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換性與技術測量試題及答案,《互換性與技術測量》試題急需答案
1、《互換性與技術測量》試題急需答案
一、判斷題(每題2分,共10分) 1、( )國家標準規(guī)定,孔只是指圓柱形的內表面。 2、( )為提高測量的準確性,應盡量選用0級量塊。 3、(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則零件的尺寸精度應越高。 4、( )某圓柱面的圓柱度公差為0.03 mm,那么該圓柱面對基準軸線 的徑向全跳動公差不小于0.03mm。 5、( )基本偏差決定公差帶的位置。 二、填空題(每題4分,共20分) 1、常用尺寸段的標準公差的大小,隨基本尺寸的增大而\uf0be\uf0be\uf0be\uf0be,隨公差等級的提高而\uf0be\uf0be\uf0be\uf0be。 2、隨機誤差通常服從正態(tài)分布,具有以下基本特性:\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 \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 3、φ450+0.005 mm孔的基本偏差數(shù)值為\uf0be\uf0be\uf0be\uf0be,φ50 -0.112-0.050軸的基本偏差數(shù)值為\uf0be\uf0be\uf0be\uf0bemm。 4、國家標準中規(guī)定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評定參數(shù)有\(zhòng)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三項。 5、對于相對運動的機構應選用\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 配合,對不加緊固件,但要求傳遞較大扭矩的聯(lián)接,應選用\uf0be\uf0be\uf0be\uf0be 配合。 三、單項選擇(每題4分,共20分) 1、下列配合中,配合公差最小的是( )。 A.\uf0c6100H8/f7 B.\uf0c630H8/g7 C.\uf0c630H7/u6 D.\uf0c6100H7/g6 2、下列孔、軸配合中,應選過渡配合的有( )。 A.高溫下工作,零件變形大 B.工作時有相對運動 C.工作時要傳遞較大的力,且不附加緊固件 D.既要求對中,又要拆卸方便 3、屬于定位公差的有( )。 A.平行度 B.平面度 C.同軸度 D.傾斜度 4、下列孔軸配合中選用不當?shù)挠校?)。 A.H8/u8 B.H6/g5 C.G6/h7 D.H7/k6 5、形位公差帶形狀是半徑差為公差值t的兩圓柱面之間的區(qū)域有( )。 A.同軸度 B.徑向圓跳動 C.任意方向直線度 D.圓柱度。
2、《互換性與技術測量》試題急需答案
一、判斷題(每題2分,共10分)
1、( )國家標準規(guī)定,孔只是指圓柱形的內表面。
2、( )為提高測量的準確性,應盡量選用0級量塊。
3、(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則零件的尺寸精度應越高。
4、( )某圓柱面的圓柱度公差為0.03 mm,那么該圓柱面對基準軸線
的徑向全跳動公差不小于0.03mm。
5、( )基本偏差決定公差帶的位置。
二、填空題(每題4分,共20分)
1、常用尺寸段的標準公差的大小,隨基本尺寸的增大而\uf0be\uf0be\uf0be\uf0be,隨公差等級的提高而\uf0be\uf0be\uf0be\uf0be。
2、隨機誤差通常服從正態(tài)分布,具有以下基本特性:\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 \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
3、φ450+0.005 mm孔的基本偏差數(shù)值為\uf0be\uf0be\uf0be\uf0be,φ50 -0.112-0.050軸的基本偏差數(shù)值為\uf0be\uf0be\uf0be\uf0bemm。
4、國家標準中規(guī)定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評定參數(shù)有\(zhòng)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三項。
5、對于相對運動的機構應選用\uf0be\uf0be\uf0be\uf0be\uf0be 配合,對不加緊固件,但要求傳遞較大扭矩的聯(lián)接,應選用\uf0be\uf0be\uf0be\uf0be 配合。
三、單項選擇(每題4分,共20分)
1、下列配合中,配合公差最小的是( )。
A.\uf0c6100H8/f7 B.\uf0c630H8/g7 C.\uf0c630H7/u6 D.\uf0c6100H7/g6
2、下列孔、軸配合中,應選過渡配合的有( )。
A.高溫下工作,零件變形大
B.工作時有相對運動
C.工作時要傳遞較大的力,且不附加緊固件
D.既要求對中,又要拆卸方便
3、屬于定位公差的有( )。
A.平行度 B.平面度 C.同軸度 D.傾斜度
4、下列孔軸配合中選用不當?shù)挠校? )。
A.H8/u8 B.H6/g5 C.G6/h7 D.H7/k6
5、形位公差帶形狀是半徑差為公差值t的兩圓柱面之間的區(qū)域有( )。
A.同軸度 B.徑向圓跳動 C.任意方向直線度 D.圓柱度。
3、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題庫
《互換性與技術測量》試題庫
韓翔 主編
徐州工程學院
