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黃河大橋,濟陽黃河大橋介紹?
1、濟陽黃河大橋介紹?
濟陽黃河公路大橋項目決算總投資5.383億元,總工期24個月,2006年1月份正式開工建設,預計年底達到通車條件。整個項目線路全長4.82公里,其中黃河大橋長1.27公里,橋面寬21米,主橋采用四塔單索面部分斜拉橋,主跨長216米,主塔高32米,兩側連接線全長3.55公里。
簡介
濟陽黃河公路大橋順利按照預算工期建設,得益于良好的外部環境,負責協調的郜軍才高級工程師說:“企業投資看重的就是外部環境,我們以前干了十七、八個工程,沒有一個能比得上濟陽的外部環境優越,從開工到現在沒有因為外部環境耽誤工期。”如今企業已加強技術力量,加大資金投入,倒排工期,并成立了突擊隊,進一步加快大橋的建設進度,確保年底達到通車條件。
經過近三年的建設,濟陽黃河大橋于2008年11月26日正式竣工通車。這座位于濟陽縣城正南方的大橋大大縮短了當地與濟南東部新城的時空距離,為省城濟南全面實施“北跨”戰略又增添了一條新通道。
新大橋創造國內之最
濟陽縣1990年劃歸濟南管轄后,由于黃河之隔,與城區的距離形近而實遠,制約了濟陽的發展。2001年,濟陽縣作出籌建濟陽黃河公路大橋的決定。2006年1月大橋正式開工。如今經過近三年的建設,大橋已經順利通過驗收。
建筑結構
濟陽黃河公路大橋是國內第一座四塔單索面預應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橋,主橋連續梁采用單箱三室斜腹板三向預應力結構,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部分斜拉橋連續梁。該項目是山東省、濟南市的重點工程,總投資約5.383億元。線路全長4.98公里,其中大橋長1.165公里,橋面寬21米,主橋采用四塔單索面部分斜拉橋,主跨216米,主塔高32米,公路等級為二級,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80公里。
縣城到機場只需10分鐘
大橋通車后,從濟陽縣城到濟南國際機場開車需要十分鐘時間,到濟南城區大概需半個小時左右。”投資建造該大橋的中鐵十五局濟陽黃河大橋項目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而以前濟陽人去機場需從上游的溝楊浮橋繞行,全程最起碼也得30分鐘;如果在夏汛期和凌汛期,浮橋拆除后去機場只能沿220國道過黃河大橋再從北繞城高速到機場,大概得花一個小時的時間。
多年來,從濟南到濟陽最近的路線就是通過濟南黃河大橋(一橋),然后沿220國道向北,從一橋趕到縣城最快也要20分鐘。據了解,現今大橋南北兩側的延長線也已經整修一新,大橋通車后,從商河、濟陽到濟南市區,可以從此處直達濟南國際機場,然后從機場高速進入市區,或上經十路或上高架路,都可以盡量避開擁堵的車流。
30年經營權過橋費10元
大橋通車后怎么收費呢?據了解,濟陽黃河大橋項目也是采取的建設經營轉讓(BOT)模式。建設投資方中鐵十五局將從大橋建設之日起30年內享有對大橋的經營權。根據最后決定,大橋通車后將享有25年的收費權。
據悉,濟陽黃河大橋收費標準將按照物價部門的規定執行,基本與如今運營中的濟南黃河大橋一致。 “小噸位的車輛應該是10塊錢一次,噸位很大的車則進行稱重。”項目部一位負責人說。30年經營期滿后,中鐵十五局會將該橋轉讓給當地政府,由政府負責對濟陽黃河大橋的經營和維護。
北岸將形成新交通格局
濟陽黃河公路大橋北端起自濟陽縣城西南側,跨越黃河后在章丘高官寨鎮與通往淄博的省道321線交會,位置大體在胡家岸浮橋附近。從此交會點至濟南國際機場僅6公里,通過機場高速公路可與濟南繞城高速東線、濟青高速、青銀高速、京滬高速聯網。
大橋北端與通往濱州、東營的國道220線以及通往德州慶云縣的省道248線、通往德州臨邑的省道249線相連。這對促進濟陽、商河及其以北、以東地區與濟南及黃河以南地區的人員來往和經濟聯系,將發揮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濟陽縣“大橋經濟”
濟陽借此突破黃河這一交通瓶頸后,有利于濟陽及黃河北地區接受濟南的輻射,更好地融入省會城市經濟,甚至德州、濱州、東營等周邊地區的交通和經濟發展也將受益,這些城市前往濟南國際機場的時間和距離將至少縮短四分之一。
不僅如此,濟陽黃河公路大橋的通車還將大大加快濟南“北跨”步伐。濟陽縣正在醞釀籌劃“大橋經濟”,將大橋北端的幾個村莊實施整合改造,預計能整理出開發用地2萬多畝,將在招商引資中充分發揮土地資源和勞動力豐富的優勢,迎接濟南的“北跨”。
更多關于建筑行業獨家信息,敬請實時關注建筑網微信號。
更多關于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2、濟陽黃河大橋可以辦etc嗎
濟陽黃河大橋可以辦理etc。只要帶上有效身份證件和車輛行駛證的原件及復印件(非車主本人還需帶上代理人身份證),按照工作人員指引辦理即可在濟陽黃河大橋可以辦理etc。
3、濟南黃河大橋介紹?
