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二十字的內容是,二十四字公民基本道德規范
1、二十四字公民基本道德規范
中共中央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規范集中概括為二十字: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這些基本行為準則,在同一道德體系中具有內容的廣延性和層次的多樣性,既包括社會主義的公民所必須共同遵守的最重要的行為準則,又涵蓋了家庭、職業、公共生活等各個領域所應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準則,適用于不同社會群體,與不同社會領域的具體道德規范融為一體,貫穿公民道德建設的全過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
2、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是什么
法律分析: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內容: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了“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二十字的公民道德基本規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四條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六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七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第八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3、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口訣
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口訣: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一)公民道德“二十字”基本規范:
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愛國指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守法指人們按照法律規范進行活動。明禮就是對社會交往規則、儀式和習慣的正確理解和運用,誠信通常指誠實守信。
團結指人們為了實現共同的利益和目標而在思想和行動上相互一致,友善指人與人之間相互友好幫助共求進步。勤儉即勤勞節儉,自強指人對自己的能力和行為所具有的自信和進取意識。
敬業指要有正確的職業觀念,熱愛本職工作和對技術精益求精,奉獻指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貢獻自己的力量,不計個人得失。
(二)公民的社會公德基本內容:
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三)公民的職業道德基本內容:
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四)公民的`家庭美德基本內容:
夫妻和睦、尊老愛幼、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男女平等。
(五)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為指南:
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注重禮儀,保持尊嚴。
講究衛生,愛護環境;衣著得體,請勿喧嘩。
尊老愛幼,助人為樂;女士優先,禮貌謙讓。
出行辦事,遵守時間;排隊有序,不越黃線。
文明住宿,不損用品;安靜用餐,請勿浪費。
健康娛樂,有益身心;賭博色情,堅決拒絕。
參觀游覽,遵守規定;習俗禁忌,切勿冒犯。
遇有疑難,咨詢領館;文明出行,一路平安。
4、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20字內容
法律分析: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20字內容為: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 》 第四十四章第一節 全面落實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進一步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扎實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全社會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創造力,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