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的生活習性
1、蜻蜓的生活習性和繁殖方式是怎樣的?!
你問的這個問題,
蜻蜓的生活習性,
蜻蜓:
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蜻蜓目,差翅亞目,分蜻科和蜓科。一般體型較大,翅長而窄,膜質,網狀翅脈極為清晰。視覺極為靈敏,單眼3個;觸角1對,細而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細長、扁形或呈圓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細而弱,上有鉤刺,可在空中飛行時捕捉害蟲。幼蟲(稚蟲)在水中發育,在水中用直腸氣管鰓呼吸。一般要經11次以上蛻皮,需時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經最后蛻皮羽化為成蟲。稚蟲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動物,有時同類也相殘食。成蟲一般在池塘或河邊飛行捕食飛蟲。除能大量捕食蚊、蠅外等對人有害的昆蟲,有的還能捕食蝶、蛾、蜂,實為益蟲。蜻蜓的已知種類超過5,000種。
2、蜻蜓的生活習性是什么
【蜻蜓的生活習性】
蜻蜓屬于不完全變態昆蟲,稚蟲“水蠆”生活在水中,在水中用直腸氣管鰓呼吸,用極發達的臉蓋捕食,一般要經11次以上蛻皮,需時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經最后蛻皮羽化為成蟲。稚蟲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動物,有時同類也相殘食。無論成蟲還是幼蟲均為肉食性,多食害蟲。成蟲除能大量捕食蚊、蠅外,有的還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蟲,實為益蟲。下雨前喜低空往返飛行。
【蜻蜓的英文名】
分類地位昆蟲綱Insecta蜻蜓目Odonata 。英文名【dragonfly】
【蜻蜓的外形特征】
蜻蜓的眼睛又大又鼓,占據著頭的絕大部分,有三個單眼,復眼約由28000多只小眼組成,它們的視力極好,而且還能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看而不必轉頭。此外,它們的復眼還能測速。當物體在復眼前移動時,每一個“小眼”依次產生出反應,經過加工就能確定出目標物體的運動速度。這使得它們成為昆蟲界的捕蟲高手。其咀嚼式口器發達,強大有力。
蜻蜓翅發達,前后翅等長而狹,膜質,網狀翅脈極為清晰,飛行能力很強,每秒鐘可達10米,既可突然回轉,又可直入云霄,有時還能后退飛行。休息時,雙翅平展兩側,或直立于背上。前翅和后翅不相似,后翅常大于前翅。翅的前緣,近翅頂處,各有1個翅痣,呈長方形或方形,可保持翅的震動規律性,并可防止因震顫而折傷。胸部斜列,前胸小,能活動。足接近頭部(以便于捕食)。腹部細長。成蟲的構造雖頗一致,但大小差別懸殊,翅展一般為5公分。從最小的1.8公分(0.7吋)到最大的19.3公分(7.5吋)。
蜻蜓腹部細長、扁形或呈圓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細而弱,上有鉤刺,可在 空中飛行時捕捉害蟲。雄蟲交配器位于腹部二、三節腹板上。雌雄交尾也在空中進行。多數雌蟲在水面飛行時,分多次將卵“點”在水中,也有的將腹部插入淺水中將卵產于水底。
【蜻蜓幼蟲:水蠆】
【蜻蜓羽化】
【蜻蜓成蟲】
【蜻蜓交配】
【蜻蜓產卵(蜻蜓點水)】
3、蜻蜓的生活習性是什么?
