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留學研究生晚不晚,32歲留學研究生晚不晚呀
32歲留學研究生晚不晚,32歲留學研究生晚不晚呀
下面將有我來為大家聊一聊32歲留學研究生晚不晚的問題,希望這個問題可以為您解答您的疑問,關于32歲留學研究生晚不晚的問題我們就開始來說說。
文章目錄列表:
1.> 加拿大留學有年齡限制嗎?2.我想留學加拿大,(讀大學)選什模專業好呢?
3.我22歲,出國留學算不算晚?
4.我現在32歲,中專學歷,有一家機構聯系我,說是可以通過自考提升到本科畢業,報的是深圳大學,請問靠譜
5.一32歲女高材生相親頻頻遭到拒絕,為什么她會遇見這種情況?
6.留學生婚戀問題多受困擾
> 加拿大留學有年齡限制嗎?
留學沒有年齡限制,但是簽證有一個心照不宣的限制,一般來說你比正常讀書的年齡大5-10歲,簽證過簽率就急劇下滑了。
什么是正常讀書的年齡?比如18歲應該是讀本科的年齡,22歲應該是讀碩士的年齡。那如果你23歲去讀本科,或者32歲去讀碩士,簽證通過率就極低了。更糟糕的是,本科和碩士并不適合于大多數人——本科耗時長,碩士要求高。反而是畢業快、語言要求低、實用型高的專科甚至魁省職業培訓更適合想要移民加拿大的大多數人。
如有留學需求,推薦新東方前途出國。新東方前途出國豐富實用的留學產品,一站式留學服務,專業的咨詢團隊;全國42個城市設立分公司,英國、澳洲、加大拿及日本設有全資子公司。新東方前途出國咨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新東方旗下從事出國留學服務的專職機構,業務范圍涵蓋廣泛,包括考試指導、留學規劃、背景提升、學校申請、獎學金申請、文書指導、簽證服務、職業規劃等方面,讓學生輕松享受留學“一站式”服務。公司的業務范圍涵蓋廣泛,目前已經從考試指導、學校申請、獎學金申請、簽證服務、境外服務、國際冬夏令營等項目逐步拓展到為學生提供人生規劃、職業規劃、海外培訓和移民指導等方方面面,讓學生輕松享受留學“一站式”服務。免費領取2022留學白皮書
我想留學加拿大,(讀大學)選什模專業好呢?
留學常見問題回答
Q1 我該如何申請留學新加坡?
A. 申請手續視學生所申請的學院的類別而定。通常你需要查看自己選擇的學校的申請程序。
政府學校、政府輔助學校或自主學校
本地大學
私立學校
外國源流學校/國際學校
Q2 到新加坡留學有哪些入學要求?
A. 不同的學校會有不同的入學要求。由于英語是通用的授課語言,大多數院校都會要求學生達到一定的英文水準。總的來說,有下述幾種英語水平資格證書:
普通中等教育證書 (GSCE)
托福考試 (TOEFL)
雅思考試 (IELTS)
除了英文水準要求之外,不同的院校和課程會有不同的入學要求。通常來說,政府學校,政府輔助學校和自主學校的基本申請程序如下所示:
第一步:向報讀的學校提出申請1
學生家長或監護人將填寫完整的申請表格和所有必需的原始文件直接遞交給所選擇的學校以備學校錄取。
第二步(a):學校組織入學考試并發出通知書
若學校尚有入學名額,學校將為申請的學生組織入學考試。若學生通過入學考試,學校接受其申請并發出通知書。通知書將指明學校原則上接受申請者入學。申請者持入學通知書向移民與關卡局(ICA) 申請學生準證(詳見第三步)。
學生能否被學校接受取決于學生能否在通知書發出后兩星期內獲得移民與關卡局(ICA)簽發的學生準證并通知學校。
持家屬準證或移民豁免令的申請者無需向ICA申請學生準證。一旦通過入學考試,他/她即可入學(詳見第五步)。
第二步(b):學校向ICA 發出入境申請函
在組織入學考試之前,學校應為父母在新加坡工作但沒有家屬準證的申請者向ICA提交入境申請。學校會將申請函傳真給ICA。
ICA 接手處理申請者的入境事宜并簽發入境許可證。申請者憑許可證參加學校的入學考試(詳見第二步(a))。
第三步:向ICA 申請學生準證
通知書自簽發之日起2 個星期內有效。收到通知書后,申請者應立即向ICA申請學生準證。申請者應向ICA出示由學校所簽署的正式的入學通知書。
第四步:通知學校已獲得學生準證
在入學通知書簽發后的2個星期之內, 申請者必須通知學校已獲得有效的學生準證,否則將不能入學。
第五步:教育基金捐款
申請者順利入學之后,教育部將寄信要求申請者為教育基金捐款。捐款每兩年交付一次,每次金額為1000新元。
欲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網站.sg
網址: www.singaporeedu.gov.sg
Q13 新加坡有哪些研究所?研究所開設課程嗎?
