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葉千枝復萬枝,江陵愁望有寄原文翻譯?
1、江陵愁望有寄原文翻譯?
江陵愁望有寄 魚玄機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譯文
成千上萬的楓樹枝上綴滿了紅葉,在蒼蒼的暮色中,江橋掩映著姍姍來遲的晚歸的風帆。
思念你的心情就像那那西江流水,日日夜夜向東流去,不曾停歇。
2、有什么關于楓葉的古詩
1,《長相思·一重山》五代:李煜
原文: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白話文釋義:一重又一重,重重疊疊的山啊。山是那么遠,天是那么高,煙云水氣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楓葉那樣。菊花開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過去。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飛,思念的人卻還沒有回來。悠悠明月照在簾子上,隨風飄飄然。
2,《江陵愁望有寄》唐代:魚玄機
原文: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白話文釋義:在一個凄清的深秋,楓葉漂浮于江水之上。這時一陣西風吹來,漫山的樹木發出蕭蕭之聲,聞見此景,小女子我傷感了。極目遠眺,見江橋掩映于楓林之中。我對情郎的思念如西江之水延綿不絕,流水有多長,我的思念就有多久。
3,《減字木蘭花·傷懷離抱》宋代:歐陽修
原文:傷懷離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細似輕絲渺似波。扁舟岸側,楓葉荻花秋索索。細想前歡,須著人間比夢間。
白話文釋義:離人的懷抱甚是傷心,老天倘若有感情,也會因離別而衰老;它有時如輕絲般纖細卻纏綿悠遠,有時又如波濤般一浪高過一浪地涌上心頭。湖邊一葉扁舟停靠在岸邊,楓葉、蘆花在秋風里瑟瑟發抖,將前歡與現實形成對照,相聚時的歡樂是一去不復返了,除非相逢于夢中。
4,《湘南即事》唐代:戴叔倫
原文:盧橘花開楓葉衰,出門何處望京師。沅湘日夜東流去,不為愁人住少時。
白話文釋義:眼前正是盧橘花開、楓葉衰敗的深秋季節,出得門來遙望遠方,京師不知道在遠處的哪個地方。沅水湘江日夜不停地流向東方,為什么就不能為我這個愁情滿懷的人駐留片刻聽一聽我內心的苦衷呢?
5,《采桑子·彭浪磯》宋代:朱敦儒
原文: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萬里煙塵。回首中原淚滿巾。碧山對晚汀洲冷,楓葉蘆根。日落波平。愁損辭鄉去國人。
白話文釋義:乘舟避難江南,就像失群的大雁,孤獨的浮云。穿梭在連綿的煙塵之中,回國中原已淚滿襟。碧山對著水邊的平地有絲絲涼意,看著楓樹葉和蘆葦根。太陽落山了水波平靜了怨恨離開了家鄉。
3、楓葉詩句經典名句
楓葉詩句經典名句如下:
1、何來楓葉惹相思,苦盼秋霜那個癡。一旦重逢羞出嫁,蓋頭紅透漫山時。
2、不識春來早,坐等綠蔭濃。閑看紅熾處,已是近新冬。
3、奪盡風光美自收,紅楓獨占一寒秋。雖無蝶蛺雙飛翅,不遜春花順水流。
4、縱使百花枝頭笑,暗藏新芽不競春,只等寒霜飽蘸色,忍與北風著新裙。
5、薺蘆獻盡春夏夢,泣妒楓搖葉正酣。
6、江上楓成彥雄,江楓自蓊郁,不競松筠力。
7、我畫藍江水悠悠,愛晚亭上楓葉愁。
8、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9、清音遞檻來雙澗,秋色迎檐郁萬楓。
10、門西角紅樓下,一樹丹楓馬上看。
11、日暮秋煙起,蕭蕭楓樹林。
12、楓香晚華靜,錦水南山影。
13、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 。
14、洞庭去遠近,楓葉早驚秋。
15、秋花偏似雪,楓葉不禁霜。
16、踏秋賞景看紅葉,寄情豪抒壯志。
17、我畫藍江水悠悠,愛晚亭上楓葉愁
18、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19、清音遞檻來雙澗,秋色迎檐郁萬楓
20、門西角紅樓下,一樹丹楓馬上看。
4、杜牧寫的關于楓葉的詩有哪些
1.杜牧寫的有關“楓葉”的詩有哪些
1.《山行》
唐代: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深處 一作:生處)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2.《長安秋望》
唐代:杜牧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3.《秋思》
唐代:杜牧
熱去解鉗釱,飄蕭秋半時。微雨池塘見,好風襟袖知。
發短梳未足,枕涼閑且欹。平生分過此,何事不參差。
4.《秋夢》
唐代:杜牧
寒空動高吹,月色滿清砧。殘夢夜魂斷,美人邊思深。
孤鴻秋出塞,一葉暗辭林。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
5.《秋晚江上遣懷》
唐代:杜牧
孤舟天際外,去路望中賒。貧病遠行客,夢魂多在家。
蟬吟秋色樹,鴉噪夕陽沙。不擬徹雙鬢,他方擲歲華。
2.描寫楓葉紅似火的詩句有什么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百荻花秋瑟瑟。
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我畫藍江水悠悠,愛晚亭上楓葉愁。
楓葉詩度詞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問
清音遞檻來雙澗,秋色迎檐郁萬楓。
踏秋賞景看紅葉,寄情豪抒壯志。
紅葉經霜久答,依然戀故枝。開窗聆曉鳥,俯首拾新詩。
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
日暮秋煙起,蕭蕭楓樹林。
江上楓成彥雄,江楓自蓊郁,不競松筠內力。
紅楓似火照山中,寒冷秋風襲樹叢;丹葉順時別枝去,來年滿嶺又楓紅。
楓葉千枝復萬枝容,江橋掩映暮帆遲。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3.杜牧描寫秋天楓葉的詩
《山行》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白話譯文:
彎曲的石頭小路遠遠地伸至深秋的山巔,在白云升騰的地方隱隱約約有幾戶人家。
停下馬車來是因為喜愛深秋楓林的晚景,霜染后楓葉那鮮艷的紅色勝過二月春花。
:
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色彩絢爛、風格明麗的山林秋色圖。詩里寫了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
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處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有主有從,有的處于畫面的中心,有的則處于陪襯地位。簡單來說,前三句是賓,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為第四句描繪背景、創造氣氛的,起鋪墊和烘托作用。
:
百度百科-山行
4.我急需描寫楓葉似火的古詩
燕歌行
秋風蕭瑟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雁南翔,
念君客游多思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
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
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
爾獨何辜限河梁?