第二章 幾何量精度
目的:從基本幾何量的精度項目入手,了解幾何量線性尺寸、角度尺寸、形狀和位置精度的基本概念及有關國標的基本內容,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間的關系——公差原則。
重點:掌握尺寸精度及配合的選用;形位公差的標注;形位公差帶的特點;公差原則。
難點:尺寸精度及配合的選用;形位公差帶的特點;公差原則。
習 題
一、
判斷題 〔正確的打√,錯誤的打X〕
1.公差可以說是允許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
2.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們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說明它們的精度要求相同。( )
3.國家標準規(guī)定,孔只是指圓柱形的內表面。( )
4.圖樣標注φ200 -0.021mm的軸,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確。( )
5.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軸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
6.某孔要求尺寸為φ20-0.046 -0.067,今測得其實際尺寸為φ19.962mm,可以判斷該孔合格。( )
7.未注公差尺寸即對該尺寸無公差要求。( )
8.基本偏差決定公差帶的位置。 ( )
9.某平面對基準平面的平行度誤差為0.05mm,那么這平面的平面度誤差一定不大于0.05mm。( )
10.某圓柱面的圓柱度公差為0.03 mm,那么該圓柱面對基準軸線的徑向全跳動公差不小于0.03mm。( )
11.對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狀公差要求時,形狀公差值應大于位置公差值。( )
12.對稱度的被測中心要素和基準中心要素都應視為同一中心要素。( )
13.某實際要素存在形狀誤差,則一定存在位置誤差。( )
14.圖樣標注中Φ20+0.021 0mm孔,如果沒有標注其圓度公差,那么它的圓度誤差值可任意確定。( )
15.圓柱度公差是控制圓柱形零件橫截面和軸向截面內形狀誤差的綜合性指標。( )
16.線輪廓度公差帶是指包絡一系列直徑為公差值t的圓的兩包絡線之間的區(qū)域,諸圓圓心應位于理想輪廓線上。( )
17.零件圖樣上規(guī)定Φd實際軸線相對于ΦD基準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0.02 mm。這表明只要Φd實際軸線上各點分別相對于ΦD基準軸線的距離不超過0.02 mm,就能滿足同軸度要求。( )
18.若某軸的軸線直線度誤差未超過直線度公差,則此軸的同軸度誤差亦合格。( )
19.端面全跳動公差和平面對軸線垂直度公差兩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
20.端面圓跳動公差和端面對軸線垂直度公差兩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
21.尺寸公差與形位公差采用獨立原則時,零件加工的實際尺寸和形位誤差中有一項超差,則該零件不合格。( )
22.作用尺寸是由局部尺寸和形位誤差綜合形成的理想邊界尺寸。對一批零件來說,若已知給定的尺寸公差值和形位公差值,則可以分析計算出作用尺寸。( )
23.被測要素處于最小實體尺寸和形位誤差為給定公差值時的綜合狀態(tài),稱為最小實體實效狀態(tài)。( )
24.當包容要求用于單一要素時,被測要素必須遵守最大實體實效邊界。( )
25.當最大實體要求應用于被測要素時,則被測要素的尺寸公差可補償給形狀誤差,形位誤差的最大允許值應小于給定的公差值。( )
26.被測要素采用最大實體要求的零形位公差時,被測要素必須遵守最大實體邊界。( )
27.最小條件是指被測要素對基準要素的最大變動量為最小。( )
28.可逆要求應用于最大實體要求時,當其形位誤差小于給定的形位公差,允許實際尺寸超出最大實體尺寸。( )
29.確定表面粗糙度時,通常可在三項高度特性方面的參數(shù)中選取。( )
30.評定表面輪廓粗糙度所必需的一段長度稱取樣長度,它可以包含幾個評定長度。( )
31.Rz參數(shù)由于測量點不多,因此在反映微觀幾何形狀高度方面的特性不如Ra參數(shù)充分。( )
32.Ry參數(shù)對某些表面上不允許出現(xiàn)較深的加工痕跡和小零件的表面質量有實用意義。( )
33.選擇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shù)值應盡量小好。( )
34.零件的尺寸精度越高,通常表面粗糙度參數(shù)值相應取得越小。( )
35.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則零件的尺寸精度應越高。( )
36.摩擦表面應比非摩擦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數(shù)值小。( )
37.要求配合精度高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數(shù)值應大。( )
38.受交變載荷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值應小。( )
二、選擇題(將下列題目中所有正確的論述選擇出來)
1.下列論述中正確的有__。
A.因為有了大批量生產(chǎn),所以才有零件互換性,因為有互換性生產(chǎn)才制定公差制.
