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輸刻鳳,公輸刻鳳的啟示急啊
1、公輸刻鳳的啟示急啊
《公輸刻鳳》給我們的啟示有:
①我們要學習會客觀地、全面地觀察問題,不能下片面結論。
②做任何事,在得不到別人的認同,甚至受到非議和諷刺時,要學會堅持,克難求進,當成功來臨,就能得到別人的敬佩和贊同。
補充:
此文那些評價公輸班刻鳳的人,只是在事物發展的某個階段,從自己的某個角度來進行觀察和分析的,他們只看到雕刻的過程,沒看到全體,產生了很大的片面性。這個故事對我們要學會客觀地、全面地觀察問題,不能下片面結論有啟示意義。
原文:
公輸刻鳳
公輸之刻鳳也,冠距未成,翠羽未樹;見其身者,謂之鹲鵄;見其首者,名曰鴮鸅。皆訾其丑而笑其拙。
及鳳之成,翠冠云聳,朱距電搖,錦身霞散,綺翮焱發。翙然一翥,翻翔云棟,三日而不集。然后贊其奇,而稱其巧。
——節選自劉晝《劉子·知人》
注釋:
①公輸:又稱魯班,我國古代著名工匠。②距:禽類附足骨。③鹲鵄(mǎng chī):貓頭鷹一類的鳥。④鴮鸅(wū zhé):即鵜鶘。⑤訾(zǐ):嘲笑。⑥錦身霞散:身上錦繡般的羽毛像云霞散開。⑦綺翮(qǐ hé):鮮艷的翅膀。焱(yàn):火花,火焰。⑧翔(huì)然:鳥飛聲響的樣子。翥(zhū):飛舉。⑨云棟:聳入云天的樓房。
解讀(簡明):
公輸般雕刻一只彩鳳,鳳冠,鳳爪尚未雕成,羽毛也沒有刻完,圍觀的人就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只看見鳳身的人,說是野鴨子,只看到鳳頭的人,說是貓頭鷹,他們都譏笑風鳥的樣子丑陋,譏笑公輸般技藝拙劣。
但等到彩鳳刻成,鮮亮的冠子聳立在頭上,鮮紅的腳爪像電光一樣搖動,五彩繽紛的身子像霞光絢爛,美麗的翅膀像火花迸發,這只鳳展翅一飛,振翼有聲,繞梁飛翔回旋,三天三夜還不落下。此時,先前曾譏笑非議的人們齊聲贊嘆彩鳳的奇異表演,稱頌公輸般技藝非凡。
:新東方網、組卷網、新浪博客
2、魯班刻鳳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要學會客觀地、全面地觀察事物;對于不符合事實的議論,最好的回答是象魯班那樣,拿出實際的成果來。
公輸班(魯班)雕刻鳳凰,鳳凰的冠和爪還沒有雕成,翠綠的羽毛也沒有刻好,看見它的身子的人,說它像鹲鵄;看見它的頭,稱它是鵜鶘。(別人)都恥笑鳳凰的丑陋和魯班的笨拙。
等到鳳凰雕刻成功,翠綠的鳳冠像云彩一樣高聳,朱紅的爪子像電一樣閃動,錦繡一樣的身子像云霞一樣放光,綢緞一樣的羽毛像火花一樣燦爛。翙的一聲騰飛,在聳入云天的樓房上翻飛,三天不落下來。這樣以后人們又稱贊鳳凰的神奇和魯班的技藝高超。
魯班,姬姓,公輸氏,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春秋時期魯國人。“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大約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里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筑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大約在公元前450年以后,他從魯來到楚國,幫助楚國制造兵器。他曾創制云梯,準備攻宋國,墨子不遠千里,從魯行十日十夜至楚國都城郢,與魯班和楚王相互辯難,說服楚王停止攻宋。
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鉆、刨子、鏟子、曲尺,劃線用的墨斗,據說都是魯班發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發明,都是魯班在生產實踐中得到啟發,經過反復研究、試驗出來的。
3、公輸刻鳳翻譯
公輸刻鳳翻譯,越詳細越好~
4、公輸刻鳳的注釋
⑴公輸:指公輸般,春秋時魯國人,又稱魯班,我國古代著名工匠。
⑵冠:指鳥頭頂及其毛。距:禽類附足骨,即爪后突出像腳趾的部分。
⑶翠羽:翠綠的羽毛。樹:植立。
⑷鹲鵄(mǎng chī):貓頭鷹一類的鳥。
⑸鴮鸅(wū zhé):也作“洿澤”,即鵜鶘,俗稱“淘河”。
⑹訾(zǐ):嘲笑。
⑺云聳:像云彩一樣聳立。
⑻朱距:朱紅色的爪距。電搖:像閃電光芒晃動。
⑼錦身霞散:身上錦繡般的羽毛像云霞散開,光彩美麗。
⑽綺翮(qǐ hé):鮮艷的翅膀。焱(yàn):火花,火焰。
⑾翙(huì)然:鳥飛聲響的樣子。翥(zhū):飛舉。
⑿云棟:聳入云天的樓房。
⒀集:降落下來。
⒁劉晝(514--565):北齊文學家。字孔昭,渤海阜城(今河北交河)人,應試不第。作有《六合賦》、《高才不遇傳》、《劉子》等。
⒂《劉子》:一名《劉子新論》,或《新論》,十卷。作者劉晝,此書廣泛運用故事,舉譬說理,是一部雜說著作,書中充分表達了儒學教育對時代的要求和呼聲。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