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藥是誰發明的,麻藥是誰發明出來的
1、麻藥是誰發明出來的
麻醉,據史料記載和后世的考察,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用來手術的人,是我國東漢時期的名醫華佗。開始時的麻醉藥品是麻沸散,經過逐漸的演變,才有了現在的各種麻醉的方式,麻醉的發明確實是非常偉大的。
到了19世紀初,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特別是化學工業的發展,為麻醉藥發明奠定了基礎。英國化學家戴維,一次很偶然的機遇,猜想氧化亞氮有麻醉作用。
后來,威爾士的學生摩頓對老師的失敗進行了總結和研究,又從化學家杰克遜那里得到啟發,采用乙醚進行麻醉,經過反復試驗,終于在1846年10月獲得成功。
麻藥的發明經過
華佗是我國古代杰出的醫學家。他醫術高明,能妙手回春,被人們譽為“神醫”。
在那時候,華佗就能給病人做手術。但病人常因劇烈的疼痛,拳打腳踢,華佗只好把病人捆起來,可這樣還是不行,病人看見華佗手中的刀,常常嚇得大聲慘叫。看到病人們痛苦的樣子,華佗十分心疼,然而又有什么辦法呢?
一天,幾個人抬著一個受傷的漢子來求醫。華佗一看,病人的腿摔斷了,人已昏迷。于是立即給他動手術。
因病人傷勢嚴重,華佗來不及像往常那樣捆住病人,就開始了手術。起初,華佗怕病人亂動,叫護送人使勁按住病人的四肢,可沒想到病人毫無掙扎的意思,手術進行得十分順利。
華佗做過不少手術,這種現象還是第一次碰到:這是怎么回事呢?
華佗細細觀察,聞出漢子一股酒味,頓時恍然大悟:人醉了就會失去知覺,給他動手術,他竟一點兒感覺都沒有,當然也不知疼痛啊!等他醒來知道疼時,手術早做完了,這真是太妙了!如果制造這樣一種藥,手術前讓病人吃下去,病人馬上爛醉如泥,再動手術,不就可以減輕痛苦嗎?
想到這,華佗高興極了,恨不得立刻配出這種藥。后來,他搜集許多種草藥,配成各種藥方,經反復試驗,終于發明了中藥麻醉劑——麻沸散。從此,手術室里再也聽不到哭叫聲了。
華佗發明麻醉藥比西方早1600多年,是世界醫學史上的一大奇跡。
2、誰發明了麻醉藥?
東漢時期,即公元2世紀,我國古代著名醫學家華佗發明了“麻沸散”,作為外科手術時的麻醉劑。
3、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術是誰發明的?
據文獻記載,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術就是我國神醫華佗發明的麻沸散。
早在公元2世紀,華佗就應用中藥“麻沸散”作為外科手術時的麻醉劑,進行全身麻醉剖腹手術,使中國醫學在麻醉學和腹腔手術方面遙遙領先于世界其他各國。后來無人繼承,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外科醫生施行手術是在沒有麻醉情況下進行的,病人的痛苦程度可想而知。當時為了能使病人忍受手術的疼痛,一般在手術前先在病人嘴里塞上一團布,讓病人在難以忍受的痛若中,用咬碎布團來分散或減輕手術時的疼痛。也有的采用放血、壓迫頸部血管,造成腦部缺血昏迷等辦法進行手術。這不僅使病人對手術產生恐懼,還常常在慘痛中死去,就是醫生也感到可怕。疼痛直接阻礙了外科手術的發展。
19世紀初,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特別是化學工業的發展,為麻醉藥的發明奠定了基礎。英國化學家戴維,有一次走進一間充滿氧化亞氮的房間,他的牙痛突然消失。氧化亞氮這種作用引起了美國牙科醫生威爾士的興趣,猜想氧化亞氮有麻醉作用。經過幾次試驗后,他在波士頓一家醫院里作了有關氧化亞氮麻醉下進行無痛拔牙的表演,可惜因麻醉不足而失敗,威爾士被當作騙子趕出醫院。后來,威爾士的學生摩頓對老師的失敗進行了總結和研究,又從化學家杰克遜那里得到啟示,采用乙醚進行麻醉,經過反復實驗,終于在1846年10月獲得成功。它的成功為外科手術發展開辟了廣闊前景,推動了現代醫學的發展進步。
4、麻醉是誰發明的?
···麻醉的始祖
華佗的醫術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他熟練地掌握了養生、方藥、針灸和手術等治療手段,精通內、外、婦、兒各科,臨證施治,診斷精確,方法簡捷,療效神速,被譽為“神醫”。
其所留醫案,《三國志》中有十六則,《華佗別傳》中五則,其他文獻中五則,共二十六則,在先秦和兩漢醫家中是較多的。從其治療范圍看,內科病有熱性病、內臟病、精神病、肥胖病、寄生蟲病,屬于外、兒、婦科的疾病有外傷、腸癰、腫瘤、骨折、針誤、忌乳、死胎、小兒瀉痢等等。
華佗高明之處,就是能批判地繼承前人的學術成果,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創立新的學說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