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游子意的下一句,“浮云游子意”的下一句是什么
1、“浮云游子意”的下一句是什么
“浮云游子意”的下一句是落日故人情。
這句詩出自李白的《送友人》。
1、原文如下: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2、釋義:
青翠的山巒橫臥在城墻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圍繞著城的東邊。
在此地我們相互道別,你就像孤蓬那樣隨風飄蕩,到萬里之外遠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樣行蹤不定,夕陽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戀。
揮揮手從此分離,友人騎的那匹將要載他遠行的馬蕭蕭長鳴,似乎不忍離去。
3、賞析:
《送友人》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送別詩,為李白名篇之一,全詩八句四十字,表達了作者送別友人時的依依不舍之情與離情別緒之意。此詩寫得情深意切,境界開朗,對仗工整,自然流暢。
起句點出送友遠行時的景物環境,繼寫友人別后將如孤蓬萬里,不知要飄泊到何處,隱含不忍分離之情。后四句寓情于景,把惜別的情思寫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
4、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2、“浮云游子意”的后一句是什么?
古詩
3、李白《送友人》詩中“浮云游子意”的下句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送友人》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送別詩,為李白名篇之一,全詩八句四十字,表達了作者送別友人時的依依不舍之情與離情別緒之意。此詩寫得情深意切,境界開朗,對仗工整,自然流暢。
起句點出送友遠行時的景物環境,繼寫友人別后將如孤蓬萬里,不知要飄泊到何處,隱含不忍分離之情。后四句寓情于景,把惜別的情思寫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
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全詩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篷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這首李白的《送友人》,是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送別佳作。詩一開頭便展現了一幅寥廓秀麗的山水畫卷:“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青翠的山巒橫臥于北城之外,繞城的河水像一條白練汩汩東流。“青山”對“白水”,“北郭”對“東城”,對偶工麗,色彩鮮明;山“橫”、水“繞”,一靜一動,相映成趣。就在這秀麗的青山秀水之間,友人將要上路遠行了。詩人與友人策馬并轡而行,送了一程又一程,已經到了城外,依然難舍難分。
中間兩聯,直抒離別的深情。“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是說從這里分別之后,友人就將像孤獨的蓬草那樣隨風而轉,飄搖萬里之外。怎不叫人牽掛! 這一聯是流水對,有如行云流水般流暢自然。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膾炙人口的名句。上句想象友人旅途中飄零之感,下句抒寫別后故人相思之情。這一聯對仗十分工整,“浮云”對“落日”,“游子意”對“故人情”,渲染出濃郁的離別氛圍,卻點到即止,毫無纏綿悱惻的哀傷情調。
尾聯“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就在這時,兩匹馬仿佛也善解人意,不愿分離,昂首向天,蕭蕭長鳴,似有無限深情。班馬,是離別的馬。馬猶如此,人何以堪!直到友人走遠了,馬的悲鳴聲,似乎仍在空中回蕩,長留在詩人心中,也伴送著友人的萬里行程。
李白這首送別詩寫得情深意切,卻境界開朗;對仗工整,而自然流暢。青山、白水、浮云、落日,構成高朗闊遠的意境。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