濟南黃河大橋位于山東省濟南北郊,該橋于1978年12月正式破土動工,1982年7月建成通車,大橋由主橋和引橋組成,總長2023.44米,主橋長488米,主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斜拉橋。有5個孔,其中最大跨徑220米,是當時亞洲跨徑最大的橋梁,在當時世界十大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中排行第8位。橋面分行車道和人行道兩部分,全寬為19.5米,雙向4車道,其中行車道為15米。
大橋簡介
京滬鐵路跨越黃河的鐵路橋。亞洲跨徑最大的橋梁,世界十大預應力混凝 土斜拉橋中排行第8位有舊橋和新橋。舊橋于山東省濟南市以北約7公里處,在京滬鐵路濼口站和山站之間跨越黃河,又稱濼口黃河橋。這座橋于1909(清朝宣統元年)7月開工,1912年11月29日竣工。橋長度為1255.2米,桁寬9.4米。這座橋有12孔,其中9個為91.5米簡支下承桁梁,其他3個孔為128.1米錨跨、7.45米懸臂和109.8米掛孔組成的懸臂梁。橋墩建于粘夾細砂層上,其基礎采用氣壓沉箱和鋼筋混凝土樁基種。
新橋距舊橋約20公里,位于山東省齊河縣曹家圈。這座橋于1972年6月正式開工,1976年竣工,1981年7月正式同舊橋分流通車。
新橋為雙線橋。為了配合水利部門改善黃河、展寬河段,橋梁全長5698.3米,正橋全長530.65米,跨度為112+120+120+112米4孔連續鋼桁梁和1孔64米簡支鋼桁梁,南北兩岸引橋分別為48孔和110孔31.7米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梁。正橋和部分引橋的下部結構為圓端形橋墩,其余為雙圓柱式剛架橋墩、后仰式橋臺。根據地質不同,基礎有沉井、直徑0.55米管樁和直徑1.1米鉆孔樁3種。
該橋總寬19.5m,其中車行道15m,兩側人行道各2m。主梁斷面為閉口雙室箱梁,梁高2.75m,采用掛籃懸澆施工。
全橋主要工程量:129個墩采用直徑1.1米、長55米或45米的鉆孔樁共947根約4.5萬延米;直徑0.55米管樁21720延米;鋼梁及支座重4600噸;混凝土12700立方米;31.7米預應力混凝土梁316孔。
建筑結構
橋塔為A型門式立體結構,塔高68.4m,塔梁分離,塔墩固結。索面采用扇形布置,索距8m,每塔共11對索。每根拉索由2~4束組成,每束用67~121根Φ5鍍鋅鋼絲組成,用鉛制套管壓水泥漿進行防護。拉索錨頭采用冷鑄鐓頭錨。于1982年建成。主梁斷面為閉口雙室箱梁,梁高2.75m,采用掛籃懸澆施工。
超期收費
2012年2月,在已經結束的山東省“兩會”和正在召開的濟南市“兩會”上,濟南黃河大橋收費問題再次成為焦點。
或創收費年數最高
2012年2月28日,山東高速股份有限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已經注意到媒體關于濟南黃河大橋收費問題的報道。“我們仍將按照當初的協議執行。我們收費合法合規。”
“每年‘兩會’,對黃河大橋收費問題都要炒一次。”這位人士說。
按照2004年頒布的《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經營性收費公路的收費期限最長不超過25年。如果從1984年開始算起,濟南黃河大橋至今已經收費28個年頭。
對此,山東高速相關人士此前對媒體表示,《收費公路管理條例》是2004年公布實施的,而濟南黃河大橋收費是相關部門1999年批準的。“法律不溯及既往。”
更多關于建筑行業獨家信息,敬請實時關注建筑網微信號。
更多關于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4、濟陽黃河大橋現在通車嗎
通車。根據查詢濟陽黃河特大橋道路通行情況,截至2022年12月9日,濟陽黃河大橋是通車狀態。濟陽黃河特大橋,是山東省、濟南市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一,于2006年1月份正式開工建設,2008年11月26日建成通車,項目決算總投資5.0383億元。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