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是什么意思,公元是什么意思怎么劃分的
1、公元是什么意思怎么劃分的
1、公元是個紀年法。公元前1年之后的一年,是公元1年,為公元元年。公元無零年。如公元2019年就是從公元元年開始算起的兩千零一十九年。
2、公元是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紀年的開始。在儒略歷與格里高利歷中,耶穌誕生之后的日期,稱為主的年份?,F代學者為了淡化其宗教色彩以及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采用了公元與公元前的說法。
3、1949年9月27日,經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國際社會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歷和公元作為歷法與紀年。但仍然并用我國傳統農歷。
:
1、西元紀年在八世紀以后才被西歐基督教國家應用。即使教皇也一直是用在位期間為紀年記錄文件的。到了十一至十四世紀的時候,西元的概念才普及。
2、而西元成為世界主流也是歐洲殖民的結果,同時也傳播了格里歷,成為國際通行的紀年標準。
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法、紀年采用了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西元紀年,但仍然并用我國傳統農歷,這是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協商決定的。
4、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應采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用西元為新中國的紀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四項決議的第二項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采用西元”。
2、公元是什么意思
公元是“公歷紀元”的簡稱,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以傳說中耶穌基督的生年為公歷元年(相當于中國西漢平帝元年)。
公元常以 A.D.(拉丁文Anno Domini 的縮寫,意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則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縮寫,意為“基督以前”)表示。
“公元”產生于基督教盛行的六世紀,當時,為了擴大教會的統治勢力,僧侶們把任何事情都附會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個叫狄歐尼休的僧侶,為了預先推算七年后(即公元532年)“復活節”的日期,提出了所謂耶穌誕生在古羅馬國王戴克里先在位(古羅馬的狄奧克列顛紀元)248年前的說法,并且主張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起算點的紀元,這個主張得到了教會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教會把狄奧克列顛紀年之前的284年作為公元元年,并將此紀年法在教會中使用。到1582年羅馬教皇制定格里高利歷時,繼續采用了這種紀年法。格里高利歷是純粹的陽歷的一種,最初用于計算“復活節”。由于格里高利歷的陽歷精確度很高,而為國際通用,所以被稱為公歷。所謂“公元”,就是公歷紀元或西元紀年。
現代由于公元紀年的通用和標準化,為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以及文化、意識形態上的爭議,英語中越來越常用“B.C.E.”和“C.E.”來分別代表“公元前”和“公元后”;“C.E.”是“Common Era“的縮寫,意為“公元”,而“B.C.E.”是“Before the Common Era”的縮寫,意為“公元前”。
附注:
羅馬帝國統治地盤大了,就用上了新的紀元。。意思是“共同的時代”。有公平公共的意思,表示并不以羅馬的立法強制取代被和諧的地區。
公歷就是古羅馬凱撒大帝組織修訂的儒略歷。于公元前46年1月1日起執行,取代舊羅馬歷法舊歷法。中文翻譯簡化一下就是“公”。公元前做減法,數字越大越原始,公元后做加法,數字越大越現代。
公歷的產生與基督教與公元沒有直接關系,是后人或者說基督教會強勢后才將紀元延后四十六年。[1]
編輯本段公元的算法
狄奧尼修延續了亞歷山大歷,制作了一個稱作“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年”(Anni Domini Nostri Jesu Christi )95年的數字表格。狄歐尼休發明始于532年的新95年表格的唯一理由是在他創制表格那年(525)距離西里爾表格結束還有6年。他沒有說耶穌降生在其他歷法中是哪一年,而只推算耶穌降生距今已525年。他沒有意識到亞歷山大歷復活節日期每532年一次循環,即使他明顯知道維多利亞歷法的532年一循環,卻只指出復活節95年后不會重復。他知道維多利亞復活節與亞歷山大復活節的日期不同,因此他無疑假設了兩種歷法的循環無法吻合。另外,他顯然沒有意識到僅僅用19×4×7(19年循環×閏年的循環×每周天數)與亞歷山大歷532年循環吻合,否則他本該提到這個簡單的事實。
