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研究生留學生秋招,2022年留學生秋招
12月研究生留學生秋招,2022年留學生秋招
現在,請允許我為大家分享一些關于12月研究生留學生秋招的相關信息,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關于12月研究生留學生秋招的討論,我們開始吧。
文章目錄列表:
1.請問國企中待遇最好的有哪些?2.作為過來人,可以說一下秋招歷程嗎?
3.銀行考試時間2022秋招
請問國企中待遇最好的有哪些?
第一名肯定是大名鼎鼎的--中國煙草
中國煙草一直都以國企中的“香餑餑”著稱,聽到這一名字大家應該就懂了吧。以下是中國煙草的平均工資,大家可以看看。
圖源網絡,侵刪
看完煙草的平均工資大家就懂了吧,其中還包含實習期的工資哦,平時的福利待遇也是很好的,五險二金,高溫補貼、帶薪年假樣樣齊全。
第二名水務集團
水務集團被煙草超過,但也要看地區和崗位,有些地區的水務是超過煙草的。水務的招聘競爭壓力大大小于煙草公司,但福利待遇也是很不錯的,平均薪資如下圖,如果備考經驗不豐富的同學可以考慮水務集團,也是很好的就業選擇。
第三名國家電網
國家電網公司包括6個分部,27家省電力公司、37家直屬單位,這么多省公司和直屬單位里面又包括很多分公司及部門,結構體系很復雜。關于福利待遇因為地區不同 ,南北方 、省市之間都有差別。
作為過來人,可以說一下秋招歷程嗎?
前言
最近有留意到很多朋友說因為錯過了春招秋招,現在又臨近畢業,陷入了找工作的困境;甚至有朋友因此而受到學校、家長等多方影響而感到自責和內耗。本人,作為一個錯過秋招,春招中段才入海的應屆生,最終也是憑借社招成功上岸的求職者,想在這里分享本人“秋招-春招”的艱苦的求職歷程,“秋招-春招”帶給我的新認識,以及一些應屆生求職路上的問題解惑。
本人作為一位雙非一本應屆生的“秋招-春招”經歷:秋招前,根據個人興趣愛好,投遞幾個關于平面設計崗位的實習工作,但是學校不讓留校,面試也沒有通過。所以大三的暑假選擇在家完成作品集,原定還是從事專業相關工作,之后回校之后再找工作,一方面是大城市資源更多,另一方面想通過做作品集更好回顧大學四年的經歷。但是,我忽視大三暑期對于秋招的重要性,沒有提前了解不同企業的秋招流程、秋招難題以及做好面試準備;以為簡單地投遞一份作品集或者簡歷即可。
秋招階段,通過老師幫忙投遞簡歷;線上宣講會以及學院供需見面會。意向的崗位是專業對口的園林景觀設計,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去制作一份作品集,一次次的重新改圖排版,側重梳理邏輯和思路。但是“被選擇的難度”太大,首先因為疫情有很多留學生回來,其次要做筆試題或者軟件操作,再者秋招臨近年末,設計公司項目處于收尾階段,很多公司都不缺人。最終,徹底擊垮我的是連實習面試的筆試都失敗,深思后我決定放棄了“設計”崗位的選擇了。
在這里,想給園林/風園等專業朋友一個建議:想在本專業深耕的,盡早報班或者自學精通軟件,鍛煉一種硬本領,是要“精通,上手快”,前期更側重你的軟件實操能力;如果對本專業已沒興趣或者猶豫不定的,都盡早確定自己的方向,先思考自己過往的經歷,一定要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自我認知。
最后在秋招末端,12月初,通過實習僧找到了第一份實習:在一家長租公寓做社區運營實習生,因為這是一份我能夠做好+有轉正機會的工作,最終我也成功入職了,并且在春招提前批也通過內部面試,拿到offer。
但是在三月中,最終選擇參加2022年春招。因為崗位工作與自身對職業生活的規劃相差甚遠,最終選擇放棄了“唯一一個offer”,真的憑著賭徒心態走上了春招路,沒有給自己一點退路。在“金三銀四”的壓力下,本人借助企業招聘工作號或者實習僧平臺,投遞了10+校招崗位,最后收到5個面試,成功拿到一個offer,最終也由于綜合原因放棄(不方便透露)。
最后,在四月中后程,開始使用招聘軟件參加社招,當時的我已經被春招的石沉大海以及“被養魚”“被備胎”磨平心志。BOSS上的溝通效率確實高,但是也需要擦亮眼睛,有一些一上來就約面試的,真的要謹慎對待。在正式面試前,可以先通過平臺了解基本情況,符合自己期望后再溝通面試更合理。
本人在社招階段,結合崗位要求+年限要求進行選擇,一般工作年限一年以內的,我都會大膽投遞;初次以外,也會考慮一些校招崗位和實習可轉正崗位。最后,本人經歷5天4面,面霸養成記。
我現在入職的工作也是HR先聯系本人的,本人也結合崗位描述+職責要求和自身經歷的匹配度進行權衡而選擇面試,收到這個團隊性質企業的offer后,本人的春招路也正式結束。現在工作的很愉快,很適合本人的生活節奏,能夠選擇一份相互契合的工作也足夠幸運。
我在春招—秋招中的新認識:
1.實習是最低成本的試錯機會。如果有機會,真的通過實習甚至面試機會去更多地了解不同工作,找到自己“不想要”和“想要的”,逐漸明確自我的職業規劃,在沒有真正的經歷和實踐之前,很多“完美規劃”都只會流于空想
2.在規定時間內,沒有收到企業的回復,基本就是“被拒絕”,繼續收拾心情繼續找工作,想要你的人不會忘記你,成年人的世界很多東西都不會說明白。
