng)歷不僅使我收獲了精湛的技術,更收獲了一個寶貴的習慣——終身學習,這對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的從業(yè)者來說非常重要。感謝千鋒為我們營造了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在這樣充滿生機的學習社群里,每天都會不斷地更新技術知識。
“拼搏到無能為力,堅持到感動自己”的千鋒校訓,在畢業(yè)多年后,依然時常回蕩在耳邊,這種求知、學習的狀態(tài)對工作的成長非常重要,也貫穿了我七年的職業(yè)生涯。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智聯(lián)招聘,工作了兩年多的時間,成長為技術團隊的負責人,后來因為組織架構調(diào)整,15年我離開智聯(lián)去了百度做商業(yè)生態(tài)相關的技術開發(fā),18年開始帶團隊,意識形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做事情更加規(guī)范,團隊溝通越來越游刃有余,在19年我從t5升到了t6,升級后我也不斷學習新的技術。做技術加工,過程雖然很艱苦,但是很充實,可以在學習中不斷突破邊界,突破自我,尋求更廣闊的發(fā)展。
互聯(lián)網(wǎng)是一個瞬息萬變的行業(yè),IT人更是生存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浪潮之巔,過去的十年,當智能硬件、O2O、外賣、在線娛樂、共享經(jīng)濟等新商業(yè)、新浪潮,不斷向我們涌來時,我們把握住機遇成就了自己廣闊的職場舞臺,那么“5G”“新基建”加持的下一個十年,將更是機遇不斷、前景無限!
我堅信,在千鋒大家庭的支持下,保持著千鋒所提倡的終身學習精神,我們每一位千鋒學員,都能在科技創(chuàng)新的星辰大海中迎來無限可能!
清華大學的學號是按什么排的?
和成績有關系。
教育局規(guī)定學號為11位數(shù)字,學號一般是由年份+院系+專業(yè)+班級+編號組成的,編號的大小就是你的成績排名。
例如:20050710603,表示該同學為2005年入學,在排行07的系中,專業(yè)排行是1,在6班,編號為3號。
擴展資料:
人民網(wǎng):學籍號終身使用
根據(jù)教育部關于印發(fā)《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學生學籍號是學籍信息的核心要素,以學生居民身份證號為基礎,從幼兒園入園或小學入學初次采集學籍信息后開始使用,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yè)教育、成人教育有機銜接,終身不變。
對于沒有身份證號的學生,其全國正式學籍號的編碼是J+按身份證號編碼規(guī)則生成的數(shù)字(6位學校所在地區(qū)劃碼+8位出生日期+3位順序碼+1位校驗碼)。
全國臨時學籍號的編碼規(guī)則是:L+按身份證號編碼規(guī)則生成的數(shù)字(6位學校所在地區(qū)劃碼+8位出生日期+4位隨機碼)。
憑借學籍號碼,學生還擁有了惟一的電子學籍檔案,包括了學生的學籍基礎信息及信息變動情況;學籍信息證明材料(戶籍證明、轉學申請、休學申請等)。
綜合素質發(fā)展報告(含學業(yè)考試信息、體育運動技能與藝術特長、參加社區(qū)服務和社會實踐情況等);體質健康測試及健康體檢信息、預防接種信息等;在校期間的獲獎信息;享受資助信息等。
學籍號是教育部通過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tǒng)為全國中小學生發(fā)放的學籍信息編碼,一人一號,終身使用。擁有惟一學籍號和學籍檔案后,學生轉學將更加方便,可“網(wǎng)上轉學”。
以前,家長們?yōu)楹⒆愚D學大傷腦筋,他們需要兩地往返奔波辦理各種手續(xù),而且各地學籍格式不統(tǒng)一,轉接工作效率較低,成本較高,耗時耗力。
電子學籍系統(tǒng)建成后,每個學生只有一個學籍號,而且各地學籍檔案的基本形式、內(nèi)容也一致,學生將便利地實現(xiàn)網(wǎng)上轉學。家長只需向轉入學校提出申請,其他流程均通過網(wǎng)絡完成。
此外,學籍號對學生來說可能只是一串數(shù)字,但對于學校和教育部門的管理來說,卻將發(fā)生很大變化。隨著普遍開展應用,各級教育部門和中小學校正逐步習慣信息化管理模式,教育治理能力明顯提升,教育治理體系不斷完善。
各地還紛紛結合當?shù)貙嶋H,拓展應用于事業(yè)規(guī)劃、經(jīng)費使用、招生就學、控輟保學、教材管理、考勤評價、社會實踐等校內(nèi)外相關管理,并可以更好地做好治理擇校、學生資助、隨遷子女等工作,為學生及家長做好服務提供了保障。
百度百科-學號
人民網(wǎng)-學號如此重要你知道嗎?
好了,關于“7年留學藝術研究生做號”的話題就講到這里了。希望大家能夠通過我的講解對“7年留學藝術研究生做號”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夠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
請?zhí)砑游⑿盘栕稍儯?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