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經驗是什么,什么是楓橋經驗?
1、什么是楓橋經驗?
楓橋經驗四句話十六字是:依靠群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
楓橋經驗是指20世紀60年代初,浙江省紹興市諸暨縣楓橋鎮干部群眾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
楓橋經驗的介紹:
人民主體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核心價值,實現人民的利益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價值導向。黨建引領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政治靈魂,反映了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本質特征。路徑創新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實踐特質。
堅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主要路徑。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并舉”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重要手段。共建共享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工作格局。
2、什么是楓橋經驗?
楓橋經驗是20世紀60年代初提出來的,相關知識介紹如下:
1、簡介:楓橋經驗,是指20世紀60年代初,浙江省諸暨縣現諸暨市楓橋鎮干部群眾創造的,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經驗,為此,楓橋經驗由此成為全國的一面旗幟。之后楓橋經驗得到不斷發展,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依靠群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楓橋新經驗。
2、經驗淵源:“楓橋經驗”之一,“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為此,楓橋在各居委會、村,甚至在一些重點企業都建立了相應的調解組織。近年,楓橋鎮共成功調處民間糾紛1000多起,調處成功率達97.2%,其中80%的糾紛在村一級就得到了解決。此外,楓橋鎮在健全普法工作網絡的基礎上,每年投入20多萬元用于法制宣傳教育。
3、創新發展:世紀以來,群眾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在積累的基礎上深化,創造立足基層組織,整合力量資源,就地化解矛盾的新經驗,建立新機制,形成新格局,體現了“楓橋經驗”的地方特色和時代特點。如今“楓橋經驗”已成為平安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大法寶。
3、“楓橋經驗”指什么
群防群治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是楓橋創造的基層治理經驗。
“楓橋經驗”中最為關鍵的是“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從而達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鎮”,“小事不出村”是結果,而不是不允許小事出村,如果小事在村內化解不了,就成了大事,就要到鄉鎮,到鄉鎮再解決也沒有問題。
“楓橋經驗”的根本是矛盾就地化解,村干部要直面矛盾,介入矛盾,處理矛盾,善于利用村莊政治資源來解決矛盾,正是通過解決一個又一個矛盾來立下一類又一類規矩,形成村莊中強大的如何化解矛盾的共識,形成村莊政治,村莊中的各種矛盾自然容易化解,小事自然也就不會出村了。
“楓橋經驗”的兩個典型:
一、網格化管理
“網格化管理”就是通過劃分網格,在網格中安排網格員,由網格員對網格各種情況進行了解,將各種問題上報,上級再將網格員上報問題形成工單,下派到相關人員進行問題解決。
二、市長熱線下鄉
市長熱線下鄉,由村民打市長熱線提出訴求,市長熱線下派工單到村組干部,村組干部解決問題回應村民訴求。
4、什么叫楓橋經驗
楓橋經驗是20世紀60年代初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干部群眾創造的“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管理方式。楓橋經驗成為全國政法戰線一個膾炙人口的典型,后得到不斷發展,成為新時期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的典范。
新時代“楓橋經驗”主要內容是在開展社會治理中實行“五個堅持”,即堅持黨建引領,堅持人民主體,堅持“三治融合”,堅持“四防并舉”,堅持共建共享。人民主體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核心價值,實現人民的利益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價值導向。
黨建引領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政治靈魂,反映了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本質特征。路徑創新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實踐特質。堅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主要路徑。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并舉”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重要手段。共建共享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工作格局。
黨的十七大以來,省委圍繞全面建設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會的新任務,把深化“楓橋經驗”作為深化“平安浙江”建設的重要載體,致力于關注民情、改善民生、發展民主、維護民安、促進民和。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