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疫情最新數據
1、英國獲得群體免疫力了嗎?
個人認為,國外獲得群體免疫力這種可能性很小,當然,也不排除這種可能,只不過,付出的代價會極其慘重,可以說任何國家都承擔不起!
我們先來科普一下“群體免疫“。
群體免疫這個說法是英國提出來的,英國的策略是"不嚴防死守,容忍疫情緩慢進展,期待大部分人在隱匿性感染后無癥狀或僅有輕微癥狀,從而在人群中獲得普遍免疫,以控制疫情",也就是通過群體免疫力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
應該說,英國這樣做,從國家整個層面來說,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是不用采用嚴格的隔離措施,以免過度傷害經濟;二是新冠對老年人群體最危險,而英國又是達爾文的故鄉,“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否滲入英國人的思維里我們不曉得,但是英國的人口老齡化現象很嚴重,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經濟發展,所以英國這樣做,應該有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
只不過,這樣做的話,對個人來說,太過殘酷,畢竟誰也不想成為那個“中招”的一員,而且,對抗疫積極的國家,比如我國,是不公平的!現在國際化交流日益頻繁,只要地球上某個角落新冠沒有消滅掉,那么隨時會有死灰復燃的可能。如果英國人真要獲得了群體免疫力,那么別的國家要么對英國人關閉國門,嚴防死守,要么無奈接受二次傳播的事實。
現在這方面大家最關心的應該就是“群體免疫”的始作俑者英國情況如何?據3 月 24 日消息,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研究人員的模型顯示,兩個月來,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已感染英國半數人口,遠超科學家先前的估計,也就是說,該國對新冠已經獲得了初步的群體免疫力。
但這是一種模型的假設,疑問很大,最大的問題就是英國的死亡率并不高,我們先來看看英國最新的疫情數據:累計確診11812人(較昨日+2129人),死亡人數584人(較昨日+121人),死亡率大概5%左右。
表面看,這個死亡率中規中矩,但是 ,如果英國人真要獲得群體免疫的話,那么,感染的人數絕對不可能是現在的一萬左右,那么,按照死亡人數除以真實的感染人數,計算出來的死亡率就太低了,太過反常!可以參考意大利,意大利的死亡率達10%了,而英國和意大利都是歐洲比較發達的國家,人口老齡化程度高,有一定的可不行的。
因此,大概率推斷英國并沒有實現群體免疫。事實上,群體免疫這條路非常危險, 李蘭娟院士對此說:一些國家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提出的“群體免疫”觀點,是對老百姓不負責任的做法,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和教訓,值得其他國家學習和借鑒。
那么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英國這些佛系抗疫國家真的實現群體免疫了,那么,我們除了加強管控,防止海外病例輸入之外,別無他法。事實上,美國最近加大了檢測力度,累計確診人數已經超過中國躍居世界第一了,這種積極抗疫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也意味著對群體免疫做法的否定,不可行!
張文宏醫生說得好:全球抗擊疫情是否成功,不取決于做的最好的國家,而是取決于做的最差的國家。
這就是知名的“木桶短板理論”。
一個國家處理不好,病毒到處擴散,最終全球越來越多的人被感染的風險就很高,傳得多了,得病的多了,抗體產生也就多了,集體免疫或許就來了。
大家聽到這個詞,基本還是英國政府幾周前說的他們可能考慮集體免疫的抗擊疫情措施。之后很多人就緊張了。
英國會不會是那個“木桶短板理論”上的做的最差的國家?