3、公元的意思公元的意思是什么
公元的詞語解釋是:公元Gōngyuán。(1)基督教紀元。基督教國家用以計算年代的紀元,以基督誕生為元年(相當于我國西漢平帝元始元年),相當于羅馬歷的754年;基督誕生由最早使用這個紀元的迪政尼修斯·艾克希古斯(約在540年)定為羅馬歷753年12月25日,現已成為國際通用的紀年法。
公元的詞語解釋是:公元Gōngyuán。(1)基督教紀元。基督教國家用以計算年代的紀元,以基督誕生為元年(相當于我國西漢平帝元始元年),相當于羅馬歷的754年;基督誕生由最早使用這個紀元的迪政尼修斯·艾克希古斯(約在540年)定為羅馬歷753年12月25日,現已成為國際通用的紀年法。結構是:公(上下結構)元(上下結構)。注音是:ㄍㄨㄥㄩㄢ_。拼音是:gōngyuán。詞性是:名詞。
公元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引證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⒈即公歷紀元,也叫基督紀元。是大多數國家紀年的標準。以相傳耶穌基督的誕生年為公元元年。常以A.D.(拉丁文AnnoDomini之縮寫,意為“主的生年”)表示。又,公元前則以B.C.(英文BeforeChrist之縮寫,意為“基督以前”)表示。我國于1949年規定采用公元紀年。
二、國語詞典
歐美諸國以耶穌基督誕生之年為紀元之始,世界各國多有采用者,故稱為「公元」。詞語翻譯英語CE(CommonEra)_,ChristianEra,AD(AnnoDomini)_德語AnnoDomini法語annodomini,aprèsJ.C.
三、網絡解釋
公元(紀年體系)公元,即公歷紀元,原稱基督紀年,又稱西歷或西元,一種源自于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是由意大利醫生兼哲學家AloysiusLilius對儒略歷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種歷法。1582年,時任羅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準頒行。它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紀年的開始。在儒略歷與格里高利歷中,在耶穌誕生之后的日期,稱為主的年份AnnoDomini(A.D.)(拉?。6谝d誕生之前,稱為主前BeforeChrist(B.C.)。但是現代學者為了淡化其宗教色彩以及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而多半改稱用公元(Commonera,縮寫為C.E.)與公元前(BeforetheCommonEra,縮寫為B.C.E.)的說法。辛亥革命爆發后次年(1912年),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采用公歷作為國歷,紀年方面,公元紀年法與民國紀年法并行。1949年9月27日,經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國際社會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歷和公元作為歷法與紀年。但是也并沒有廢除農歷,現今的中國傳統節日還是以農歷為準。
關于公元的近義詞
農歷
關于公元的詩詞
《郭代公元振》《和答并州經略太尉相公元日見寄》《史院席上次首相吳公元韻》
關于公元的詩句
天公元自愛詞章天公元也天公元不負中秋
關于公元的成語
元氣淋漓元元之民元惡大奸開國元老返本還元公買公賣元元本本開國元勛公才公望割剝元元
關于公元的詞語
元惡大奸開國元勛一人元良開國元老元氣淋漓連中三元
關于公元的造句
1、在法國尼斯附近的阿馬塔,發現了一間棚屋遺跡,時間上可追溯至民德冰期時期,或公元前至年。
2、成熟青瓷約在公元一世紀的東漢時期燒造成功。
3、公元某某年,我們初相見。又過多少年,我們仍懷念。歲月沒看見,思念你無限。不能常見面,短信寫祝愿:一生幸福安康!
4、公元之初,就在古希臘晚期哲學像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步履蹣跚地走向自己終點的時候,一個新的哲學形態已經不失時機地出現在這塊久受希臘理性文化精神浸潤的土地上,并且顯示出生機勃勃的活力,很快就成了前者的競爭對手,最終取而代之。
5、公元六世紀前后,摩尼教由波斯經中亞傳入新疆。
點此查看更多關于公元的詳細信息
4、公元是什么意思
公元的釋義:基督教紀元?;浇虈矣靡杂嬎隳甏募o元,以基督誕生為元年(相當于我國西漢平帝元始元年),相當于羅馬歷的754年;基督誕生由最早使用這個紀元的迪政尼修斯.艾克希古斯(約在540年)定為羅馬歷753年12月25日,現已成為國際通用的紀年法。
辛亥革命爆發后次年(1912年),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采用公歷作為國歷,紀年方面,公元紀年法與民國紀年法并行。
1949年9月27日,經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國際社會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歷和公元作為歷法與紀年。但是也并沒有廢除農歷,現今的中國傳統節日還是以農歷為準。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