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人不倦什么意思,誨人不倦的意思解釋
1、誨人不倦的意思解釋
誨人不倦的意思:教導別人耐心而不厭倦。
【釋義】形容教導人很有耐心。
【用法】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示例】張教授數十年來誨人不倦,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拼音】huì rén bù juàn。
【出處】唐·白行簡《以德為車賦》:“誨人不倦,初訝其役車不休;見賢思齊,豈憚乎挾輔而走。”
【近義詞】循循善誘、諄諄不倦、苦口婆心、諄諄教導、不厭其煩、苦口婆心、迷途知返、敦敦教誨。
【反義詞】不教而誅、誤人子弟、引入歧途、誤入歧途。
誨人不倦造句
1、我是看到冤家就會誨人不倦說到我的減肥閱歷。
2、他們的獻身與誨人不倦的精神,清楚的體現了為人師表的最高理想。
3、身兼父親和老師,家父向來誨人不倦,無論是在語文或為人處世方面。
4、我知道很多誨人不倦的球迷已經開始準備告訴我,我如此沒有格調的表現作為球迷并不稱職。
5、這些教師都能以言教身教,他們的獻身與誨人不倦的精神,體現了為人師表的最高理想。
6、他們一絲不茍、誨人不倦的治學態度使我深受感動。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誨人不倦
2、誨人不倦的意思
誨人不倦的意思是:誨:教誨,教導;倦:厭倦。教導別人耐心而不厭倦。形容教導人很有耐心。
誨人不倦造句:
1、當你埋怨學生太笨的時候,你也該自問:什么叫誨人不倦。
2、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經典學校在智慧和美德方面誨人不倦。
4、他們都有良知而誨人不倦的,歷為他們都尊重他們的工作。
5、在教學態度上,有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態度,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和不祥敏恥下問的思想。
6、兼父親和老師,家父向來陪叢誨人不謹亂枝倦,無論是在語文或為人處世方面。
7、他們一絲不茍誨人不倦的治學態度使我深受感動。
8、圣人說:“誨人不倦”,你又來問我,我豈有不說的理!
9、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人家,“誨人不倦”,我們應取這種態度。
10、太老師一生誨人不倦,雖然兩袖清風,卻怡然自得,悠游書海。
11、身兼父親和老師,家父向來誨人不倦,無論是在語文或為人處世方面。
12、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好老師,誨人不倦,兢兢業業。
13、真的好開心啊,我是看到冤家就會誨人不倦說到我的減肥閱歷。
3、誨人不倦的意思解釋
【解釋】:誨:教導。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
【出自】:《論語·述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對我而言又做到了哪些呢?
【示例】: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八回:圣人說:“誨人不倦”,你又來問我,我豈有不說的理!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近義詞:
金針度人、不厭其煩、諄諄告誡、耳提面命、諄諄教導、循循善誘、苦口婆心
1、厭:嫌。不嫌麻煩。
宋·袁燮《絜齋集》:“贄之先君;不憚其煩;而帝每不能聽。”意思是陸贄的祖先;不嫌他的麻煩;而皇帝經常聽不懂。
2、誨爾諄諄
諄諄:懇切、耐心的樣子。懇切、耐心地教導。
春秋《詩經·大雅·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意思是反復耐心教導你;你既不聽也不睬。
3、苦口婆心
苦口:反復規勸;婆心:仁慈的心腸。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勸導。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得個賢父兄;良師友;苦口婆心的成全他;喚醒他。”
4、誨人不倦的意思
釋義:誨:教導。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
發音:huì rén bù juàn
出處:《論語·述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示例:圣人說:“誨人不倦”,你又來問我,我豈有不說的理!
近義詞:諄諄教導、不厭其煩、循循善誘。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們周游列國,經歷新鄭之病,他們不得不在當地住了幾月,弟子樊遲問孔子怎樣干農活。孔子心里不高興,一反誨人不倦的習慣,承認不如老農。樊遲只好向當地農民請教,終于種出了葫蘆、扁豆等瓜菜。
出處: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論語·述而》
解釋:誨:教導。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耐心教導別人
近義詞:諄諄教導、不厭其煩、循循善誘
示例:圣人說:“誨人不倦”,你又來問我,我豈有不說的理!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八回
成語例句
提倡有教無類、誨人不倦、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體系。劉仙洲教書素以勤奮、嚴格、誨人不倦而著稱。
其他成語:惠然肯來、惠風和暢。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