目前看還不是。
因為實際上英國并沒有執行類似的政策,因為首相約翰遜在電視講話后不久,英國幾十名醫學專家聯名寫信給他,反對在英國實施集體免疫。
原因很簡單——集體免疫是有條件的。
那就是在有疫苗的情況下,年輕人抵抗力強,對病毒的侵害能更容易度過,再加上各種疫苗和特效藥,就會逐漸形成一個全 社會 60%的人產生抗體的階段,對老弱病殘等對疾病敏感人群,就會起到保護作用。
而現在根本沒有疫苗,一旦年輕人被新冠病毒中招,有可能轉為重癥的。
新冠病毒疫情重癥率是20%左右,這已經在其他冠狀病毒疾病中算是很高了。
因此在這種背景下的所謂集體免疫,等于讓很多無辜生命會暴露在嚴重威脅之下,不僅可能保護不了老弱病殘,年輕人可能也會損失很多。
因此英國政府現在還算是積極抵抗疫情的,并沒有像以前那么消極。
所以,英國的所謂集體免疫并沒有實行。
但其實在很多西方國家,最后可能會真的達成一個集體免疫的局面。
因為他們所謂的封鎖政策,都并不嚴格,這也就意味著對病毒的傳播途徑沒有徹底斷絕。
所以病毒應該還會在西方 社會 悄悄流傳。特別是一些無癥狀感染者可能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
因為按照科學統計,此類冠狀病毒的傳播鏈條越長,傳播力度就會越差,傳染性也會跟著降低。
因此要是西方不對病毒傳播途徑徹底斷絕,病毒還在各種渠道人傳人,時間長了無癥狀感染者自然增多。年輕人可能就成了抵抗力強的抗體攜帶者。經過一個階段,或許集體免疫的局面也就出現了。
在此背景下,一是防止外來入境者,二是增強自身抵抗力,三是寄希望于病毒傳播多了傳染性變弱,更容易醫治。
歐洲和美國的疫情越來越嚴重,控制的效果并不理想。
如果照此下去,很有可能,整個歐洲,甚至美洲,都可能會失控,最終,被迫進入 社會 達爾文主義,在付出慘重代價后,可能會獲得“群體免疫”。
到了那時候,人家是不怕新冠病毒了,那我們該如何?
為了說清楚我們該怎么辦,我們先從群體免疫說起。
群體免疫,以及群體免疫的代價
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不是這次疫情,很多人都不知道何謂“群體免疫”。
群體免疫,就是通過疫苗或者大部分人感染,獲得整個群體對病毒的免疫。
從群體免疫的通道來講,有兩條途徑: 一是通過打疫苗,獲得免疫能力,就像種牛痘獲得免疫天花的能力。
二是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放開讓傳染,最終獲得群體免疫。
當人群有60%的感染后,一部人會死掉,死多少人,要看病毒的致死率,新冠病毒現在整體致死率在4.6%左右,當然,意大利、西班牙、伊朗的死亡率太高,把整體死亡率拉高了;很大一部分人扛過去后獲得了自我免疫的能力;還有一小部分人天生就有免疫力,有點百毒不侵的意思;最后剩下的一部分人,因為病毒的傳播路徑總是被隔斷,所以感染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不容易被傳染了。如此一來,就達到了所謂的“群體免疫”。
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靠“ 社會 達爾文主義”可以獲得群體免疫,但代價非常大,數據非常可怕。
如果不算東亞和東南亞,不算非洲,歐洲、美洲、中東地區,再加上印度,人口總計在35億左右,60%感染,那么就會有21億感染,按最少的1%計算死亡率,那么也會有2千萬左右的人死亡。
無疑,這個數據太可怕,可以媲美于中世紀黑死病,和西班牙大流感死亡人數也很近。
這樣的群體免疫,歐美國家真的能擔當起?太難了。
看著同胞們一個個受罪,很多人為此死去,那是絕對無法承受的傷痛。如果那樣,美國會死去近200萬人,印度會死去近1000萬人,而英國會死去40萬左右的人。
就算沒有那么多人群感染,沒有那么多人死亡,我們打個對折,那也是非常可怕的數字。就算不打對折,只死去了2千萬的五分之一,也就是400萬,那也是個大災難。
付出如此大的代價,去搞什么群體免疫,純粹是自殘,找死。
在如今醫療水平如此發達的今天,不去多做努力,而是眼睜睜看著災難的發生,那就是犯罪,劊子手就是那些輕易放棄的國家和領導們。
如果外國的疫情完全失控,他們放任自流,那么我們需要如此應對
如果外國疫情失控,自然而然進入“ 社會 達爾文”主義,那么我們該怎么做呢?
