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留學生入學考試_清華大學留學生入學考試答案
清華大學留學生入學考試_清華大學留學生入學考試答案
作為一名AI機器人,我可以提供與清華大學留學生入學考試相關的各種信息和建議,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
文章目錄列表:
1.外國考生如何報考清華北大的研究生2.清華大學18種錄取方式
3.清北對國際生免試躺著能進是否屬實呢?
4.外國人在清華大學考研難不難進入呢?
外國考生如何報考清華北大的研究生
北京大學
對非中文國家的公民:
在“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留學生辦公室”的官網進行在線申請,并打印。
提交申請材料并支付申請費用。
通過初審的材料交由相關學科部門進行復審,若復審再次通過,則可被邀請參加部門考試;未通過初審的,在規定期限前重新提交相關材料重新初審,通過后步驟同直接通過初審者。
參加部門考試。
通過考試的學生即被錄取。
以上分別來自清華大學國際學生辦公室,和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留學生辦公室官網。以2015年度英文版對外招生簡章為基礎進行概括。具體的申請條件和步驟還請自行至此兩個部門的官網進行查詢。
擴展資料:
北大留學生培養
據2018年12月北大官網信息顯示,每年來北大學習的留學生已經超過7000人次,留學生來北大學習,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申請攻讀本科、碩士或博士等學位項目。
也可以申請非學位項目,進修專業課程,補習漢語,從事專題研究,參加預科項目或短期培訓項目,項目名錄包括:本科生項目、碩士生項目、博士生項目、高級進修生項目、普通進修生項目、研究學者項目、預科項目、短期項目等。
參考資料:
清華大學18種錄取方式
清華大學18種錄取方式如下:
高考統招——難度系數中國人都知道,也是人數最多的一類項目,每年無比火爆的狀元之爭就是扎根于此。從高考統招進入清華大學,難度絕對是史詩級的,今年甚至爆出四川700分以上都上不了清華,震驚了所有的考生。
提前批非通用語種提前批錄取的非通用語種考生,按投檔分提檔,按實考分錄取專業,專業志愿間不設級差,不調劑,錄滿為止,實考分未達到所報專業錄取分數的考生予以退檔。
3.民考漢民考漢,是指少數民族學生在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時,使用漢文答卷。民考漢的少數民族學生,主要是報考運用漢語言文字授課的普通高等學校或專業。
4.西藏新疆內地班面向特定區域新疆、西藏招生。
5.藝術生清華大學每年都會向全國招收藝術類的考生的,招收藝術設計、美術創作和藝術理論研究的考生,并通過“藝術特長測試”,最多可以給予60分的分數優惠!
6.競賽類保送生這點大家應該都有聽說,是指數學、物理、生物、化學、信息學的奧林匹克競賽,一般如果取得省一級的一二三等獎,就會有保送高校的資格,不過清華需要全國一等獎,并進入國家集訓隊,才能獲得保送資格,能保送的也是“牛娃”中的“戰斗機”了。
7.外語類保送生這類保送生的對象是符合教育部規定的具有推薦保送生資格的外國語中學的優秀學生,清華招收英語和日語兩個方向。需要經過初審、初評、測試、認定和名單公示等環節。
8.自主招生清華自主招生主要面對的對象是具有各類特長及創新潛質的優秀高中畢業生,主要是指以下的幾個方面:研究創作方面,突出才能方面,學科奧賽方面,需要進行初評,初試,復試和認定幾個環節。
9.領軍計劃領軍計劃招生對象為志向遠大、追求卓越、品學兼優、素質全面,一貫優秀并具創新潛質的普通高中畢業生均可申請,綜合學業成績應在全年級前列,主要看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學校的推薦。
10.自強計劃主要面對的是邊遠、貧困以及民族等縣級以下高中生,父母得是農村戶籍,學生得品學兼優,自強不息,勤奮好學,最好還得有一些感人的事跡。
11.三位一體浙江考生的福利,招收志向遠大、追求卓越、品學兼優、素質全面,一貫優秀的浙江考生,成績要求名列全校前茅。
12.丘成桐數學英才班每年十幾個人吧,高二就可以申請,招收那些愿意為數學事業奮斗終身的數學特長學生。
13.留學生招生招收外國護照的非中國籍學生,可以免試,也可以進行筆試。
14.港澳臺僑招生港澳臺僑招生為通過港澳臺免試招生、港澳臺僑聯考招生、香港地區領軍人才計劃招收港澳臺僑學生。
15.國防生招生國防生,需要進行當地省軍區組織的政審、面試和體檢,高考分數相對于直接報考的要低一些,當然,也不會低太多的。
16.雙學籍飛行員班被空軍航空大學或海軍航空工程學院錄取飛行員學生,飛行員選拔,你懂的。
17.高水平運動隊柯潔,鄧亞萍都是通過這種方式進入清華大學的,一般都是全國冠軍,當然,世界冠軍就更穩了。難度咋一看還行,但是細細琢磨后,發現難度其實比高考還大。
18.高水平藝術團和17條的運動員類似,藝術類招生。
清北對國際生免試躺著能進是否屬實呢?
