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時期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在西漢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什么城市?
1、在西漢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什么城市?
陸上絲綢之路起源于西漢時期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并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西漢時張騫以長安為起點,經關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錫爾河與烏滸河之間的中亞河中地區、大伊朗,并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陸路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后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
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制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但實際上,絲綢之路并非是一條 “路”,而是一個穿越山川沙漠且沒有標識的道路網絡,并且絲綢也只是貨物中的一種。
:
路線:
沙漠綠洲絲路是北方絲路的主干道,全長7000多公里,分東、中、西3段。東段自長安至敦煌,較之中西段相對穩定,但長安以西又分3線:
1、北線由長安,沿渭河至虢縣(今寶雞),過汧縣(今隴縣),越六盤山固原和海原,沿祖厲河,在靖遠渡黃河至姑臧(今武威),路程較短,沿途供給條件差,是早期的路線。
2、南線由長安,沿渭河過隴關、上邽(今天水)、狄道(今臨洮)、枹罕(今臨夏),由永靖渡黃河,穿西寧,越大斗拔谷(今偏都口)至張掖。
3、中線與南線在上邽分道,過隴山,至金城郡(今蘭州),渡黃河,溯莊浪河,翻烏鞘嶺至姑臧。南線補給條件雖好,但繞道較長,因此中線后來成為主要干線。
來源:百度百科-絲綢之路
2、陸上絲綢之路的路線是什么?
陸上絲綢之路的路線是它以西漢時期長安為起點東漢時東漢時為洛陽,經河西走廊到敦煌,從敦煌起分為南北兩路。南路從敦煌經樓蘭、于闐、莎車,穿越蔥嶺今帕米爾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達條支、大秦。北路從敦煌到交河、龜茲、疏勒,穿越蔥嶺到大宛,往西經安息到達大秦。
北方陸上絲路指由黃河中下游通達西域的商路,包括草原森林絲路、沙漠綠洲絲路。前者存在于先秦時期,后者繁榮于漢唐。沙漠綠洲絲路延續千余年,沿線文物遺存多,是絲路的主干道。
草原森林絲路從黃河中游北上,穿蒙古高原,越西伯利亞平原南部至中亞分兩支,一支西南行達波斯轉西行,另一支西行翻拉爾山越伏爾加河抵黑海濱。
絲綢之路的分支
絲綢之路,在新疆按其路線分為南、中、北三道。1877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命名。不過他所指的是“從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中國于河間地區以及中國與印度之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路線”。所謂西域則泛指古玉門關和古陽關以西至地中海沿岸的廣大地區。
后來,史學家把溝通中西方的商路統稱絲綢之路。因其上下跨越歷史2000多年,涉及陸路與海路,所以按歷史劃分為先秦、漢唐、宋元、明清4個時期,按線路有陸上絲路與海上絲路之別。陸上絲路因地理走向不一,又分為北方絲路與南方絲路。
3、漢唐時期絲綢之路暢通的前提
前提是國力強大、經濟繁榮穩定。
“絲綢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線。狹義的絲綢之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是連接中國腹地與歐洲諸地的陸上商業貿易通道,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紀與公元1世紀間,直至16世紀仍保留使用,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漢時期長安為起點(東漢時為洛陽),經河西走廊到敦煌。從敦煌起分為南北兩路:南路從敦煌經樓蘭、于闐、莎車,穿越蔥嶺今帕米爾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達條支、大秦;北路從敦煌到交河、龜茲、疏勒,穿越蔥嶺到大宛,往西經安息到達大秦。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因此,當德國地理學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紀70年代將之命名為“絲綢之路”后,即被廣泛接受。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于秦漢時期,發展于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于唐宋時期,轉變于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4、我國的路上絲綢之路始于西漢時期,為什么到唐朝前期才到達極盛時期?
我國的路上絲綢之路始于漢武帝時期,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時開辟的,經過的路線有甘肅、新疆、中亞、西亞及連接地中海各國的路上交通道路。
路上絲綢之路剛建立之時,多次受到匈奴之人的擾亂,使得商人們虧損巨大,影響了西漢與各地之間的貿易交流,于是漢武帝便派人剿滅匈奴,這條絲綢之路才得以恢復正常通路。
路上絲綢之路不僅用來各國商人的貿易交流,主要運送茶葉、香料、陶瓷等各種不容易腐壞的物品,由于絲綢之路的路途遙遠,雖是通暢,畢竟是用馬力運輸,比不上現在的汽車、電力車,更沒有火車那般快,因此,只能運送一些保質期比較長,不易變質的物品,首先就是茶葉、陶瓷和婦女的裝飾品了。路上絲綢之路還用于各國之間文化的交流,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融洽相處,各國的民族歧視也有所緩和,更加豐富了人民的生活,使各國的生活豐富多彩,增添了不少樂趣。
路上絲綢之路到唐朝前期才到達極盛時期。路上絲綢之路初建時,只有一些極具商業頭腦的人才會使用,還應有權勢在手,一般小買賣不經過路上絲綢之路,因為路上絲綢之路經常受到擾亂,沒有巨大的利益趨勢,沒必要冒這個險。到了唐朝的路上絲綢之路,那時候發展的就比較成熟了,各國商人經過一段時期的宣傳,也都有所了解,并且那時候的唐朝,是一個強盛的大國,時有“萬朝來拜”之景象,誰還敢在一個如此強盛的國家制造混亂?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