A. 新加坡的研究所包括:
新加坡生物信息研究所(BII)*
新加坡生物處理技術研究所(BTI) *
新加坡國立數據存儲研究所(DSI)
新加坡基因組研究所(GIS) *
新加坡信息技術研究所(I2R)
新加坡生物工程與納米科技研究所(IBN)*
新加坡高性能計算研究所(IHPC)
新加坡材料研究所(IMRE)
新加坡微電子技術研究所(IME)
新加坡分子細胞生物研究所 (IMCB)*
新加坡制造技術研究所(SIMTech)
*BII, BTI, GIS, IBN及IMCN位于新加坡"緯壹"科技城內的Biopolis生物科技園One North
新加坡的研究所與本地的兩所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合作開設研究生課程。留學生可以登錄各研究所的網站以了解其課程設置。
Q14 是否有為留學生準備的迎新活動以幫助他們盡快適應在新加坡的留學生活?
A. 有。迎新活動為初抵新加坡的留學生專門設立。新加坡旅游局(STB)教育服務署定期組織全天的迎新活動。留學生可以登錄我們的網站(www.singaporeedu.gov.sg)查詢迎新活動的日期及時間安排,也可致電68313764詢問詳情。迎新活動包括兩個部分 - 迎新講座和迎新游覽活動。迎新講座完全免費,將向學生介紹學生準證、新加坡教育、法律法規、住宿等相關事宜。迎新游覽活動為留學生量身定做,價格優惠,將著重參觀居民住宅區、公共休閑健身設施、市區的主要景點并介紹新加坡的生活方式。一些學校也會組織迎新活動來滿足留學生的需求。 請聯系你所在的學校以便了解更多信息。
留學生的意見
"我來自印度,我為自己能在這富有創意而設施非常完善的環境下求學而感到自豪。而且新加坡這個花園城市治安良好,科技昌明,是一個理想的國家。"
- Harikrishnan Natarajan Murugan深有體會地說。Harikrishnan Natarajan Murugan,23歲,來自印度,是淡馬錫理工學院的學生。從2001年7月,這位印度學生開始在淡馬錫理工學院修讀服裝設計和商品學,該生將在2004年3月畢業。
"身為一名財務經理,我決定在新加坡進修的原因是因為新加坡是個安全的國家,更何況新加坡與中國的距離不太遠。此外,在新加坡考獲的文憑受到廣泛的認同,而且這兒的教學水平很高。"
- Wang Jun由衷地說。該生32歲,來自中國,2002年12月開始在新加坡會計專科學院修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ACCA)會計專業文憑。
"我一直希望自己30多歲時能在世界頂尖級的大學完成我的碩士學位的課程,并重新考慮我的事業和人生目標。作為INSEAD亞洲分校的第一批學生,我不但能在名列世界首十位的商校修讀工商管理碩士文憑,也能在這里找到商機。不久前,我還找到了一個生意伙伴,他也曾是INSEAD的學生。我于是把倫敦的房子賣掉,把資金投資在一間雜志出版社上,公司的業務以教育為主。"
- Andrew Wood,滔滔不絕地表達他的看法。他現年39歲,英國人,2001年,他在INSEAD取得工商管理碩士文憑。現在,他既是一名編輯、教師、也是一名學生和雜志社老板。
"我在菲律賓時,我已獲悉新加坡的學校在教導數學和科學方面都很出色,所以我決定到新加坡念書,現在我終于來到了這里,這里也的確沒有令我失望。在新加坡生活與留學,不但拓寬了我的國際視野,還讓我認識了各種文化和宗教信仰,此外,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很全面,學科齊全,學校注重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致力培養對社會有責任感的優秀人才。"
- 這是Richmond Ang的體會,該生現年17歲,菲律賓人。2003年,該生在ASEAN Secondary Scholarship, Raffles Institution 就讀中四。
"新加坡的教育不局限在課堂。在學校,我除了用功讀書,準備測驗外,我也嘗試接觸不同的事物,增長見識。學校的宿舍環境良好,一切活動都被安排得有條不紊。除了上課,我們也參與由學校安排的課外活動,例如,學校有時安排我們去拜訪孤兒院的孤兒,這些活動讓我領悟了不少人生的道理,成為更有愛心的人。"
- Arion Tan Blas 頗有感觸地說。該生現年17歲,菲律賓人。2003年,該生在ASEAN Secondary Scholarship, Raffles Institution 就讀中三。