蜻蜓的生活習性:
蜻蜓一般在池塘或河邊飛行,幼蟲(稚蟲)在水中發育。捕食性,成蟲在飛行中捕食飛蟲。食蚊及其他對人有害的昆蟲,但食性廣,所以不能靠它專門防治某種蟲害。
常見的蜻蜓如藍面蜓多分布于浙江、四川等省;長痣綠蜓分布在華北一帶;黃蜻全國多省有分布;玉帶蜻僅產于中國,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蘇和福建等省市。
:
蜻蜓,無脊椎動物,昆蟲綱,蜻蜓目,差翅亞目昆蟲的通稱。一般體型較惖大,翅長而窄,膜質,網狀翅脈極為清晰。視覺極為靈敏,單眼3個;觸角1對,細而較短;咀嚼式口器。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蟲。
蜻蜓的眼睛又大又鼓,占據著頭的絕大部分,且每只眼睛又有數不清的“小眼”構成,這些“小眼”都與感光細胞和神經連著,可以辨別物體的形狀大小,它們的視力極好,而且還能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看而不必轉頭。
4、蜻蜓的生活性特點是什么
生活習性蜻類,飛翔力強,捕食功能健全;蜓類,飛行極強,在山間小溪迅速來回飛行捕捉獵物。蜻蜓喜歡潮濕的環境,所以一般在池塘或河邊飛行,其幼蟲(稚蟲)也需要在水中發育。
蜻蜓是無脊椎動物,昆蟲綱,蜻蜓目,差翅亞目昆蟲的通稱。后翅基部比前翅基部稍大,翅脈也稍有不同。休息時四翅展開,平放于兩側。稚蟲短粗,具直腸鰓,無尾鰓。包括蜓總科Aeshnoidea、大蜓總科Cordulegastroidea、蜻總科Libelluloidea等3總科,共11科。蜓科和蜻科最為常見,廣布于我國各地。
蜻蜓是食肉性昆蟲。它們捕食蒼蠅、蚊子、葉蟬、虻蠓類和小型蝶蛾類等多種農林牧業害蟲。蜻蜓是有益于人類的一類重要天敵昆蟲。“蜻蜓點水”是蜻蜓將卵產在水中的生物學特征。其幼蟲(稚蟲)生活在水中,生活期因種類而異,蜓類一般為2年,有的長達了3至5年。可以用來監測環境污染,有藥用、食用、觀賞價值。
5、蜻蜓的習性是什么?(簡單一些)
蜻蜓喜歡貼近水面飛行,“蜻蜓點水”就是由此而來,蜻蜓會把卵產到了水里,蜻蜓也有自己的產卵器。利用產卵器在水里面產卵,或者是產卵器產卵到植物的阻止里面去,有的蜻蜓還會順著水槽嵌入水里面產卵。很多幼蟲都是水生的,蜻蜓一年生一代,有的是三五年才生一代,在國南方的水稻上面,還能經常看到蜻蜓的幼蟲脫殼。
蜻蜓是益蟲,是專門吃害蟲的。蜻蜓的習性就是喜歡在水面上飛翔,蜻蜓在飛行中可以捕捉很多的昆蟲,蜻蜓也是最重要的益蟲。所以不要隨隨便便的捕捉蜻蜓,要給蜻蜓更加廣闊的自由的空間
6、蜻蜓的幼蟲是如何生活的?
蜻蜓的習性:
它們在池塘上方盤旋,或沿小溪往返飛行,在飛行中將卵撒落水中;有的種類貼近水面飛行,用尾“點水”,將卵產到水里。蜓科和均翅亞目都有產卵器,它們用產卵器切割水生植物的莖葉,把卵產進植物的組織內。有的豆娘能順著水草潛入水中產卵。
絕大多數幼蟲水生,幼蟲齡期一般為10~15齡,因種而異。許多蜻蜓年生1代,有的種類要經過3~5年才完成1代。在中國南方水稻的植株上,有時可以見到蜻蜓的幼蟲脫殼,這一類蜻蜓至少年生2代。幼蟲老熟時,爬出水面,固著在石頭或植物上,而后羽化為成蟲。少數種類的蜻蜓幼蟲為陸生。初孵化的幼蟲體外包著一層薄膜,這是第1齡稚蟲,歷時很短,有些種類幾秒或幾分鐘后,薄膜即脫落,變成第2齡稚蟲。幼蟲靠吃水中小動物長大。它們有的棲在水底,有的附著在水體上層的水草上,后者能以蚊蟲的孑孓為食。成蟲在飛行中捕捉大小適宜的昆蟲為食。蜻科昆蟲多在開闊地的上空飛翔。蜓科的昆蟲常在黃昏時出來捕食蚊類、小型蛾類、葉蟬等,是重要的益蟲。