B.具有互換性的零件,其幾何參數(shù)應是絕對準確的。
C.在裝配時,只要不需經(jīng)過挑選就能裝配,就稱為有互換性。
D.一個零件經(jīng)過調整后再進行裝配,檢驗合格,也稱為具有互換性的生產(chǎn)。
E.不完全互換不會降低使用性能,且經(jīng)濟效益較好。
2.下列有關公差等級的論述中,正確的有__。
A.公差等級高,則公差帶寬。
B.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應盡量選用低的公差等級。
C.公差等級的高低,影響公差帶的大小,決定配合的精度。
D.孔、軸相配合,均為同級配合。
E.標準規(guī)定,標準公差分為18級。
3.屬于形狀公差的有__。
A.圓柱度。
B.平面度。
C.同軸度。
D.圓跳動。
E.平行度。
4.屬于位置公差的有__。
A.平行度。
B.平面度。
C.端面全跳動。
D.傾斜度。
E.圓度。
5.圓柱度公差可以同時控制__。
A.圓度。
B.素線直線度。
C.徑向全跳動。
D.同軸度。
E.軸線對端面的垂直度。
6.下列論述正確的有__。
A.給定方向上的線位置度公差值前應加注符號“Φ”。
B.空間中,點位置度公差值前應加注符號“球Φ”。
C.任意方向上線傾斜度公差值前應加注符號“Φ”。
D.標注斜向圓跳動時,指引線箭頭應與軸線垂直。
E.標注圓錐面的圓度公差時,指引線箭頭應指向圓錐輪廓面的垂直方向。
7.對于徑向全跳動公差,下列論述正確的有__。
A.屬于形狀公差。
B.屬于位置公差。
C.屬于跳動公差。
D.與同軸度公差帶形狀相同。
E.當徑向全跳動誤差不超差時,圓柱度誤差肯定也不超差。
8.形位公差帶形狀是半徑差為公差值t的兩圓柱面之間的區(qū)域有__。
A.同軸度。
B.徑向全跳動。
C.任意方向直線度。
D.圓柱度。
E.任意方向垂直度。
9.形位公差帶形狀是直徑為公差值t的圓柱面內區(qū)域的有__。
A.徑向全跳動。
B.端面全跳動。
C.同軸度。
D.任意方向線位置度。
E.任意方向線對線的平行度。
10.形位公差帶形狀是距離為公差值t的兩平行平面內區(qū)域的有__。
A.平面度。
B.任意方向的線的直線度。
C.給定一個方向的線的傾斜度。
D.任意方向的線的位置度。
E.面對面的平行度。
11.對于端面全跳動公差,下列論述正確的有__。
A.屬于形狀公差。
B.屬于位置公差。
C.屬于跳動公差。
D.與平行度控制效果相同。
E.與端面對軸線的垂直度公差帶形狀相同。
12.下列公差帶形狀相同的有__。
A.軸線對軸線的平行度與面對面的平行度。
B.徑向圓跳動與圓度。
C.同軸度與徑向全跳動。
D.軸線對面的垂直度與軸線對面的傾斜度。
E.軸線的直線度與導軌的直線度
13.某軸Φ10 0 -0.015 mmE則__。
A.被測要素遵守MMC邊界。
B.被測要素遵守MMVC邊界。
C.當被測要素尺寸為Φ10 mm時,允許形狀誤差最大可達0.015 mm。
D.當被測要素尺寸為Φ9.985mm時,允許形狀誤差最大可達0.015 mm。
E.局部實際尺寸應大于等于最小實體尺寸。
14.被測要素采用最大實體要求的零形位公差時__。
A.位置公差值的框格內標注符號E。
B.位置公差值的框格內標注符號Φ0M。
C.實際被測要素處于最大實體尺寸時,允許的形位誤差為零。
D.被測要素遵守的最大實體實效邊界等于最大實體邊界。
E.被測要素遵守的是最小實體實效邊界。
15.符號 ┻ Φ0L A 說明__。
A.被測要素為單一要素。
B.被測要素遵守最小實體要求。
C.被測要素遵守的最小實體實效邊界不等于最小實體邊界。
D.當被測要素處于最小實體尺寸時,允許的垂直度誤差為零。
E.在任何情況下,垂直度誤差為零。
16.下列論述正確的有__。
A.孔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 Dmax一 形位公差。
B.孔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 最大實體尺寸一 形位公差.