"自從我到達新加坡后,我就覺得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果然名不虛傳。我選擇到新加坡求學的原因是,我把校園當作認識社會的起點。住在宿舍里,我和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一起生活,與志同道合的同學成為好朋友,建立珍貴的友誼。在新加坡讀書雖然不簡單,但我卻能接受全面的教育,在這兩年的留學生活里,我覺得自己比以前更成熟更獨立。在這里接受教育后,我更有信心應付下一階段的學習任務和未來的事業,簡單地說,我更有信心面對人生。"
- Liew Shang Zhao, 現年15歲,馬來西亞人。2003年,該生在ASEAN Secondary Scholarship, Raffles Institution 就讀中三。
"我選擇在新加坡求學的原因是這兒能為我提供國際性的、高素質的教育制度和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在Raffles Institution求學兩年,在學校的熏陶下,我的學業成績,個性及領導能力都有長足的進步。學校所舉辦的一系列領導課程也培養了我的領導能力。我非常感激并懷念曾培育、教導我的學校和老師。"
- Xu Wei,21歲,來自中國上海,1999年到2000年,該生在新加坡國際基金會的獎學金制度的支持下,在RafflesInstitution求學,2002年,XuWei憑另一項獎學金入讀國家初級學院,并在2002年通過'A'水準考試并畢業。
"在新加坡留學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體驗,在這里,課外活動與功課都一樣重要。我每個星期都參加學校主辦的課外活動,這些課外活動對我的身心發展很有利,我不會錯過任何一項活動。我也學會了分配時間,盡力平衡學業與課外活動的關系。宿舍附近也有許多令新加坡感興趣的設施,例如,攀巖和體操設施。總而言之,在新加坡求學及生活,對我來說是一件快樂的事。我將在這里繼續我的學業。"
- Xia Tianqing 深有體會地說。該生現年19歲,來自中國武漢,從2000年到2002年,在新加坡國際基金會獎學金制度的支持下在RafflesInstitution求學,目前,XiaTianqing在另一項獎學金資助下,在國家初級學院求學。
"我選擇在新加坡念書的原因是,這是個美麗,自由而安全的國家,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在這里念書,我除了能接觸到不同的文化與藝術動態外,還能通過優秀的戲劇,**,電視節目和其他具國際水平的媒體作品,獲得第一手的資訊,拓寬我的視野。"
- Wang Lu Yan, Jane 興致勃勃地說。該生現年21歲,來自中國上海,2002年六月,該生入讀南洋藝術學院 ,是戲劇系一年級學生。
"我來新加坡是為了在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Council)進修英語。 畢業后,我希望能進入新加坡的大學修讀華語。我選擇留學新加坡的原因是這里很干凈,治安良好,并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我也非常樂于與留學生們溝通,和他們的產生真摯的友情,為我在新加坡的留學生活錦上添花。"
- Yamaji Kenichiro 由衷地說,他現年47歲,來自日本,2002年一月初,他在英國文化會(BritishCouncil)修讀全日制的英語課程。
"我在這里認識的同學都很善于交際,我不會感到寂寞。他們都很體諒我,并經常邀請我們參與他們的活動,盡管彼此的語言不同,但這沒有成為我們溝通的障礙。我的老師也非常友善,他們安排我們參與各種富有意義的活動。我在這掌握了豐富的知識,我還要繼續學習與探索新知識。在這兒我確實過得很愉快。"
- Wang Ke xin 興高采烈地說,該生現年16歲,來自中國,中國的獎學金得主。2003年在 Raffles Girls' School,就讀中四。