7、蜻蜓的生活特點與生長環境
蜻蜓的生活特點和生長環境如下:
蜻蜓生活中熱帶、亞熱帶地區,非常喜歡潮濕的環境,一般在池塘或河邊飛行。蜻蜓是食肉性昆蟲,它們喜愛捕食蒼蠅、蚊子、葉蟬、虻蠓類和小型蝶蛾類等多種農林牧業害蟲。因此,蜻蜓也不負人們對它的喜愛,是一類不折不扣的有益于人類的天敵昆蟲。
蜻蜓目昆蟲屬半變態發育,其幼蟲(稱為稚蟲)需要在水中發育。一生只有卵、稚蟲和成蟲3個階段,成蟲通過蜻蜓點水的方式將卵產入水中,發育成稚蟲,稚蟲又稱水蠆,在水中捕食其它水生生物,待羽化前爬出水面,交配產卵完成生活史。
8、蜻蜓有哪些生活習性以及品種
蜻蜓是一種夜伏晝出得昆蟲,每當夜晚的時候蜻蜓就會變成瞎子,任憑你去捉。
蜻蜓交配后將卵產在水里,蜻蜓的幼蟲要在水里待上至少一年,有的甚至達8年。蜻蜓的幼蟲又叫水躉,主要靠吃小魚、蝌蚪為生,有時候也會以同類為食。
常見的蜻蜓有藍面蜓、黃蜻、長痣綠蜓,玉帶蜻是我國獨有品種。
希望能幫到你
9、你知道關于蜻蜓的其他知識嗎
1、生活習性:
蜻蜓喜歡潮濕的環境,所以一般在池塘或河邊飛行,其幼蟲(稚蟲)也需要在水中發育。
蜻蜓除了捕食其他各種昆蟲外,在種與種之間還具有成蟲相互殘食的習性。捕食的時候它們會猛抓住獵物,其腳上長有的大量粗毛,可以幫助它抓緊獵物,令其無法逃脫。口器也相當發達,可以撕咬獵物,方便進食,并能夠在30分鐘內吃光與自己體重相等的食物。
2、蜻蜓翅膀:
后翅基部比前翅基部稍大,翅脈也稍有不同。休息時四翅展開,平放于兩側。稚蟲短粗,具直腸鰓,無尾鰓。
3、分布:
主要包括農田附近的河流、水井等,其特點是水的流速相對平緩,流域面積較大,具有豐富的水生植物及浮游動物,可供蜻蜓的取食的食物也較多,其種類、數量也相對來說比較多。
:
蜻蜓的價值:
1、首先其幼蟲作為具有代表性的一類水生生物,可以對水環境污染進行監測;
2、有些種類體內含有一些活性物質可作為藥用材料;
3、又由于其體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等,因此在食用方面具有很大的開發前景;
4、其外形優美也可作為收藏或者觀賞。
10、蜻蜓的習性
蜻蜓的習性:
它們在池塘上方盤旋,或沿小溪往返飛行,在飛行中將卵撒落水中;有的種類貼近水面飛行,用尾“點水”,將卵產到水里。蜓科和均翅亞目都有產卵器,它們用產卵器切割水生植物的莖葉,把卵產進植物的組織內。有的豆娘能順著水草潛入水中產卵。
絕大多數幼蟲水生,幼蟲齡期一般為10~15齡,因種而異。許多蜻蜓年生1代,有的種類要經過3~5年才完成1代。在中國南方水稻的植株上,有時可以見到蜻蜓的幼蟲脫殼,這一類蜻蜓至少年生2代。幼蟲老熟時,爬出水面,固著在石頭或植物上,而后羽化為成蟲。少數種類的蜻蜓幼蟲為陸生。初孵化的幼蟲體外包著一層薄膜,這是第1齡稚蟲,歷時很短,有些種類幾秒或幾分鐘后,薄膜即脫落,變成第2齡稚蟲。幼蟲靠吃水中小動物長大。它們有的棲在水底,有的附著在水體上層的水草上,后者能以蚊蟲的孑孓為食。成蟲在飛行中捕捉大小適宜的昆蟲為食。蜻科昆蟲多在開闊地的上空飛翔。蜓科的昆蟲常在黃昏時出來捕食蚊類、小型蛾類、葉蟬等,是重要的益蟲。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