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竹馬取自下列哪個典故,青梅竹馬出自哪部典故
1、青梅竹馬出自哪部典故
青梅竹馬出自:李白《長干行》。
青梅竹馬(拼音:qīng méi zhú mǎ),是一則來源于文人作品的漢語成語,成語相關典故最早出自李白《長干行》。“青梅竹馬”(竹馬:當馬騎的竹竿)形容男女小時候天真無邪地在一起玩耍,也指從小就相好的男女青年。口語、書面語通用,多含褒義,在句中可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
故事中的小女孩與心愛的小男孩一起長大, 最后成為他的新娘,他們童年時一起嬉戲玩耍的場景被展現得格外動人。時光流轉,古時候男孩女孩“青梅竹馬”的游戲變成了如今的“過家家”,長大后,人們在茫茫人海之中尋找真正的愛人。
但在他們的回憶里,或多或少會有一個騎竹馬的男孩或是弄青梅的丫頭,童年的那份純真會永遠溫暖著他們的心靈。弗洛伊德說:“兒童創造了一個自己的世界,或者更確切地說,他按照使他中意的新方式,重新安排他的天地里的一切。
他喜歡從現實世界中摸得著、看得見的東西那里,借用一些他所想象的物體或情景”。也就是說,兒童是選擇那些能夠表現他們愿望的形式進行模仿的,或者也可以反過來說,兒童的游戲即兒童模仿的形式正是他們愿望的表現或象征。
2、青梅青梅竹馬取自下列哪個典故
青梅青梅竹馬取自下列《長干行》的典故。根據查詢相關信息資料顯示:“青梅竹馬”出自李白的《長干行》的“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描寫一位女子思念丈夫,回憶他們從小在一起親昵的嬉戲:“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后來用“青梅竹馬”和“兩小無猜”來表明天真、純潔的感情長遠深厚,也可以把“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放在一起使用,意思不變。
3、“青梅竹馬”取自下列哪個典故( )
A.李白的《長干行》 B.自居易的《長恨歌》 C.李煜的《虞美人》 D.李商隱的《無題》
4、“青梅竹馬”取自哪個典故“青梅竹馬”取自哪個典故?
“青梅竹馬”這個成語,出自李白的詩詞《長干行》之一。原來的詩句是:“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 ,兩小無嫌猜。”后以“青梅竹馬”形容男女兒童之間兩小無猜的情狀。歐陽予倩《孔雀東南飛》第四場:“我與你自幼本相愛,青梅竹馬兩無猜。”
“青梅竹馬”的本意分別是:青就是指青綠的梅子;竹馬是指兒童以竹竿當馬騎。形容小兒女天真無邪玩耍游戲的樣子。現指男女幼年時親密無間。意思是形容男女兒童之間兩小無猜的情狀,現指夫妻戀人從小相識,也借指自幼親密玩耍且陪伴長大的青年男女。
【附】:《長干行》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滟預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這是一首寫商婦的愛情和離別的詩。詩以商婦的自白,用纏綿婉轉的筆調,抒寫 了她對遠出經商丈夫的真摯的愛和深深的思念。詩的開頭六句是回憶與丈夫孩提時“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情景,為讀者塑了 一對少年兒童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的形象。“十四為君婦”四句,是細膩地刻劃初婚 的羞澀,重現了新婚的甜蜜醉人。“十五始展眉”四句,寫婚后的熱戀和恩愛,山盟 海誓,如膠似漆。“十六君遠行”四句,寫遙思丈夫遠行經商,并為之擔心受怕,纏 綿悱惻,深沉無限。“門前遲行跡”八句,寫觸景生情,憂思不斷,顏容憔悴。最后 四句,寫寄語親人,望其早歸。把思念之情更推進一步。全詩形象完整明麗,活潑動人。感情細膩,纏綿婉轉;語言坦白,音節和諧;格 調清新雋永,是詩歌藝術上品。“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已成描摹幼男幼女天真 無邪情誼的佳語。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