"由于學費昂貴,而我不舍得遠離家人,所以我從來沒想過到國外深造,直到我幸運地獲得了新加坡的獎學金。當我親身體驗留學 新加坡的生活時,我才知道留學生活并不像我想像的那么可怕。新加坡的氣候與食物品味都與印尼相似,而且我也認識了許多在這里念書的同鄉。從新加坡坐飛機回印尼僅需兩小時,假期時,我要回鄉探親也非常方便。目前我在南洋理工大學留學,它是亞洲同類學院中最優秀的大學。頗具影響力的雜志<<亞洲周刊>>在2000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新加坡的教師不但教學能力強,而且很有責任感。有一次,我必須在一個研討會議上演講,我向我的導師傾訴我的顧慮,他不但迅速地回復我,還陪我彩排并提出他的意見,讓我的演講更深刻有力。"
- AdiKurniawan滿懷感激地說。該生現年21歲,來自印尼。該生1999年開始在南洋理工大學民用與環境工程系留學,是Semcorp&ST機構的獎學金得主。該生將在2003年畢業。
"我來自巴西的圣保羅,已和我太太在新加坡生活了一年多。我在本地著名的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Council)修讀英文,以便我日后報名修讀大學。我年過49歲,竟然還有機會在國外深造,這的確完全改變了我的人生。"
- Osmar Cardoso 坦率地說。他現年49歲,來自巴西圣保羅,2002 年,他到新加坡的英國文化協會進修英文。
如何申請入學
如何申請
為了確保您順利地申請報名入學,新加坡為你提供各類學校的詳細指南,以下是報名入學的詳細步驟
政府學校,政府輔助學校和自主學校
上述的學校都接受留學生,但留學生能否入學,要視該校是否有外籍學生入學名額而定。
把你的申請入學的表格與有關文件呈交到你所報讀的學校。
如果學校有外籍學生入學名額,您必須通過校方的入學考試才能入學。
如果你通過學校的入學考試,學校將發給你一封通知書。
通知書的有效期為兩個星期。在這期間你必須到新加坡移民與登記局的ICA部門申請你的學生準證,學生準證被批準后,請通 知錄取你的學校。
當你順利進入你所報讀的學校后,教育部將寄一封捐款通知信給你的父母或監護人,要求你捐款一千新元。這項捐款是每兩年交付一次,直到你畢業為止。
如果您的父母在新加坡工作,但你又沒有家屬準證,你必須在入學考試前向移民與登記局的ICA部門申請學生準證。
若你希望報讀新加坡排名前三十名的小學和中學,或排名前五名的初級學院,留學生首先要通過Centralise Qualifying Test(CQT) 考試,這是由教育部所舉辦的一項考試。順利通過考試的學生們都收到合格通知書,他們可持此通知書到政府學校和初級學院報名。到學校報名后,有關學生還必須通過校方的入學考試方可入學。
此外,留學生可以參加資格考試以向80多所公立學校提出申請。由新加坡校長學會(PAI) 組織的政府學校入學資格考試旨在為留學生申請本地學校提供便利,解決了他們為申請不同的學校而多次參加不同的入學考試的難題。但是,PAI不能為學生安排學校。 學生必須直接向學校提交申請。
欲了解有關政府
我22歲,出國留學算不算晚?
只要想去,多大的年齡都不成問題。
留學主要有以下幾件事情:
1、確定自己的學校
很多學生面對自己的留學問題都搞不清楚到底是應該先早專業還是先早學校。實際上來講是要先專業的,因為英國的學校在各個專業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也許某個學校的排名不是很好,但是專業的知名度還是要遠遠的超過媒體的排名。所以建議學生們一定要確定了自己的專業之后再找學校。
選擇學校有幾個方面入手,采用“淘汰制”
先把自己的專業鎖定之后,搜索學校,看看都有哪些學校有你的課程。這樣就可以把跟申請者的專業不相關的學校先淘汰掉。
看專業的排名。雖然每年的排名都是媒體為了有更大的觀看量的商業性質,但是也是有很大的參考價值的。
知名度。這一點主要是看網站上對該學校的點評了。有很多教育機構每年都會對不同的學校有一些點評,建議學生們可以多看看,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這三個方面下來,就應該沒有幾個學校留在申請者的選擇范圍之內了。滿足出國留學的條件以后,這可以按照理想的學校來進行申請。
2、準備材料
大部分的學校都會要求有以下一些申請材料:如個人陳述、學校推薦信、在讀證明、現有成績單、申請表格、申請費(部分學校)、課內外獲獎證書(如有)、 GMAT(部分學校有加分,但是不是必須要有的)。注意,只有部分學校是必須有雅思成績才能申請的,所以建議大家先調查清楚之后在提交申請。一般你是不需要雅思成績單的,尤其是針對于在讀的學生,因為你們還沒有畢業,所以拿不到無條件的入取通知書。建議同學們沒有必要考取雅思之后再申請,這樣會耽誤你的個人時間安排。以上的所有材料需要有專業的人士幫你分解,因為針對于不同的學校會有不同的材料要求。
