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之父,被譽為光纖之父的是誰
1、被譽為光纖之父的是誰
被譽為光纖之父的是:趙梓森。
趙梓森是我國光纖通信技術的主要奠基人和公認的開拓者,他“拉出”我國第一根實用型石英光纖,創立了我國光纖通信技術方案,被譽為“中國光纖之父”。
趙梓森介紹:
趙梓森(1932年2月4日-2022年12月15日),男,漢族,出生于上海市盧灣區,籍貫廣東省中山市,光纖通信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1949年至1953年趙梓森先后就讀于國立浙江大學農業化學系、上海大同大學電機系、交通大學電信系有線通信專業。
1954年至1958年任武漢電信學校教師,1958年至1970年任武漢郵電學院講師,1970年至1974年任郵電部528廠工程師,1974年至1993年任武漢郵電科學院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激光通信研究所所長,1983年至1987年任武漢郵電科學院研究院院總工程師。
1987年至1993年任武漢郵電科學院研究院副院長,1993年任武漢郵電科學院研究院高級技術顧問,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22年12月15日因病醫治無效在武漢逝世,享年91歲。趙梓森主要從事光纖通信技術的研究。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趙梓森
2、光纖之父是誰
光纖之父趙梓森院士
趙梓森同志1932年2月出生于上海市盧灣區,籍貫廣東省中山市。
成就
1949年至1953年先后就讀于國立浙江大學農業化學系、上海大同大學電機系、交通大學電信系有線通信專業;
1954年至1958年任武漢電信學校教師;
1958年至1970年任武漢郵電學院講師;
1970年至1974年任郵電部528廠工程師;
1974年至1993年任武漢郵電科學院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激光通信研究所所長,并于1979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3年至1987年任武漢郵電科學院研究院總工程師;
1987年至1993年任武漢郵電科學院研究院副院長;
1993年任武漢郵電科學院研究院高級技術顧問;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退出領導崗位后任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高級顧問、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3、光纖之父是誰?
光纖電纜是本世紀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光纖電纜以玻璃作介質代替銅,使一根頭發般細小的光纖,其傳輸的信息量相等于一條飯桌般粗大的銅“線”。它徹底改變了人類通訊的模式,為目前的信息高速公路奠定了基礎,使“用一條電話線傳送一套電影”的幻想成為現實。發明光纖電纜的,就是被譽為“光纖之父”的華人科學家高錕。
高錕1933年生于上海。他父親是律師,家住在當時的法租界,小學時代是在上海度過的。童年的高錕對化學最感興趣,他曾經自己制造過滅火筒、焰火?煙花和曬相紙。最危險的一次是自制炸彈?后來?他又迷上了無線電,小小年紀就曾成功地裝了一部有五六個真空管的收音機。
1948年,他們舉家遷往香港。高錕先是入讀圣約瑟書院,后來曾考入香港大學。但當時的高錕已立志攻讀電機工程,而港大沒有這個專業,于是他輾轉就讀了倫敦大學。畢業后,他加入英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ITT任工程師,因表現出色被聘為研究實驗室的研究員,同時攻讀倫敦大學的博士學位,1967年畢業。
1966年,高錕提出了用玻璃代替銅線的大膽設想:利用玻璃清澈、透明的性質,使用光來傳送信號。他當時的出發點是想改善傳統的通訊系統,使它傳輸的信息量更多、速度更快。對這個設想,許多人都認為匪夷所思,甚至認為高錕神經有問題。但高錕經過理論研究,充分論證了光導纖維的可行性。不過,他為尋找那種“沒有雜質的玻璃”也費盡周折。為此,他去了許多玻璃工廠,到過美國的貝爾實驗室及日本、德國,跟人們討論玻璃的制法。那段時間,他遭受到許多人的嘲笑,說世界上并不存在沒有雜質的玻璃。但高錕的信心并沒有絲毫的動搖。他說:所有的科學家都應該固執,都要覺得自己是對的,否則不會成功。
后來,他發明了石英玻璃,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根光導纖維,使科學界大為震驚。
高錕的發明使信息高速公路在全球迅猛發展,這是他始料不及的。他因此獲得了巨大的世界性聲譽,被冠以“光纖之父”的稱號。美國耶魯大學校長在授予他“榮譽科學博士學位”的儀式上說:“你的發明改變了世界通訊模式,為信息高速公路奠下基石。把光與玻璃結合后,影像傳送、電話和電腦有了極大的發展……”高錕此后幾乎每年都獲得國際性大獎,但由于專利權是屬于雇用他的英國公司的,他并沒有從中得到很多的財富。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極深的高輥 ,以一種近乎老莊哲學的態度說:“我的發明確有成就,是我的運氣,我應該心滿意足了。”
高昆離開英國后,1987年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1996年退休。他在地球兜了一個圈之后,在香港回歸祖國那年回來了,隨及,他成立了一個高科技顧問公司,擔任香港電訊等多家公司的顧問。目前他有五個職務,其中一個是創新科技委員會成員,專門為香港特區政府如何發展高科技出謀獻策。他說:“香港給了我機會,我要盡力報答她。”
高錕的最大愛好是打網球和做陶瓷。他認為搞科研的人,往往既辛苦,又寂寞。當一個人靜靜地撫弄泥瓶,享受泥坯在手中變動著形狀,按自己的審美眼光逐步走向完善、走向美,那是“很有治療作用”的一種享受。
4、光纖之父是誰
中國光纖之父——趙梓森 趙梓森(1932年2月4日—),廣東中山人,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高級技術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高級會員,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