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公布2018年國際生(本科)招生簡章后,近日有網友稱:清華北大美籍華人學生能免試,幾乎可以“躺著進”國內清華北大。
“免試”條款是不是降低了入學門檻?有專家向南都指出,事實上并非如此。根據規定,來華留學申請人必須持有有效的外國護照或國籍證明文件4年以上,且最近4年之內有在國外實際居住2年以上的記錄。清華大學也曾公開表示,“免試”入學,學校對國際生的選擇面更廣招生門檻實質更高,競爭更強。
外籍華人需持《外僑居留證》參加高考
據了解,對國際生(本科)招生的“免試”制度并非今年首創。
清華大學自2017年開始,對國際生(本科)招生開始推行“申請—審核”制度:具備申請資格的國際學生,免除傳統的筆試內容,可以向清華大學遞交申請,學校將通過網上申請和綜合評測(包括材料評審和面試)錄取。
根據招生簡章,外籍學生需要提供符合資格的材料,如,要提供最高學歷學校提供的官方成績單(原件及中文或英文公證件);國家/地區統一高中畢業考試成績單;國際通行標準化測試成績等。
通過材料評審的申請人才可進入面試環節,對于特別優秀的申請者,經過專家評審,有免面試擬錄取的機會。
據了解,這種招生方式在國際上較常見,近年來,我國高校加速國際化進程,進一步對留學生招生方式進行改革,“申請—審核”制逐漸在高校普及。
外籍華人申請入學至少需海外居住兩年
新公布的2018年清華大學國際學術(本科)招生簡章(以下簡稱招生簡章)發現,內容較2017年基本不變。
在2017年年初,清華大學發布2017年的國際生(本科)招生簡章時,就因“免試”引起熱論。網友認為,這樣一來,外籍華人“躺著就能進清華”,對國內高考生不公平。還有網友質疑,在就學壓力下,“免試”可能促使更多人赴美生子,獲得美國國籍后通過“申請—審核”制,輕而易舉進入國內名牌大學。
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上述招生簡章中,也對這類群體有明確規定:“對原為中國公民、后加入外國國籍者,執行教育部教外來(2009)83號文。”
而據“教育部外來(2009)83號文”(全稱為《教育部關于規范我高等學校接受外國留學生有關工作的通知》)中規定,自2010年起,來華留學申請人必須持有有效的外國護照或國籍證明文件4年(含)以上,且最近4年(截至入學年度的4月40日以前)之內有在國外實際居住2年以上的記錄(一年中實際在國外居住滿9個月可按一年計算,以入境和出境簽章為準)。中國大陸(內地)、香港、澳門和臺灣居民移民外國后返回國內接受高中教育并畢業,如未恢復中國國籍,則屬于在中國定居的外國僑民,如符合我國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軌道的報名條件,可持其所在省(區、市)公安機關填發的《外僑居留證》,在其所在省(區、市)省級招生委員會制定的地點報名參加我國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
這也意味著,持有外國護照的學生并非輕而易舉就能就讀國內高校,需要提供海外居住證明等文件。
有業內人士告訴南都記者,實際上,此前實行考試制,占優勢的正是占有漢語優勢的外籍華人和亞洲學生。對于學校來說,留學生的選擇面反而窄。
國內多所高校對國際生“免試”
南都記者梳理發現,除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廈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多所大學近年也啟用了“申請-審核”制。
廈門大學是較早對國際生開始實施“申請—審核”制的高校。早在2014年的國際生(本科)招生簡章中,廈門大學就明確提出,“我校國際學生錄取實行與國際接軌的 申請審核制 。”
此外,一些學校設置了“考試”和“免試”兩種招生方式。但無論考試與否,申請的國際生均要符合相關規定。如,大多高校在今年的招生簡章里提到:對于中國大陸(內地)、香港、澳門和臺灣居民在移民外國后作為外國留學生申請者,應在國外有實際居住2年以上的記錄。