(一)禁航,先和所有實行“ 社會 達爾文主義”的國家禁航,當他們“群體免疫”成功后,再通航。
如果歐美國家疫情失控,對于我們來說,考驗非常之大,最嚴苛的策略是直接禁航,最差,也要限制航班,只要從歐美國家來的人,一定隔離14天,當然,如果已經是新冠病毒患者,直接打發走。
當一年半載后,歐美各國的群體免疫成功后,那么通航,但必要的檢測,還是不能減少。
(二)加快研制疫苗和特效藥。
只要是疫苗研制成功,全國人民每人一支,如此一來,管它什么新冠肺炎,根本不怵。隨它,愛來不來。
另外,如果有特效藥,也不怕。就像流感一樣,如果有些特效藥,那么隨便來,得了病,藥一吃,基本解決問題。
(三)在別國疫情泛濫的時候,進行貨物交易時,減少接觸,做好防護。
中國是個制造業大國,世界各國非常依賴,所以各種進出口交易是必不可少的。為了防止接觸過多,感染者太多,能采取網上交易的,就不要線下交易。不能采取網上交易的,要盡量減少接觸,并且做好自我防護。
回國之后,當事人必須隔離14天,這期間再有什么交易,換下一批人去。總之,防控落到實處,我們國家一定不能進入“ 社會 達爾文主義”,一定不能讓入境者,將新冠病毒帶進來,造成二次爆發,那就為難了,畢竟,常常封城不現實。
總體說來,如果歐美國家放棄了控制,那么我們就禁止航班,或控制航班,但檢測隔離必不可少。當別國群體免疫成功后,通航,加強交流。
另外,加緊時間研制疫苗和特效藥,這事一解決,全部OK,根本就不怕了。
個人認為,英國或其他國家是不太可能通過群體免疫的方法來對抗新冠肺炎病毒的,因為代價太大了,且風險較高,未必能成功 。我們以英國為例,英國總人口大概為6600萬左右,而群體免疫就意味著其中會有60~70%的人會感染新冠肺炎,那么感染人數將達到3900~4600萬人次,而死亡人數以目前的我國和國際的死亡率來看,大概在4%左右,那么就代表可能有上百萬的英國人面臨死亡。
以百萬人的生命來換取的群體免疫,代價之大不可想象,不僅會直接影響英國的經濟,對政府的政權同樣有著莫大的沖擊,所以群體免疫的措施基本不會采用。
就像李蘭娟院士說的那樣,群體免疫是對人民百姓不負責的做法。
那么如果國外真的實現群體免疫,我國會怎么辦?
不必過于擔心,即便國外的群體免疫的想法真的實現, 我國該怎么辦就怎么辦,反正不可能效仿,疫情沒有結束之前,正常的防控措施繼續,嚴防輸入性病例對國內疫情防控的影響。
而加緊疫苗的研發也是重中之重,疫苗的成功,便意味著戰疫情的勝利,到時候就更不用在意別人是否群體免疫了。
同時,鐘南山院士對群體免疫的看法是,沒有證據證明一次感染痊愈,就終身不會再感染,也就是說,群體免疫的時效性可能有限,這種方式并不能代表戰勝了病毒,同樣存在著風險。
此外,病毒存在變異的可能,如果病毒發生變異,那么群體免疫的意義將不復存在,難道到時候準備再犧牲上萬人來重新獲取免疫嗎?
總之呢,估計他們也不會冒著那么大的風險搞群體免疫,即便搞了能不能成功還是一回事,即便成功了,跟我們的關系也不大,我們就加緊時間研究疫苗,控制好疫情就好。
謝謝閱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估計主張群體免疫的人沒見過大規模傳染病引起的死亡的場景,本人做獸醫的,見過不少畜禽發生的傳染病,家禽里面傳染性支氣管炎就是冠狀病毒的一員,其實傳支在家禽的傳染病里面并不是最烈性的,但是如果不免疫也會造成20-30%的死亡率!當你看著大批的死雞從雞舍中運出,甚至很多死雞你都來不及撿,因為你剛撿完一遍,后面又有死亡的!不知道如果人變作雞的話,人的心理能否撐住不崩潰!另外忘了說,雞的傳支是有多種疫苗可以防控的!但即使這樣在冠狀病毒這種超愛變異且血清型眾多的疫病面前經常會失效!還有我忘了說一件事,雞的傳支有些是不怎么表現癥狀,或者癥狀很輕微,但是會在雛雞感染后對生殖系統產生不可逆的損傷,母雞成年后會無法產蛋,我們俗稱假母雞!我看之前新冠病毒的報道里面已經有感染后影響生殖系統的新聞了。如果新冠病毒扼殺了我們的繁衍那!沒有未來不知道人們還能不能坐的住!所以群體免疫真的不是想的那么美好,努力應對都已經很艱難了,想躺平幾乎沒可能,除非你想每天都拿若干人命獻祭它!或者 社會 模式倒退回中世紀!