C.軸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 dmax十 形位公差。
D.軸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 實際尺寸十形位誤差.
E.最大實體實效尺寸= 最大實體尺寸。
17.某孔Φ10 +0.015 0 mmE則__。
A.被測要素遵守MMC邊界。
B.被測要素遵守MMVC邊界。
C.當被測要素尺寸為Φ10 mm時,允許形狀誤差最大可達0.015mm。
D.當被測要素尺寸為Φ10.01 mm時,允許形狀誤差可達0.01 mm 。
E.局部實際尺寸應大于或等于最小實體尺寸。
18.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則零件的__。
A.耐磨性好。
B.配合精度高。
C.抗疲勞強度差.
D.傳動靈敏性差。
E.加工容易。
19.選擇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shù)值時,下列論述正確的有__.
A.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應比非工作表面參數(shù)值大。
B.摩擦表面應比非摩擦表面的參數(shù)值小。
C.配合質量要求高,參數(shù)值應小。
D.尺寸精度要求高,參數(shù)值應小。
E.受交變載荷的表面,參數(shù)值應大。
20.下列論述正確的有__。
A.表面粗糙度屬于表面微觀性質的形狀誤差。
B.表面粗糙度屬于表面宏觀性質的形狀誤差。
C.表面粗糙度屬于表面波紋度誤差。
D.經(jīng)過磨削加工所得表面比車削加工所得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大。
E.介于表面宏觀形狀誤差與微觀形狀誤差之間的是波紋度誤差。
21.表面粗糙度代(符)號在圖樣上應標注在__。
A.
可見輪廓線上。
B.
尺寸界線上。
C.
虛線上。
D.
符號尖端從材料外指向被標注表面。
E.
符號尖端從材料內指向被標注表面。
三、填空題
1.公差標準是對__的限制性措施,__是貫徹公差與配合制的技術保證。
2.不完全互換是指__。
3.完全互換是指__。
4.實際偏差是指__,極限偏差是指__。
5.孔和軸的公差帶由__決定大小,由__決定位置。
6.軸φ50js8,其上偏差為__mm,下偏差為__mm。
7.孔φ65 -0.042 -0.072mm的公差等級為__,基本偏差代號為__。
8.尺寸φ80JS8,已知IT8=46μm,則其最大極限尺寸是__mm,最小極限尺寸是__mm。
9.孔尺寸φ48P7,其基本偏差是__μm,最小極限尺寸是__mm。
10.φ50H10的孔和φ50js10的軸,已知IT10=0.100mm,其ES=__mm,EI=__mm,es=__mm,ei=__mm。
11.已知基本尺寸為φ50mm的軸,其最小極限尺寸為φ49.98mm,公差為0.01mm,則它的上偏差是__mm,下偏差是__mm。
12.常用尺寸段的標準公差的大小,隨基本尺寸的增大而__,隨公差等級的提高而__。
13.φ45+0.005 0mm孔的基本偏差數(shù)值為__,φ50-0.050 -0.112軸的基本偏差數(shù)值為__mm。
14.國家標準對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級規(guī)定為__。某一正方形軸,邊長為25mm,今若按IT14確定其公差,則其上偏差為__mm,下偏差為__mm。
15.屬于較高和中等精度的公差等級有__,用于精密配合或重要配合處。
16.圓柱度和徑向全跳動公差帶相同點是__,不同點是__。
17.在形狀公差中,當被測要素是一空間直線,若給定一個方向時,其公差帶是__之間的區(qū)域。若給定任意方向時,其公差帶是__區(qū)域。
18.圓度的公差帶形狀是__,圓柱度的公差帶形狀是__。
19.當給定一個方向時,對稱度的公差帶形狀是__。
20.軸線對基準平面的垂直度公差帶形狀在給定兩個互相垂直方向時是__。
21.由于__包括了圓柱度誤差和同軸度誤差,當__不大于給定的圓柱度公差值時,可以肯定圓柱度誤差不會超差。