3、提交申請
這一步驟建議各位學生們委托留學服務來幫你申請,因為這樣可以省去申請者很多的時間在申請者的學業上,語言學習上,雅思考試上。申請學校事情復雜,很多事情都需要的親力親為,牽扯很多自己的經歷。
主要有兩種申請方式:一是、網上申請,這個不是每個學校都有的。二是、郵寄申請,也就是把你所有的材料準備齊全之后再郵寄給學校。一般的申請時間是在一個月到三個月之間。
4、申請簽證信
幾個月的等待,申請者自己手上現在應該有一到幾所大學的入學通知書,現在就是申請者自己來選擇一所大學的時候了。這個是非常關鍵的,完全是要參照申請者的雅思成績來定。關于雅思成績單,建議同學們在五月份提交。如果你的雅思成績沒有達到學校的入學標準,這樣也不要擔心,因為每個學校都會有一個語言中心,針對學生雅思成績不夠,可以先到學校的語言中心那邊先補一段時間的語言課程,通過后可直接入學研究生。雅思成績單是一方面,畢業證書、最終本科成績單、學校的押金都需要給學校那邊郵寄過去。
我現在32歲,中專學歷,有一家機構聯系我,說是可以通過自考提升到本科畢業,報的是深圳大學,請問靠譜
可以的,學歷國家承認,學信網可查,可以增加自己的競爭力,自考難度比較大,你也可以考慮一下成考,國開或者遠程,更容易拿到學歷,報機構高起本大概5年時間,費用各地不一樣,如果著急學歷的話,先報高起專2.5年,之后有時間了再報個專升本2.5年。
一32歲女高材生相親頻頻遭到拒絕,為什么她會遇見這種情況?
32歲女高材生相親遭拒的真相:女子在相親的時候道出了自己曾經的戀愛史,她在就讀研究生的時候跟一位非洲留學生在一起過,并且還同居了數年。女子認為這并沒有什么,但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她在相親的道路上頻頻遭到拒絕,許多相親的男性朋友們非常介意她的這段戀愛史。
32歲女高材生相親遭拒
一個32歲的女高材生,年齡實屬有些大了,按道理來說,高材生應該非常搶手才對,可是這個女高材生小雅卻在相親的時候頻頻遭到拒絕,原因就是自己曾經的一段戀愛史。也就是自己在就讀研究生的時候,與一位非洲留學生成了情侶,并且還在一起同居數年,這段戀愛史,導致女子如今相親頻頻遭到拒絕,對此他自己也感覺非常苦惱,不明白自己的這段戀愛史到底有什么不妥。
其實說實在的,這段戀愛史并沒有什么不妥,只不過是因為有些人存在一定的種族“歧視”,而這也是最不應該出現的一個問題,但是有些人還是比較介意這方面的,所以這名女子在相親這路上并不順利,也是情有可原。話雖如此,小雅如此優秀早晚有一天也會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他是希望他不要對自己產生懷疑,不要氣餒,畢竟誰都有往事,而且往事已經發生了,想要改變也沒有辦法了。
小雅與非洲男朋友分開的原因,也是比較遺憾的
小雅在就讀研究生的時候,這個非洲留學生一直追求小雅,再加上他的幽默有趣,小雅很快就淪陷在了這個非洲留學生的溫柔鄉里,慢慢的二人也確定了男女朋友關系,隨后也住在了一起。最開始的時候,男友表示自己在畢業之后會選擇在中國定居,因為他非常喜歡中國,但是到了畢業前,那又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一定要回到非洲,并且要求小雅跟他一起回非洲。
小雅的父母不同意,再加上小雅自己也不愿意,所以二人的感情也就此結束了。不得不說也是比較遺憾的,不過這一點也希望當代大學生們能夠引起注意,在上學的時候還是要將大部分精力全部放在學習上面,盡可能的不要接觸談戀愛這件事情,因為在畢業之前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生,自己曾經認為堅不可摧的愛情,也會因為一些小小的問題就變得極其脆弱,到時候受到傷害的只會是自己,不管是男生也好還是女生也罷,找對象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
我的看法
雖然我們現在都在說著不要有種族歧視,但還是有一些人思想沒有轉變過來,雖然說著不要存在種族歧視,但是也在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還是比較介意這件事情的,當然出現這種情況也與近幾年非洲留學生在中國所做出來的一些負面消息所導致的。話雖如此,但也不是每一位留學生都像網上寫的那樣,所以還是建議大家放下種族歧視。
