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用他的望遠鏡首先來觀察,伽利略最早用他的望遠鏡是用來觀察什么?
1、伽利略最早用他的望遠鏡是用來觀察什么?
1610年1月7日,意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首次利用自制的望遠鏡“伽利略望遠鏡”觀察太空。他發現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月球與其他行星所發的光都是太陽的反射光;銀河是無數發光體的總匯;土星有多變的橢圓外形等等。
1609年7月,盛傳有一荷蘭眼鏡工人發明了供人玩賞的望遠鏡。但是,伽利略未見到實物,他通過別人的一點描述,憑著自己獨特的天賦,經過刻苦鉆研和實驗,用風琴管和凸凹透鏡各一片制成一具望遠鏡,倍率為3,后又提高到9。他邀請威尼斯的參議員到塔樓頂層用望遠鏡觀看遠景,觀者無不驚喜萬分。參議院隨后決定他為帕多瓦大學的終身教授。
1610年初,他又將望遠鏡放大率提高到33,用來觀察日月星辰。1月7日,伽利略的新發現甚多:比如月球表面并不象亞里士多德所說的那樣平滑,而是呈現不規則的凹凸起伏,并親手繪制了第一幅月面圖;銀河也不是人們所說的銀白的云彩,而是由千千萬萬顆暗淡的星星所組成的。地球并不是各個天體旋轉的唯一中心;太陽上面有黑子;木星旁邊有四顆運轉著的衛星;土星有多變的橢圓外形的光環……等等,這些結果,都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日心說”——
即地球和所有行星都圍繞太陽運行。)標志著哥白尼學說開始走向勝利。
物鏡是會聚透鏡而目鏡是發散透鏡的望遠鏡。光線經過物鏡折射所成的實像在目鏡的后方(靠近人目的后方)焦點上,這像對目鏡是一個虛像,因此經它折射后成一放大的正立虛像。伽利略望遠鏡的放大率等于物鏡焦距與目鏡焦距的比值。其優點是鏡筒短而能成正像,但它的視野比較小。
2、伽利略用他的望遠鏡首先來觀察了什么?
月亮
1609年,伽利略創制了天文望遠鏡(后被稱為伽利略望遠鏡),并首先觀測月亮
3、望遠鏡發明后,( )首先用望遠鏡觀測銀河,發現銀河由恒星組成?
伽利略!
第一個正確認識銀河本質的當推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公元前460年?公元前370年),他天才地猜想銀河由無數恒星構成,只是因為這些恒星太暗、太密而無法加以分辨,結果便表現為一條模糊的光帶。德謨克利特的見解同樣沒有科學上的根據,因而即使在科學界,很長時間內關于銀河的本質并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
1609年冬,伽利略用自己的望遠鏡對銀河進行觀測,發現在望遠鏡的視場中銀河展現為無數個密密麻麻的星星。伽利略對這一發現所作的結論是,“我認識到了銀河的本質和構成銀河的物質。
伽利略之后,英國人賴特(T.Wright)于1750年指出,銀河和所有的恒星構成了一個巨大的扁平圓盤狀系統,這是天文學家對銀河系外形的首次描述。 1755年,普魯士哲學家康德(I.Kant)更進一步就銀河系的盤狀結構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康德的解釋是當觀測者沿著盤面看時,為數眾多的恒星便無法分辨,并密集成天穹上的景觀——“奶路”,而在朝著盤面以外的方向觀察時,所看到的就是離散分布的一些近距離亮星。不僅如此,康德和賴特一樣,認為所有恒星都繞著銀河系中心轉動。
探究銀河系結構的關鍵性實測研究是由英國天文學家、天王星發現人威廉·赫歇爾(W.Herschel)開創的。赫歇爾出生于德國,年輕時是一位音樂家。 1785年,赫歇爾通過恒星計數得出,銀河系中恒星分布的主要部分為一個扁平圓盤狀結構。他用望遠鏡通過目視方法計數了117600顆恒星。老赫歇爾在這些恒星計數工作的基礎上,再加上若干假設,得出了天文學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銀河系模型。由于赫歇爾的工作,使人類的視野從太陽系擴展到銀河系中的廣袤恒星世界,因此他被后人譽為“恒星天文學之父”。1834年?1838年間,他的兒子約翰·赫歇爾(J.Herschel)又把工作擴展到南半球,在好望角計數了70000顆恒星。
4、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用他設計的望遠鏡首先觀察的對象是什么
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用他設計的望遠鏡首先觀察的對象是什么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