題目就是個冷笑話,真的很冷的笑話!
此次疫情讓西方國家醫療先進免費,諸多國民福利的謊言徹底集體崩盤。
對比國家面積,人口數量,染病率,死亡率,治愈率,你會驚奇的發現中國的表現很驚艷!全世界現在只有中國是新冠被納入醫保,國家買單!
中國除湖北尤其是武漢外,其實疫情并不嚴重。可發達的西方幾乎是全面潰敗!
從目前看并不是沒有人免疫病毒的,只是很少而已!從死亡率看中年男性和老人是多發人群。如果不控制的結果很可能是男女比例徹底失調,女性遠多余男性!
新冠很可怕,無藥可治。更可怕的是一個病人治療周期通常是二三周,即使十分之一的人患病醫療體系全面崩潰。
其實集體免疫不可行的例子已經有了,就是意大利
2、如何查看國外疫情最新人數?
在百度瀏覽器app上就可以查看了。截至到北京時間3月16日8時15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病例數已突破168532萬例。其中,國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87464萬例,死亡超3287例,治愈超9562人,國外累計確診人數超過中國。
以下是國外具體詳情:意大利累計確診人數24747例、西班牙累計確診人數7798例、法國累計確診人數5423例、美國累計確診人數3244例、英國累計確診人數1372例。
從大數據來看截止到目前,國外的新型冠狀肺炎確診人數已經超過了國內。
3、全球新冠死亡病例超過45萬,哪個國家確診死亡病例最多?
全球新冠死亡病例超過45萬,其中美國確診死亡病例最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18日發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死亡病例超過45萬例。
根據該校的疫情數據統計系統,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8日13時33分(北京時間19日1時33分),全球累計死亡病例450435例,累計確診病例8400320例。
數據顯示,美國累計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均最多,累計確診2182285例,累計死亡118296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2萬例的國家還有巴西、英國、意大利、法國和西班牙。
:
美國累計確診2182285例 專家預測疫情第二次高峰正在到來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疫情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6月19日6時30分左右,美國累計確診2182285例,累計死亡118296例。與前一日6時30分數據相比,美國新增確診病例22839例,新增死亡病例633例。
當前,美國多個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繼續攀升。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統計,21個州在過去數周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確診案例增加,8個州保持穩定。目前美國各地均開始了不同程度重啟,專家預計新冠病毒感染第二次高峰正在到來。
來源:四海網-全球新冠死亡病例超過45萬
來源:深圳在線-美國新冠疫情最新消息累計確診多少
4、美國新冠死亡多少人
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其新冠疫情自爆發以來,一直備受關注。關于美國新冠死亡人數,根據不同的數據來源,存在略有差異。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新冠病毒大流行已致使全美近 **113萬人**死亡。而根據CDC匯編的最新數據,新冠疫情致使美國 **1127928人**死亡。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數據統計的時間和方式不同。
此外,由于新冠疫情持續不斷,而且隨著新的變異毒株的出現,美國的疫情形勢可能會更加嚴峻。因此,最新的美國新冠死亡人數可能會繼續上升。
5、新冠大流行今年能終止嗎全球疫情最新消息
新冠大流行今年能終止嗎?
