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尼治天文臺,格林尼治天文臺的簡介
1、格林尼治天文臺的簡介
1、格林尼治天文臺在英國。
2、于1675年創建于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的皇家格林尼治花園,是世界上著名的綜合性天文臺。17世紀的時候,英國航海事業獲得空前發展,海上航行急需精確的經度指示。1674年,喬納·摩里爵士向國王查理二世提議,應該為軍械署的測量工作建設一個天文臺。于是,國王查理二世任命約翰·弗蘭斯蒂德在倫敦格林尼治建造天文臺。1675年8月10日。國王查理二世下令安放奠基石,格林尼治天文臺的創建工程正式開始。天文臺修建完工后,國王查理二世設立皇家天文學家職位,由約翰·弗蘭斯蒂德擔任。約翰·弗蘭斯蒂德上任后,致力于校正天體運動星表和恒星位置的工作。并負責測量正確的經度。
2、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所在城市是哪里
英國倫敦的格林尼治區格林尼治公園俯瞰著倫敦泰晤士河的一座小山上。
格林尼治皇家天文臺(英語:RoyalObservatory,Greenwich),舊稱皇家格林尼治天文臺,是英國國王查理二世于1675年在倫敦格林尼治建造的一個綜合性天文臺,在8月10日安放了奠基石;
同時國王也創建了皇家天文學家的職位(第一位擔任此職的是約翰·弗蘭斯蒂德),以擔任天文臺的臺長和“致力于以最誠摯的關心和努力校正天體運動的星表,和恒星的位置,以便能正確的定出經度,使導航成為完美的藝術”。
歷史
皇家天文臺的設立是喬納·摩里爵士在1674年建議的,它的任務只是為軍械署進行測量的工作,國王查理二世被說服了,并且雇用佛蘭斯蒂德進行修建的工作。
軍械署承擔了天文臺的建設工作,摩里更用自己私人的經費為天文臺提供了關鍵性的儀器和設備。
佛蘭斯蒂德的家,原本是天文臺的一部分,是由克里斯多佛·雷恩爵士在羅伯特·虎克的協助下,在英國設計的第一棟有特定科學研究目地的設施。它的建筑花費了520英鎊(超出預算20英鎊),主要是用在重修漢佛萊公爵塔的材料上,因為他偏離了真北的方位13度,這使得佛蘭斯蒂德有些懊惱。
他不僅是安放佛蘭斯蒂德在編制星表的工作上所需要的科學儀器,并且也隨著時間的過去,合并了一定數量的其他工作,例如守時和后來編輯女王陛下航海年歷的辦公室。
摩里捐獻了兩個由湯瑪斯·譚品建造時鐘,被安放在20英尺高的八角屋內,這是建筑物的主室。它們有著與眾不同的設計,每個都有13英尺(3.96米)長的鐘擺安裝在鐘的正面,很精確的每4秒鐘擺動一次,每天的誤差是空前的小,只有7秒鐘。
英國的天文學家長期以來使用格林尼治天文臺座基地進行測量:四條獨立的子午線曾通過建筑物。
在1851年設立的經線基礎本初子午線在1884年的國際會議上得到追認,通過天文臺的艾里中星儀。它長期以來原本由黃銅小條放在庭院中做指示,在1999年12月16日升級改用不銹鋼,并且以強而有力的綠色激光閃耀在倫敦北邊的夜空中。
古老的本初子午線已經由現代的本初子午線取代。當格林尼治是活躍的天文臺時,地理座標題到了本處是扁球體的基準,它的表面與平均海平面密切吻合,稱為大地水平面。全球各地有數個基準,各自采用不同的扁球體,因為全球的平均海平面的波動可以大到100米。
現代的測地學參考系統,例如世界測地學系統和國際地表參考系統,使用一個唯一以地球中心扁球體。從數個球體轉移到單一的世界球體造成所有的地理座標的移動,有些還移動了數百米。
本初子午線在現代的參考系中從不銹鋼小條標示的格林尼治本初子午線之處向東移動了102.5米,而該處現在是西經5.31弧秒。
格林尼治平時(GMT)是以格林尼治的觀測做為基礎的時間(直到1954年),此后,GMT時間是由其他仍然活躍的天文臺計算出來的。
GMT現在常被稱為世界時,是觀察那些來自銀河系外的無線電源然后計算出來的,并且轉換成幾個形式,包括UT0(來自遙遠觀測所得到的世界時)、UT1(修正極運動的世界時)和協調世界時(與SI秒在UT1的差異小于0.9秒以內的世界時)。
為了協助其他的時間與格林尼治時間同步,皇家天文學家約翰·龐德在1833年安裝了報時球。在整年中的每一天都準時的在下午一點(13:00)落下(在冬天是GMT,在夏天是BST)。
天文臺的現況
現在,這個建筑物是英國國家航海博物館的一部分,是收藏天文和航海工具的博物館,包括著名的約翰·哈里遜得獎的航海時鐘H4和他之前的3個成品。
另外幾件曾在歷史上為天文和航海提供精確的守時的人造計時器也是展示品,包括20世紀中期蘇聯制的Fedchenko鐘(曾被制造最精確并有多個復制品的擺鐘)。
它也是格魯伯在1893年制作的28英寸折射望遠鏡的歸宿,這是當時在英國最大的此類望遠鏡。在觀測所大門外的牧羊人時鐘是早期電子鐘的一個例子。
在2005年2月,耗資1,500萬英鎊的改建工程開始,以提供新的天象館和另外的展示畫廊與教育設施,有120個座位的彼得·哈里遜天象館已在2007年5月開放。
3、格林尼治天文臺的解釋
格林尼治天文臺的解釋
又稱“格林尼治皇家天文臺”。1675年英王查理二世創立。為國際經度起算點。1953年臺址遷到蘇塞克斯郡海爾夏姆附近的赫斯特蒙蘇城堡,但仍沿用原名。
詞語分解
天文臺的解釋 觀測天文和 研究 天文學的科學機構詳細解釋從事天文觀測和研究的機構。為了 減少 地球大氣的干擾,多建造在山上。天文臺中有各種類型的天文望遠鏡,用以觀測天體。 利用 觀測的 結果 ,編制各種星表和歷書,進行授時工作,
4、格林尼治天文臺位于哪個城市?
位于英國倫敦市。
英國格林尼治皇家天文臺位于倫敦市東南郊的格林尼治小鎮,是倫敦著名景點之一,由格林尼治公園、皇家天文臺、海事博物館、皇家海軍學院組成。格林尼治天文臺始建于1675年。1884年,經過這個天文臺的子午線被確定為全球的時間和經度計量的標準參考子午線,也稱為零度經線。1997年,皇家天文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珍貴遺產。
國際上為了協調時間的計量和確定地理經度,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國際經度會議。會議決定以通過當時格林尼治天文臺埃里中星儀所在的經線,作為全球時間和經度計量的標準參考經線,稱為0°經線或本初子午線。此后,不僅各國出版的地圖以這條線作為地理經度的起點,而且也都以格林尼治天文臺作為“世界時區”的起點,用格林尼治的計時儀器來校準時間。
來源:百度百科-格林尼治天文臺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