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的文章,豐子愷的課文有哪些
1、豐子愷的課文有哪些
豐子愷的課文有:
1、《白鵝》:1946年夏寫于重慶,原載于1946年8月1日《導報》月刊第1卷第1期。屬小學重點課文。
2、《竹影》:此文敘述幾個少年描竹影的充滿童真、童趣的游戲。從中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從中獲得了藝術美的發現。
3、《山中避雨》:文章寫作者和兩個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
4、《給我的孩子們》:是《子愷畫集》的代序。文中記敘的內容正是畫集的內容。
5、《云霓》:散文,寫于1935年3月19日。
6、《黃山松》:緊緊圍繞黃山松的特點,展現了黃山松頑強的生命力。
7、《送考》:是豐子愷先生描繪30年代時期眾生相的一篇敘事散文。
8、《手指》: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五課,是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長的散文。
2、豐子愷的文章
1、豐子愷的文章:《手指》(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5課)(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22課),《白鵝》(重點課文),《竹影》,《山中避雨》(重點課文),《給我的孩子們》,《黃山松》(略讀課文),《云霓》,《送考》。
2、豐子愷(Zikai·Feng,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清光緒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石門鎮人。原名豐潤,又名仁、仍,字子覬,后改為子愷,筆名TK,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豐子愷是中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作家、書法家和翻譯家。
3、豐子愷的作品散文
豐子愷的作品散文:《緣緣堂隨筆》、《藝術趣味》、《車廂社會》、《春》、《梧桐樹》。
1、《緣緣堂隨筆》
《緣緣堂隨筆》是豐子愷先生的主要散文選。那些坦誠的語句,那些無畏的吶喊,那些對人類精神的思考,喚醒了我們曾經的期望,鼓起現在的勇氣,不再虛空浮華、懷疑未來。
2、《藝術趣味》
《藝術趣味》一書是湖南文藝出版出版的《豐子愷藝術讀物》叢書中的一部。
3、《車廂社會》
從身邊平凡瑣事中,發現別人不曾發現的東西,體驗別人不曾體驗的樂趣-感悟別人不曾感悟的況味。在轉瞬即變的時空里,在人生無以反復的過程中,經典是打敗了時間的文字、聲音和表情。
4、《春》
《春》是現代畫家、散文家豐子愷創作的一篇散文,作者著有《率真集》。他的文章風格雍容恬靜,漫畫多以兒童作為題材,幽默風趣,反映社會現象。
5、《梧桐樹》
《春》是現代畫家、散文家豐子愷創作的一篇散文,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抒發了自身的情感。
4、豐子愷的代表作都有什么?
1、《緣緣堂隨筆》
《緣緣堂隨筆》是豐子愷先生的主要散文選。1927年,豐子愷皈依弘一法師,在江灣永義里的寓所舉行了儀式。豐子愷并請弘一法師為自己的住所取名。
尊弘一囑,豐子愷在小方紙上寫了許多他所喜歡而可以互相搭配的文字,團成許多小紙球,撒在釋迦牟尼畫像前的供桌上,拿兩次鬮,拆開來都是“緣”字,遂名寓所為“緣緣堂”。當即請弘一法師給寫“緣緣堂”橫額。后豐子愷幾經遷移,于1933年在故鄉石門灣老屋的后面,建造了“緣緣堂”。
2、《隨筆二十篇》
《隨筆二十篇》是天馬書店發行的圖書,作者是豐子愷。作品內容大部分是作者1932年至1934年間應各雜志的征稿而作,其中有《吃瓜子》、《讀書》、《給我的孩子們》、《舊地重游》、《新年》、《隨感五則》等。
3、《白鵝》
《白鵝》又名《沙坪小屋的鵝》,1946年夏寫于重慶,原載于1946年8月1日《導報》月刊第1卷第1期。
4、《藝術叢話》
《藝術叢話》是岳麓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豐子愷。
內容簡介
我近年來應備雜志征稿,寫的大部分是關于美術音樂的短文,長文,及譯文。每期我從雜志上撕下發表稿來,塞在一個竹籃里,向來沒有工夫去回顧。
最近偷閑打開竹籃來看看舊稿,發見很厚的一疊:驚訝之余,繼以感慨,這些密密地排印著的活字,一個個都是從我的右腕上一筆一筆地寫出來的,我過去數年問的生活,一半是消磨在這一疊舊紙里的。
5、《藝術與人生》
《藝術與人生》一書是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豐子愷藝術讀物》叢書中的一部。
本書包括豐子愷著《藝術漫談》(上海人間書屋1936年10月初版)全部篇什和《率真集》(上海萬葉書店1946年10月初版)中九篇有關藝術和人生的文章。桂林民友書店1944年初版的作者著《藝術與人生》內容與上述的《藝術漫談》基本相同。據此,本書定名為《藝術與人生》。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