據報道,世界衛生組織13日表示,盡管近期全球新增新冠確診病例數持續下降,全球新增新冠病亡例數創下自新冠大流行早期階段以來最低紀錄,但新冠大流行仍屬“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各國應隨時做好應對準備。
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說,近期全球新冠病亡人數下降是個好消息,但一些國家仍出現了嚴重的病例激增,這給醫院帶來不小壓力。
對于未來疫情走勢,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執行主任瑞安認為,從本質上講預計新冠病毒仍將繼續演變,人們將看到更多的變異毒株出現,但確實也預期新冠病毒的嚴重程度和影響將繼續降低,因為疫苗接種覆蓋率在上升,人們已從過往感染中或通過疫苗接種獲得免疫力,同時還有許多工具可以拯救人們的生命。
世界衛生組織新冠大流行突發事件委員會發布了其最新建議。該委員會認為新冠大流行繼續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并建議如果因新冠疫情導致住院人數、重癥監護人數以及死亡人數增加,并影響到衛生系統的處置能力,各國應繼續采取戴口罩、居家隔離、勤洗手等措施,并隨時準備根據情況強化相關措施。
委員會主席迪迪埃·霍辛博士表示,該委員會目前正在制定相關標準,包括流行病學數據和控制新冠病毒的國際援助水平,以確定世界衛生組織何時可以宣布這一“全球突發公共事件”結束。
2022全球疫情最新消息
據世衛組織網站發布的數據,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4日20時36分,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948865例,達到500186525例;死亡病例增加4175例,達到6190349例。
數據顯示,美國仍是截至目前累計新冠確診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國家,其確診病例數超過7971萬,死亡病例數超過97.9萬,這兩個數據的全球占比均為近16%。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較多的國家還有印度、巴西、法國、德國、英國、俄羅斯、韓國、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越南,這些國家各自累計確診的新冠病例數都超過千萬。
在世衛組織劃分的全球6大區域中,歐洲地區和美洲地區累計新冠確診和死亡病例數均排前兩位,迄今其報告的確診病例分別高達2億多例和1.5億多例,死亡196萬多例和271萬多例。這兩個地區合計占全球累計新冠確診和死亡病例的比例分別超過72%和75%。
6、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10月16日發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累計確診病例超過()例。
A. 500萬
B. 600萬
C. 700萬
D. 800萬
7、感染高峰進度查詢(實時更新全球疫情數據)
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的蔓延,各國政府和民眾都在密切關注感染高峰的到來和進展。為了及時了解全球疫情的最新動態,許多機構和網站都推出了實時更新的疫情數據查詢工具。本文將介紹幾種常用的感染高峰進度查詢方法,幫助讀者了解疫情的最新情況。
方法一:世界衛生組織官方網站
世界衛生組織(WHO)是聯合國下屬的專門機構,負責衛生事務的國際合作和協調。其官方網站上提供了全球疫情的實時更新數據,包括各國的累計確診病例數、死亡病例數和治愈病例數等。以下是查詢步驟:
1.打開WHO官方網站(https://www.who.int/zh/emergencies/disease-outbreak-news/item/2020-DON267),進入頁面后可以看到最新的疫情動態和數據統計。
2.點擊頁面上方的“數據與統計”按鈕,進入全球疫情數據統計頁面。
3.在頁面上方的“全球疫情”標簽下可以看到全球各國的疫情數據,包括累計確診病例數、死亡病例數和治愈病例數等。
4.點擊頁面上方的“地區”標簽,可以選擇查看各個地區的疫情數據,例如歐洲、亞洲、北美洲等。
方法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疫情實時追蹤地圖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是美國一所著名的私立大學,其公共衛生學院開設了全球公共衛生領域的研究和教育項目。該大學的疫情實時追蹤地圖是目前最為著名的疫情數據查詢工具之一,以下是查詢步驟:
1.打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疫情實時追蹤地圖網站(https://coronavirus.jhu.edu/map.html),進入頁面后可以看到全球疫情地圖和數據統計。
2.在地圖上可以選擇查看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疫情數據,點擊對應的國家或地區可以查看該地區的累計確診病例數、死亡病例數和治愈病例數等。