楓葉流丹的心韻
滿庭芳.楓葉流丹:——夕日紅霞,秋景瑰艷,盡寒霜色流丹。欲飄魂落,夢斷奈何間。質樸高潔誰曉,無恨怨,枯葉獨憐。 云遮淚,風促憔悴,水泣訴悲難。憂酣。情眷世,悲望尋遍,孤影形單。欲訴無人伴,哭詠詩篇。殘月無聲冷照,眉難展,如病愁聯。化根土,蕩無思念,寂寂待冬前。
秋雨疏煙盡酒觴,
忍聽怨曲到斜陽。
自念愁經獨悲愴,
癡想。
殘燭約夢共凄涼。
誰解思情添苦望,
惆悵,
冷楓長對淚千行。
魂蕩半絲逐心浪。
憂嶂,
霜來孤雁更蒼茫。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李白《夜泊牛渚懷古》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魚玄機《江陵愁望寄子安》
我畫藍江水悠悠,愛晚亭上楓葉愁----唐寅《我愛秋香》
5.杜牧領略的秋天的楓葉的詩句有哪些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出自唐代杜牧《山行》
《山行》是詩人杜牧的一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在這首詩中,杜牧以情馭景,敏捷、準確地捕捉足以體現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匯其中,使情感美與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為一體.
全詩構思新穎,布局精巧,于蕭瑟秋風中攝取絢麗秋色,與春光爭勝,令人賞心悅目.這首小詩不只是即興詠景,而且進而詠物言志,是詩人內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詩里寫了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處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有主有從,有的處于畫面的中心,有的則處于陪襯地位.簡單來說,前三句是賓,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為第四句描繪背景、創造氣氛,起鋪墊和烘托作用的.
“遠上寒山石徑斜”,寫山,寫山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頭.“遠”字寫出了山路的綿長,“斜”字與“上”字呼應,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
“白云深處有人家”,寫云,寫人家.詩人的目光順著這條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飄浮的地方,有幾處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墻.這里的“人家”照應了上句的“石徑”,—這一條山間小路,就是那幾戶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這樣就把兩種景物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繚繞,說明山很高.詩人用橫云斷嶺的手法,讓這片片白云遮住讀者的視線,卻給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會有另一種景色.
對這些景物,詩人只是在作客觀的描述.雖然用了一個“寒”字,也只是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現詩人的感情傾向.它畢竟還只是在為后面的描寫蓄勢—勾勒楓林所在的環境.
“停車坐愛楓林晚”便不同了,傾向性已經很鮮明,很強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沒有使詩人動心,這楓林晚景卻使得他驚喜之情難以抑制.為了要停下來領略這山林風光,竟然顧不得驅車趕路.這句中的“晚”字用得無比精妙,它蘊含多層意思:(1)點明前兩句是白天所見,后兩句則是傍晚之景.(2)因為傍晚才有夕照,絢麗的晚霞和紅艷的楓葉互相輝映,楓林才格外美麗.(3)詩人流連忘返,到了傍晚,還舍不得登車離去,足見他對紅葉喜愛之極.(4)因為停車甚久,觀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葉紅于二月花”這樣富有理趣的警句.
前兩句所寫的景物已經很美,但詩人愛的卻是楓林.通過前后映襯,已經為描寫楓林鋪平墊穩,蓄勢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點明喜愛楓林的原因.“霜葉紅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補足,一片深秋楓林美景具體展現出來了.詩人驚喜地發現在夕暉晚照下,楓葉流丹,層林如染,真是滿山云錦,如爍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火紅,還要艷麗.難能可貴的是,詩人通過這一片紅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樣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現一種熱烈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詩人沒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樣,在秋季到來的時候,哀傷嘆息,他歌頌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體現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種英爽俊拔之氣拂拂筆端,表現了詩人的才氣,也表現了詩人的見地.這是一首秋色的贊歌.
第四句是全詩的中心,是詩人濃墨重彩、凝聚筆力寫出來的.不僅前兩句疏淡的景致成了這艷麗秋色的襯托,即使“停車坐愛楓林晚”一句,看似抒情敘事,實際上也起著寫景襯托的作用:那停車而望、陶然而醉的詩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這種景象,才更顯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筆重寫之后,戛然便止,又顯得情韻悠揚,余味無窮.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