同時,也希望小雅在未來的某一天能夠遇見自己的真命天子,當然大家應該感謝他的坦誠,這一點也足以能夠證明這個女子非常的真誠,是一個可靠之人,所以真的沒有必要,因為他曾經的一段戀愛史,就否定他這個人。
以這樣的方式去評定一個人是否有些太過草率了呢,因此,也祝愿這個女子能夠找到自己心儀之人,與他步入婚姻殿堂攜手共白頭。不管是誰,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都會有一些過往事,可是這些過往事,這點是在所難免的,所以只要對方的過往事,不是什么無法原諒的行為,還是要理性看待一些。
留學生婚戀問題多受困擾
婚戀是人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留學[微博]成為個人婚戀問題中的一張“風險牌”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那么為什么婚戀問題困擾著廣大留學生呢,我為大家解惑。
根據今年9月30日發布的《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3)》,2012年,中國赴海外留學生人數近40萬,在海外留學生總數為113.69萬,達歷史新高。然而,除卻最極端的個例不談,因留學“拖”成大齡男女的優質留學生越來越多,火爆的《非誠勿擾》海外場、頻頻回國相親的優質剩男、為綠卡“賭上”婚姻的女留學生,在人們瘋狂渴望留學的同時,卻很少冷靜評估留學為婚戀帶來的風險。
如一名海外留學生所言,留學讓婚戀成為一場賭博,進退都難……
“吊橋”困局 以寂寞為起點的愛情多沒結果
“我一直不太明白為什么那么多的優質留學生找不到對象,特別是男生!”國內熱門婚戀節目《非誠勿擾》節目組編導之一曹瑤瑤說起這個問題也很費解,《非誠勿擾》在過去三年陸續推出了英國、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韓國等海外專場,每到一處,當地留學生報名參加活動都十分火爆,在海外找到合適婚戀對象到底有多難?
“我接手的留學生咨詢個案100%都有海外戀愛的經歷,但是他們最終都遭遇了難成正果的結局,這是很多留學生戀愛的共性,我覺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愛情的起點是建立在‘吊橋’效應之上。”周小鵬,百合網首席婚戀咨詢師、國家級高級心理咨詢師。
所謂心理學中的“吊橋效應”,就是人在危險環境中會對自己的生理反應做出錯誤歸因,更容易激發出親密情感。
“對于每個出國留學的人而言,適應一個陌生的國家和文化,無疑是在心理上將人投放到一個危險的環境中,在這個環境下,很多戀情可能是錯把規避危險的心理需求當成了愛的結果。”周小鵬坦言,這樣的戀情多數會以分手收場。
小春論壇是日本留學生圈中比較熱門的論壇,在論壇的情感板塊幾乎都是各種征友的帖子,其中尤以初到日本人生地不熟的留學生為主。在日本留學8年的方先生留日期間曾經有過3段戀情,“多數戀情都是因為寂寞開始!”方先生在留學期間不但要應付繁重的學業還要打工賺錢,“每天累得半死,卻又孤單寂寞得可怕,感覺不談戀愛就是一葉孤舟,內心惶恐。其他同學都很忙,也沒有時間在一起聚聚,不找一個固定的對象談戀愛就找不到一點心理慰藉,完全是因為寂寞所以戀愛。”
一項由3000名留學生參與的《海外留學與歸國人員現狀大調查》顯示,留學生異國求學期間最受“情感孤獨”困擾,有16%的人留學前選擇分手或離婚,23%的人留學期間無伴侶。
在加拿大待了8年的周先生最終選擇了回到北京,就是因為耐不住那深深的寂寞。“加拿大本身人就少,有時候如果不是刻意去人多的地方,幾乎一天都看不到一個人。所以能交到的朋友更少,每天都是學校、宿舍,節假日也是孤身一人,當時我覺得就算是一個很討厭的女孩在我身邊,我也會毫不猶豫地愛上她。因為確實很孤獨,可大部分時候就連很討厭的女孩也沒有。”
留美的數學博士Alex甚至用數學算出了北美留學生在一年內找到女朋友的概率大概是0.171,而跟這個女朋友結婚的概率用貝葉斯法則計算出來的結果僅是0.056。
“戀愛已經不容易,而這些以寂寞開始的戀情在處境變化之后往往以結束收場。”周小鵬的咨詢客戶中,這樣的戀愛類型最后成功結婚的幾率幾乎為零。