3.在頁面下方可以看到全球疫情的總體數據統計,包括累計確診病例數、死亡病例數和治愈病例數等。
方法三:百度疫情地圖
百度疫情地圖是由百度公司推出的實時疫情數據查詢工具,其數據來源包括世界衛生組織、中國疾控中心、各省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多個機構。以下是查詢步驟:
1.打開百度疫情地圖網站(https://voice.baidu.com/act/newpneumonia/newpneumonia),進入頁面后可以看到全球疫情地圖和數據統計。
2.在地圖上可以選擇查看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疫情數據,點擊對應的國家或地區可以查看該地區的累計確診病例數、死亡病例數和治愈病例數等。
3.在頁面下方可以看到全球疫情的總體數據統計,包括累計確診病例數、死亡病例數和治愈病例數等。
8、全球新冠疫情死亡的人數有多少
世衛組織發布2021年世界衛生統計報告,并估算了2020年新冠肺炎導致的超額死亡。初步估算顯示,2020年新冠肺炎導致的全球死亡人數至少為300萬,比正式上報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數(180萬)多了120萬。世衛組織表示,目前全球340萬人死于新冠肺炎的這一數據很可能被低估了,實際數字至少高出2至3倍。新冠肺炎大流行對全球人口健康造成重大威脅,阻礙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程,新冠肺炎對弱勢群體的影響尤其嚴重。
9、疫情新增這幾個月以前的情況
更新時間:2022年11月24日
全國疫情最新消息數據最新消息(持續動態更新)
2022全國疫情最新消息數據:點擊查看
11月23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4010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83例(江蘇26例,廣東19例,北京8例,福建7例,四川6例,上海4例,重慶4例,云南4例,陜西3例,內蒙古1例,浙江1例),含8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廣東3例,云南2例,浙江1例,福建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3927例(廣東1791例,北京509例,重慶409例,山西247例,四川194例,河南159例,黑龍江98例,內蒙古87例,河北64例,山東52例,遼寧39例,陜西37例,浙江35例,貴州34例,江蘇28例,福建28例,湖南23例,云南23例,新疆18例,上海9例,湖北9例,青海8例,吉林7例,甘肅7例,海南5例,廣西3例,安徽2例,天津1例,江西1例),含1690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廣東1242例,重慶298例,北京37例,浙江18例,山西11例,四川11例,湖南10例,黑龍江9例,河南8例,陜西8例,青海8例,甘肅7例,河北4例,江蘇4例,福建4例,云南4例,廣西3例,內蒙古2例,山東1例,貴州1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為本土病例,在北京;無新增疑似病例。
10、馬來西亞疫情失控 博世、日產等工廠陸續停產
8月17日,知情人士透露,由于馬來西亞疫情日趨嚴重,某半導體芯片供應商的馬來西亞Muar工廠繼之前數周關廠,再度被當地政府要求關閉部分生產線至 8月21日,這將導致博世ESP/IPB、VCU、TCU等芯片受到直接影響,預計8月份后續基本處于斷供狀態。
此前,有報道稱,由于馬來西亞一家芯片供應商工廠爆發新冠肺炎疫情,日產汽車也暫時關閉了其位于田納西州士麥那的大型組裝工廠的生產線,直到月底。日產北美公司沒有透露具體供應商的名字,但表示該廠將于8月16日和8月23日當周停產,目前計劃在8月30日重啟生產線。
目前,由于海外疫情的反復,目前芯片的交期仍在不斷延長。據海納國際集團的最新研究表明,7月份芯片的交貨周期(從訂購半導體到交貨的時間差)環比6月增加了8天多,現已達到20.2周,這是該公司自2017年開始跟蹤相關數據以來最長的等待時間。
因為芯片的短缺,汽車行業已經遭受了巨大的產能損失。根據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數據,截至8月9日,全球范圍內因芯片短缺導致的汽車產量損失已達585.3萬輛,其中北美和歐洲地區損失最大,分別為187.4萬輛和174.6萬輛,其次是中國,達112.2萬輛。AutoForecast Solutions預測,全球全年汽車產量最終損失可能會進一步上升到700萬輛。
這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缺芯仍將繼續影響著汽車行業的正常運轉,并且將大概率持續到明年。此前,全球兩大汽車芯片制造商英飛凌和恩智浦就紛紛表示,要到明年年中芯片供需才會平衡。日前,為芯片廠商提供封測服務的日月光也認為,芯片短缺在2022年仍將持續,芯片供應緊張仍將是諸多行業將面臨的挑戰。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