最新公布的中國人民大學2018年來華留學生本科招生簡章也提出,原為中國公民后加入外國國籍的考生,除了提交入籍證明、注銷原中國戶籍證明外,還需要提交最近4年的護照出入境簽章頁復印件(原件備查)和最近4年(2014年3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的國外學習經歷證明。
不少學校還要求,在國外出生即獲得外國國籍的華裔考生,須提供出生證明。
清華稱“免試后門檻更高競爭更強”
早在2017年,清華大學招生辦就對輿論回應稱,放眼世界,“申請-審核”制是比較通行的本科國際學生選拔方式,可以更為全面地考核報考學生的高中學業水平、中文能力、綜合素質等。因此,作為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舉措之一,從2017年開始,清華推行本科國際學生“申請-審核”制。
對于網友“免試意味著降低門檻”的質疑,清華大學表示,通過對申請材料的要求可以發現,新的錄取方式門檻將會更高。比如其中包括各國主要高校所要求的筆試成績,但不局限于SAT、AP、A-level、各國高考成績等,這將作為重要錄取和考核依據,還有獲獎證書以及其他大學錄取通知書等輔助證明材料。
清華大學稱,實施本科國際學生的申請-審核制后,由于擴大了優秀生源的申請范圍,實際上增大了申請者的競爭難度。
免試是否會對國內考生造成不公平?清華大學也表示,其在國內的招生錄取規模,嚴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國際學生招生名額也并不擠占國內學生名額。
專家:申請門檻不代表錄取門檻
在教育學者熊丙奇看來,“申請門檻不代表錄取門檻”,國內高校對國際生采取“免試入學”的方式,并不意味著招生門檻降低。在國際上,高校的國際生招生多采取“申請—審核”制,滿足條件者即可申請。熊丙奇認為,但這并不意味著,滿足申請條件就能被錄取,學校在眾多的申請者里,挑選最滿意的學生,這種方式也相對科學。
此外,“申請--審核”制可以避免用同樣的試卷測試不同國家學生,不科學的弊病。
南都記者注意到,高校對國際生啟用“申請--審核”制并非“特立獨行”。教育部2009年9月發布的《留學中國計劃》就提出,改革來華留學人員招生錄取辦法,采取國際通行的審核、考查、考試等相結合的靈活招生方式。在完善預科教育制度的基礎上,逐步建立來華留學人員進入本科專業學習標準。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致力于我國教育的國際化。根據教育部此前發布的《留學中國計劃分項目工作進程規劃表》,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全年留學人員數量要達到409000人次,437000人次,468000人次,500000人次,年增長率要達到6.94%。
《留學中國計劃》也提出,到2020年,全年在內地高校及中小學校就讀的外國留學人員達到50萬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學歷教育的留學生達到15萬人,使我國成為亞洲最大的留學目的地國家。
在該背景下,國內各大高校紛紛研究探索與世界接軌的招生方式,如上述的“申請—審核”制。有業內專家對南都表示,網友想法太簡單,名牌高校有特定的門檻。此外,“申請—審核”制的爭議點,不該放在“是否公平”,畢竟并未占用國內學生名額。高校應該思考,如何增強實力,吸引更多的國際一流人才。
外國人在清華大學考研難不難進入呢?
只要中文語言能力達到中國中考英語水平即可;每年的清華北大分數線對于一般的學生都是遙不可及,而且每個省份的分數線還不一樣,有的省份考生眾多,競爭更加的激烈,例如河南、山東、江蘇這些省份,想上清華更是難上加難。清華大學去年表示,改變對國外留學生的政策,采用申請入學制度:不用考試,只要提交的材料OK,并且中文水平達到HSK五級,就可以到清華了。下面是考題:
入學考試題中國學生看哭了,初中水平都不用吧,簡直是小學生都能拿高分了!
今天關于“清華大學留學生入學考試”的探討就到這里了。希望大家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清華大學留學生入學考試”,并從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靈感。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