22.當零件端面制成__時,端面圓跳動可能為零。但卻存在垂直度誤差。
23.徑向圓跳動在生產(chǎn)中常用它來代替軸類或箱體零件上的同軸度公差要求,其使用前提是__。
24.徑向圓跳動公差帶與圓度公差帶在形狀方面__,但前者公差帶圓心的位置是__而后者公差帶圓心的位置是__。
25.在任意方向上,線對面傾斜度公差帶的形狀是__,線的位置度公差帶形狀是__。
26.圖樣上規(guī)定健槽對軸的對稱度公差為0.05mm,則該鍵槽中心偏離軸的軸線距離不得大于__mm。
┻Φ0.1L A 含義是__。
28.某孔尺寸為Φ40+0.119 +0.030 mm,軸線直線度公差為 Φ0.005 mm,實測得其局部尺寸為Φ40.09 mm,軸線直線度誤差為Φ0.003 mm,則孔的最大實體尺寸是__mm,最小實體尺寸是__m m,作用尺寸是__mm。
29.某軸尺寸為Φ40+0.041 +0.030 mm,軸線直線度公差為Φ0.005 mm,實測得其局部尺寸為Φ40.031 mm,軸線直線度誤差為Φ0.003 mm,則軸的最大實體尺寸是__mm,最大實體實效尺寸是__mm,作用尺寸是__mm。
30.某孔尺寸為Φ40+0.119 +0.030 mmE ,實測得其尺寸為Φ40.09 mm,則其允許的形位誤差數(shù)值是__mm,當孔的尺寸是__mm時,允許達到的形位誤差數(shù)值為最大。
31.某軸尺寸為Φ40+0.041 +0.030 mmE,實測得其尺寸為Φ40.03 mm,則允許的形位誤差數(shù)值是__mm,該軸允許的形位誤差最大值為__mm。
32.某軸尺寸為Φ20 0 -0.1 mmE,遵守邊界為__,邊界尺寸為__mm,實際尺寸為Φ20 mm時,允許的形位誤差為__mm。
33.某軸尺寸為Φ10-0.018 -0.028 mm,被測要素給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采用最小實體要求,則垂直度公差是在被測要素為__時給定的。當軸實際尺寸為__mm是,允許的垂直度誤差達最大,可達__mm。
34.形位公差值選擇總的原則是__。
35..表面粗糙度是指__。
36.評定長度是指__,它可以包含幾個__。
37.測量表面粗糙度時,規(guī)定取樣長度的目的在于__。
38.國家標準中規(guī)定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評定參數(shù)有__、__、__三項。
四、綜合題
1.什么叫互換性?它在機械制造業(yè)中有何作用?
2.生產(chǎn)中常用的互換性有幾種?采用不完全互換的條件和意義是什么?
3.何謂最大、最小實體尺寸?它和極限尺寸有何關系?
4.何謂泰勒原則?其內容如何?
5.公差與偏差有何區(qū)別和聯(lián)系?
6.什么叫做“未注公差尺寸”?這一規(guī)定適用于什么條件?其公差等級和基本偏差是如何規(guī)定的?
4、互換性與技術測量,求回答
我畫了個圖,來幫助我們理解解題:
1. 首先畫一根水平線,表示公差的0位線,根據(jù)孔的上偏差ES=+0.025在0位線上方再畫一條水平線
2. 根據(jù)軸的公差帶Td=0.016畫出一個矩形,上下方向上的邊為寬度,使其=Td=0.016
3. 已知最大間隙Xmax=-0.016=孔最大-軸最小,負號表示:實際已不是間隙,而是產(chǎn)生了過盈,所以Td應畫在ES的上方且使矩形的下邊與ES的間距=Xmin=0.016
4. 又已知最小間隙Xmin=-0.05=孔最小-軸最大,同理也是過盈,所以,以Td矩形上邊為起點向下0.05畫一條水平線,因為0.05是最大過盈量,由此可得出孔的下偏差就在此線上,通過計算可得出此線與ES線的距離正好與ES值相等,結論是孔的下偏差EI=0
5. 最后一個問題,也就是配合公差Tf,配合公差是指孔軸配合時的松緊程度,通過以上分析,此題是過盈配合,那么最小過盈量到最大過盈量這一段就是配合公差=丨Ymax-Ymin丨=丨-0.05-(-0.009)丨=0.041,哈哈正好等于孔和軸的公差帶之和。
請?zhí)砑游⑿盘栕稍儯?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