“很多女留學生因為人生地不熟找人依賴所以戀愛,一旦適應環境后就會選擇分手。更多的男生因為寂寞選擇的戀情多半是為了解決生理需求,根本沒有想過結婚的問題。”周小鵬坦言,看上去大家可能是各有所需沒有損失,“但是損失最大的是時間成本,很多拖到三四十歲的大齡剩男剩女就是因為在這個階段花費了大量時間,結果錯過了最佳的擇偶年齡。”
綠卡之殤 女留學生回不易留更難
對女留學生而言,男留學生的窘況并不代表著她們有更好的境遇。根據今年最新的數據顯示,目前在英的中國留學生已經超過12萬,但男女比例卻接近1比2。
程**先后在法國、荷蘭留學工作三年,她所就讀的法國北方高等商學院[微博][微博]在當地來說已經算中國留學生比較多的學校,一個班60多人,有三分之二來自中國,而中國留學生中男女比例大概在1比4左右。
“去歐洲留學都是學藝術和文科的,男生很少,大部分中國留學生都有配偶或女朋友。”程**坦言,在歐洲的三年不是不想戀愛,確實沒有選擇。
盡管比例懸殊,難覓配偶,即使是在歐洲,很多中國女留學生仍選擇在海外找配偶,“回國競爭更激烈。”回國4年后,27歲的程**如今依然單身。
在北京歐美同學會舉行的一次聯誼會上,作為嘉賓的周小鵬看到參加活動的250人中,200多人都是女性,男性只有區區不到50人,而她的留學生客戶中九成以上都是女性。
珍愛網的一名婚戀專家說,回國覓配偶的男留學生雖然比女生多,但是成功率卻遠遠高于女留學生。
在祝越舉辦的大華府地區留學生相親活動中,參加的女生數量是男生的兩倍多,但是這些女孩即使在當地找不到伴侶,她們更多是選擇前往加州等男性多的地方,而不是選擇回國,“其實女生在美國嫁人并不難,回國反而選擇少,因為她們對男性的要求更高,而且還要跟國內的女生競爭,勝算太小,不如留在美國。”
在留學圈內,婚戀成為女留學生獲得身份和綠卡的捷徑已是大家默認的事實。祝越身邊這樣的例子不少。
祝越特別提到,隨著這幾年小留學生越來越多,很多二十出頭的年輕女孩剛畢業就通過嫁人解決身份問題,“她們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為了綠卡,很多人一旦獲得正式身份就離婚了,但是20多歲就帶著離婚的身份,今后覓配偶難道一點影響都沒有?”
程**認為法國的情況也差不多,歐洲大多數國家不是移民[微博][微博]國家,留下來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工作和婚戀,對許多女生而言,婚戀這條路容易得多。
根據法國移民局的數據,白人男子和亞裔女子的結婚數量雖然很多,但離婚率高達77%,“基本上結婚是兩個家庭的結合,所以異國婚姻維持的難度很大,經濟觀念,家庭觀念都不同。過了最初的新鮮感后,很多問題就凸顯出來。”
離婚兩次的章女士現在帶著一個男孩,她2003年通過留學來到美國,嫁的前兩任丈夫都是美國人。
性別博弈 男留學生“墻外開花墻內香”
2012年5月,《非誠勿擾》加拿大專場面向加拿大所有主要城市進行男女嘉賓的招募,2個月內,共計有3000多人報名參加,而此前舉辦美國專場的報名人數也幾乎與此持平。節目編導之一曹瑤瑤跟記者感慨:“確實有點費解,有些男留學生條件真的很好,幾乎可稱為全優男士,也不知道為什么就是找不到對象。”
根據珍愛網珍愛研究院對其6000萬名會員進行的官方抽樣調查顯示,抽取的37254位海外留學人士中,男性占63.5%,女性占36.5%,而年齡在30歲以上的占49.77%。其中30~49歲年齡段中,男女比例大概是7:3。
祝越,赴美9年,醫學博士。在北美大華府地區的華人圈中,他算是積極分子。祝越不但自己親身參加了江蘇衛視《非誠勿擾》美國專場節目,還主導了一次《非誠勿擾大華府現場版》活動,“在美國,男留學生找外國女生結婚的機會很低,相反女生嫁給美國人的很多。”
有調查顯示,白種人和黃種人通婚中,白男黃女占了90%,“很多美國女孩可能愿意和中國男留學生談戀愛,那是出于嘗鮮的心理,但是很少人會真正選擇與中國人結婚。”祝越說。
男女比例不平衡也是一個問題。在美國加州、硅谷這些高科技產業密集的地區,中國留學生的男女比例幾乎達到7:3,很多地方甚至是10:1,“可選擇的女孩很少,還要和老外競爭,難度可想而知。”祝越說,實際上,由于美國東岸的很多學校以商科、藝術、文科為主,所以女留學生數量會相應較多,因此不少美國東岸的女留學生找不到對象就往加州去,因為那邊的選擇實在太多。
“性格也是男留學生在海外難覓配偶的主要原因。”祝越認為,到美國讀碩士、博士的男留學生多數都是理工科,一般都是性格內向。祝越在美國舉辦留學生版非誠勿擾活動,報名的女生有80多人,但男生只有30多個,而且多數都很靦腆,“他們寧愿在臺下看,或是憋在家里自己難受,也不愿意主動出擊,怎么找對象?”
