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水利用系數,什么是灌溉水利用系數?如何計算灌溉水利用系數?
1、什么是灌溉水利用系數?如何計算灌溉水利用系數?
微灌灌溉水利用系數是指通過微灌系統灌入田間土壤的有效凈水量與首部引進的總水量的比值。
①對于微灌工程,灌溉水利用系數計算可采用下式
式中:η——灌溉水利用系數;
IRg——毛灌溉用水量,毫米;
IRn——凈有效灌溉水量,毫米。
②對于有淋洗量的滴灌工程,灌溉水利用系數計算可采用下式
式中:Lr——額外淋洗水量,毫米。
《微灌工程技術規范》(GB/T 50485-2009)對灌溉水利用系數進行了規定:滴灌不應低于0.9,微噴灌、小管出流灌不應低于0.85。
2、中國水資源利用率是多少?
目前,全國農業灌溉年用水量約3800億立方米,占全國總用水量近70%。全國農業灌溉用水利用系數大多只有0.3-0.4左右。發達國家早在40-50年代就開始采用節水灌溉,現在,很多國家實現了輸水渠道防滲化、管道化,大田噴灌、滴灌化,灌溉科學化、自動化,灌溉水的利用系數達到0.7~0.8
3、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怎么算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是指灌溉期內,灌溉面積上不包括深層滲漏與田間流失的實際有效利用水量與渠道頭進水總量之比。
渠系水利用系數:灌溉渠系的凈流量和毛流量之比值為渠系水利用系數,它是反應灌區各級渠道的運行狀況和管理水平的綜合性指標。
反映了各級輸配水渠道的輸水損失,表示整個渠系水的利用率,為從取水渠首到田間末級渠道中干、支、斗、農、毛等各級渠道水利用系數的乘積。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effective coefficient of irrigative water utilization)。
灌溉期內,灌溉面積上不包括深層滲漏與田間流失的實際有效利用水量與渠道頭進水總量之比,以η水表示。它由渠系水利用系數與田間水利用系數兩部分組成。
從末級固定渠道(一般為農渠)的渠尾進入毛渠的水量總和與渠首同期進入總量的比值,通常以η渠系表示,具有下列關系:η渠系=η干· η支· η斗· η農式中:η干、η支...分別表示干渠、支渠...的渠道水利用系數。
計劃濕潤層內實際灌入的水量與進入毛渠的水量的比值稱為田間水利用系數,通常以η田表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應等于渠系利用系數與田間水利用系數的乘積,即η水=η渠系·η 。
4、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及其提高的途徑
【答案】: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是指灌入田間可被作物利用的水量與灌溉系統取用的灌溉總水量的比值。該系數是衡量農業用水效率的指標,數值越大,表明用水損失越小,用水效率越高。從我國目前用水組成來看,農業用水占60%左右。提高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是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的關鍵環節。
提高農業用水效率,一是要轉變水資源供需觀念。由單一供水管理向需水綜合管理轉變。水資源作為一種稀缺的經濟資源,應著眼于現存的水資源供給,對水資源進行利用。二是要多部門聯合。農業節水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眾多部門,必須通過有關部門的大力協作來完成。三是要充分發揮農民的節水積極性。農民是農業節水的主體,建立農民參與管理決策的民主管理機制是促進農業節水的重要措施。四是要推進節水設備和服務產業化。要通過產業化,促進節水技術和設備研發和推廣,提高依靠節水灌溉設備質量和服務質量,從而促進涌水效率的提高。
提高農業用水效率的主要技術途徑有:減少土壤蒸發和作物蒸騰;調整種植結構,開發培育節水高產品種;推廣節水高產施肥、培肥技術,以肥調水,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大力推進節水灌溉制度;積極研究發展農業節水高新技術。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