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棚,歌棚是哪個民族的風俗
1、歌棚是哪個民族的風俗
歌棚是壯族的習俗。壯族每年到了三月初三這一天,就會興起紀念達桂的活動,那時的壯族人都在村里、寨里搭上大棚,因為傳說在外喪生的亡靈不能進家,因此人們只好在布棚下擺上五色糯米飯等祭品供祭達桂的亡靈,在布棚周圍唱起贊美和感謝達桂的壯歡。一代傳一代,就形成了現在趕三月三歌迂的習俗。
在歌圩上,對歌、賽歌的雙方搭起別具一格的彩棚,稱為“歌棚”。歌棚采用樹枝、竹竿做支架,蓋上芭蕉葉搭成。
為使傳歌、對歌同時借以挑選終身伴侶,壯族的歌棚越搭越漂亮:框架越來越堅固,上面掛上五顏十色的長布幅,都由未婚姑娘親手捐做,出嫁時作為嫁妝之一。
如果哪個村寨的歌棚搭得寬敞、漂亮,就說明哪個村寨的壯族姑娘聰明能干,心靈手巧。因而,在壯鄉的土地上,人們就有“山歌唱的多不多,就看歌棚搭得好不好”的說法。
2、歌棚是哪個民族的
歌棚是壯族的習俗,它是由對歌、賽歌的雙方搭起來的具有民族風格的彩棚,常由樹枝、竹竿和芭蕉葉搭成,外表掛有藏族姑娘親手做的五彩長布幅,外表十分美麗。
哪個村寨的歌棚搭得寬敞、漂亮,就說明哪個村寨的姑娘聰明能干,心靈手巧。因而,在壯鄉的土地上,人們就有“山歌唱的多不多,就看歌棚搭得好不好”的說法。
歌棚活動形式:
老歌手做年輕人的藝術指導,來唱歌和看熱鬧的年輕人,往往以村屯為單位,打扮得齊齊整整,特別女青年,同一個村屯的便同一打扮,梳同樣的發辮,發辮上系同樣的頭繩、花結,同樣的劉海發式,包同樣的花頭巾,同樣色彩、樣式的上農、長褲和花鞋。
眾人進入歌場,先游逛一周物色對象,然后入棚對歌。你問我答,通宵達旦,連唱三天。有的女坐一排,男坐一排,也有男女共坐一排,但保持一定距離。
在不流行歌棚的地方。便在野外對歌。也有些地方日間在野外對歌,夜間轉到村寨對歌。在村寨對歌的,有些地方女歌手在室內,男歌手在戶外,有些地方男女雙方都在戶內廳堂對唱。
3、三月三歌會是那個民族的?
三月三歌友會是廣西壯族、漢族、瑤族、侗族、苗族等民族傳統節日。
一、壯族:
三月三對于壯族人民來說是最為隆重的一個盛大節日的,相傳這節日是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所以又稱歌仙節。在三月三,壯族人民都會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談情說愛。還有不容錯過的是竹竿舞,很陡特色。
二、畬族:
畬族三月三為谷米的生日,所以家家吃烏米飯。此日,家家宰殺牲口,祭祀祖先。許多人家往往選擇這一天舉辦婚禮。節日里吃烏米飯。夜幕降臨時,則舉行篝火會,競相對歌。還有一個傳說是,為了紀念畬族英雄雷萬興的。雷萬興率領各族人民起義,一次戰斗中被困在山上,沒有糧食就用“烏稔子”充饑,后來在三月三這一天,沖出包圍反敗為勝,所以為了紀念這些畬族英雄,以后每年三月初三,畬族人就吃“烏米飯”作為紀念。
三、黎族:
對于黎族來說,三月三是傳統的郊游節的。相傳洪水時期,天妃和觀音兄妹,飄泊在五指山區,幸免于難。為了傳宗接代,妹妹臉刺花紋,使兄認不出來,配成夫妻,生兒育女,刀耕火種,使五指山富饒起來。此后,每年三月三,黎族青年便帶上竹筒香飯,手打花傘,來到五指山上,迎接春天。
四、布依族:
布依族為了保護農作物,爭取獲得豐收,于每年三月初三這天,都用炒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蠶”,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蠶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讓五谷豐登。
五、苗族:
對于苗族來說,“三月三”又稱“挑蔥節”,是從苗族古老的男女青年戀愛節日演化而來,每到三月三這天,男男女女以挖野蔥為名匯集在一起在山坡上相親相愛,邊挖野蔥邊說話邊唱苗歌,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
2017年的三月三,廣西壯族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即3月30日、31日(農歷三月初三、初四)放假。放假時間靠近清明節,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7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16〕17號)精神,清明節放假時間為4月2日至4日,4月1日(星期六)上班。
為營造全區“壯族三月三”良好節日氣氛,決定4月1日(星期六)放假調休,4月8日(星期六)上班,即“壯族三月三”和清明節放假時間為3月30日至4月4日。
2018年的三月三,廣西壯族自治區定于4月18、19、20、21、22(三月初三、初四、初五)全區放假三天,與周末湊成5天小長假。
:三月三-百度百科
4、歌手練聲的地方叫
發音的地方肯定在喉頭聲帶處,這是原始的聲音,然后通過帶動鼻腔和胸腔的骨頭振動,將聲音和音域擴大,達到這目的的方法是共鳴,正如我們對著水杯發聲的效果一樣,水杯振動擴大我們的聲音,并且使聲音有了立體感。聲音是向四面八方擴散的,往上,鼻腔骨頭振動的聲音集中點在鼻腔中間(眉心--喉頭的連線之上),因此聲音是從喉頭向著眉心處擴散過去的;往下,胸腔骨頭振動的聲音集中點在胸口處,因此聲音是從喉頭往胸口擴散過去的。呼氣發聲時,聲帶振動會使包裹喉頭的肌肉振動收縮,通過嘆氣(吸著唱)使喉頭肌肉振動并往下牽引胸腔肌肉,使其振動,帶動其骨頭振動形成胸腔共鳴,同時往上牽引鼻腔肌肉振動,帶動其骨頭振動,形成頭腔共鳴,從而達到胸腔和頭腔的混合共鳴。由于胸腔肌肉收縮,壓縮胸腔使氣息流出,收縮得越快,氣息流出得越快,而胸腔肌肉收縮是受到喉頭肌肉的牽引,而喉頭肌肉收縮是因為吸氣使其振動產生的,因此吸氣能控制氣息,同時又能產生共鳴,達到聲音與氣息的融合和平衡,吸氣是橫膈膜和腰肌收縮的結果,吸氣是歌唱的動力,也是唯一的最簡單的操作方法。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