“但是男留學生回到國內,情況就會逆轉!”周小鵬說:“他們的留學背景會讓不少國內女性傾慕,認為他們文化水平和個人修養會更好,加上一般留學歸來,在經濟實力上會有一定保證,所以他們在國內可謂‘大把選擇’,這也是很多海歸回國找配偶的主要原因。”
赴日9年的孫先生今年42歲,最近回了一趟河南老家,家里人為他安排了起碼5場相親會,“我其實不著急,反正都到這個年齡,挑不到合適的就慢慢等。”孫先生在日本有房有工作,他坦言現在只想找個條件更好的。
留學如賭 分手、離婚、難婚哪個你輸得起?
根據《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3)》藍皮書顯示,1978-2012年,中國共送出了264.47萬留學生,成為全球最大留學生輸出國,而每年出國的留學生數量仍在不斷增加。
赴美留學生中,研究生比例占45.6%,這些留學生剛到美國基本上都已經到了適婚年齡,所以很容易發生的情況是,要么沒時間談愛情,要么因為去留問題無法確定婚姻狀況,最后拖成大齡單身人士。
“最令人擔心的是,大部分留學生出國前從未認真考慮過婚戀的風險問題,他們只是鉚足了勁要出國,等留學夢實現之后才發現真正困擾他們的其實還是婚姻和家庭。”周小鵬接手咨詢的案例中,留學導致分手或留學期間分手的經歷非常普遍,已婚人士出國留學導致離婚的個案也很多,有些即使是夫妻一同出國,但是由于身處國外,環境激變,也會給婚姻和家庭帶來很多變數,而且多數是男性難以適應國外生活,女性堅持留下,最后雙方分道揚鑣。“像**《北京遇上西雅圖》中男主人公那樣出國后被妻子拋棄的故事,在北美絕不是個案。”而這些拖成大齡的單身人士,在海外或歸國后無疑都會遭遇“難婚”的問題。
祝越2004年出國時只有23歲,“我當時只想著要出國留學,根本沒有考慮過個人問題,我覺得出去了這些都不是問題,但是真到了美國兩三年之后,才發現婚戀問題才是真正煩人的問題。”很多留學生都坦言,留學之前從未真正考慮過留學對婚戀和家庭可能會造成的沖擊。
《非誠勿擾》新西蘭專場的編導告訴記者,在新西蘭報名參加非誠勿擾的留學生占據了報名總人數的一半有多,學業壓力、兼職辛苦、生活圈子小成為留學生單身的主要原因。而留學生結婚之所以“犯難”還在于“留或回”的問題,因此很容易出現異地戀,最后的結局多數是默契分手或深受異地折磨分道揚鑣。
“很多人都說,即使不留學你一樣要面臨婚戀風險,但是相比于留學所付出的艱辛,我有時會問自己這段經歷值不值?”留日10年的楊**今年32歲,至今單身。這一段日子她考慮最多的問題就是該留下還是回國,“出國前,從未覺得留學有什么風險,但是現在覺得確實像是一場賭博,不管是回去還是留下,對于未來我都毫無把握,到了這個年齡,不管怎么選擇都有種進退兩難的感覺。”
今天關于“32歲留學研究生晚不晚”的討論就到這里了。希望通過今天的講解,您能對這個主題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或需要進一步的信息,請隨時告訴我。我將竭誠為您服務。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