3.因為找不到而陷入自責和短期內耗是常態,你要做的是要找到讓你感到困難的點:沒有收到面試機會?不知道找什么工作?不知道如何寫簡歷?等等,理清思路后,再繼續投遞,可以考慮降維+擴大目標崗位的方式增加機會。
4.求職路上,可以“適時擺爛”。如果一直投簡歷都收不到回復,自己突然陷入迷茫,可以選擇休息幾天或者一周,調整好心態,明確個人目標后再出發。
5.面試狀態很重要,求職穿搭和儀容儀表體現一個人的精氣神,不要忽視了;而且,不建議一天安排幾場面試,本人試過四天四面,面到最后真的麻木了,也沒有時間提前了解后面的企業,對自己和企業都不太尊重。
6.真誠很珍貴,互相試探是常事。其實,面試過程本身就是一場博弈,你選擇我也選擇你,求職者和面試官都有各自的立場,無所謂對錯,在這里“真心換真心”真的要打上問號。求職者如果遲遲收不到下一輪面試通知,可以禮貌發郵件/信息詢問,做好收“感謝信”的準備吧;HR在新員工入職前也可以提前確認好,以免求職者得到更好的offer,當天不去公司報道。
常見的“秋招-春招”問題答疑:
有朋友說:不懂得秋招春招的重要性,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好多公司都結束了招聘,要參加社招,但是又擔心社招競爭更大。
秋招春招對于應屆生而言當然很珍貴啊,但是是不是意味著每一位參加校招的應屆生都能夠進入大廠呢?不會啊,本人在秋招春招最大的收獲更加明確自己意向的職業狀態以及自身規劃。如果你錯過了秋招春招,只能說你少了一個鍛煉自己和提升自己的機會;只要你方向明確+做好準備+找到合適的投遞渠道,找工作并不是一件難事,大部分社招也會招應屆生的,而且你具備一定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能力強,也無須畏懼社招,不過要注重把目光放寬一些,除了大廠,還可以關注處于朝陽狀態的中廠。
選擇工作的時候:看崗位描述+崗位職責,招聘時間,是否長久招聘——到“企查查”查詢企業:規模,注冊資金——與HR溝通,查看對方會不會故意隱瞞信息,因為有些涉及薪資,五險一金的內容敏感,有些HR會選擇電話溝通,要學會錄音留痕跡。
也有朋友說:因為秋招拒絕了幾個意向不高的offer,春招卻沒有拿到offer,又因學校,家長的壓力,自己陷入了自責和內耗中。
本人經歷:3月中放棄了唯一的offer,走上春招路,一開始選擇與專業完全不符的快消,電商,運營,策劃類行業崗位,投遞是10+個崗位,得到5個面試邀請。將近到4月底,“金三銀四”的春招基本結束了,本人也接受現實,選擇使用BOSS招聘,走上了社招途徑,最終選擇了一份與自身專業也相關的工作,而且本人已入職,喜歡現在的狀態,工作和生活相對平衡。
首先,自責和短期內耗是正常的,要給自己勇氣去接納這種情緒。同時,我們也不能讓自己徹底陷入這種情緒,人不能一直往回看,要向前走。
多總結秋招成功拿到Offer的原因(外在+自身優勢),總結經驗;為什么最終要拒絕這些Offer,具體原因是什么;目前的意向工作是什么?簡歷是否有更新?目前選擇哪些途徑投遞簡歷?
堅持優化簡歷+投遞簡歷+多看面經,等待面試邀請,同時內耗的時候可以找點事情做:運動,散步,聽音樂,涂鴉各種可以轉化注意力的事情。
還有朋友在5.6月份才遇到企業單方面被毀Offer的情況,因為春招基本結束了,自己被逼陷入了“求職的被動狀態”,而且本身也有社恐性質,對于面試有一定的恐懼感,影響發揮。
首先,學會保障個人權益。如果這個offer是簽了三方協議的,可以考慮讓學校介入,爭取協議上的賠償金,最起碼讓自己得到一些過渡期的緩解資金,也是維護自身利益的方式;如果是兩方協議,建議提出來讓大家都對該企業有更全面認識。
其次,先調整狀態,相信我時間會平復很多事情,會想明白的。個人不建議帶著負能量參與面試,因為個人發揮會被情緒牽著走,親身經歷過,血的教訓,而且沒有一個企業會喜歡負能量滿滿的求職者。
最后,解決面試恐懼癥的方式就是要多面試:自問自答;找個同伴互相提問練習;多看面經等,最實際的方法還是要多實踐,多在面試官面前講好自己的故事,嘗試從他們的反饋中了解自己的表現;通過他們的提問邏輯了解面試官注重求職者的哪些特質和能力,做到知己知彼。
銀行考試時間2022秋招
筆試基本采用統一線上機考的形式,時間多集中在10月底—12月初的周末;面試以線下為主,時間多集中在12月。
銀行每年秋招集中在8—10月份,其中9月是招聘的黃金月,也有少數銀行會將網申時間持續到11月份。
銀行作為秋招的主力軍之一,每年都會放出約10萬+的工作崗位,可以說是非常可觀的數字,但每年報名的人數更加龐大。
以2020年中國人民銀行為例,招聘崗位4600個,而報名總人數40萬+,成功錄取的幾率只有1:100。
學歷要求:通常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
專業要求:專業方面并不嚴格,只是相對來說經濟金融類專業更有優勢。
英語要求:一般來說,要求本科生通過CET4,碩士研究生須通過CET6,但并非所有銀行都有英語要求。
身份要求:主要面向應屆生。
好了,今天我們就此結束對“12月研究生留學生秋招”的講解。希望您已經對這個主題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或需要進一步的信息,請隨時告訴我,我將竭誠為您服務。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