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貍,海貍拼音
1、海貍拼音
海貍的拼音:hǎi lí。
海貍(Castor fiber),又被稱為河貍。脊索動物門Chordata,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哺乳綱Mammalia,嚙齒目Rodentia,河貍科Castoridae,河貍屬Castor,蒙古亞種C.f.birulai Serebrennikov,中文學名“河貍”,別稱“海貍”。
體型肥壯,頭短而鈍、眼小、耳小及頸短。門齒鋒利,咬肌尤為發達,一棵直徑40厘米的樹只需2小時就能咬斷。前肢短寬。無前蹼,后肢粗大,趾間具全蹼,并有搔癢趾。棲息在寒溫帶針葉林和針闊混交林林緣的河邊,穴居。
海貍就是河貍。世界上的河貍有美洲河貍(Castor Canadensis Kuhl)、歐亞河貍(Castor fiber Linnaeus)和指名亞種(C.f.fiber Linnaeus)和蒙古亞種(C.f.birulai Serebrennikov)。
中國新疆和蒙古國的河貍屬于歐亞河貍中的蒙古亞種,分布窄,數量少,在中國僅分布于烏倫古河及其上游的青格里河、布爾根河、查干郭勒河兩岸,尤以布爾根河最為集中,植被也是整個流域最好的。
為了保護好這些海貍,因此,國家已經于1981年在布爾根河流域建立了中國唯一的河貍自然保護區。海貍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2、海貍拼音
海貍拼音:(hǎi)(lí)。
拼音:hǎilí。
海貍就是河貍。河貍是中國嚙齒動物中最大的一種。體型肥壯,頭短而鈍、眼小、耳小及頸短。門齒鋒利,咬肌尤為發達,一棵直徑40cm的樹只需2 h就能咬斷。前肢短寬。無前蹼,后肢粗大,趾間具全蹼,并有搔癢趾。
第4趾十分特殊,有雙爪甲,一為爪形,一為甲形。尾大而寬,上下扁平覆蓋角質鱗片。軀體背部針毛亮而粗,絨毛厚而柔軟,腹部基本為絨毛覆蓋。背體呈銹褐色。針毛黃棕色,頭、腹部毛色較背部淺,呈灰棕色。頦下近黃色。幼體色灰棕。肛腺前見一對香腺分泌“河貍香”。
體重17~30 kg、體長60~100 cm、尾長21~38 cm。河貍是我國最大的嚙齒動物,營半水棲生活,體長74~100厘米,體重25千克左右。頭小,眼小,頸、四肢和耳短,外耳殼能折起,以防水灌入。
體毛棕黃至褐色,厚而多絨毛;后足趾間到爪有蹼,適于劃水;尾寬大扁平,長約40厘米,覆蓋角質鱗片,具有舵的作用。在肛腺前方有一對能分泌“河貍香”的麝腺。
3、海貍是哪個國家的國寶?
海貍是加拿大國寶。
海貍,又稱河貍,加拿大人稱“貝瓦”(beaver),嚙齒目河貍科,屬兩棲哺乳動物。加拿大河貍主要分布在加拿大至北極地區。1975年3月24日,加拿大議會通過《加拿大國家象征法》,正式確認河貍是加拿大主權的象征。
河貍體長可達1.3米(包括尾長0.3米),體重27千克左右。其身體肥胖壯實,耳小而圓,腿短,后足長而有蹼,具鱗片。皮毛光澤,背側棕黃至深褐色,腹側色較淺。下層為細密的絨毛,上腹有起保護作用的粗毛。
生活習性
河貍一個獨特的本領是壘壩,凡是河貍棲息或是棲息過的地方,都有一片池塘、湖泊或沼澤。河貍總是孜孜不倦地用樹枝、石塊和軟泥壘成堤壩,以阻擋溪流的去路,小則匯合為池塘,大則可成為面積達數公頃的湖泊。
河貍喜食多種植物的嫩枝、樹皮、樹根,也食水生植物,楊、柳的幼嫩枝葉及樹皮。夏季河貍也在岸邊采食草本植物,如菖蒲、荊三棱、水蔥及禾本科植物等。到了秋季,河貍在晨昏活動頻繁,將樹枝等咬斷成1米左右,銜到洞口附近的深水中貯藏,以備過冬時食用。
4、海貍是哪個國家
海貍是加拿大的國寶。
加拿大河貍,別名海貍,也叫美洲河貍,是僅次于水豚的世界第二大嚙齒類動物,廣泛分布在北美洲的河岸濕地、河流和溪流中。1975年3月24日,加拿大議會通過《加拿大國家象征法》,正式確認河貍是加拿大主權的象征。
加拿大人稱“貝瓦”,加拿大人喜歡海貍,就連性格里也帶有海貍般憨憨的味道。所以加幣五分面值硬幣的背面圖案就是海貍。海貍忠誠并熱愛家庭生活,河貍的這一勤勞品德和改善環境的智慧,恰好折射出加拿大的民族品格。
生活習性
河貍夜間活動,白天很少出洞,善游泳和潛水,不冬眠。河貍一個獨特的本領是壘壩,凡是河貍棲息或是棲息過的地方,都有一片池塘、湖泊或沼澤。河貍總是孜孜不倦地用樹枝、石塊和軟泥壘成堤壩,以阻擋溪流的去路,小則匯合為池塘,大則可成為面積達數公頃的湖泊。
河貍喜食多種植物的嫩枝、樹皮、樹根,也食水生植物,楊、柳的幼嫩枝葉及樹皮。夏季河貍也在岸邊采食草本植物,如菖蒲、荊三棱、水蔥及禾本科植物等。到了秋季,河貍在晨昏活動頻繁,將樹枝等咬斷成1米左右,銜到洞口附近的深水中貯藏,以備過冬時食用。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